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40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诗词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docx

《诗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词鉴赏.docx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之思想内容篇

【《考试说明》要求】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思想感情:

考查的主要有三点:

1、情感类别:

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

杨柳——离别菊花——傲骨

圆月——团圆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

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二、内容主旨: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

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

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

三、意念、意境

在诗歌鉴赏主观题型中,还要注意“诗中三意”:

意念、意象、意境。

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等;

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

象是形式,意是内容。

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意象”;

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我们在完成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对这三个方面的掌握。

意境是作品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意”;诗中的“境”包括事物的“形”与“神”,即“象”;“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

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特点一般又与诗人的风格一致。

主要考察:

1、意境的领悟;2、意境的比较。

对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分析应包括“意念”和“意象”两个部分。

在题目要求对其“意境”进行鉴赏的时候,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形神”“情理”并重,先写出诗中的表层意思,即“意象”,再写出诗人的感情,即“意念”。

如下面这道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去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试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的意境。

答:

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老年不能回复青春,表达了作者愁苦萦怀、英雄迟暮的落寞情绪。

【常用方法】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这与意象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以借鉴。

同时同学们要注意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离不开对作者一贯写作题材和身世的考察,诗人因为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往往会在一些乐景中融入哀的心情的书写,这就是古诗中所谓的“乐景写哀”,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的鉴赏很可能南辕北辙,方凿圆枘。

如:

阅读下面一首七言绝句,完成习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凉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

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为此时。

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

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和第三句中的不仅扣住诗题,列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的气氛。

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答:

“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清幽。

表现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忘,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

(内容2分,语言流畅1分,有创见1分)

【例题解析】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答:

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

首联统领全篇,确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景,叙事集中在尾联。

(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对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赏析。

(6分)

一落索 朱敦儒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

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睛少。

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答:

作者以阴晴喻心情的好坏,侧面道出世事的艰难,表达了作者春夜难眠,忆昔伤今的思想情绪。

(意思对即可)

3、简析下面这首唐诗的思想内容。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注:

(1)此诗又名《狱中咏蝉》,当时诗人只有39岁,因反对武则天而含屈入狱。

(2)西陆,秋天。

(3)玄鬓,黑发。

[技巧点拨]

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要以其描写的形象、画面为依据,把握其特征,揭示其精神实质,不可流于表面;还要善于从重点词句中挖掘内涵,更直接地剖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骆宾王因身陷囹圄而愤愤不平、满腹委屈,听到秋蝉的哀鸣,自然想到自己的处境。

秋蝉既是自然之物,又是作者人格、际遇和思想感情的化身。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借秋蝉的困境写自己含冤莫白的艰难境遇:

“露重”、“风多”喻环境压力;“飞难进”喻政治上不得志;“响易沉”喻言论上受压抑。

尾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却不为人们所理解。

[参考答案]本诗通过鸣蝉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无罪被诬、身陷囹圄的幽愤,充满了对人世不平的幽怨,也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4、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

蟋蟀

(1)词中所说的“心事”是指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3)有人评岳飞词说:

“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试读《小重山》。

”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

(1)

(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3)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填空:

诗的起句中用一“”字,奠定全诗基调。

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1分)

答:

(2)简答:

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

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2分)

答:

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简答:

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保朝何代故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2分)

答:

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

(4)简答:

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2分)

答:

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情的感慨。

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

翠微:

青翠的山色。

取次:

随意。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抓住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杜鹃),分析其内涵和表意(思归),解释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经历,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情感(有家难归,思乡之情)。

答案示例:

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

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

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的反映,一般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

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需要考生深入领会把握。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

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

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

只要。

 

  4.龙城飞将:

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

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解:

锦江、玉垒,地名。

北极,象征着大唐政权。

《梁父吟》,诸葛亮遇刘备前最爱读的乐府诗篇。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建功立业的渴望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保家卫国的决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

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

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

即今青海湖。

长云:

多云,漫天皆云。

雪山:

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

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

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

磨破。

金甲:

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

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楼兰:

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报国无门的悲伤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

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悠悠:

无穷无尽的意思。

怆然:

悲痛伤感的样子。

涕:

眼泪。

【诗文解释】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诗文赏析】

  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

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

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山河沦丧的痛苦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录自《指南录》,此诗作于1279年,即被元军所俘的第一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作者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书写,极写出国破之恨、哀怨之情。

第三联作者借用两个带有情感色彩的地名写出他的处境遭遇,可谓是“绝对”,而尾联更是千古绝唱.以磅礴的气势收篇,表现出其民族气节及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激励了千百万人,为千古不朽的壮歌。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词是他被贬谪黄州,游览传说中的“三国周郎赤壁”时写的。

面对如画的江河,缅怀古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为朝廷所见容,而今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端,发出人生如寄的悲叹;但整个基调是健康昂扬的。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

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

“长者”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l栗的情况。

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离骚》

☆思乡怀人

•思亲念友

•羁旅愁思

•久客思乡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思亲念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茔。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

此词表现了这种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忘”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而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却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印。

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羁旅愁思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泊:

停船靠岸。

烟渚:

烟渚,指烟雾迷漫的小沙洲。

渚,江中的小沙洲。

天低树:

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旷:

空阔远大。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时旅人又增加了新愁。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诗人羁旅在外,黄昏泊船,蓦然而生思乡之愁。

这首诗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

全诗亲切生动,别具一格。

久客思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诗词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

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

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

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

动景如生。

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

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

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

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

紧接“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

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

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边关思乡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

边地。

风景异:

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衡阳雁去: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边声:

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

军中的号角。

 

嶂:

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长烟:

荒漠上的烟。

 

燕然:

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

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

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羌管:

羌笛。

霜满地:

喻夜深寒重。

诗词赏析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

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

“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下片“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

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

“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

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闺中怀人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经常为人称道的名篇,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像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中心意旨是表现离愁。

☆生活杂感

•景胜诗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景胜诗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鸡黍:

杀鸡煮黄米饭,农家待客丰盛的饭菜。

郭:

外城墙。

轩:

窗户。

圃:

菜园。

话桑麻:

谈庄稼事。

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场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俗世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

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普通简单的事情却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的意境和想像的空间。

昔胜今衰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石头城》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

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

“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