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0943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全能训练

 

1.解释词语。

再根据对句意的理解选择填空。

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1)“祈求”的意思是______。

(2)作者祈求______;祈求______;祈求______。

这里饱含着作者______的强烈责任感。

①关注环境保护

②胡杨能在这恶劣环境中继续顽强地生存

③上苍为胡杨带来雨水

④人们看看沙漠环境,关注胡杨,关注大自然的命运

2.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毯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

“周总理来了!

(1)这段共有几句话(   )

(2)选择正确答案(   )

3.专项阅读。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翠鸟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当我端着钓竿的时候,一只翠鸟飞来栖息在钓竿上。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

钓竿被他压得有点弯曲。

我屏息静气,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

   我相信他的惊走不是因为惧怕,他只以为是从一个树枝跳上了另一个树枝。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

(2)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①“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②“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是说“我”的钓竿跟树枝十分像。

③“我屏息静气”是因为“我”爱护翠鸟,担心惊走他。

(3)“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你认为这份“不寻常的激情”是指什么呢?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料,一辆旧汽车,边咳嗽边喘气,从蒲公英的身旁驶过,喷出一股黑烟,呛得她直咳嗽,嫩黄色的花瓣也被弄脏了。

还有一辆汽车,发出________的叫声,从她身旁________,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

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________,在在蒲公英的身上。

“啊!

”蒲公英大叫一声,眼前一黑,痛的晕了过去。

等到她费了好大的力气,从空饮料罐地下钻出来时,天色已经暗了。

蒲公英回想起今天的遭遇,忍不住哭了。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鲜红色    嫩黄色    震耳欲聋   不偏不倚    呼啸而过

还有一辆汽车,发出______的叫声,从她身旁______,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

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______,砸在蒲公英的身上。

(2)读文段最后一句话,回答问题。

①蒲公英“今天的遭遇”指什么?

②读了蒲公英的遭遇,你想说些什么?

5.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___。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__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__。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

(2)“颇”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颇”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3)“这种境界”指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什么意思。

这种境界,你在生活中有感受过吗?

请举例说明。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一个摔跤能手,精通了三百六十个摔跤绝技,没有人能斗过他。

   他有一个最(得意 高兴)的徒弟,学完了他的三百六十个绝技,摔跤过很多人。

于是,这个徒弟自鸣得意地夸起口来:

“老师比我年长,在摔跤技术方面,我完全和他相等,因此我能够胜过我师傅。

   有人听了他的话,似信非信,就找了个机会让他们师徒俩进行一场比赛。

比赛那天,观看的人很多。

开始,徒弟满有把握地向师父扑来,迫不及待想一下子获胜。

看那个架势,好像连一座大山也能拔起。

不料师父轻轻一闪,趁势用双手拦腰把他举起,摔在地上。

观众欢声雷动。

   徒弟面红耳赤地(分辨 分辩)道:

“师父没有把他的绝技全部教给我,所以我败在他手里。

   这时,老师笑着开口说:

“我的三百里是个绝技,你已经全部学完了。

可惜你还没有学会怎样灵活运用它。

知道,并不等于掌握。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辩解______    反义词:

呆板______

(2)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最______(得意 高兴)的徒弟        (分辨 分辩)______道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得意洋洋的骄傲神气。

______

②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______

③形容观众热烈欢快的场面。

______

(4)读了短文中“比赛那天,观看的人很多。

”这一句,你想到哪个词语。

(5)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这是什么东西?

________“这是珍珠!

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________“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________“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这是孩子和大人的对话,请你在横线上标明哪是孩子说的话,哪是大人说的话。

(2)“这是珍珠!

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这句话应用______的语气来读。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这句话的?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五彩缤纷的意思是______。

我还找到了一对反义词______和______。

(3)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找出一个拟人句______。

(5)秋天的雨还有很多美丽的色彩,仿照文中的句子写写你看到的秋天。

秋天把______给了______。

你看,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邓稼先<节选>

   抗战开始前的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后来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同住一室。

50年的友谊,_______。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了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包括奥本海默在内,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所以他和我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_______——甚至可以说是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

“这可以用下面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_______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不时出现,不过比起以前要较少出现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_______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1)将下面的四字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截然不同    引人注目    妇孺皆知     亲如兄弟

(2)抗战开始前,“我”和邓稼先曾在______同学一年;抗战时期,“我”和邓稼先在______又是同学。

(3)为什么奥本海默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4)“我”眼中的奥本海默和邓稼先有哪些不同?

10.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小池塘(节选)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1)这段话一共______句话。

(2)这段话讲了天上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倒映在______里的样子。

(3)请你照样子写一句。

柳树的枝条倒映在池塘里,像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女孩回答说:

“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第一个“看”是在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

第二个“看”是在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

(2)你想对树和鸟儿分别说些什么呢?

12.根据课文《惊弓之鸟》完成课内阅读。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大雁飞得慢是因为______,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

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______,一使劲,伤口______,所以更羸不用射箭,大雁______。

(2)这段文字共______句话,其中第______句话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______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13.课外阅读。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

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

他们不仅是在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复杂—______   痛苦—______

矮小—______   战争—______

(2)用“简单”写一句话。

(3)用横线画出这幅画的内容。

(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顶天立地”的意思是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天游峰的______。

(2)“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是因为______。

这句话中的“禁”应读______,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可以组成词语:

______。

(3)文段中写游人和老人是采用什么写作方法?

有什么作用?

(4)你觉得老人每天这么干活是真的像他说的不累吗?

他为什么说不累?

不是,他说______。

15.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甲)有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乙)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丙)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   )。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   ),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④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将下列短语正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

A.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B.一片片红云中

(2)“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一词说明了(   )。

(3)第①②③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请画上波浪线。

(4)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庭院的树的?

(填序号)

甲句:

______乙句:

______丙句:

______

A.树的香味浓    B.树开花热闹    C.树的种类多

(5)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填序号)

16.读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然后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17.阅读语段,做练习。

带刺的朋友

   ①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②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③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④“是猫,还是别的什么?

”我暗暗地猜测着。

   ⑤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⑥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⑦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⑧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⑨我恍然大悟:

这不是刺猬吗?

   ⑩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

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⑪我暗暗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⑫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

离这儿远不远?

窝里还有没有伙伴?

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1)第①小节中说“看着就让人眼馋”,是因为(   )

(2)第⑩小节中说“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是因为(   )

(3)从文中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文中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是因为(   )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

声音非常大。

       ______

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

(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学了本单元课文,爱国志士们的炽热情怀,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收集一些爱国名言,来抒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

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

   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

“牛哥,它出多少

   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

“十斤山芋还不干呢?

千斤!

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

“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

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

   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缓缓——______友谊——______

(2)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______

①毛驴说的。

②牛大哥说的。

③老山羊说的。

(3)下面3个题目,哪个可以做这篇故事的题目。

______

①毛驴和老山羊

②老山羊和牛大哥

③毛驴和牛大哥

(4)毛驴听了牛大哥和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

(5)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2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_______(放 盯)在自己的_______(坐 座)骑大黑骡子上。

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怎天它背上都_______(堆 放)得像小山似的。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_______(拿 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

(1)找出片段的括号里恰当的字。

(2)“燃眉之急”比喻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3)请用横线画出片段中表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喜爱的句子。

(4)彭德怀这么喜爱大黑骡子,主要是因为:

①______。

②______。

(5)从片段中可以看出,彭德怀爱______,更爱______。

22.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得严严实实的,       住了人们的视线,     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①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②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选择合适的字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遮    封    挡

(2)这一段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季的景色,描写的景物有树木、______、______和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中的“浸”字的好处是(   )。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把______比作______,“像利剑一样”“穿过”能让我们体会到______。

2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_________,茂密的竹林_________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_________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_________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_________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_________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此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______这其中有许多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如______,我还知道许多跟“三国”有关的歇后语,如______

(3)先说说划线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

蜿蜒起伏:

______

青翠欲滴:

______

(4)请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刘备动作的语句,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

(5)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这句话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______,

来到隆中这儿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请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24.背写《凉州词》,回答问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这首诗属于       诗。

   

(3)中“莫”的意思是:

______。

(4)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的情怀。

25.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

   大年初一的早晨,妈妈笑着问我:

“贞贞,新年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调皮地对她笑一笑,依偎在她的怀里,说:

“我要的东西只是三粒淘气的小小的树种子……”

   “种子?

你想把它们种在哪里?

”妈妈疑惑地说。

   “我会把第一粒种子种在那遥远的澳门。

我要把它种在澳门最高的山坡上。

在雨露的滋润下,种子抽出新芽,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的眼睛:

我要看看风景幽雅的妈祖阁;看看凌空飞架的澳菡大桥;看看新崛起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看看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的珠海;更要看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自豪地升起。

   “恩!

那第二粒呢?

   “第二粒种子嘛,我要让它扎根在长城脚下。

在那一块块经风雨侵蚀的长城砖旁,种子会很快长成一棵小树苗。

它小小的身影看上去并不起眼,可它会在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到达长城的时候,招来风姑姑、彩云婆婆一起向游客们问好。

瞧!

它还会用小手掌般的叶片热烈地鼓掌呢!

   “最后一粒种子呢?

”妈妈紧接着问:

“你打算种哪儿?

   “最后一粒种子,当然要种在我家门前罗!

”我向妈妈扮了一个鬼脸说:

“我要让它为我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

当清晨的小鸟儿向我问好时,我会仔细地为种子浇水、施肥,让它和我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每当我看见它迎风摇拽的枝条,就会把不开心的事全部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