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104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9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x

河西区初三结课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河西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结课质量检测语文

第I卷(选择题27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题,6~8题,每题2分;4~5题,9~11题,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hé)恐吓.(xià)人迹罕.至(hǎn)

B诘.责(jié)酝酿.(niàng)惟妙惟肖.(xiào)

C胆怯.(què)荒谬.(miù)潜.心贯注(qiǎn)

D宽恕.(shù)奢.望(shè)忍俊不禁.(jì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B.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C.尽管“古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D.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则的一项是()

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

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

它是如何产生的?

又该如何去预测?

我们应该尽快搞清

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5下面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自己所面临的险恶形势。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6~8题。

南海、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冬雪

①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浅滩和其周围海面的总称。

南北绵延约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

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这里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终年高温,雨量较大、湿度大、风大、雾少。

南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当地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南海地处热带,海水温度适宜,水质未受污染,海洋中自然产生的饲料充足,为鱼类的栖息、繁衍和越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此南海的渔业非常丰富。

②南海现在已经探明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约200多种,主要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银鲳鱼、红鱼、鱿鱼、鲨鱼等。

此外,南海还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如海龟、海参、海蜇、海蟹、海马、砗磲(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肉可食,壳可入药)、龙虾和海螺等。

西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篱凤螺及观赏贝类,中沙渔场盛产各种海参,南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和砗磲等。

③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

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

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出产20种,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的海参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其中以白乳参、乌乳参和梅花参最为珍贵。

梅花参为参中之王,是著名的大型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

加工成干品后肉厚脆嫩,炖食不仅美味可口,而

且营养丰富,滋补性强。

此外,海贝在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就有250多种。

南海的软体类动物还有著名的鱿鱼、墨鱼、章鱼等。

④除了鱼类,南海的热带海藻类资源也极其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紫菜等等。

由于有这些丰富的渔业和海产资源,南海成为我国四大渔区之一,而且渔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

⑤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珊瑚虫,它们能造就珊瑚礁、岛。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适宜于生长在水温18℃以上、水面透明、离水面较浅的热带海洋中。

在南海的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海域,共有造礁珊瑚40属,134种。

珊瑚从海中猎取浮游动物,吸收营养,不断地生长繁殖,并从身上分泌出一种石灰质,死亡后留下它的石灰质外骨骼。

珊瑚礁就是由这些细小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而形成岛礁。

6.下列不能直接体现“南海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的一项是()

A.南海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

B.南海的热带海藻类资源极其丰富。

C.南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其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D.南海现在已经探明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

等200多种。

7.下列对第③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南海海参的营养价值高。

B.第二句说明南海海参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

C.第三句是举例子,对第二句进行补充说明。

D.“梅花参为参中之王,是著名的大型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中的“一米有余”、“二三十”都是约数,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南北绵延约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

沙、滩200多个。

B.南海的软体类动物有著名的鱿鱼、墨鱼、章鱼和紫菜等。

C.南海物产丰富,西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篱凤螺及观赏贝类,中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和砗磲等,南沙渔场盛产各种海参。

D.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所有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都能形成

岛礁。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

间或,偶然

10.下面朗读丁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再无人进谏了。

 

第II卷

二、

12.在下面横线上,根据原文,填写句子。

(8分)

(1)大漠孤烟直,。

(2)烽火连三月,。

(3)醉里挑灯看剑,。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绝知此事要躬行。

(7)古代仁人志士都有超越个人忧乐的博大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就体现了这种胸襟和担当。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

工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

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朕问其故.()

(2)数延.见()

1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

15.从这段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一位君主?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6-19题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王伟锋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

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

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

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

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

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

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

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

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

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

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

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

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

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

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

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

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

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

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

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

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

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

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

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

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

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边性,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

人们在ft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的生活。

C.褐色石感激把自己带出大ft的小男孩,实实在在地报答人家,这体现了它的知恩图报。

D.小说采用拟人的手法,从褐色石的角度展开叙述,赋予褐色石“人”的情态,构思新颖。

E.小男孩的到来改变了褐色石头的命运,解决了它的生活困难,但他并没有想到褐色石头的最终结局,他的内心也是冷酷无情的。

17.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18.小说叙写花纹石被带出大ft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分)

 

19.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是幸运还是悲哀?

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5分)

 

五、

(一)综合性学习

20.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莫振高,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

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无善款资助1.8

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

(2分)

(2)莫振高校长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

(2分)

 

(二)名著导读(9分)

21.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傅雷家书》等名著的读书笔记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ft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粱ft泊ft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ft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傅雷在书信中特别教导儿子:

“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22.《水浒传》中吴用的智谋随处可见。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

(1)

(2)两题。

吴用笑道:

“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

如此,如此。

”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

“好妙计!

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

果然赛过诸葛亮!

好计策!

——《水浒传•第十六回》

(1)请根据这段文字将第十六回回目补充完整。

(2分)

杨志押送金银担

(2)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

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

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表。

(5分)

人物

事情

刘唐

把药下到瓢里,也来舀酒,药便混在酒中,假意兜半瓢吃。

白胜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一次意外的相逢,一次偶然的相遇......都有可能触动我们心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不期而遇,可能是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一次经历;不期而遇,也可能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一次机遇......

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河西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结课质量检测语文

第I卷(选择题27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题,6~8题,每题2分;4~5题,9~11题,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hé)恐吓.(xià)人迹罕.至(hǎn)

B诘.责(jié)酝酿.(niàng)惟妙惟肖.(xiào)

C胆怯.(què)荒谬.(miù)潜.心贯注(qiǎn)

D宽恕.(shù)奢.望(shè)忍俊不禁.(jìn)

【B】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B.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A】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C.尽管“古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D.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C】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则的一项是()

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

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

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

它是如何产生的?

又该如何去预测?

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D】

5下面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自己所面临的险恶形势。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B】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6~8题。

南海、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冬雪

①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浅滩和其周围海面的总称。

南北绵延约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

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这里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终年高温,雨量较大、湿度大、风大、雾少。

南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当地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南海地处热带,海水温度适宜,水质未受污染,海洋中自然产生的饲料充足,为鱼类的栖息、繁衍和越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此南海的渔业非常丰富。

②南海现在已经探明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约200多种,主要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银鲳鱼、红鱼、鱿鱼、鲨鱼等。

此外,南海还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如海龟、海参、海蜇、海蟹、海马、砗磲(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肉可食,壳可入药)、龙虾和海螺等。

西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篱凤螺及观赏贝类,中沙渔场盛产各种海参,南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和砗磲等。

③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

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

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出产20种,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的海参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其中以白乳参、乌乳参和梅花参最为珍贵。

梅花参为参中之王,是著名的大型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

加工成干品后肉厚脆嫩,炖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滋补性强。

此外,海贝在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就有250多种。

南海的软体类动物还有著名的鱿鱼、墨鱼、章鱼等。

④除了鱼类,南海的热带海藻类资源也极其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紫菜等等。

由于有这些丰富的渔业和海产资源,南海成为我国四大渔区之一,而且渔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

⑤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珊瑚虫,它们能造就珊瑚礁、岛。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适宜于生长在水温18℃以上、水面透明、离水面较浅的热带海洋中。

在南海的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海域,共有造礁珊瑚40属,134种。

珊瑚从海中猎取浮游动物,吸收营养,不断地生长繁殖,并从身上分泌出一种石灰质,死亡后留下它的石灰质外骨骼。

珊瑚礁就是由这些细小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而形成岛礁。

6.下列不能直接体现“南海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的一项是()

A.南海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

B.南海的热带海藻类资源极其丰富。

C.南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其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D.南海现在已经探明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

等200多种。

7.下列对第③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南海海参的营养价值高。

B.第二句说明南海海参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

C.第三句是举例子,对第二句进行补充说明。

D.“梅花参为参中之王,是著名的大型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中的“一米有余”、“二三十”都是约数,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南北绵延约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

沙、滩200多个。

B.南海的软体类动物有著名的鱿鱼、墨鱼、章鱼和紫菜等。

C.南海物产丰富,西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篱凤螺及观赏贝类,中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和砗磲等,南沙渔场盛产各种海参。

D.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所有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都能形成岛礁。

【CDA】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9-11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A.明日徐公来,熟.视之熟:

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

缺点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指责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

间或,偶然

 

【BCD】

 

第II卷

二、

12.在下面横线上,根据原文,填写句子。

(8分)

(1)大漠孤烟直,。

(2)烽火连三月,。

(3)醉里挑灯看剑,。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绝知此事要躬行。

(7)古代仁人志士都有超越个人忧乐的博大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范仲淹《岳

阳楼记》中的名句“,。

”就体现了这种胸襟和担当。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

工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朕问其故.()

(2)数延.见()

1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

15.从这段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一位君主?

【参考答案】

13.

(1)原因

(2)邀请

14.(如果)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就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运行的路线)也不会直。

15.唐太宗是一位善于自省,善于治理国家,善于纳谏的贤明君主。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6-19题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王伟锋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

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