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3204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docx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理解记忆]

注:

只要人口出生率高于人口死亡率,总人口数就会持续增加。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几个重要的人口日:

“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

4、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7、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理解记忆)

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欧洲、北美为代表,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世界整体表现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中国为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因素。

8、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理解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

自然增长率水平

原因分析

人口问题

对社会的影响

解决措施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低低低”(现代型)

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大;国防实力减弱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过渡型)

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过快;少儿比重过大

就业压力;给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带来负担

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1.2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

影响因素:

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

①本国自然资源(首要因素):

正相关

②地域开放程度:

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自然环境:

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

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4、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

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5、人口容量特点有三:

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若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人类生活水平最好。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6、多数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我国最多可承载16.2亿人。

7、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8、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1.3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

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分为:

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

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

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的人口迁移:

[记忆]

古代: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

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

清——新中国:

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知青下乡”)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内地到沿海

2.山区到平原

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从中西部到东部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

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家庭、婚姻:

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差异(美国本土老人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5、性别、年龄:

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劳动力外流

7、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1.地域文化:

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2.外国文化与人口:

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3.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2.1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分布在绿洲)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入海口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3、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举例)

4、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举例)

运输方式

区位选择

实例

南船北马

南方城市沿江河分不,北方城市大多在大道汇合处

南方武汉、北方邯郸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枢纽;公路、铁路沿线

株洲、石家庄、郑州

海洋运输

沿海港口

秦皇岛、大连、青岛

5、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

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4、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理解记忆]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区位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地价便宜,交通便利,对城市造成污染少)

住宅区

占地面积最大

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背向发展)

高级

多在城市外缘,与文化区相连(地价适中,环境质量好)

低级

多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连,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

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达度越好,地租越高;通达度越低,地租越低。

市中心通达度最高,租金最贵。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黑人区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二、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是指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等级主要是根据其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①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②嵌套包围,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

2、门槛是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须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数。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3、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根据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相距较近;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相距较远。

2.2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记忆]

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3、城市化的标志:

[理解]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主要表现: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最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4、城市化的特点:

[理解]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慢,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

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42页)[了解]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

原因: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城市病)

措施: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记忆]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矿业: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矿产开采活动的区位受到矿藏状况的限制,并受到运输条件的影响

(3)工业:

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原料、零部件、能源、劳动力)的影响较大。

(4)商业和服务业: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1)生产协作:

①生产工序的联系——某工业产品经多道工序生产出来,个工厂分别完成该产品的某道工序。

如:

布匹的生产过程。

集聚型生产协作如钢铁厂和机械厂的集聚;钢铁厂、火电厂和水泥厂(建材厂)的集聚;有色金属冶炼厂和硫酸厂和污水处理厂的集聚;森林工业和造纸厂的集聚;

集聚的优势:

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有利于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经济开发区内的各部门的集聚。

②零部件生产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如:

汽车、飞机的生产过程。

分散型生产协作(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市场、劳动力、原料、技术地租等),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

铁矿选矿、烧结

炼铁炼钢铸钢、轧钢钢材

焦煤炼焦、焦化

商贸联系

概念

联系状况及原因

表现形式

区际贸易

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之间

由于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和制度的差异,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和劳动力等,在区际之间的流动十分明显

现代物流业

国际贸易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

(2)商贸联系:

现代物流业的意义

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加快资本周转,使有形货币在流通中产生更多的无形货币

现代物流业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

(3)科技与信息联系

为了保持一定的区位优势地位,企业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的发展,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

3、产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工业地域产业集群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记忆]

(一)自然条件:

①热量: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北方

南方

热带:

橡胶、椰子、菠萝、甘蔗温带:

梨、桃、苹果、甜菜

亚热带:

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高寒:

青藏高原青稞

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②降水:

水多,种水稻(南方);水少,种小麦(北方)。

③光照: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

④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酸性红壤宜种植茶树等;肥沃的土壤单产高)

⑤地形:

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

⑥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资料是有限的。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蔬菜、花卉、乳牛等)。

⑦水源:

特别是干旱地区,农业发达地区一般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新疆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粮棉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源条件较好(湖泊、水库)的地方可以发展淡水养殖。

(二)科学技术因素:

包括劳动力(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小麦)、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玻璃和塑料大棚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地方;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三)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的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水源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

(1)根据经纬度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应布局在哪里,通过举例,然后归纳共同点)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林业——山地与丘陵甜菜——气候温和的中温带地区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的平原

渔业——湖泊或水库水稻——水分条件好的平原

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小范围地区选择原则(举例说出一些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农业类型)

♥地价的高低: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农业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

♥单位面积产值:

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鱼塘或蔬菜、果园、棉粮等

♥需水量:

河流、湖泊等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发展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

♥对运输的迫切性:

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乳牛等)

2、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2)农业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和混合农业;

集约型农业

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按投入状况分为

内蒙古游牧业、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

粗放型农业

自给型农业(自给自足)

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商品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