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3655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9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docx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

通信专业实务

第一章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通信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通信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B)

A.-5%~+5%B.-10%~+5%C.-10%~+10%D.-15%~+10%

2.通信电源设备及重要建筑用电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D)

A.-5%~+5%B.-10%~+5%C.-10%~+10%D.-15%~+10%

3.交流电的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值的(B)以内

A.±3%B.±4%C.±5%D.±6%

4.交流电的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不应大于(C)

A.3%B.4%C.5%D.6%

5.直流供电系统目前广泛应用(B)供电方式

A.串联浮充B.并联浮充C.混合浮充D.其他

二、多项选择题

1.直流基础电源是指(ABCD)组成的直流供电系统。

A.整流器B.蓄电池C.监控设备D.直流配电设备

2.并联浮充供电方式的特点是(ABCD)

A.结构简单B.工作可靠C.供电效率较高D.浮充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较高;当蓄电池单独供电时,输出电压较低

3.典型的直流系统设备有(ABC)

A.整流器设备B.蓄电池组C.直流配电设备D.UPS

4.通信设备用电以直流电源为主,可分为(CD)

A.-48VB.+48VC.基础电源D.机架电源

5.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有(ABCD)

A.实施分散供电B.电源设备与通信设备的一体化

C.提高交流供电系统可靠性D.电源设备的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

三、简答题

1.简述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

答:

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有:

供电可靠性、供电稳定性、供电经济性和供电灵活性。

其中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包括不允许电源系统故障停电和瞬间间断这两方面的要求。

2.简述通信电源系统的构成。

答:

通信电源系统的构成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相应的接地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组成,其中直流供电系统是通信电源专业的重点内容。

3.简述分散式供电类型及其供电的优缺点。

答:

分散式供电的类型:

电力室在保证交流供电的前提下,将交流电源直接送入各通信楼层或通信机房,而直流电源则由分散设置在通信楼层或通信机房的整流设备、蓄电池组、直流配电屏组成的供电系统就近供电于各通信设备。

与集中供电系统相比,其优点为:

1)供电可靠性高2)供电经济性高3)投资费用低4)运行维护费用低

缺点是:

1)分散供电时,为降低楼板对蓄电池组的荷重要求,在电池容量和放电时间的选择上往往篇小。

因此,需要将传统的以蓄电池为主要保障供电的思想改变为以交流电保障供电的思想。

2)分散供电需要考虑通信电源设备是否会对通信设备或系统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考虑。

第二章交直流供电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变压器的初级电流是由变压器的(C)决定的

A.初级电压B.次级电压C.次级电流D.次级阻抗

2.距离10~35kV导电部位(C)以内工作时应切断电源。

A.30cmB.50cmC.1mD.1.5m

3.交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

照明回路按实际负荷配置,其他回路不大于最大负荷电流的(B)倍。

A.3B.2C.1.5D.1

4.高压检修时,应遵守(B)的程序。

①停电②验电③放电④挂牌⑤接地⑥检修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D.②-①-③-④-⑤-⑥

5.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二次线圈回路不能(D)

A.断路和短路B.断路C.短路D.开路

二、多项选择题

1.高压配电电压常见的有(AB)

A.6kVB.10kVC.35kVD.110kV

2.我国目前采用的输变电标准电压有(ABCD)和110kV

A.35kVB.220kVC.330kVD.500kV

3.直流基础电源的基础电压范围内的工作电压有(ABC)

A.浮充电压B.均衡电压C.终止电压D.充电电压

4.常用的高压电器有(ABCD)和避雷器等

A.高压熔断器B.高压断路器C.高压隔离开关D.高压负荷开关

5.交流高压配电网的基本接线方式有(ABC)

A.放射式B.树干式C.环状式D.总线式

三、判断题

1.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两路供电线不应有同时停电检修的情况。

(√)

2.放射式配电方式就是从区域变电所的6~10kV母线上引出一路专线,直接接电信局的配电变电所配电,沿线可接其他负荷,各配电变电所无联系。

(×)

3.直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1.5倍,各专业机房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两倍。

(×)

4.对于-48V基础电源,按照维护规程要求:

电信设备受电端子上允许电压变动范围是-40~57V,衡重杂音电压要求≦2mV,供电回路全程最大允许压降为2.6V。

(×)

5.电流互感器是根据升压变压器的原理制成的,它通过线圈的匝数比来进行交流小电流到大电流的变换。

(×)

四、简答题

1.常用的高压电器及设备有哪些?

答:

常用的高压电器及设备包括:

高压熔断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高压开关柜和配电变压器。

2.简述对交流基础电源供电的基本要求。

答:

对交流基础电源供电的基本要求是电力系统供电安全可靠,停电次数少而且停电时间短,电压变动小,频率变化小,波形畸变小等。

3.简述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的影响及电容补偿原理。

答:

功率因数越差,说明变压器负荷率越低,因此要合理选择电动机等设备,使其接近满载运行。

根据在LC电路中,电感L和电容C上的电流在任何时间都是相反的,相互间进行着周期性的能量交换的特性,采用在线性负载电路上并联电容来作无功补偿,使感性负载所需的无功电流由容性负载储存的电能来补偿,从而减少了无功电流在电网上的传输衰耗,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4.简述直流供电的杂音指标及要求。

答:

直流供电的杂音指标如下:

1)衡重杂音;电话衡重杂音电压:

≦2mV;

2)宽频杂音;宽频杂音电压:

3.4~150KHZ,≦100mV有效值;150KHZ~300MHZ,≦30mV有效值;

3)峰值杂音;峰-峰值杂音电压:

0~300HZ,≦400mV;

4)离散杂音;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3.4~150Khz,≦5mV有效值;150~200Khz,≦3mV有效值;200~500Khz,≦2mV有效值;500~300KHZ,≦1mV有效值;

5)瞬态杂音:

瞬态脉冲时间愈短,影响愈小,则允许的瞬变电压愈高。

5.简述直流高阻配电方式及高阻配电的利弊。

答:

直流高阻配电方式即是配电汇流排或馈线的电阻,相对于低阻配电方式较高,阻值可在45M欧姆以上。

为了使每一配电支路具有高阻抗,通常取一定截面的电缆线作为馈电线,如果馈线距离短,则在负馈线中串接一附加电阻,以增加总电阻值。

直流高阻配电方式具有较高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缺点是回路存在压降和电能消耗。

另外,由于回路中存在串联电阻,会影响蓄电池组放电时常规终止电压的确定。

6.简述直流配电屏的作用和功能,画出直流配电一次电路示意图。

答:

直流配电屏是连接和转换直流供电系统中整流器和蓄电池向负载供电的配电设备。

直流配电屏按照配电方式不同,分为低阻和高阻两种。

除完成一次电路的直流汇接和分配的作用以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测量、告警、保护和调压。

 

第三章高频开关型整流器

一、单项选择题

1.全桥式功率交换电路中,当一组高压开关管导通时,截止晶体管上施加的电压为(A)

A.输入电压EB.E/2输入电压C.2倍的输入电压ED.E/3输入电压

2.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中相同集电极电流时输出功率(B)

A.与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相同B.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2倍

C.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1/2倍D.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1/3倍

3.按照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入网检测要求,对开关电源的稳压精度要求较高,一般国家标准要求为(C)

A.±0.1%B.±2%C.±1%D.±0.5%

4.具有强的抗不平衡能力的功率变换电路为(C)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单端反激

5.自动平均均流方式的负荷均分电路要求各台整流器内部的电流取样电阻Rs和均流电阻Ra的阻值(B)

A.都不同B.都相同C.差值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1.通信局(站)所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要使负荷均分可采取的方式有(ABC)

A.限流并联B.主从均流方式C.自动平均均流方式D.限流串联

2.在全桥式、半桥式、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中具有相同输出功率时,集电极电流较小的电路为(AB)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整流式

3.准谐振变换器是一种新型的谐振变换器,它是在PWM型开关变换器基础上适当地加上谐振(BC)而形成的

A.晶体管B.电感C.电容D.电阻

4.整流电源可分为(ABC)

A.线性电源B.相控电源C.开关电源D.谐振电源

5.时间比率控制(TRC)根据控制情况,可分为(ABD)

A.PWMB.PFMC.PTMD.混合调制

三、判断题

1.PWM型变换器的开关损失是由导通损失和关断损失组成的。

(√)

2.开关型稳压电源根据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一般可分PWM型稳压电源和谐振型稳压电源。

(√)

3.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中VT1管导通时,在截止晶体管VT2上将施加两倍电源电压(2E)。

一对开关管均截止时,它们的集电极施加电压均为E/2。

(×)

4.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中当一组高压开关管(VT1,VT4)导通时,截止晶体管(VT2,VT3)上施加的电压即为输入电压E,当所有晶体管均截止时,同臂上的两个高压开关管将共同承受输入电压(即E/2)。

(√)

5.相控电源工作在50HZ工频下,由相位控制调整输出电压,一般需要1+1备份;开关电源的功率调整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可以模块设计,通常按N+1备份,组成的系统可靠性高。

(√)

四、简答题

1.简述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电路组成。

答:

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电路主要由主电路和控制与辅助电路组成;其中主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滤波、整流滤波、功率因数校正、逆变和输出整流滤波;控制与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检测电路、保护动作电路和辅助电源等。

2.高频开关电源和相控电源相比,有什么优点?

出现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与相控电源相比,高频开关电源不需要工频变压器,工作频率高,所需的滤波电容、电感大,因而体积小、重量轻、动态响应速度也快。

出现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相控型稳压电源的工频变压器工作在低频(工频50HZ),对电网干扰和负载变动的响应慢,所需的滤波电容、电感、工频变压器的体积庞大,噪声也很大。

3.简述谐振开关实现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原理。

答:

谐振开关实现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原理是利用谐振原理使开关器件中的电流或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当电流或电压自然过零时使用开关器件关断或开通。

因此,开关电路中电容和电感产生谐振是实现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必要条件。

4.简述功率因数对开关电源的影响及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和原理。

答:

功率因数较低的开关电源存在许多问题1)谐波电流污染电网,干扰其他用电设备,造成测量仪表产生较大的误差,还会使电动机产生较大的噪声。

2)在输出功率一定的条件下,输入电流有效值较大,因此必须增大输入熔断器、断路器和电源线的规格。

3)中线内的电流很大,由于中线无过流保护装置,所以,中线有可能因过热而着火。

功率校正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5.简述常见的高频开关管及其功能特点。

答:

常见的高频开关管有

1)功率场控晶体管(功率MOSFET),其特点如下:

a.驱动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功率增益高,开关速度快,不需要加反向偏置。

b.多个管子可并联工作,导通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具有自动均流能力。

c.开关速度受温度影响非常小,在高温运行时,不存在温度失控现象。

其允许工作温度可达200度

d.功率MOSFET无二次击穿问题。

2)绝缘门极晶体管(IGBT或IGT),其特点如下:

a.IGBT管为混合器件,驱动功率容量小,也是一种电压型器件。

b.导通过程压降小,元件电流密度大,其电流等级为10~400A,最高研究水平为1000A,电压等级

6.高频开关整流设备实现负载电流均分的方法有哪些?

答:

高频开关整流设备实现负载电流均分通过负载均分电路来实现,通常有三种方法:

1)简单负载均分电路方式:

当负载所需的电流不大,且并联的整流器数量较少时,可采取简单的限流并联方式来达到一定的均流效果。

2)主从负载均分电路方式:

只要各台电源的电流取样电阻值相同,且输出端接到汇流排上的导线长度相等,汇流排的直流电阻足够小时,无论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或负载电流怎样变化,各台并联的整流器电源输出的电流都相配相同。

3)自动平均均流电路方式:

这种均流方式应用较为普遍。

其原理是把参与并联工作的整流器内部的电流取样电压通过各自的均流电阻全部连到电源系统的均流总线上,由于各台整流器内部的电流取样电阻和均流电阻都相等,所以在均流总线上得到的电压值是各台整流器电流取样电压的平均值,此电压与各台整流模块内电流取样电阻的比值,即为每台整流模块应输出的电流值。

7.简述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变换电路中的工作原理。

答:

功率变换电路是整个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是大功率的高压直流转换成低压直流,即:

高压直流->高压交流->降压变压器->低压交流->低压直流。

由于变压器体积与工作频率成反比,提高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就能有效减少变压器的体积,所以功率变换电路又可以描述成:

高压直流->高压高频交流->高频降压变压器->低压高频交流->低压直流的过程。

8.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保护电路有哪些?

作用是什么?

答:

1)输入瞬态过压保护:

防止瞬间过电压对电源造成的损坏。

2)启动冲击电流限制:

防止合闸浪涌电流对电源的开关触点会造成瞬时拉弧熔化,甚至被焊接使开关操作失效。

3)输出电压软启动:

防止整流器输出电压突然建立到额定值时在短时间内形成很大的电容充电电流,影响过流保护及短路保护电路动作,导致电源的无法正常启动。

9.简述PWM型开关电源稳定输出电压的原理。

答:

PWM(脉冲宽度调制)型控制电路的主控部分由基准电压源、电压误差放大器、比较器、振荡器和相应的驱动电路组成。

基准电压源为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反相输入放大方式,其反相输入端电压来自高频开关电源输出端的分压取样网络,其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的反馈网络降低了放大器的增益,有效地防止系统自激振荡而引入的负反馈。

PWM调制器反相输入端的锯齿波电压与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叠加比较,随着电源误差放大器输出的直流误差电压值的上下移动,PWM调制器便输出不同宽度的驱动脉冲来实现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稳定在与基准电压相对应的电压值上。

第四章蓄电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蓄电池的放电率(B)10小时放电率时,电池容量减小。

A.低于B.高于C.不高于D.等于

2.密封铅酸蓄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度条件下,浮充工作单体端电压范围(C)V。

A.2.15~2.20B.2.15~2.25C.2.23~2.27D.2.25~2.30

3.阀控铅酸蓄电池组在放出电量超过(A)以上额定容量应进行均衡充电。

A.20%B.30%C.50%D.80%

4.铅酸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一般设定为(B)V。

A.2B.1.8C.1D.0.5

5.铅酸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端电压(U充)与电动势(E),关系式为(C)。

A.U充=EB.U充=I充×r内-EC.U充=E+I充×r内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据(ABC)来判断阀控式电池的低压恒压是否正常充电终了。

A.充电终期电流B.充入电量C.充电时间D.极板颜色

2.决定使用中的蓄电池容量的因素是(BC)。

A.极板结构B.放电率C.电解液温度D.极板片数

3.铅酸蓄电池在(AD)时失去电子。

A.正极充电B.负极充电C.正极放电D.负极放电

4.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为了使气体少析出或不析出的主要措施有(AB)。

A.采用无锑合金,提高负极析氢电位B.采用阴极吸收技术

C.降低电解液的比重D.控制蓄电池组充电时间

5.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并不是“免维护”,电池的变化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为了保证电池使用良好,做好运行记录是相当重要的,要检测的项目有(ABCD)。

A.端电压B.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C.电池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

D.极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酸液逸出

三、判断题

1.为了使蓄电池容量经常保持充足状态,所以要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足。

(√)

2.在通信供电系统中,蓄电池组仅起到停电放电或防止瞬间断电作用。

(×)

3.铅酸蓄电池的隔板上既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但又要求具有一定的孔率和孔径。

(√)

4.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基本特点是使用期间不用加酸、加水维护,电池为密封结构,不会漏酸,也不会排酸雾,电池盖子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

5.防酸隔爆式电池和密封电池可使用在一个供电系统中。

(×)

四、简答题

1.简述铅酸蓄电池电动势产生的过程。

答: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是二氧化铅,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铅。

在稀硫酸溶液中,由于电化学作用,负极板带负电,正极板带正电,这样,在电池的正负两极上便产生了电动势。

2.解释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特性曲线。

答:

a.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压特性曲线:

用一定的电流对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电池端电压的变化曲线称为充电特性曲线,充电初期,充电电流主要用于极板活性物的恢复。

蓄电池的端电压上升很快。

充电中期,充电电流仍用于活性物质的恢复。

蓄电池的端电压在较长时间内缓慢上升。

充电末期,充电电流主要用于分解水。

蓄电池的端电压迅速升高到2.6V左右。

此后,充电电流几乎完全用于分解水,电极上气泡释出已趋近饱和,端电压稳定在2.6~2.7V左右,此时电池充电终了。

b.放电特性曲线:

充足电的蓄电池以一定的电流放电时,端电压的变化曲线称为放电特性曲线。

放电初期,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很快。

放电中期,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很缓慢。

放电末期,端电压又下降很快。

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到1.8V时,即放电终了,应立即停止放电。

这时,蓄电池电动势立刻上升到2V左右。

3.简述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容量的因素。

答: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标志着储存电量的多少,一般用安时(Ah)表示,即与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有关。

额定容量: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蓄电池能放出的最低电量称为额定容量。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规定的工作条件为:

10小时率电流放电,电解液温度为25度,放电终了电压为1.8V。

实际容量:

在特定的放电电流、电解液温度和放电终了电压等条件下,蓄电池实际上放出的电量称为实际容量。

影响蓄电池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放电电流、电解液的温度和浓度。

同一铅酸蓄电池在不同放电率下,放出的容量不同。

放电率越高,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放出的容量越小;反之则放出的容量就大。

为避免蓄电池深度放电,放电率低于正常放电率时,要适当提高放电终了电压。

电解液的温度在-15~45度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蓄电池的容量越大。

常温下使用的蓄电池,一般以25度为标准计算容量,在10~35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或降低一度,蓄电池的容量就约增大或减小额定容量的0.008倍。

电解液必须有一定的浓度,才能保证电化学反应的需要。

电解液还必须具有最小的电阻和最快的扩散速度,才能蓄电池有足够大的容量。

电解液浓度适当时,15度时电解液密度应在1.20~1.30范围内,若高于1.3,电解液对极板和隔板的腐蚀作用增大,会使蓄电池的容量下降,寿命缩短。

4.简述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实现密封的基本原理。

答: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极板:

由板栅与活性物质构成,分正极板与负极板两种。

2)隔板与电解液:

隔板由超细玻璃纤维经抄制而成;电解液为一定比重的稀硫酸溶液。

3)外壳:

包括电池槽、盖板等塑料件。

4)汇流排与端极柱:

电池内部极板与电池外部之间的导游体。

5)安全阀:

一般由阀体、像胶件与防爆片组成。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密封原理:

1)负极板采用无锑合金,严格控制Fe、Cl等杂质含量,提高负极析氢电位,使得负极析氢较困难。

2)负极容量高于正极容量,充电时防止负极析出氢气,并使O2在负极复合。

3)采用阴极吸收技术,使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处于不饱和吸酸状态,具有一定贫液度,并且留有足够的气体通道,这为气体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正极产生的氧气扩散至负极与海绵状铅反应。

通过以上措施,电池在运行过程基本无气体逸出,也就无水损耗,因此可以实现密封。

5.造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因素有哪些?

答:

造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因素主要有:

1)板栅的腐蚀与增长

2)电解液干涸

3)负极硫酸化

4)早期容量损失

5)热失控

6)隔板失效

6.影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自放电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自放电率的因素主要有:

1)板栅材料的自放电性能。

使用纯铅板栅、铅钙板或铅钙多元合金,具有较高的析氢过电位,故自放电较小,而如采用低锑板栅,由于锑的存在,降低了析氢过电位,故自放电较大。

2)杂技对自放电的影响。

电池活性物质添加剂、隔板、硫酸电解液中的有害杂技含量偏高,是电池自放电高的重要原因。

板板上部分活性物质与杂技构成了腐蚀电池,而产生自放电。

3)温度对自放电速度的影响。

阀控式密封电池在25~45度环境温度下自放电速度很小,每天自放电量平均为0.1%左右。

温度越低,自放电速度越小,所以低温条件有利于电池储存。

4)电解液浓度对自放电的影响。

自放电速度随电解液密度增加而增加,且正极板受电解液密度影响最大。

7.选择蓄电池浮充电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1)选择在该充电电压下,电池极板生成的PbO2较为致密,以保护板栅不致于很快腐蚀。

2)选择的浮充电压应尽量减小电池氧气与氢气析出,并减小负极硫酸盐化。

3)考虑电解液浓度、板栅合金对浮充电压的影响。

4)考虑通信设备对浮充系统基础电压的要求。

8.简述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答:

当阳光照射半导体时,共价键中的电子因获得足够的光子能量而摆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原来的共价键上就留下一个空穴。

因此,半导体经太阳光的照射后就产生一些电子-空穴对,由于热运动的结果,使这些非平衡的电子-空穴对进入PN结的空间电荷区。

受自建电场的作用,电子和空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PN结两侧出现负荷积累,产生与PN结自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产生了光生电动势,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池接上负载后,光电流从P区经过负载流至N区,负载中即得到功率输出。

9.什么是蓄电池的均衡充电?

什么时候进行均衡充电?

答: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比重、端电压等不均衡情况,为防止这种不均衡扩展成为故障电池,所以要定期履行均衡充电。

合适的均充电压和均充频率是保证电池长寿命的基础,平时不建议均充,因为均充可能造成电池失水而早期失效。

在通信电源维护实践中,密封蓄电池应在以下情况时,进行均衡充电:

1)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单独向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