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0486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要求………………………………………………1

2.功能分解………………………………………………1

3.机构选用………………………………………………2

4.机构组合………………………………………………5

5.传动方案设计…………………………………………6

6.运动协调设计…………………………………………6

7.机构设计………………………………………………7

8.设计结果………………………………………………7

9.设计体会………………………………………………7

参考资料………………………………………………8

平台印刷机机构设计

1设计要求

(1)总功能要求

实现将往复直线移动的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作圆周运动的滚筒表面的纸上。

2、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

版台作往复直线运动,滚筒作连续或间歇运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了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设计参数为:

印刷生产率2000张/小时,版台行程长度730mm,压印区段长度440mm,滚筒直径232mm,电动机功率1.5KW,转速940r/min。

(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设计平台印刷机的主传动机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平台印刷机设计参数

2功能分解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将铅版上凸出的痕迹借助油墨压印到纸张上。

如图1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在卷有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版的版台之间进行。

工艺动作过程由输纸、着墨(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版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

各机构的运动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I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滚动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如图2所示)。

在第一区段,输纸、着墨机构(未画出)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

在第二区段,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

在第三区段,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通过对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的运动功能的分析,可知它的基本运动为:

版台的往复直线运动,滚筒的连续或停歇运动。

此外,还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

(1)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作纯滚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的移动速度相等,以保证印刷质量。

(2)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运动尽可能平稳),以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

3机构选用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版台应作往复运动,行程较大,且必须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等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

滚筒作停歇(滚停式)或连续(有等速段)转动。

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但必须保证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即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相等,这可在运动链中加入运动补偿机构,使两者运动达到良好的配合。

1.版台传动机构选型

从表2-1可知,将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基本机构很多,如曲柄滑块机构、移动凸轮机构、螺旋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但它们不能完全满足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的运动要求。

六杆机构(如图3所示)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比较容易,且有急回特性和扩大行程的作用,但作为执行构件的版台,其往复运动速度是变化的,且构件数较多,机构刚性差,不宜用于高速。

因此可将基本机构组合起来以满足设计要求。

具体方案构思如下:

(1)曲柄滑块一齿轮齿条组合机构图4所示,组合机构由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串联而成。

机构选型记为A1。

其中下齿条为固定齿条,上齿条与版台固连在一起。

该组合机构的主要特点是:

由齿轮齿条机构实现运动的放大,版台行程是滑块铰链中心点C行程的两倍;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使上齿条(版台)的往复运动具有急回特性。

(2)双曲柄一曲柄滑块一齿轮齿条组合机构图5所示,组合机构记为A2,它的下齿条是可移动的。

并可由下齿条输入另一运动(由凸轮机构实现),以得到所需的合成运动。

当不考虑下齿条的移动时,上齿条(版台)运动的行程也是滑块铰链中心点C的行程的两倍。

齿轮与两个连杆机构串联,主要是用曲柄滑块机构满足版台的行程放大要求及回程时的急回特性,而用双曲柄机构满足版台在压印区近似等速运动的要求。

(3)齿轮可作轴向移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图6所示,机构记为A3,其齿轮齿条机构的上、下齿条均可移动,且都与版台固接在一起。

当采用凸轮机构(图中未示出)拨动齿轮沿其轴向滑动时,可使齿轮时而与上齿条啮合,时而与下齿条啮合,实现版台的往复移动。

若齿轮作等速转动,则版台作等速往复移动。

这将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使整个印刷幅面的印痕浓淡一致。

但由于齿轮的拨动机构较复杂,故只在印刷幅面较大,且对印痕浓淡均匀性要求较高时采用。

2.滚筒回转机构选型

(1)转停式滚筒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图7所示,机构记为B1,由版台上的齿条带动滚筒上的齿轮实现版台和滚筒间的纯滚动,该机构结构简单。

但当版台空回时,滚筒应停止转动,因而需增加滚筒与版台间的脱离机构和版台的定位机构,以便版台空回时滚筒与版台脱离并定位。

滚筒与版台运动的脱离装置可采用棘轮式超越离合器,滚筒的定位装置可采用图8所示的凸轮定位机构。

由于滚筒时转时停,惯性力矩较大,故不宜用于高速印刷场合。

(2)等速滚筒的齿轮传动机构图9所示,机构记为B2,滚筒是由齿轮机构直接带动的,因而其运动速度是常量。

这种滚筒等速回转机构一般只与版台等速移动机构(如齿轮可作轴向移动的齿轮齿条机构)组合使用。

(3)连续转动滚筒的双曲柄机构图10所示,机构记为B3,为双曲柄机构与齿轮机构串联组成的滚筒回转机构,滚筒非等速转动。

但当设计合适时,滚筒在压印区段的转速变化可以比较平缓,既保证了印刷质量,又因这种机构的滚筒作连续转动,其动态性能比转停式滚筒好。

4机构组合

上述各机构方案择优形成如表2所示的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方案1的设计矩阵为E1={A1,B1}。

版台运动(主传动)由曲柄滑块一齿轮齿条组合机构完成,具有急回特性和行程扩大功能,结构较紧凑,设计较简单。

版台非等速移动。

滚筒的转停式回转由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可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相等。

滚筒与齿轮间装有单向离合器,以实现滚筒的单向转动。

采用凸轮机构定位,保证了印刷机每个运动循环中滚筒停歇位置相同。

为使版台回程时版台不与停歇的滚筒接触,滚筒下部被削掉一点。

方案2的设计矩阵为E2={A2,B3}。

版台运动(主传动)由双曲柄一曲柄滑块一齿轮齿条组合机构完成,具有急回特性和行程扩大功能,并满足了版台在压印区近似等速的技术要求,结构较紧凑,机构设计较复杂。

滚筒的连续转动由双曲柄机构与齿轮机构串联组成的传动机构完成,虽然是非等速运动机构,但当设计合适时,连续转动式滚筒的动态性能比停转式滚筒好。

方案3的设计矩阵为E3={A3,B2}。

版台运动(主传动)由齿轮可作轴向移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完成,版台作等速往复移动,印刷质量较高。

但齿轮的拨动机构较复杂,且存在冲击。

滚筒的连续转动由齿轮机构完成,该结构只能与版台等速运动机构组合使用。

根据用户每小时印刷1920张的设计要求,选用低速型参数的生产条件,并根据前述方案评价的原则以及产品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成本低等性能指标,选取设计方案E1实际采用的平台印刷机运动方案如图11所示。

5传动方案设计

(1)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印刷的生产能力,确定系统总传动比为

i=940/(1920/60)=29.4

(2)传动比分配选用二级转速,第一级采用带传动,选取带传动比为6。

第二级采用单级齿轮减速,齿轮传动比为4.9。

由齿轮传动的强度确定齿轮的标准模数m=5。

初选带轮直径:

d1=80mm,d2=480mm。

齿轮齿数:

z1=20,z2=98。

6运动协调设计

版台压印和返回为一个运动循环。

应保证印刷机在印刷运动循环中,版台与滚筒的动作在时间和位置上的协调。

根据印刷机各执行机构的运动要求,绘制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如图12所示。

7机构设计

1.凸轮机构设计

由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可制定凸轮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由于该机器的运动速度较慢,动力特性要求低,因而升程过程选用等速运动。

为满足定位时问长和快退的要求,选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其运动规律如图13所示。

根据运动简图的整体布置,选用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基本参数为:

基圆半径rb=80mm,滚子半径rT=30mm,最大摆角Φ=20°,摆杆长度L=300mm,凸轮中心到摆杆的中心距a=340mm。

凸轮零件设计如图14所示。

2.曲柄滑块机构设计

由版台(齿条)的行程H=730mm得出曲柄滑块机构的行程为730mm/2=365mm,根据有关设计手册选定连杆与曲柄长度之比λ=LBC/LAB=4,行程速比系数K=1.05。

由此列出数学方程,求解得:

曲柄长度LAB=180mm,连杆长度LBC=720mm,偏距e=102mm。

8设计结果(略)

9设计体会(略)

参考资料

裘建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第6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师忠秀,王继荣.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王淑仁,计算机辅助机构设计.沈阳: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