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1051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 马原含答案.docx

完整word版考试题库马原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2、C3、A4、D5、C6、D7、D8、B9、B10、C11、D

 12、C13、D14、C15、C16、B17、C18、B19、A20、C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3、马克思说: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4、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5、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7、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9、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10、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1、“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2、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1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6、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17、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

 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CD 3、ABCD 4、ABCD 5、ACD 6、AD7、AB  8、ABC 9、AB 

10、CD 11、AB 12、BC 13、AB 14、ACD 15、ACD  16、CD 17、BD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指()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思想意识D.具有语言文字

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的优劣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风气的好坏D.人口增长的快慢

4.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D.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5.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A.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C.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10.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A.运输设备   B.动力系统C.传动装置  D.生产工具

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12.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劳动的分工协作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14.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5.国家政权属于(  )

A.社会的上层建筑    B.社会的经济基础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剥削阶级意志的表现

1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一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7.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这说明(  )

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一遵循

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

1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

 C.封闭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19.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革命和改革

20.阶级首先是一个(    )

A.政治范畴      B.经济范畴

C.思想范畴       D.法律范畴

21.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

A.在国家政权中的不同地位

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

C.取得劳动产品的不同方式

D.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

2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直接动力  B.根本动力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23.社会革命是(    )

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B.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

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武装斗争D.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2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25.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的斗争

2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这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7.人的本质在于(    )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社会属性

C.人的思想品德D.人的文化

28.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    )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经济利益       D.人的价值追求

29.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0.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  )

A.根本的政治路线   B.根本的思想路线

C.根本的组织路线   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31.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

A.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B.特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C.特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D.特指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理论家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2.A3.B4.C5.A6.D7.A8.C

9.B10.D11.B12.B13.A14.C15.A16.D

17.D18.A19.C20.B21.D22.A23.D24.A

25.C26.D27.B28.A29.C30.D31.A

二、多项选择题

l.下列各项属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D.国家政权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又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关系的有()

A.地理环境的优劣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的好坏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紧

4.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人口状况的优劣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B.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性质的制约

C.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有()

A.人口密度的大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增长的快慢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人口状况的优劣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其表现有()

A.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B.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它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区别的有()

A.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

B.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化

C.前者是社会意识的低层次,后者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

D.前者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后者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科学

B.政治思想、逻辑学、哲学

C.法律思想、语言学、艺术

D.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的有()

A.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

B.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11.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的有1

A.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独立的直接生产力

B.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C.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1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1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A.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B.它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C.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D.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1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15.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正确方法有()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彻底改变基本经济制度

C.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D.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6.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丰富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分别是()

A.政治思想和制度B.法律思想和制度

C.政治上层建筑D.观念上层建筑

17.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有()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18.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A.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在发展的基本动力。

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A.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D.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

2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的有()

A.对社会各阶级作了经济上的分析

B.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C.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1.下列各项属于阶级斗争的有()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B.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

C.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

D.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2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它们分别是()

A.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D.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

2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类型的有()

A.新兴地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

C.中国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

D.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

2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A.社会革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深刻的根源

B.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C.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D.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25.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人的本质的这一界定说明()

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B.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的

D.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的

26.历史唯心主义有两个根本缺陷,下列各项属于这两个根本缺陷的有()

A.看不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看不到物质生产是人们思想动机的根源

C.看不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D.不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7.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的有()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有()

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向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