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中央银行学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市场利率主要是指( )
A.再贴现利率
B.储蓄存款利率
C.银行间拆借利率
D.准备金存款利率
7.从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重点( )
A.从M0转向M1
B.从M1转向M2
C.从M2转向M3
D.从M1转向M1+M2
8.在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式,除了回购还采用( )方式。
A.买卖 B.回购 C.发行 D.再回购
9.下列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负债的是( )
A.对中央政府债权
B.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C.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D.中央政府存款
10.菲利普斯曲线划分为长期和短期的区别在于( )
A.短期是一条水平线,而长期会变成垂直线。
B.短期是一条垂直线,而长期则变成水平线。
C.短期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而长期是一条垂直线。
D.短期是一条垂直线,而长期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多选题(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不得分,共30分)
1.中央银行“三大法宝”之一的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是( )
A.再贴现率的提高,可能使再贴现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B.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C.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
D.再贴现政策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需要以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
E.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易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2.中央银行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利率控制
E.优惠利率
3.以下对我国的利率的三个层次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层次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B.第二层次为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和贷款利率
C.第三层次为金融市场利率
D.目前仍实行计划为主的利率管理体制
E.利率市场化将是一种必然区趋势
4.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政策的操作力度
B.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
C.中央银行决策水平的高低
D.金融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
E.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
5.中央银行对汇率的管理是通过以法定汇率代替自由汇率,其一般形式有:
( )
A.基本汇率
B.双重汇率
C.差别汇率
D.歧视汇率
E.复汇率
6.中央银行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有:
A.强制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效率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E.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7.下列各学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的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
A.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和所有的政府干预都是无效的
B.早期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是完全无效的
C.货币学派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均是无效的
D.新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E.合理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在长期内却是无效的
8.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以下可视为操作指标的有( )
A.基础货币
B.法定储备
C.超额储备
D.借入储备
E.非借入储备
9.在中央银行的下述业务中,属于资产业务的项目有( )。
A、货币发行
B、再贷款和再贴现
C、金银储备
D、外汇储备
E、经理国库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是( )。
A、弹性比例制
B、保证准备制
C、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D、现金准备发行制
E、比例准备制
11、中央银行对财政账户分析的两种方法是( )
A.基本差额;
B.经常性收支差额;
C.贸易差额;
D.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E.总差额
12、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是( )
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C.准中央银行制度
D.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E.二元中央银行制度
13、在中央银行的外债管理中,确定外债规模的因素有( )
A. 经济建设对外债的需求量
B. 国际资本市场的可供量
C.本国对外债的管理成本
D.本国对外债的使用效率
E.本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
14、金融稳定的目标是:
A.对经济全局而言,要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主权
B.对金融部门而言,要防范和化解全局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局部系统性金融风险
C.对社会经济个体而言,要提供一个合理的金融预期
D.对非金融部门而言,只需防范和化解局部系统性连带金融风险
E.对金融业的运行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随时掌握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
15、下列指标中,属于内部效应指标的有( )
A.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B.货币供应量结构比率
C.货币购买力指数
D.消费物价指数
E.失业率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是现金准备和___。
2.选择货币政策指标的主要标准包括:
___、可测性、可控性和___。
3.充分就业的目标并不是追求零失业率,而是把失业率降低到____水平。
4.现代中央银行基本上具有两大职能:
___与___。
5.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基本因素是:
通货—存款比率、准备—存款比率和_______。
6._______曲线的形状是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
7.基础货币是由通货和________这两部分构成。
8.法定准备金率在世界范围内有__的趋势。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关系?
2、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负债业务有哪些特点?
3、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会影响其货币供应量?
4、公开市场政策发挥作用应具备哪些条件?
5、简要叙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五、论述题(共20分)
试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答案:
填空:
1证券准备 2相关性,抗干扰性 3自然失业率 4货币政策,金融监管 5基础货币 6总供给 7存款准备金 8降低
单选:
ABBACCBCDC
多选:
1BCE 2ABCE 3ABCDE 4ADE 5BE 6BCE 7ABD 8ABCDE 9BCD 10ABCDE 11BE 12ABCD13ABE14ABC 15ABC
简答: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关系可以从中央银行的职能入手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各商业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立准备金存款账户用来存放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2)中央银行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同时同业头寸过紧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贷款,以获取所需资金。
此时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
(3)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提供清算服务。
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立有存款账户,因此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账户转帐和划拨;
(4)多数的中央银行还负有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的职责。
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负有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的职责,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以及日常业务进行监管。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即其资产来源,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项存款和其它负债。
虽然资本金项目也是其资金来源,但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负债。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是其吸收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负债、其它负债和自有资本。
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其负债业务中的流通中货币是其所独有的项目,这是由其独享货币发行权所形成的垄断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均无此项负债,并且与此相反,现金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项目;
(2)其业务对象不同,虽然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有存款,但其存款对象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政府和公共机构,另一类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不同于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企业为存款业务对象;
(3)其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自愿原则,法律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存有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具有强制性。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贷款业务可以对货币供应量实施调节,央行扩大贷款,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扩大存款机构的放款和投资能力,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大;
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存款准备金头寸的增减,调节货币供应量;
央行的证券和外汇买卖实际上是向社会注入基础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其货币供应的能力。
4、公开市场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
(1)中央银行必须具备强大的、足以干预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
(2)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政策应具有弹性操纵权力;
(3)国内金融市场机制应完善完整;
(4)金融市场上的证券种类和数量要适当;
(5)信用制度要相当发达;
(6)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
5、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企业和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3)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中央银行就是通过这三个环节或途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
论述: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①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动:
从企业投资角度看,企业投资转向房地产和证券等领域,货币供应的增加和银根松动可能带来企业流动资金的暂时增加却并不一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长;
从企业筹资角度看,企业筹资环境宽松,直接融资的比重日益增大;
从个人消费角度看,货币供应的增加通过收入效应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但并不一定形成可转换的产业投资;
由于社会心理预期的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并不一致。
②地方化行为的存在:
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偏好,中央银行旨在启动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极易为地方政府接受和实施,而旨在控制物价涨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却易遭受地方政府的抵制。
③将货币政策用于“死角”问题,也会导致当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①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尤其是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运作;
②加强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完善金融经济的统计和公布制度,强化中央银行的经济金融监测功能;
③改良当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慎重选择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并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
④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缩短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⑤进一步构建企业和个人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其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