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3936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天津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XX年12月31日批准的《天津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天津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目录

  一、基础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二)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效

  (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构成

  (四)面临的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行动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降耗

  (三)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支撑体系

  (四)提高城市碳汇能力

  (五)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考核体系

  (六)创新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

  四、重点行动和工作分工

  

(一)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

  

(二)优化能源结构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培育低碳生活方式

  (五)开展低碳示范建设

  (六)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支撑体系

  (七)增加城市碳汇

  (八)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考核体系

  (九)探索建立市场运作机制

  (十)创新完善政府引导体制机制

  五、实施步骤

  

(一)起步阶段

  

(二)攻坚阶段

  (三)总结阶段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二)完善激励机制

  (三)扩展国际合作

  (四)强化宣传引导

  20XX年7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XX〕1587号)将天津市列为低碳城市试点之一。

为扎实(: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天津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发〔20XX〕17号)、《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津政发〔20XX〕14号)等,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础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年均增长16.1%,20XX年天津市生产总值9224.4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由20XX年的2.9∶54.6∶42.5优化调整为1.6∶52.4∶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济发展阶段总体处于工业化后期。

  

(二)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效。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显著增加。

20XX年天津市能源消费总量6818万吨标准煤,比20XX年增加65%以上。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原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分别为58.1%、36.9%、5%。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以能源消耗年均10.8%的增速支撑了全市经济年均16.1%的增长,20XX年天津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826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05吨标准煤,分别比20XX年下降21%和25%。

  (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构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XX〕1041号)初步核算,20XX年天津市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约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不包含电力调入或调出所带来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分别约占总量的95.5%、3%和1.4%。

排放源中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和废弃物处理所占比例分别约为93.4%、3.3%、1.5%和1.7%。

林业碳汇吸收量约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四)面临的挑战。

一是调整优化难度较大。

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约占83.7%。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深入推进,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等大型重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重工业规模有所加大。

二是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天津市能源需求总量继续增加,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随着节能边际成本增加,以及冶金、石化、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达产,节能降耗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是能源结构调整潜力有限。

受资源禀赋和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制约,未来一段时间内,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量大幅提升的难度很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碳汇,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努力探索特大型城市低碳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重点推动、循序渐进;坚持科技引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公众参与;坚持立足市情、统筹兼顾、务实求效。

  (三)行动目标。

到20XX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XX年降低18%;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降低19%;服务业增加值占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林木覆盖率达到23%。

低碳城市理念纳入各级政府的决策和规划;温室气体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促进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能源体系建设取得初步进展;低碳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得到全社会认同;建设一批低碳示范试点;以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初步显现。

  远期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XX年基础上降低45%以上。

促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低碳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低碳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将低碳发展纳入天津市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加快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高端产业链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先进适用技术带动冶金、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低碳化升级改造;努力培育知识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增强居民低碳意识,合理引导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低碳生活方式,全面推动居民低碳消费模式的建立。

  

(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降耗。

以培育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结构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太阳能和地热利用,积极支持和引导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加快开展新能源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壮大新能源产业;拓展天然气气源和应用领域,优化火电项目,提高热电联产比例,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继续实施燃煤锅炉改燃或拆除并网;继续推进节能降耗,提高工业能效水平,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进一步挖掘节能空间。

  (三)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支撑体系。

开展产业、能源、建筑、交通、技术等重点领域和园区、社区、小城镇低碳示范建设,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为全市低碳发展提供典范和经验;研究建立具有天津特色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引领低碳城市建设;加快制定促进低碳发展的地方技术规范和标准,研究并推广低碳产品标识和认证;研究设立天津市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低碳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机构和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提高城市碳汇能力。

继续搞好“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因地制宜营造成片林地;加快实施道路、河流两侧绿色通道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增加林业碳汇总量。

加强对现有林地的管护,改造低效林和灌木林,培育适宜的林木种苗,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篇二: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方案

  1

  按照《20XX年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要点》(x办发〔20XX〕10号)要求,结合我县上半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安排,特制定我县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试点工作

  成立以县发改委、县环保局、县政府研究室相关部门为组成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县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二、全面整体规划,建立制度体系

  相关部门起草了《某某县建设低碳城市规划》,制定了《某某县建设低碳城市实施意见》,并将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规划纳入我县“十二五”整体规划,结合现状和发展规划,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研究相关政策,逐步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管理制度和产业体系。

  三、工作扎实开展,试点稳步推进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对全县电解金属锰企业进行工艺改造,技术升级,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和淘汰我县高能耗产业,关小上大,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和数字新媒体产业,着力提升金融业、物流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

  

(二)推进再生能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抓好传统能源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着力推进生物质能、沼气、2

  篇三:

低碳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目录

  一、城市概况

  二、基础条件

  三、总体要求

  四、主要任务

  五、重点行动

  六、低碳示范

  七、保障体系

  八、组织实施

  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当前,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低碳发展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湖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做好省低碳试点工作,探索山区贫困县低碳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低碳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城市概况

  

(一)自然地理。

某某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地处大巴山东段北坡,四至经纬度为东径109o291—110o081、北纬31o311——32o321,西与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为邻,南与重庆市巫溪县接壤,东、北与本省竹山县相连,305省道穿境而过,是华中地区通往大西北、西南的通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县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303个村,20个乡办林特场。

20XX年人口达到37.28万人。

  

(二)资源条件。

某某县国土面积331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1.78%,其中:

耕地面积326685亩,占总面积的6.6%;林地3906825亩,占78.68%;园地66985.6亩,占1.34%;水面59997.5亩,占

  1.2%。

  某某县属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之一。

林业资源特别丰富,全县有林地39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226万立方米,名列湖北省各县(市)

  之首。

  特产资源品质优良,主要有茶叶、魔芋、黄连、生漆、板栗、香菇、木耳、山野菜、小杂粮。

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黄连之乡”、“中国魔芋之乡”、“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是中国五大生漆出口基地县之一,被确定为湖北省有机茶示范基地,以薇菜为主的山野菜销往日本和港、澳地区。

  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雨量充沛、山林涵养力强、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110万千瓦。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板石、煤炭、大理石、磷、石灰石等。

页岩板石储量11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页岩板石矿区,石材畅销东南亚和欧美。

“瓦沧玉”古生物化石,地质年代中志留系,生物图案清晰,质地优良,储量大。

  (三)生态环境。

某某县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6.8%,绿化率74.7%,林业用地绿化率98.5%,道路绿化率86%。

城区已建绿地160万平方米,有园林式单位52个,园林式居住小区35个,绿化覆盖率34.3%。

城区公共绿地面积23.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4平方米。

  县城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Ⅱ类标准,农村环境空气质量符合Ⅰ类标准。

全县7大河流中的6大河流水质为国家规定的Ⅰ类标准,县城所在地的某某河水质为Ⅱ类标准。

全县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十堰市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四)经济发展。

某某是个地处偏远的山区小县,山多地少,经

  济总量小,工业基础差,财政底子薄,交通条件差,经济欠发达,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和省级特困县之一。

20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948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1%,其中:

第一产业116541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149547万元,增长13.7%;第三产业83397万元,增长27.4%。

20XX年财政收入25167万元,增长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3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3484元,增长13.4%。

  二、基础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态势。

经过近几十年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县经济已迈上了平稳、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在20XX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XX年的38.6:

31.9:

29.5到20XX年的33.3:

42.8:

23.9,实现“123”到“213”的转变。

三是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体系,通过推进“全省水电大县、茶叶强县”建设,依托优势资源,初步形成了水电、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和矿产建材四大工业体系。

四是发展前景看好。

目前,麻竹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制约某某发展的的交通瓶颈即将被打破,某某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中国绿谷、培植全省生态经济大县”的战略目标和实施“工农对接”的战略举措,同时,某某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预计未来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能源结构与效率。

某某县的能源生产以水电和煤炭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