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245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5

第一节项目背景5

第二节项目概况8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第三章建设规模12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6

第一节场址现状16

第二节建设条件17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8

第一节设计依据及指导原则18

第二节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9

第三节建筑工程方案21

第四节配套工程29

第五节室外工程30

第六章能耗及节能措施32

第一节能耗计算32

第二节节能措施34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36

第一节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36

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38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40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40

第一节安全卫生设施40

第二节消防42

第九章项目组织与实施44

第一节项目组织44

第二节项目建设管理程序44

第三节项目运营管理45

第四节项目施工进度安排45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6

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方案47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52

第一节评价对象、方法及依据52

第二节非盈利分析指标53

第三节财务评价结论53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54

第一节研究结论54

第二节建议55

第十四章图纸部分55

 

附件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20000201514041号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20000201519579号

3.《关于XX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

XX开发区经发字(2013)183号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XX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本项目承办单位是XXXX经济开发区XX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4、《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个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的通知》(国办发〔2009)34号)

6.关于XX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

XX开发区经发字(2013)183号

7、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背景

当今一世界,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

能否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的创新人才,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因此,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困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关个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不可能有优秀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

“十八大”报告在基础教育方面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生校舍安全工作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保障学生学习场所的安全,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是发展基础教育的保障,为此,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个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34号)。

在政策的指导下,XX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提出要“个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尤其强调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

XX经济开发区目前属新建开发区,其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存在巨大隐患,如需继续发展,必将新建校区,来满足学生数量的增加,完善其该新区的配套设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XX经济开发区决定新建校区,在XX经济开发区核心区(XX树安置点)新建XX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该小学建成可辐射开发区内的XX村(949户,2685人),XX村(350户,1394人),XX安置点(700户,2450人)以及园区企业(10130人),解决开发区XX村、XX村、XX安置点及企业职工子女上学困难问题。

中心小学的建设坚持“学生利益优先”的原则,严抓工程质量,学校建成后将是一座能够代表形象的精品校园,成为环境优关、风格独特、设施现代、功能齐全、安全舒适的高品质小学,成为基础教育的龙头,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优势。

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保障学生们的安全,使学生们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也让学生家长更加安心和放心,充分地体现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

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

XX城区与XX经济开发区核心区结合部(XX树安置点)。

二、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1亩,总建筑面积为18648.42平方米。

其中:

一期建设占地约43.9亩,建筑面积8759.4平方米(包含主教学楼建筑面积3716.77平方米;综合教学楼

(一)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1286.85平方米;食堂

(一)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公厕建筑面积为237.28平方米;大门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

一个300米标准塑胶跑道,7人制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

2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6个乒乓球台。

二期建设占地约16.2亩,建筑面积9888.93平方米。

(包含综合楼建筑面积2759.76平方米;男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女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综合教学楼

(二)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食堂

(二)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

1个标准篮球场。

项目建成后,学校形成42个教学班,学生规模为1890人,并可满足学校未来5年发展规划。

三、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18个月,从2016年3月一2017年8月末。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7686.6888万元。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5765.5617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555.0943万元,基本预备费为366.0328万元。

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为:

由政府投资解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生均面积

1

总用地面积

40055.66

22.25㎡/人

2

自然规模(学生数)

1890人(42班)

3

校舍建设用地

5994.43

 

主教学楼

1194.36

综合教学楼(2个)

1554.48

行政办公楼

422.71

食堂(2个)

739.62

公厕

118.64

大门

35.6

综合楼

674.54

宿舍(2个)

1234.48

4

体育设施用地

13098.63

7.28㎡/人

5

专用绿地

㎡ 

12452.5

6

校舍建筑面积

18648.42

10.36㎡/人

主教学楼

3716.77

综合教学楼

6223.36

行政办公楼

1286.85

食堂

739.62

公厕

237.28

大门

35.6

综合楼

2759.76

宿舍(2个)

3646.18

7

绿地率

%

31.09

8

容积率

0.47

9

建筑密度

%

14.96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XX经济开发区大力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XX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贯彻落实教一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重要性日益凸显,是提高个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居民基本素质的根本途径。

大规模劳动人口基木素质提高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因此,XX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发展基础教育,调整完善中小学布局,健个“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现中小学“双高普九”省级达标。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符合XX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是发展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XX经济开发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适应了XX经济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是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XX经济开发区教育资源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出的合理规划。

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XX经济开发区整体教育水平,对提高当地人日和劳动力素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学校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XXXX县第六小学辐射开发区内的XX村(949户,2685人),XX村(350户,1394人),XX安置点(700户,2450人)以及园区企业(10130人),解决开发区XX村、XX村、XX安置点及企业职工子女上学困难问题。

因此,本项目通过XX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解决了该周边上学困难问题,提高了学校的软硬件水平,为区域内小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

中心小学将以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造福个街道居民。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规模

一、规模确定的依据

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二、建设规模

1、现状分析

XXXX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26.3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此,引进项目113个、投产项目65个,在建项目31个,拟建项目17个,现就业人数已达10130人,各项基础设施完善。

本项目位于XX经济开发区核心区(XX树安置点),项目内有规划道路及消防环线道路,与规划道路相通,地质条件较好,具备基础建设的条件。

该小学建成可辐射开发区内的XX村(949户,2685人),XX村(350户,1394人),XX安置点(700户,2450人)以及园区企业(10130人),解决开发区XX村、XX村、XX安置点及企业职工子女上学困难问题。

2,需求分析

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多,学龄儿童数量必然随之增加。

因此,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经验值和中心小学未来5年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学校规模。

3、相关建设标准分析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普通小学的建设标准进行了说明。

(1)学校规模和班额

《标准》中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制、学校规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完全小学的规模设置有12班、18班、24班、30班,每班45人。

本项目为了缓解XX县城区“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42班(1890人)规模设计。

(2)建设规模和建设面积

《标准》中,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

新建学校应按规划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基本指标的规定。

本项目为24班(1890人)规模,根据《标准》,建筑面积及建设用地无指标规定。

但在设计满足生均建筑面积10.36㎡。

(3)项目构成

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各项指标如下:

(I)综合考虑中心小学在当地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及该校的实际情况,班级规模参照完全小学学校规模设置,共42个班设计,45人/班,最大容纳能力达1890人,为今后该区域小学生人数的增长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规模合理。

本项目配备教师210人,与学校规模相适应。

(2)本项目项目规划用地面积60.1亩,一期建设占地约43.9,建筑面积8759.4平方米;二期建设占地约16.2亩,建筑面积9888.93平方米。

生均建筑面积达10.36㎡,略高于《标准》中的“规划指标”和“基木指标”,但综合考虑中心小学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该指标较为合理。

(3)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主教学楼,建筑面积3716.77平方米;

综合教学楼(2栋),每栋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

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1286.85平方米;

食堂(2栋),每栋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

公厕,建筑面积为237.28平方米;

大门,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

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759.76平方米

男生宿舍,建筑面积为1823.09平方米

女生宿舍,建筑面积为1823.09平方米

一个300米标准塑胶跑道,一个7人制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

3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6个标准乒乓球台。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第一节场址现状

一、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XX经济开发区核心区(XX树安置点)

位于XX县西部偏中位置,XX县新县城XX和老县城城关之间,东连XX县刘官镇,西接XX镇,北抵滑石乡和XX江镇,南至西冲镇接老县城城关。

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126.3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7平方公里,范围包括两河乡的9个行政村和XX镇的沙坡、XX、花家庄3个行政村,人口4万。

按照XX县的综合实力跻身西部十强县、全国百强县和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的目标,XX将按5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规划建设,主城区将打造成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山水园林城市,将成为XX西部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宜居宜业的大城市。

这一思路和目标的提出,为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和压力,新区必将在XX西部的“三化”同步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场址土地利用现状

目前场地内无建筑物和构筑物,但需进行平整,即具备现场施工条件。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条件

场地西南低东北高,地势程台阶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地形高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整个校区成台阶式布置。

土地使用强度也随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二、自然条件

XX县气候宜人,是中国凉都XX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2℃,夏季平均气温19.8℃,是消夏避暑的胜地;年平均降水1400毫米,年无霜期平均271天;空气污染指数在60以下,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

独特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三、工程地质条件

1、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形式选择

因现未进行地质勘查,无法确定各主要土层分布及承载力特征值情况,结合本工程结构特点,基础形式估计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人工挖空桩、墙下条形基础相结合。

最终基础形式待勘察后确定。

2、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说明: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并根据详勘资料确定各单体建筑的基础形式及具体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

四、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配套目前已达到“三通一平”,即通路、通上水、通电和场地平整。

待项目建成后,基础设施配套可达到“七通一平”,可满足项目未来的需要。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节设计依据及指导原则

一、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在充分满足办学功能要求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类功能空间,

注重建筑使用功能设计,突出适应多功能和灵活空间的要求。

2、在建筑风格和色彩方面与周围建筑保持和谐统一,力求创造

出简介、欢快的室内外建筑环境。

3、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组织交通流线,达到通顺便捷,互不干

扰,并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利节能。

4、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满足人

体健康无害的需求。

5、注重环境保护,满足环保要求和噪声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

土建方面采取隔声、吸音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6、遵循实用、经济、便利、美观原则,合理控制建筑标准和造

价。

二、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10、甲方提供的关于该项目的相关文件,以及其他未列入国家及省有关规范规程。

第二节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一、总体规划指标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1亩,总建筑面积为18648.42平方米。

项目总体规划主要指标如下: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生均面积

1

总用地面积

40055.66

22.25㎡/人

2

自然规模(学生数)

1890人(42班)

3

校舍建设用地

5994.43

 

主教学楼

1194.36

综合教学楼(2个)

1554.48

行政办公楼

422.71

食堂(2个)

739.62

公厕

118.64

大门

35.6

综合楼

674.54

宿舍(2个)

1234.48

4

体育设施用地

13098.63

7.28㎡/人

5

专用绿地

㎡ 

12452.5

6

校舍建筑面积

18648.42

10.36㎡/人

主教学楼

3716.77

综合教学楼

6223.36

行政办公楼

1286.85

食堂

739.62

公厕

237.28

大门

35.6

综合楼

2759.76

宿舍(2个)

3646.18

7

绿地率

%

31.09

8

容积率

0.47

9

建筑密度

%

14.96

二、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1亩,一期建设占地约43.9亩,建筑面积8759.4平方米(包含主教学楼建筑面积3716.77平方米;综合教学楼

(一)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1286.85平方米;食堂

(一)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公厕建筑面积为237.28平方米;大门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

一个300米标准塑胶跑道,7人制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

2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6个乒乓球台。

二期建设占地约16.2亩,建筑面积9888.93平方米。

(包含综合楼建筑面积2759.76平方米;男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女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综合教学楼

(二)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食堂

(二)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

1个标准篮球场。

第三节建筑工程方案

一、主教学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3716.77㎡,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四层,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3.9m,总层高为13.65m。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

根据学校各班教学的需要,结合现有建筑物总体布局,本着“经

济、适用”的原则,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

表5-3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

序号

层数

建筑面积(㎡)

主要功能

1

第一层

709.44

普通教室、卫生间

2

第二层

1194.36

普通教室、卫生间

3

第三层

1194.36

普通教室 、卫生间

4

第四层

611.16

普通教室、卫生间

5

合计

3716.77

二、综合教学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3113.18㎡,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四层,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4.8m,总层高为20.85m.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

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

表5-4综合教学楼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

序号

层数

建筑面积(㎡)

主要功能

1

第一层

777.24

电教器材室、科技活动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卫生间

2

第二层

787.23

仪器标本准备室、体育器材室、自然教室、多功能教室、卫生间

3

第三层

787.23

音乐教室、劳动教具室、书法教室、劳动教室、卫生间

4

第四层

681.39

美术教室、计算机辅房、计算机教室、卫生间

5

合计

3113.18

三、行政办公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1286.85㎡,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三层,一至三层层高分别为3.9m,总层高为13.65m.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

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

表5-5行政办公楼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

序号

层数

建筑面积(㎡)

主要功能

1

第一层

442.71

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资料室、行政办公室、卫生间

2

第二层

442.71

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间、会议室

3

第三层

337.38

教学办公室、德育展览室、卫生间、广播室、广播社团办公室、教工休息室

4

合计

1286.85

四、食堂建筑情祝

1、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框架结构;

2、单层,层高4.5米: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五、公厕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237.28㎡,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二层,一至二层层高分别为3.9m,总层高为8.85m.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

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

表5-6公厕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

序号

层数

建筑面积(㎡)

主要功能

1

第一层

118.64

男卫生间

2

第二层

118.64

女卫生间

3

合计

237.28

六、大门建筑情祝

1、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砖混结构;

2、单层,层高3.0米: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七、综合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2759.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