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1077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八年级期末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

1.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

【答案】响度、音调、音色

【解析】乐音的三要素是指描述声音大小的响度、描述声音高低的音调、描述声音品质和特色的音色,故答案为:

响度、音调、音色。

2.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

【答案】20Hz——20000Hz

【解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低于20Hz的为次声。

故答案为:

20Hz——20000Hz。

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_.

【答案】倒立等大的实像

【解析】依题意知,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即放在了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上,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

倒立等大的实像。

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右图线段AB的长____.

【答案】约5。

55cm

【解析】解:

利用正确放置的依据可知,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约5.55cm.

点睛:

使用刻度尺时,放置方法也要严格按要求来做,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

5.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___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照射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它们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1).红外线

(2).紫外线(3).相同

【解析】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不管是红外线还是紫外线,都是光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即

故答案为:

红外线;紫外线;相同。

6.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___,此过程会_______(吸热/放热).

【答案】

(1).液化

(2).放热

【解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其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此过程会放热。

故答案为:

液化;放热。

7.我国北方的最低气温大约是___,此温度下为什么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____.

【答案】

(1).-50℃左右

(2).水银的凝固点较高,在此温度下水银凝固

【解析】水银的凝固点为38度,我国北方最低气温大约在零下50度左右,在此温度下水银凝固,水银温度计只能测到零下38度,测不了零下38度以下的温度,所以不能测量温度。

故答案为:

-50℃左右;水银的凝固点较高,在此温度下水银凝固。

8.___________叫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解析】通常速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定值。

故答案为: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9.太阳光可以分解为_______等色光,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答案】

(1).红、橙、黄、绿、蓝、靛、紫

(2).色散

【解析】太阳光为复色光经三棱镜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故答案为:

红、橙、黄、绿、蓝、靛、紫;色散。

二、简答与作图题

10.如图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角反射器是由互相垂直的反射光面组成的.当有光照在上面,它能将光反射回来.请在图中的角反射器上画出入射光经两个平面反射的光路.并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方向上有何关系.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光线到达下面的反射面再次进行反射,而且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法线用要用虚线,如图:

点睛: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作图,由于反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所以交通工具的后尾灯反射的光线一定沿原入射光线的方向返回,起到警示的作用.

11.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解答: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

12.如图所示,画出光由空气斜射到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和方向.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以作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睛:

根据反射定律解答即可.

13.如图所示,画出与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此作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4.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为什么还能看到它的颜色?

【答案】光在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由于物体表面反射了某种色光。

【解析】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反射了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故答案为:

光在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由于物体表面反射了某种色光。

15.如图所示,一些小冰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判断0—t1、t1—t2、t2—t3各时间段内物体状态及温度变化情况.

【答案】0—t1固态温度升高、t1—t2固液共存,温度不变、t2—t3液态,温度升高。

【解析】解: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作熔化;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t1-t2为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0-t1为熔化前的状态,为固态,冰块在吸热的过程中,内能变大,温度升高;t2-t3为熔化后的状态,为液态,水吸热,温度升高.

点睛:

该题通过图象考查了晶体的熔化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图象中每一阶段表示的含义及物质的状态.

三、计算题

16.阜建高速全长36km,限速120km/h.一辆汽车从8:

50从阜宁出发,9:

05驶过该路段.该车是否超速?

依据是什么?

【答案】超速

【解析】解:

汽车行驶的时间:

汽车行驶的速度:

.

所以该车超速了.

17.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1800m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54s.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答案】

(1)40m/s;

(2)36s

【解析】

(1)火车的速度,

(2)由

得,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答:

(1)火车的速度40m/s;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为36s。

四、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这说明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答案】A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在振动。

点睛:

本题是有关声现象的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可以使水花溅起,据此解答。

1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B.壶口“冒白气”C.深秋霜“降”D.湿手烘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壶口“白气”是液化现象;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将湿手烘干是汽化现象;故应选C。

考点:

物态变化

视频

20.如图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

其中“一株当作两株看”呈现的光学现象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一株当作两株看”是指桃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B。

21.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梁阳2016年12月24日宣布,辽宁舰与数艘驱护舰组成编队,携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开展跨海区训练和试验任务。

如图为某次训练的场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待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运动的

B.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静止的

C.以正在起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后退的

D.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待飞的舰载机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解:

A、以待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辽宁舰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辽宁舰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正在起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辽宁舰是运动的并且辽宁舰是后退的,故C正确;

D、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待飞的舰载机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

C.

22.如图为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隔着一滴悬浮的水球时被拍摄的一幅照片,由此可知王亚平通过水球(可看成凸透镜)成的像位于

A.王亚平与水球之间

B.水球内部

C.拍摄相机的胶片上

D.水球与拍摄相机之间

【答案】D

【解析】解:

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当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透镜另一侧的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即水球与拍摄相机之间.

故选D.

五、填空题

23.美丽的大自然中各种神奇景象均蕴含一定的物理道理,白昼变夜的日全食是因为光的_______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_______形成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

(1).直线传播

(2).折射(3).液化

【解析】白昼变夜的日全食是因为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

故答案为:

直线传播;折射;液化。

【答案】

(1).熔化

(2).放出(3).漫

【解析】解:

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糖画”是因为光在“糖画”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25.如图:

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铃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cm。

【答案】

(1).凸

(2).缩小(3).实(4).大于20

【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人脸识别门铃一体机的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由图知,所成的像为缩小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为20cm,要想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体应在二倍焦距点之外,即u>20cm。

故答案为:

凸;缩小;实;大于20。

六、解答题

26.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还缺少的一件测量器材是_______,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均匀/不均匀)。

(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晶体/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a/b)。

【答案】

(1).秒表

(2).均匀(3).46(4).晶体(5).a

............

(2)由图知,该温度计的每一小格表示1℃,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46℃。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min到第8min,该物质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

(4)a图中有一段图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b图中的图线温度不断升高,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图。

故答案为:

(1)秒表;均匀

(2)46(3)晶体(4)a。

27.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答案】

(1).10

(2).同一高度(3).照像机(4).凹透镜(5).近视

【解析】解:

(1)由图甲知,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

(2)在实验时,应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保证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由图乙可知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即物距:

,此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像于光屏前;

不移动光屏,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线延迟会聚;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近视眼是使用凹透镜来矫正的.

点睛: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以及应用.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镜的秘密

据相关调查,我国中学生近视率已高达60%以上,厚重的眼镜让人感到不适。

形状相同的镜片中心与边缘的厚度差跟近视度数、镜片的折射率有关。

度数越大、折射率越小的镜片厚度差越大。

折射率为光在真空(因为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所以一般用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

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就越大。

当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

(1)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种物质中折射率较大的是_______;

(2)如下图所示,如果丙物质折射率小于丁物质,则下列光路正确的是_______;

(3)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与该材料中的光速_______(成/不成)正比;

(4)如下图所示的制作的近视度数相同、中心厚度相同的眼镜中,所用材料折射率大的是_______;

ab

(5)若上图所示的中心厚度相同近视眼镜是由相同材料制作的,则眼镜度数大的是_______。

【答案】

(1).乙

(2).C(3).不成(4).a(5).b

【解析】解:

(1)由题可知,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就越大;

在图1中,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入甲、乙中时,光线在乙中传播方向改变较大(偏折程度更大),所以折射率较大的是乙;

(2)由题可知,当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

如果丙物质折射率小于丁物质,则光从丙斜射入丁中时,折射光线更靠近法线,故C图正确;

(3)已知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即:

由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定值,则折射率与材料中的光速成反比,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与该材料中的光速不成正比;

(4)由题意可知,眼镜度数相同时,折射率越小的镜片厚度差越大;

图3所示的a、b两眼镜的近视度数相同、中心厚度相同,a边缘与中心的厚度差小于b的厚度差,厚度差越小,折射率越大,故a的折射率大于b的折射率;

(5)由题意可知,中心厚度相同、材料相同时,厚度差越大的镜片度数越大;

由相同材料制成中心厚度相同的近视镜,厚度差越大的,眼镜的度数越大,b的厚度差大于a的厚度差,故b眼镜的度数大.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射率的定义、眼睛的度数与折射率、镜片厚度的关系,能正确理解折射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