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10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

说明书

 

设计者:

刘晨宇

学号:

2009301245

指导教师:

蒋建军康永刚

班级:

05010903班

时间:

2012年9月

 

目录

1.零件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2

1.1分析零件·································2

1.2工艺分析:

································3

2.拉深部分分析·······························4

2.1拉深工艺性分析···························4

2.2拉深工艺方案·····························4

2.3确定拉深力·······························6

2.4拉深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6

3.胚料落料冲孔分析····························7

3.1落料和冲孔受力分析·······················7

3.2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8

3.3刃口尺寸确定·····························8

4.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择························8

5.模具的总体设计及装配························9

6.非标准零件的设计:

··························10

6.1.落料凹模:

·······························10

6.2凸凹模(落料凸模、拉深凹模、冲孔凹模)···11

6.3冲孔凸模:

·······························12

6.4上、下模板······························13

6.5垫板与固定板····························13

6.6标准件的选用····························13

7.参考资料···································14

8.心得体会···································15

1.零件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1.1分析零件

分析所要设计的零件,外形简单,要求按IT8级精度制造,为有孔无凸缘圆筒形件。

参考图1-1所示零件为无凸缘圆筒形件

 

图1-1有孔无凸缘圆筒工件

要求内形尺寸,料厚t=1mm,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零件的形状简单、对称,底部圆角半径r=1.5mm>t,参考表1-1知,满足拉深工艺对形状和圆角半径的要求。

表1-1拉伸件的圆角半径

(2)要求按IT8级精度制造,采用普通的冲裁加工工艺修边便能满足要求。

(3)筒件拉深深度H(含修边余量)不宜大于2d(d为筒体直径),当一次可拉成时,其高度H最好为:

H≤(0.5~0.7)d

本套筒修边余量由参考文献1,表7-4查的修边余量为1.0mm,H=5+1=6mm<2d=27.5mm,故拉深高度不大,工艺性良好。

(4)零件采用的LY12M,硬铝的拉深性能较好,其冲压和拉深性能良好。

1.2工艺分析:

复合冲压模是在压力机滑块一次行程中、在模具同一工位同时完成冲孔、拉深和落料。

倒装复合模的凸凹模型孔内积存冲孔废料,对孔壁形成较大的张力。

因此倒装复合模最小壁厚b值不能太小,其值与板厚t有关。

顺装复合模的凸凹模型孔内不积存冲孔废料,每次冲孔废料均由打料装置逆冲入方向打出。

因此顺装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允许比倒装复合模的小些。

由工件图看,该工件需要先落料,然后拉深、之后再在底部冲一个圆孔。

为提高生产率可以采用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结构来完成加工。

2.拉深部分分析

2.1拉深工艺性分析

为了确定零件的成形工艺方案,先应计算拉深次数及有关工序尺寸。

板料厚度t=1mm。

2.2拉深工艺方案

2.2.1计算毛胚尺寸

在计算毛坯尺寸时,先把零件分割成简单的几何形状,然后分别计算各个形状的面积最后把形状的面积相加,就得到制件的总面积,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反推直径,即得到毛坯尺寸。

 

图1-2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查参考文献可知

2.2.2判断拉深次数

在设计拉深工艺时,必须知道工件能否能一次拉出,还是需要几道工序才能拉成。

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拉深工作的经济性的拉深件的质量,拉深次数决定于每次拉深时允许的极限变形程度。

圆筒件的拉深变形程度一般用拉深系数表示和衡量。

拉深系数m是指拉深前后拉深件筒部直径(或半成品筒部直径)与拉深前坯料(或半成品)直径的比值。

部分拉深件只需一次拉深就能成形,拉深系数就是拉深件筒部直径d与毛坯直径D的比值。

=6/29.5=0.203

×100=1/36.6×100=2.73

该拉伸件实际总拉伸系数为

m=

=28.5/36.6=0.778

判断拉深时是否需要压边:

查参考文献1,152页公式7.5知,因,t/D=0.027>0.017,可知普通平端凹模拉深时不会出现起皱现象,故拉伸时不采用压边圈。

查参考文献2170页表5-3得LY12M首次拉伸的极限拉深系数为

0.52<

<0.55

可见m>

故可以一次拉出

2.3确定拉深力

计算公式F=

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师速查手册》得LY12M的强度极限

=470MP,查《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已知t=1mm,取

=0.23.5,

=0.30.代入上式,即

P=0.3×3.14×23.5×1×470=10.4(KN)

则知道落料拉深复合工序中

浅拉深F>(1.6~1.8)Fr=16.65KN

2.4拉深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2.4.1拉深模单边的间隙为: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得拉深模的单边间隙为:

Z=(1~1.1)t,取Z=1.05t=1.05(mm),则拉深模的间隙2Z=2×1.05=2.1(mm)

2.4.2拉深模的圆角半径

凹模的圆角半径Rd=

=0.8

mm

则知凸模圆角半径R等于工件的圆角半径r=2mm

2.4.3凹凸模刃口部分尺寸

由于工件要求内型尺寸,则以凸模为设计基准

由公式

计算,由于模具公差按IT8选取,其中

代入上式,则凸模的尺寸为

3.胚料落料冲孔分析

3.1落料和冲孔受力分析

对比知落料时周长比冲孔时大则以落料时受力分析为准:

3.1.1冲裁力是板料作用在凸模上的最大抗力

F=LKtτ≈Ltδb

L=2*3.14*27.5,T=1,δb=470MPa

则F=81.169KN

3.1.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其中查《冲压工艺模具设计》

3.2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冲压合力的作用点称为压力中心

其中零件为圆形对称零件,落料冲孔都为对称图形。

则压力中心在圆心。

3.3刃口尺寸确定

3.3.1落料刃口尺寸计算

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表2—12(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

由于

,故采用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方法,因数由表2—13(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X=0.75,则:

按凹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0.020~0.030mm,

3.3.2冲孔刃口尺寸计算:

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表2—12(见冲模具设计实例一书)查得

由于

,故采用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方法,因数由表2—13(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X=0.5,则:

按凸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0.020mm,其工作部分结构尺寸如图所示:

4.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择

拉深力:

Fg=16.65KN

落料力:

F=81.169KN

模具的闭合高度H=145mm,最大高度

=180mm,最大冲压力

=

=81.169kN.该模具为复合模。

由文献冲压模具设计实用大全,表6.2-1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

选择压力机规格为J23-10

滑块行程45mm

最大封闭高度180mm

封闭高度调节35mm

工作台尺寸前后240mm

左右370mm

5.模具的总体设计及装配

该工件的模具结构如图。

主要由上下模座、落料凹模、凸凹模、冲孔凸模、上下模板、卸料板等零件组成。

根据主要工作部分尺寸、结构以及弹性元件的尺寸,参照有关资料,可选取

级精度的后侧导柱模架(GB/T2851.3—1990).即:

上模座:

125×125×25mmHT200

下模座:

125×125×30mmHT200

下模座轮廓尺寸:

L=B=130mm;

S=130mm;

R=32mm;

A1=65mm;

A2=110mm

导柱:

20×100;导套:

20×65×23;

渗碳深度为0.8-1.2mm,硬度为HRC58-62。

见(实用冲压技术手册)模架结构如零件图所示:

6.非标准零件的设计:

6.1.落料凹模:

由于此套模具为复合模,并且是逆出件式,所以凹模内壁采用全直壁式的,材料选择为T10A,热处理硬度为60~64HRC,此凹模板采用圆形凹模板,由于压力中心在几何中心,查表(见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书)可得:

、凹模壁厚为大于15mm,所以可得凹模的最小外形尺寸:

L=37+50=87mm

取标准值:

L=B=125mm

、凹模的厚度为:

H=

F-冲裁力(N);

-凹模材料修正系数,合金工具钢取1,碳素工具钢取1.3;

-凹模刃口周边长度修正系数见表2-18(见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书);

按GB2858.1-81取标准值30mm

、螺孔与凹模型孔及销孔之间的尺寸:

,取18mm。

6.2凸凹模(落料的凸模、拉深的凹模、冲孔的凹模):

材料选择为T10A,热处理硬度为60~64HRC。

刃口尺寸在前面已经确定,综合考虑其它的因素决定其具体尺寸如下:

查文献冲压模具实用手册表5.2-2表应用B型圆凸模。

当原料t<2,d=6

D=14,D1=18,H=15

h=h1=5

H=40

由所示各部分数值的结合工作部分尺寸。

则有

6.3冲孔凸模:

材料选择为T10A,热处理硬度为60~64HRC。

查文献冲压模具实用手册表5.2-2表应用B型圆凸模。

d=6,H=40,D=10,D1=13

由所示各部分数值的结合工作部分尺寸。

则有

在装配时其下端面位置比凹模上端面高一个工件内形高度,刃口尺寸在前面已经确定过。

6.4上、下模板:

选后侧导柱模架,圆形模座外形带导柱(套)模座按凹模周界尺寸L×B对应确定,由上查表即知:

上模座:

125×125×25mmHT200

下模座:

125×125×30mmHT200

导柱:

20×100;导套:

20×65×23;

6.5垫板与固定板:

垫板外形尺寸与凹模周界尺寸一致,其厚度尺寸参照周界尺寸按国标确定,一般为3~10mm材料为45钢,热处理后硬度为45HRC。

固定板外形与凹模轮廓尺寸基本是一致的,厚度可按照经验公式(0.6~0.8)Hd=(0.6~0.8)×30。

即:

固定板厚度为18~24式中Hd-凹模厚度材料为Q235。

6.6标准件的选用

1模柄JB/T7646.3-19

查【2】表6—64,选A型凸缘模柄(JB/T7646.3-1994),d=55mm,

极限偏差

.

2推杆、托杆

查【2】表6—47顶杆(JB/T7650.3-1994)d=8mm,推杆L=35mm

托杆L=60mm.

3顶料板(该模具兼做压力圈)

内形与拉深冲头间隙配合。

外形由落料凸模孔限制

查【2】表6—48A型顶板(JB/T7650.4-1994)D=40mm,H=6mm.

7.参考资料

【1】冲压设计资料重庆大学王孝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983年12月第一版

【2】冲压模具设计手册《冲压模具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著械

工业出版社出版1988年7月第一版

【3】简明冲压模具设计齐卫东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4】飞机钣金成形原理与工艺翟平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

 

8.心得体会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对很多的资料的查阅。

此次课程设计顺利地完成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再次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可以说本次设计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次大检阅,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同时让我们进一步地掌握了冷冲模设计的基本流程,懂得了如何把知识用于我们的专业,懂得了如何查阅和运用技术资料。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是不少的,主要来源于我们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实践经验还不足等等。

但是我们可以把本次设计作为我们新的起点,加强专业的学习,加强实践,不断地去丰富经验。

因此,尽管这次设计不能算作是成功之作,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是具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敢于实践,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要敢于向难点挑战,发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我们模具事业的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