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0513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docx

全国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考点三对文本的深层探究一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

近两年高考题型一览表

年份

篇目

试题

参考答案

2015年全国Ⅰ

《朱东润自传》

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

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

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

同意。

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

不同意。

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2016年全国II卷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

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2016年全国I卷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

有哪些表现?

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关系: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

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2016年全国III卷

《一代通儒顾炎武》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答题要点

第一步:

选准角度,明确题型。

在答题前,找到切入点很关键。

这个切入点在题干中往往有明确的提示,例如作答时应围绕“优秀品质”组织材料,分析概括。

第二步:

梳理历程,捕捉要点。

(1)全面梳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

(2)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传主精神实质的材料进行分析,不可以在无关紧要的枝节性材料上大做文章。

第三步:

由浅入深,个性理解。

对于一篇传记,了解传主其人其事,这是浅层面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就深了一层;还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还可以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和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更宽广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性意义。

观点阐述题(探究题)的阅读导向十分明确:

希望考生“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

如果能站在这个高度去阅读,则该题就有较强的针对性了。

很多考生感叹实用类文本阅读篇幅较长,读不透,这其中关乎考试的阅读策略。

但凡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必须坚持精读与细读,切不可游走在语言表面。

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朱东润自传》,传主不仅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道,而且还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在字里行间,同时呈现了他自己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对于这些,如果不去“深耕细作”,就难体会个中三昧。

何况观点阐述题(探究题)必须要“结合材料”,而这“材料”哪一个都不是与观点明显、直接地挂起钩来,都需要“二度理解”,深度挖掘,这更需要对文本“深耕细作”,读透文本。

叙议结合

观点探究题实际上就是一篇微型论文,要求有观点有材料,要议论要叙述,做到观点与材料结合,议论与叙述结合。

它有两种题型:

(1)给出论题,不给出观点型。

如2016年全国甲卷:

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

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这里的“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就是一个论题。

另外,结合传主谈启示题也是。

答这类题,亮明自己的观点最重要,观点从何而来?

当然要有自己的独特体悟或感受,但最关键的是要全面占有文本材料,深度提炼材料,观点必须从文本材料出。

(2)给出观点型。

如2016年全国丙卷: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就是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这类题,亮明观点的内涵最重要,即告诉阅卷老师这个观点是什么意思。

这个观点的内涵同样要从文本材料中出。

无论上面哪种题型,文本材料是根基,是前提,所有的观点表达或观点内涵阐释,都必须在这个根基上形成。

当然,实用类文本材料就是许多事实,事实就在那里,客观呈现,没有太多“想象”,但此时可以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就一则材料,正向反向地研究,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地品评,或层层深入或由此及彼地追索,这样,有利于深化认识,形成创见。

当然,要对传主的观点或做法发表看法,千万不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规范有序

观点探究题的答题思路为:

观点——理由——小结。

(1)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

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句式为“我认为……”或“我赞同……”。

(2)分点陈述理由:

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

(“内引”“外联”的解题方法:

“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

)一般而言,理由不少于三点。

(3)最后可加总结句。

句式为“所以……”或“因此……”。

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

观点用短句,分析有条理;观点列在前,材料随其后,是答题清晰、有序的保证。

考场满分策略:

1.紧扣题意。

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

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问题回答得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

2.善用文中关键语句。

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地提取、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比较贴近。

3.整合概括。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4.因分赋点,列点分条陈述。

要特别防止过度答题,即考生因怕漏掉答题要点而信奉“多答比少答好”的原则,过度答题,以致出现写出的答案让阅卷老师“二次筛选”的情况。

(2016全国I卷)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

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

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

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

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

好一个拼人格!

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

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

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

有哪些表现?

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8分)

答:

【答案】“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

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一)(2017最新高考预测题)

在黑暗中大雪纷飞

路 明

木心,本名孙璞,号牧心,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

1937年年末,乌镇沦陷。

当时木心10岁,“小孩子们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

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少年木心口出狂言,“写诗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样才好说写诗”,惹得长辈们哄堂大笑。

有的只当是童言无忌,有的说他是“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木心和茅盾是远亲,孙家花园和茅盾故居在一条街道的两端。

茅盾到上海做事,在乌镇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

年少的木心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得了‘文学胃炎症’”。

书读多了,他便尝试着创作。

起初是模仿古人的风格,家人看了他的诗,商讨:

“弟弟年纪这样轻,写得这样素净,不知好不好?

”木心写道:

“我知道他们的忧虑。

大抵富家子弟行文素净是不祥之兆,会出家做和尚的。

19岁时,他借口养病,独自上莫干山,雇人挑了两大箱书,其中有他钟爱的福楼拜和尼采。

一个人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里,专心读书、写文章。

白昼一窗天光,入夜燃矿烛一支。

从夏初一直写到第二年的雪化时,交出三大篇论文——《哈姆莱特泛论》等,不为发表,不求成名。

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能让这个少年满足,尤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逸仿佛是原罪。

“人家出洋留学,我只见过平静的湖;人家打过仗,我长到十多岁尚无上街买东西的经验。

1947年,一腔热血的木心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

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大卡车上跳上跳下。

1948年,木心短暂投奔新四军,绘制马恩列毛的巨幅画像。

后因此事被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

木心避走台湾,直到1949年才返回大陆。

不久他在解放军部队中做宣传工作,因自小患肺结核,一边咯血,一边扭秧歌、打腰鼓。

“文革”时,他先是在本单位监督劳动,扫地、扫厕所。

他的家被抄查三次,挖地三尺,数箱画作、藏书、20辑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后来被囚禁18个月,折断三根手指。

某夜他乘看守不备,从木栅栏里钻出,逃出后茫然四顾,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又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钻回。

他在烟纸背后写,在写交代材料的纸上写,夜里没有灯,就盲写。

他前后写下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他藏在破棉絮里带出来。

这65万字里,没有声嘶力竭,没有血泪控诉,有的只是他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以及断续写下的诗。

是艺术让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

木心说,平时只知艺术使人柔情如水;浩劫临头,才知道艺术也使人有金刚不坏之心。

1982年,木心旅居美国。

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以绝笔的心情日日写作,写出了大量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

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为一群旅美的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从而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

后来,陈丹青整理了那五年的五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

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史,而是木心的个人文学记忆,是木心之所以为木心的渊源。

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文学的福音书。

2006年,孙家花园的废墟上新建起一座二层小楼,周围香樟、榆树丛生,名曰“晚晴小筑”,那是木心晚年隐居之所。

此时他在乌镇已无一个亲人,他是这个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

2011年12月21日3时,乌镇。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归去了。

用木心自己的话来总结他的一生,是合适的:

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

(选自《读者》2016年第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木心爱陶潜,认为自己与陶潜相似,“文笔、格调,都有风的特征”,轻拂而过,不着痕迹,水面却起了涟漪。

《谦谦君子木心》

②木心是一位被人遗忘后又重新认识的文学大师,一位具有特殊文字悟性,用现代汉语让人欣赏到经典精美的奇才。

在海外,木心的名气要比在国内大得多,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

《游走于东西方文化间的木心》

4.为什么说“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是对木心合适的总结?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探究。

(8分)

【答案】

4.①木心一生经历坎坷、传奇。

少年时生活在动乱年代,青年时期参加革命,壮年在“文革”中饱经磨难,老年漂泊美国,最终回到故乡。

②木心的文学成就很高。

木心被称为文学大师,在国外被看作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

③木心专心治学,为人淡然。

木心不管是少年治学还是后来写作都很专心。

木心爱陶潜,文笔和为人都素净而淡然。

④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

乌镇沦陷后,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学生运动;“文革”中坚持写作,在文化中修炼自己;漂泊海外时,有一颗追求艺术、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钱穆:

凤鸣高冈

1931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做了一篇赋,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

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

写出二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

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1938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

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华大地。

敌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亡国之虞。

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大纲》。

钱穆的弟子严耕望曾说:

“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

论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

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士气,声誉日高。

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1929年,顾颉刚回到家乡苏州,拜访了当时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钱穆,借去了钱穆正在撰写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

回家读了之后,顾颉刚认为,钱穆已经不适合再在中学教书了,便推荐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意识”。

有一次,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同事,钱穆以初来乍到的身份,向校长进言:

“我一向听说,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里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看来是徒有其名,因为我一进校门就看到M楼,S楼,所谓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

建议改用中国名字。

”满座为之默然。

后来,燕京大学召开会议讨论,最后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把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其他建筑以此类推。

至于校园里那个景色秀丽的湖该用哪个名字,大家争论不休,最后钱穆定为“未名湖”——1949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到燕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为北大的代称。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

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钱穆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

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写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

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

“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

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

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

在20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

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年6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告别杏坛之作。

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

“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

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

……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

……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抗战前,李埏入读北京师范大学,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钱穆过来兼课。

在上大学前,李埏已经读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背过不少秦汉文章。

当时他认为自己还有些基础,不料听了钱穆几节课下来,不禁怅然若失,“我简直是一张白纸啊!

过去的读书,那算是什么读书呢?

过去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小堆杂乱无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

龚鹏程认为,钱穆先生天资过人,“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7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

钱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并世无两。

①如果只看钱穆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

事实上,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读《新青年》。

他的弟子余英时说:

“钱先生对于新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都毫不逊色。

‘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②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

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

在西南联大时,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地去钱穆宿舍问学,钱穆一一耐心作答,没有丝毫厌倦的神态。

他告诉学生李埏:

“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选自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从全文看,钱穆身上体现出哪些人格魅力?

请概括分析。

【答案】

①不遗余力地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为燕京大学改楼名,拒绝与胡适合编国文教材,后来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等。

②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精神。

抗战时写出《国史大纲》,并进行多场演讲,激励军民抗战士气。

③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学习态度。

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也学习新文化。

④学养深厚,才气磅礴。

从严耕望、李埏等学生对老师的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