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1696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含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BaSO4B.CH3COOHC.C2H5OHD.Cu

2.改变0.1mol/L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H2A)=c(A2-)

3.常温下,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同浓度、体积均为20.00m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用HA表示酸),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1

B.由图分析可得b>a=20

C.D点对应的溶液中:

c(Na+)=c(A-)

D.根据E点可计算得K(HA)=[0.05+(10-6-10-8)]×10-8/(10-6-10-8)

4.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4=2H++SO4-2B.MgCl2=Mg2++Cl2-

C.Ba(OH)2=Ba2++2OH-D.NaHCO3=Na++H++CO

5.常温下,向1L0.1mol·L-1NH4C1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粉末,随着n(NaOH)的变化,c(NH4+)与c(NH3·H2O)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氨的挥发、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在M点时,n(OH-)+0.1mol=(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c(H+)/c(NH4+)不断减小

D.当n(NaOH)=0.1mol时,c(Na+)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盖,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B.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C.将铜粉和锌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不加铜粉快

D.在pH等于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pH增大

7.在25℃时,将1.0Lw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

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a>b

B.w≥0.1

C.从b到a的过程中,[c(Na+)·c(OH-)]/c(CH3COO-)增大

D.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8.常温下,将Na2A和NaHA溶液分别进行稀释,若-lgc(Na+)=pNa、-lgc(OH-)=pOH,则测得两种溶液中pNa与pOH的关系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点所在的直线表示NaHA溶液的稀释

B.在Y点加入适量NaOH固体可以达到X点

C.将X和Y点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A2-)>c(HA-)>c(OH-)>c(H+)

D.常温下,H2A的Ka1数量级为10-5

9.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CaO

HCl

CO2

B

NaHCO3

NH3·H2O

NH3

C

Ba(OH)2

H2O

Cu

D

H2SO4

BaSO4

蔗糖

A.AB.BC.CD.D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先出现白色沉淀,然后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

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可能有Fe3+

D

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A.AB.BC.CD.D

11.用标准浓度氢氧化钠的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会使盐酸测定的浓度偏大的是()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②锥形瓶中盛有少量蒸馏水,再加待测液

③酸式滴定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盐酸润洗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滴定后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视线高于刻度线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④⑤

12.温室下,向100mL0.1mol·L-1二元酸H2A溶液中加入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A为二元弱酸

B.a、b、c、d四种状态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

C.b点存在:

c(Na+)>c(HA-)>c(H+)>c(OH-)>c(A2-)

D.c点存在:

c(OH-)=c(H+)+c(HA-)+2c(H2A)

二、实验题

13.硫酸亚铁可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生成硫酸亚铁铵,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

该物质可以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是一种复盐,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常被用作氧化还原滴定的基准物。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制取硫酸亚铁铵的部分装置与实验步骤:

①称取约5g铁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15mL10%Na2CO3溶液,小火加热10分钟,倒掉剩余的碱液后,用蒸馏水洗净铁屑,干燥。

②称取2.24g铁屑放入锥形瓶中,由分液漏斗滴加20mL3mol/L硫酸溶液。

③待反应结束后,由分液漏斗加入适量的(NH4)2SO4溶液,并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缓慢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晶膜为止。

④放置冷却,析出晶体,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检查反应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中小火加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②中滴加硫酸溶液时留取少许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③中理论上需加入2mol/L(NH4)2SO4溶液______________mL。

(6)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取1.00g高锰酸钾样品,再加入硫酸酸化,并配成250mL溶液。

取出25.00mL,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用去标准液20.00mL。

则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14.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中和滴定测定其浓度。

(1)用_______式滴定管盛装cmol/L盐酸标准液。

配制cmol/L盐酸标准液,必须使用的主要容器是____________如图表示某次滴定时50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

滴定管读数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去的标准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L

(2)该实验应选用_____作指示剂;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两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

(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a.若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b.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右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提供化学药品:

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1)稀硫酸应放在中___(填写仪器名称).

(2)本实验通过控制A、B、C三个开关将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开关___、打开开关___,就可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

试分析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空气的理由___。

(3)实验时为防止仪器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摩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相对分子质量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①为了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___

A.用冷水洗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②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

25.52

25.02

24.98

Ⅰ.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Ⅱ.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有气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D.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Ⅲ.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的该产品纯度为___(用字母a、c表示)。

三、推断题

16.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A是一种单质,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________________。

(3)F是一种难溶物质,其溶度积常数为1.0×10-39。

向D溶液中加碱调节至pH为_______时,铁离子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4)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kJ·mol-1,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__________kJ·mol-1。

(5)在200mL1.5mol·L-1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CO2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17.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

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HSO4溶液中,NaHS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分别代表滴加哪种溶液的变化曲线①_______、②______。

(3)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

(4)曲线②中d点导电能力最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哪种离子______。

18.X、Y、Z、W、M、R六种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Z、W、R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由X、Z、W、R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W、M、R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式为X2Y2W4的化合物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0.1mol·L-1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X、Z、W、R和Fe五种元素可组成类似明矾的化合物T(相对分子质量为392),1molT中含有6mol结晶水。

对化合物T进行如下实验:

a.取T的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T的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则T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I.常温下将0.1molNH4Cl和0.02mol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此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离子。

(3)这些离子中浓度为0.1mol/L的是___,浓度为0.02mol/L的离子是___。

(4)____和_____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的物质的量多0.08mol。

II.(5)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采用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KMnO4B.H2O2C.氯水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pH=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选项字母)

A.NaOHB.NH3·H2OC.CuOD.Cu(OH)2

(6)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则: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mol/L的稀硫酸与100mL0.4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20.

(1)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NaOH溶液的pH=1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下水的Kw=________。

②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忽略体积变化),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________。

(2)25℃时,pH=a的20mL的H2SO4溶液与c(H+)=10-b的200m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和b满足的关系_______。

参考答案

1.B2.D3.C4.C5.C6.C7.D8.D9.B10.B11.A12.C

13.分液漏斗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将导管口置于水槽中液面以下,微热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倒吸形成一段水柱,则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促进Na2CO3水解,增强去油污能力起液封作用(防止Fe2+被氧化)20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MnO4- +5Fe2++8H+=Mn2++5Fe3++4H2O63.2%

14.酸容量瓶读数时,眼睛应平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应到0.01mL。

充满溶液,无气泡24.60酚酞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变由红色变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无影响偏高

15.分液漏斗B(或BC)A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将铁粉换成铁钉或铁块DMnO4-+5Fe2++8H+=Mn2++5Fe3++4H2OC

×100%

16.2Fe2++H2O2+2H+=2Fe3++2H2O取少量E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E中有NH4+存在(或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若有白烟也可)2.7-1185c(Na+)>c(HCO3-)>c(CO32-)>c(OH-)>c(H+)

17.NaHSO4=Na++H++SO42-H2SO4NaHSO4Na+、OH-Ba(OH)2+2NaHSO4=BaSO4↓+Na2SO4+2H2OSO42-

18.S>N>O>H3Cu+8HNO3=3Cu(NO3)2+2NO

+4H2OHSO3-+H+=SO2

+H2OKHC2O4溶液中存在HC2O4-的电离与水解,即HC2O4-⇌H++C2O42-,HC2O4-+H2O⇌H2C2O4+OH-,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使溶液中的c(H+)>c(OH-),溶液显酸性c(K+)>c(HC2O4-)>c(H+)>c(C2O42-)>c(OH-)(NH4)2Fe(SO4)2·6H2O

19.H2O

H++OH-、NH3·H2O

NH4++OH-、NH4++H2O

NH3·H2O+OH-7Cl-Na+NH4+H+BCD1×10-1211

20.1.0×10-1510:

1a+b=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