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0450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docx

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

专题训练(九)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和民主与法治建设

1.[2019·黄冈]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

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2.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时制作了下表。

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等级差别

法家

“尚法”,以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3.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清末是“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

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

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2019·南充]“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5.[2019·无锡]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

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2019·大庆]1950年—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2019·成都]《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  )

A.罗马共和国时期B.罗马帝国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D.西罗马帝国时期

8.《汉谟拉比法典》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

A.确立君主专制B.削弱中央集权

C.调解社会纠纷D.维护地主利益

9.[2019·乐山]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

“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

”希腊文明成就中对西方自由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民主制度B.文学成就

C.科学成就D.体育艺术

10.“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对世界和自己没有明确的认识,别人认为什么是对的,他就去做。

别人说什么是不好的他就不做。

那他是为自己活着的吗?

他死去的那一天,你会不会怀疑他是不是生存过?

”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文主义B.蒙昧主义

C.浪漫主义D.禁欲主义

11.英国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其成果体现在(  )

A.1787年宪法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权利法案》

12.[2019·山西]“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具有极大的益处。

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文中的“它”是(  )

A.《查士丁尼法典》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D.《人权宣言》

13.[2019·福建]罗斯福上台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不到两年,联邦最高法院却裁定该法案违宪。

由此可见,对该法案的不同处理是基于美国(  )

A.社会环境发生变化B.政治体制得到完善

C.权力制衡逐步强化D.社会性质日渐转变

14.《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

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

D.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15.[2019·齐齐哈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韩非在《有度》篇中说:

“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故曰“威不两错”。

材料二 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编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1836年至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这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仅仅为改善生活条件反对个别资本家的经济斗争,发展到为争取政治权利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

同时,这也表明无产阶级不仅是受压迫和受剥削的阶级,而且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要实现社会主义只有依靠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力量。

——《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材料一提到的韩非是哪一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

“威不两错”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这一政治主张最早被哪位皇帝采纳并实施?

汉武帝把什么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2)材料二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资产阶级用什么先进思想启迪人们的觉悟?

请你写出这次运动的先驱及其代表作品。

近代中国也有一场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它的名称。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无产阶级斗争依靠什么科学理论做指导,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这一科学理论旗帜的人是谁?

邓小平将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走什么道路?

 

(4)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

请谈谈你的感悟。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伯蒂说:

“人是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材料三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在思想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政治变革也纷纷上演,其中最有成效的是哪次变革?

 

(2)材料二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主要政治观点有哪些?

 

(4)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7.[2019·泰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其中的债务法规定: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

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宇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国之路》

(2)材料中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材料三 读下图

(3)上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

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该材料最早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18.民主法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

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中的“三权鼎立之说”最初通过哪部历史文献实现?

为“立宪法开国会”,康有为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该文件是由谁签署颁布的?

请说出其性质?

 

材料三 见下图

(3)上图所示的法律是由哪一机构制定颁布的?

有何历史地位?

它规定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追害。

(4)材料四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什么现象?

造成的最大冤案是什么?

为改变这种现象,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工作?

 

(5)根据以上问题,你认为法制建设与社会进步之间有何关联?

 

【参考答案】

1.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夫孝,德之本也”,可知孝是德治的根本,体现的是仁政的思想,这是儒家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项。

2.C [解析]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3.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而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女性地位的改变和女子意识的改变,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封建礼教冲击的表现,所以C项符合题意。

5.B [解析]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6.C [解析]据所学可知,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7.A [解析]《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此时正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8.C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王权统治,直接作用是调解社会纠纷。

故选C项。

9.A [解析]由“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可以看出希腊文明的民主制度对西方自由观念产生重大影响,A项正确。

10.A [解析]材料强调了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要有自己的生存价值。

其与文艺复兴中资产阶级提出的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尊重人的情感态度符合,故A项符合题意。

11.D [解析]结合所学,英国“光荣革命”是通过政变的形式推翻君主专制统治,而《权利法案》则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体现了材料中“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故D项符合。

12.C [解析]依据题干“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各国立法的典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13.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地位平等、相互制约平衡。

罗斯福是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最高法院则掌握最高司法权,因此,裁决《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体现了司法权制约行政权,这说明权力制衡原则逐步强化,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14.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十月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故选D项。

15.

(1)法家。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

秦始皇(或嬴政)。

儒家。

(2)人文主义。

但丁;《神曲》。

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①思想观念的变革解放人们的思想;②促进了先进思想的传播;③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④促进历史发展;⑤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16.

(1)“仁”和“礼”。

秦国的商鞅变法。

(2)人文主义。

(3)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天主教会和提倡自由、人人平等。

(4)推动了社会变革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17.

(1)名称:

《十二铜表法》(或《罗马成文法》)。

评价: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3)1787年美国宪法。

三权分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

(1)1787年美国宪法。

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2)孙中山。

资产阶级宪法。

(3)第一届全国人大。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刘少奇案。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言之有理即可)

(5)法制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法制建设。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