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1654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docx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

自然天成的根雕艺术

    取材于树根,通过根艺家的艺术认识、构思和造型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象和境界的艺术作品即是“根艺”。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化腐朽为神奇的根雕艺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用树木或树根造木人的造型艺术雏形,根艺发展史可以追潮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

近代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与审美观的提高,追求返璞归真的意识增强,而对各种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雕与根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很大的区别:

根雕是利用树根做雕刻的材料而形成的雕刻作品,含较多的工艺成分,被视为工艺作品;而根艺同样是选用天然腐朽过的树根,依其形悟其神,则讲究少用斧凿或不用斧凿而形成的作品,有称之为发现艺术,艺术品位极高,被视为艺术作品。

  根艺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植物躯干、根茎,配以底座几架,经艺术构思和技术造型,能在咫尺之内展现旷野林木之美,再呈奇峰异石之趣。

或为山川大河,或为飞禽走兽,或为人或物――多姿多彩的根艺,给人以诗情纵横、画意盎然之感,被人们冠以“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术品”。

  好的根艺作品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它即从色、形、味、韵五个方面保留了根料的自然天趣,既保留了根料的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状、纹理、疤瘤、洞穴,木质的质感,以及“自然”“纯朴”“朦胧”等韵味,同时又加上了人的“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以及人的意志、情感的寄托,成为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东西。

一件成功的根艺作品,已经不再是根料的原形了,它已经“化短为长”“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给我们以更高、更美的艺术享受,给人以艺术感染,并从中受到启迪,受到美的熏陶。

  

  怎样收藏好的根艺作品

  多数收藏都有一定规则,作品讲求品相、工艺、时代、作者知名度等等。

而根艺却比较例外――根艺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慧眼。

根艺作品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几米长,最小的可在手中把玩。

作品好坏,往往依赖大自然赋予的原汁原味,再进行少许加工。

所以一件根艺作品加工前,一定要耐看,越看越有味,要容易从中发现新图景,这样的作品才适合收藏。

如此一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慧眼,往往能催促根艺作品价格上涨,以至于业内人士也感慨:

神仙难判根的价格。

根艺原料的好坏判断,和普通藏品不同:

它越朽越好,当然其前提是“朽木可雕”;越盘根错节越好;越受压迫长得曲曲弯弯越好。

有些树种身上长很多瘤,可是偏偏这些病态的瘤备受根艺爱好者喜欢。

尽管追求古和朽,但是根艺材料还是有一定的评判标准:

质量高、密度大的更好,因为可保存更久。

  另外,“成型在人,雏形在天,少事雕拼,多留自然。

”――这十六字诀就是衡量根艺作品价值的最基本法则。

越天然的根艺价值越高,反之则越低。

雕拼痕迹重的根艺作品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木雕”,任何隐性的拼接,都会大大地减少根艺的价值,其价值不会很高,这一点投资者应该加以注意。

另外,微型根艺和巨型根艺由于很少有人问津,所以价值并不理想。

中小型的根艺作品市场表现活跃,深受藏家追捧。

  目前,根艺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品,近年来逐渐被收藏界的有识之士看好,其商业价值亦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

好的根艺作品上千元至万元,精品根艺作品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看似腐朽却生机盎然的根艺作品受到了许多投资人的钟爱,从民间私下交易走进拍卖大厅,登上大雅之堂。

  

  几件根艺作品的欣赏

  艺术大师刘海粟对根艺如是说:

“根艺可以登大雅之堂,在美术史上找到了适当位置,这项工作,值得有志者终身奋斗。

”根艺这门艺术,得到了艺术领域的肯定,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有许多收藏家不惜重金购买那些创意较高的精品根艺作品,用于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同时,根艺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特殊艺术品,也逐渐被寻常百姓请进家门,借大自然造化,抒发人生情怀!

根艺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赝品。

天然的根、修饰越少,质朴、根型奇特空灵玲珑,投资价值越高。

但是不是所有的根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精品在几万件中才可以挑出一件。

以下的根艺作品颇有特点,可以说是根艺作品中难得的精品,现将其分别介绍给大家:

  《沙皮犬》(规格:

30×30厘米)―是用一株生长在岩石上的山茶大树朽木根制作而成的。

根材盘根错节,年代久远,制作成奇丑无比的沙皮狗非常恰当。

  《卧虎》(规格:

19×43厘米)――该作品的原材是一段不知名的半朽半不朽的木头,稍为加工后成了一只可爱的“森林之王”,仔细观赏,最为传神的是虎的那条尾巴。

古老的残根,一般是树木早年已被砍伐,地下的根部历时百年或千年不烂的树根,经过风、雨、雷、电,经过昆虫啃蚀,所留下的精华,它往往象征一个生命,一段历史。

为此。

古老的残根用作根艺,常有非常的价值。

《卧虎》又名《王者》,观赏过这件根艺作品的人都会被它折服:

一头威风凛凛的老虎卧在地上,一副很惬意的样子,不怒而威。

气定神闲的模样从骨子里透出一种霸气!

这件根艺作品形神兼备,线条明朗,更重要的是从头至脚一气呵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

  《武士》(规格:

26×30厘米)―表现了古代一位横刀搏杀的勇士形象。

作品巧妙地运用了根的自然形态特点,成功地展现了经风历雨、勇猛顽强的古代勇士的特征。

  《龟虽寿》(规格:

10×17厘米)―这是一件由根艺和奇石组合而成的作品。

根艺的主体是一只回望的乌龟,龟背上巧妙地镶嵌着一块偶然得到的有狗熊图案的大理石,该作品颇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唐僧》(规格:

36×16厘米)―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唐僧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位著名的唐代高僧虔信佛教,立志往西天取经,但因恪遵佛家“慈悲”之说,迂拘软弱,不明事理,易受愚弄,在屡次为妖魔所欺骗,经历许多劫难之后,终于完成了取经事业。

眼前的这尊根艺作品再现了这位大师的全部生活和心境:

苦涩执拗、磨难和真诚。

微扬着的头表现了唐僧西行取真经的执著,弓着的身躯则表现西行取经的艰辛。

方正肥硕的头上佛帽当顶,一袭袈裟清晰可辨,整件作品浑然天成,形神兼备,更令人称奇的是该作品的根材是一种专供人们参拜神佛焚燃用的香料植物(当地人称为“香疙瘩”),一切似乎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小猫钓鱼》(规格:

28×19厘米)――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寓言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是个玩兴十足的小家伙:

钓鱼的时候,不时被飞来的蝴蝶所引诱,一心二用。

在猫妈妈的教育启发下,改过自新,终于满载而归――这件传神的根艺作品无论从正面欣赏,还是从反面打量,都是那位憨态可掬的顽皮小猫!

  《守护神》(规格:

38×23厘米)―守护神是一种人们心目中用来驱鬼避邪所供奉的神灵,一般无具体的形象。

形态凶猛、相貌独特的有关图腾都可以成为“守护神”,比如“龙”。

这件似羊头的根艺作品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长长的獠牙令人生畏!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这件根艺作品独特的魅力,让它在冥冥之中永保人间的和平与安宁。

  象形类根艺作品《沙皮犬》《唐僧》《小猫钓鱼》等。

这类作品重在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虚实统一。

抽象形的根艺见《守护神》等。

这类作品的魅力在似是而非之间,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根艺由于其本身那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千姿百态之形,不可复制”的艺术魅力,越来越为广大的人们所钟爱。

欣赏精美绝伦的根艺作品,实在是一种有益的艺术享受。

再加上近年来注重森林保护,不许乱砍滥伐,成百上千年的古树根越来越少,根艺作品的原料也越来越少,因此,总体说来,根艺作品的升值空间很大。

  责任编辑:

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