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0890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学习内容

第1课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欣赏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美术名作,对多元的世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美术的发展历史及从美术作品中显示出来的社会的风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多元的世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美术的时间段及特点的讲解。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展示课题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1.教师通过大屏幕顺序讲解亚非拉美术的基本特征。

2.教师在讲解中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这样,才能使得一般来讲较为呆板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活泼。

a.首先展示原始美术中的《受伤的野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如:

野牛的造型准确吗?

颜色鲜艳吗?

之后教师针对问题讲解《受伤的野牛》相关的知识。

b.展示《狮身人面像》《武士像》《垂死的狮子》交流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的不同文化,体会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含义和价值。

都可采用这样的方式。

c.展示《太阳金字塔》《吴哥窟石雕像》《神奈川冲浪图》,分析作品的价值。

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历史资料进行欣赏,评述它们各自体现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3、课堂小结

本课欣赏的外国美术名作涉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同学们要学会对人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深入的体验与领悟。

4、课后拓展

介绍国外美术作品的相关网站,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引发思考

探究学习

 

讨论交流

 

赏析感悟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具准备

有关教学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古埃及、古罗马的美术作品)。

2.学生回忆通过语文、历史等学科了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并借此引入新课。

3.通过用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与中世纪美术作品的对比的方法,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板书列出提纲,学生来浏览课本:

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三位巨匠是谁?

其代表作品的名称叫什么?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2.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审美理想?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意大利)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意大利)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杨·凡·埃克(尼德兰)

 

《春》波提切利(意大利)

(二)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按照时间的排列或部分的按照分类,共同欣赏。

1.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教师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做简要介绍,帮助学生赏析。

3.学生讨论分析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谈个人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

 

展示法

讨论法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而且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

 

对学生进行充分肯定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具准备

有关教学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可从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入手,提出西方近代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作品的特点。

二、提出课题,讲授新课

西方近代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作品

西方绘画中的主要体裁:

神话、宗教、历史画,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和静物画,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

1、神话、宗教、历史画:

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教师补充说明:

古典主义在色彩上常常表现物体的固有色。

整个画面构图严谨,均衡对称,造型结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

2、肖像画:

伦勃朗的《夜巡》和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比较着进行欣赏。

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对比欣赏“印象主义画派”作品。

3、风景画和静物画:

著名风景画家雷斯达尔的《埃克河边的磨坊》便是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十七世纪荷兰普遍流行的用风力作动力的磨坊的风车,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埃克河边。

这是典型的荷兰风光。

整个画面宁静而又充满生气。

强烈的空间感和光感,使观众如在画中。

欣赏此画时,可与中国山水画作对比。

这时期的静物画,在描绘客观物象的形态、质感和色泽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技巧,充分显示了西方传统绘画高超的写实技巧。

十七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花果篮》突出地体现了这方面的高度成就。

它不仅构图自然严谨,而且对花果、篮子的形态、质感和色泽的描绘,达到了乱真的地步。

可与中国人物画像对比,中国绘画以“传神”为主,中、西美术,既相异又相通。

三、深入探究

(一)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1.分析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一画的主题和构图等表现手法。

2.分析委拉斯凯兹的《宫女》一画的构思和构图。

3.伦勃朗的绘画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4.鲁本斯的绘画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5.委拉斯凯兹的绘画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6.简述夏尔丹的绘画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7.简述安格尔的绘画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二)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展示法

讨论法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而且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具准备

有关教学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通过提问,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导入新课内容:

十九世纪欧洲美术。

二、讲授新课

(一)结合教材中的介绍和学生收集的材料,分别欣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

(2)教师重点介绍凡高的艺术成就,启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发展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

(3)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按照时间的排列或部分的按照分类,共同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举例说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

2.试分析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日出 印象》的作者及其艺术风格?

4.凡高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

三、小结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的学习收获。

2.说说自己最喜欢谁?

哪件作品?

为什么?

3.教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内容,作简要总结,以引导学生进行健康、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

4、课堂总结

时代在发展,艺术观念也不断随之更新,各种流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这些流派的绘画,既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或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也有明显消极的一面,对它们应当坚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的实事求实的态度。

 

引导学生反思,是对课题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保护世界遗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知识,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分布。

过程与方法:

了解部分文化遗产的艺术、历史价值,学会自主分析、探讨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建立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地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保护它们。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体验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学难点

判断、交流、评价有关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一、 引 导 阶 段                      

1、展示不同类型的风景风光图片 

2、用谈话的方式和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要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探究世界遗产的条件。

  

2、 发 展 阶 段 

(一)长城 

1、播放有关长城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2、介绍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长城的评价,为学生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3、播放有关长城的图片,主要介绍秦长城的修建及其军事地位,辅助学生了解,从而体会其所蕴涵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

 

4、秦长城的文化遗产价值

学生欣赏视频,进一步了解长城:

 

a.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b.长城“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c.引导单元组学生感受、描述作品借助音像等辅助学生理解。

 

d.长城的组成部分即民间传说故事。

 

e.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长城。

(二)泰山——五岳之首 

1、教师出示泰山图片,按照一定路线将图片穿插,引导学生赏析。

 

学生分组讨论有关泰山的具体的风景点.  

欣赏有关泰山图片

泰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

   

 (三)苏州古典园林 

1、播放苏州园林视频短片,帮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美感,体会苏州园林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遗产价值,了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

 

2、苏州园林概况     

沧浪亭 狮子林 拙政园 留园 

3文化遗产价值  

学生欣赏视频,讨论并阐述自己对苏州园林的感受,明确各园林景点的不同特点及呈现出山水艺术思想及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三、 总 结 与 拓 展 

鼓励学生课余通过上网或者其他途径了解其他世界文化遗产,明确其文化价值所在,并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

为下节课在课堂上的研讨做准备。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保护世界遗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知识,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分布。

过程与方法:

了解部分文化遗产的艺术、历史价值,学会自主分析、探讨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建立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地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保护它们。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体验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学难点

判断、交流、评价有关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二课时

一、 引 导 阶 段                     

展示不同类型的风景风光图片  

二、 发 展 阶 段     

(一)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播放有关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2、介绍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秦始皇陵的评价,为学生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3、播放有关兵马俑的图片,主要介绍:

 

(1) 秦始皇陵的修建及其中体现出的秦王的专政残暴。

(2) 兵马俑的制作及排列特点。

 

(3) 辅助学生体会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

学生讨论并阐述自己对兵马俑的见解: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2、《史记》对地宫的记述。

3、兵马俑坑之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各自的特点。

 

( 二) 敦煌莫高窟 

1、教师出示莫高窟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历史中学到的内容,联系本课,结合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深理解。

 

2、莫高窟简介。

 

3、莫高窟的各发展阶段 。

4、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价值。

 

学生欣赏莫高窟图片,对莫高窟形成整体认知。

 

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是人类文化很宝贵的精神财富。

了解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3、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带领学生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以及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更好的感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自然,艺术与人文的密切联系。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第1课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动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欣赏和讨论动漫的特点、意义及艺术性。

过程与方法:

如何将素材的表现点提炼整理出来,如何对物象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动漫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动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教师课件展示漫画作品。

 

1、教师提问:

大家说刚看到的这些作品属于那种绘画形式呢?

 

学生回答:

漫画 

2、教师提问:

我们在报刊杂志经常看到很多有趣的漫画作品,在电视上也可以看到许多吸引人的动漫剧,你们都喜欢看什么漫画?

学生回答:

《喜洋洋灰太狼》《龙珠》《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蜡笔小新》《火影忍者》等。

 

3、教师提问:

看了这些漫画,你们谁能说下漫画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形象有趣,夸张,幽默,讽刺等。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通过欣赏漫画作品,了解漫画基本常识,明白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绘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

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2、 漫画特点:

  

  有愉悦功能、表现方法多样性、构思夸张和造型夸张。

 

3、教师讲解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那么这种属性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达的。

 

给出漫画分类:

 

根据表现形式来分:

(课件展示漫画作品) 

(1)幽默漫画:

是一种含笑的劝说,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摒弃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的现象。

 

(2)讽刺漫画:

通过对丑的直接否定,达到对美的间接肯定,创造了高于现实的艺术美。

可以讽刺大到国际问题,小到生活琐事。

 

(3)肖像漫画:

用夸张手法,描绘人物形象。

 

教师总结:

肖像漫画在强调抓住人物特征的同时,还要将这些特征夸大。

就是要 “合理夸大”这些特征,而不能“无理扭曲”。

  

3、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动漫的几种表现形式,下节课将继续感受动漫的魅力。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第1课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动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欣赏和讨论动漫的特点、意义及艺术性。

过程与方法:

如何将素材的表现点提炼整理出来,如何对物象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动漫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动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动漫根据表现形式来分:

 

1、幽默漫画

2、讽刺漫画

3、肖像漫画

二、继续学习新知

1、从篇幅分类(课件展示漫画作品) 

(1)独幅漫画 

(2)连环漫画 

(3)长篇连环漫画 

 

2、教师动画展示漫画作品,请同学辨别其种类,并讨论漫画的作用。

  

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总结漫画的作用。

 

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形象,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可以将生活中的现象反映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可以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3、张开想象翅膀,完善创作构思。

教师向学生提供几种构思方法,夸张、比喻、对比、集中、矛盾等。

诱导学生开阔思路产生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去完成漫画创作。

通过联想,就觉得有许多内容可画,就可以想出别出心裁的点子,往往谁想的丰富,谁就能画出不一般的漫画来。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谈自己的联想构思,可以在图画纸上进行草图练习。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引导他们用发自内心的表达方式作画,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教师示范 

教师当堂画一副漫画,请同学根据老师的绘制过程总结一下漫画的技法步骤。

让学生用可以掌握的简练的线条表现方法来完成。

 

三、实践练习

学生创作 

先让学生观摩肖像漫画技法示范视频,激发兴趣,而后进行体验创作。

 

 

四、总结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同学互评,既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起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作用。

教师以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评价和激励学生,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第2课动漫形象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动漫造型的方法特点及表现的语言,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尝试动漫形象的设计。

过程与方法:

利用各种材料临摹或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动漫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创作一个或一组可爱的动漫形象。

教学难点

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设计动漫想象,积极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利用多种材料,独立进行动漫形象的设计。

教具准备

课件、卡通图片、优秀学生作品与卡通发展史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组织听讲情绪。

 

2、引入新课

( 结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并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欣赏、分析、讨论。

)     

提出问题

1、同学们都喜欢动漫吧?

你还记得吗,你看过的最早的动画片吗?

是哪个国家的?

知道它的作者吗?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做一些简单的解释和回答)

 

2、你们都有最喜欢的动漫形象吗?

(请个别同学来回答,并让全班同学积极讨论)

 

3、 同学们对各国的动漫艺术的发展历史了解多少呢?

(主要由教师来回答) 

 

三:

讲授新课 

(一)卡通形象浅谈 

1、动漫的含义

动漫:

卡通包括卡通影视片与卡通画,一般也成为动画,意思是连续的画面,本意是指“过分夸张的滑稽图画”。

动漫通常指连环漫画或虽以写实手法表现但又吸取动画片的一些特点而变成的连环画。

(浅谈一些比较著名的卡通形象和他们的作者)

 

2、艺术特点

(1)形象夸张变形

(2)活泼可爱

(3)风趣幽默

 

3、教师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卡通艺术发展的概况、代表作品及各国著名的卡通设计大师。

(让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卡通艺术有一个概括地了解。

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的眼光欣赏优秀的卡通片。

 

4、卡通给我们的欢笑和思考 

(1)介绍优秀的卡通形象,如孙悟空、米老鼠、唐老鸭、阿童木等。

(2)通过对优秀卡通形象的讲解融入卡通在我们快节奏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后记(反思):

 

学习内容

第2课动漫形象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动漫造型的方法特点及表现的语言,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尝试动漫形象的设计。

过程与方法:

利用各种材料临摹或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动漫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创作一个或一组可爱的动漫形象。

教学难点

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设计动漫想象,积极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利用多种材料,独立进行动漫形象的设计。

教具准备

课本、卡通图片、优秀学生作品与卡通发展史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艺术特点

(1)形象夸张变形

(2)活泼可爱

(3)风趣幽默

2、继续学习新知

1、从卡通形象中寻找相关的艺术特征 

(1)简洁夸张的造型手法

(2) 赋予人的情态特征 

(3)鲜明而表现主题的色彩 

2、创作一个或一组可爱的动漫形象  

(1)确定主题和内容 。

(2)设计基本图形 。

(3)设计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动漫形象。

(4)将形象简化为几何形象。

 

(5)完善造型 。

造型与动态的夸张变形 表情的刻画市传递信息的关键 重视重要的局部 

3、色彩设计 

(1)从主题出发的色彩创意。

(2)基本写实的色彩创意。

 

(3)大胆而个性化的色彩创意。

三、实践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摹或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四、课堂总结 

 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游戏——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与卡通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