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384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

石棉产业规划十二五规划

 

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011-2015)

 

 

二○一一年一月

 

序言

石棉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攀西经济区、成都经济区和康藏经济区的结合点,是雅安市南大门和内地通往云南、西藏等边陲的重要通道,是雅安市实施“融入成都、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T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

新时期,石棉县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以特色优势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方向,农业基础地位有待巩固;工业经济正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产业内部结构亟需优化调整,以保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加快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是推进“四川省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山区经济强县”建设的有力保障。

科学制定《石棉县“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石棉县产业发展,对石棉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规划编制以《雅安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石棉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等为参考和依据。

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

第1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十一五”产业发展回顾

一、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充分发挥海拔和光照等自然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特色优势,形成了以牛、羊养殖和干果为主的高山产业,以草科鸡和反季节枇杷等特色水果为主的中山产业,以草食性小家禽、小家畜和黄果柑为主的低山和河谷产业。

通过大力发展以牛、羊、草科鸡为主的草食畜禽产业和以黄果柑为主的优质水果和干果、蔬菜等骨干项目,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

2.工业对经济支撑作用增强。

“十一五”以来,石棉县围绕全市“3+1”(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三主导+发展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全县“水电立县、工业富县”战略的实施,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水电—载能”产业为支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除水电外,以电冶、磷化工为代表的载能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工业投资实现快速增加。

投资近亿元的竹马工业园区被列入省级工业园区培育目录,加快了分散的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的步伐,产业基地和工业开发区产业整体聚集效应逐步形成。

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8.6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强,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约为

0%。

3.第三产业持续平稳发展。

“十一五”期间,石棉县以旅游产业规划开发为重点,为发展旅游支柱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以城镇建设为支撑,积极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保障了石棉县第三产业持续平稳发展。

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98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6.3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8%,较“十一五”规划预期高9.7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

近年来,石棉县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引领,逐步发展了黄果柑、草科鸡、蔬菜、蚕桑以及中高山牛羊和反季节蔬菜等产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未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与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2.工业结构单一,集群发展不足。

尽管工业占GDP比例达到70%,但是产业层次低,工业结构中资源型产业占比偏大,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过小,产品结构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集群效应弱。

以电冶载能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全县工业居于产业链低端,锌、硅、磷化工以及建材产品均为基础性材料前端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单一产品多、系列产品少,导致产品附加值低,获利能力低,市场占有率低。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品牌的大型龙头企业,缺少大批产业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缺乏高效、协作、规模效应突出的产业集群。

3.第三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第三产业门类不齐全,旅游业在“十一五”期间尚处于前期规划、开发阶段,传统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层次较低,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商务、文化、第三方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尚未起步。

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滞后,结构不平衡,绝大部分服务业尚处于自发状态,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仍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各区服务业发展重点不明确,存在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现象,以至于第三产业尚未成为石棉县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

第二节“十二五”产业发展展望

一、发展背景与机遇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给予西部更大的税收、土地、财政、产业等政策支持,对我县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创造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

2.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转移呈现结构高度化、链式转移等特点。

石化、钢铁等原料工业,汽车、船舶、装备等高加工度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物流、金融、信息、咨询、审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转移的重点和热点。

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冶金、建材、材料、化工等资源型产业正在向拥有广阔市场、丰富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西部地区转移,为石棉县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有选择地承接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增加值高的项目,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带来了机遇。

3.扩大内需战略上升到新高度。

“十二五”时期,国家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扩大内需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消费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通过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石棉县进一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区域社会事业和商贸服务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4.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

国家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雅安全域纳入成都都市经济圈,以及国家重点支持藏区、彝区跨越发展。

石棉县地处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以及康藏地区的交汇处,加大与三大经济区合作,分享区域发展优惠政策,将为石棉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5.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国家加强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全省加快推进交通主枢纽和次级枢纽建设,为石棉建设川西交通枢纽次中心、川西物流次中心提供了发展机遇。

6.灾后产业振兴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在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将为石棉灾后产业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特殊地区发展的特别政策。

国家和省为确保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省上为促进库区跨越发展,制定和实施移民后续发展扶持政策。

石棉县作为少数民族待遇县、革命老区县和库区移民大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开发等领域将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8.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将缩短与成都的路途时间,以及雅安经石棉至甘洛铁路、泸定至石棉铁路和高速公路、石棉至九龙二级以上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使得对内、对外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完善,将极大地提升石棉县区域位置优势,有效促进工业发展,同时也为旅游、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迎来更多机遇,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发展基础与优势

1.区位相对优越、石棉县位于雅安市、凉山州、甘孜州交界处,是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结合点,是内地通往云南、西藏等边陲的重要通道,具有建成融入成都、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T型经济区域的次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客观基础和条件。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内地与藏(彝)区紧密合作的重要区域。

2.产业基础良好。

石棉县农业方面已基本形成了以牛、羊养殖和干果为主的高山产业,以草科鸡和反季节枇杷等特色水果为主的中山产业,以发展草食性小家禽小家畜和黄果柑为主的低山和河谷产业。

围绕水电以及矿石资源开发,走电—载结合道路,已形成以水电、锌、硅、碳酸钙为代表的优势产业格局。

其中锌产品产能达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硅生产能力为6.6万吨/年,约占全国工业硅生产能力5%,并形成了汇得利、蜀鲁、弘盛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为工业发展后续产业及产品,促进工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产业资源丰富。

水电资源富集。

境内大渡河干支流理论蕴藏量680万千瓦,可开发量594.02万千瓦,占全省水电可开发量的5%,占全国水电可开发量的1%。

截至2010年年底,全县已建成电站249座,总装机容量达272.9万千瓦,在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石棉县电力保障优势更加突出。

矿产资源丰富。

石棉县以铁矿、铅锌矿、铜矿、碲铋矿、锰矿、铝土矿为代表的黑色、有色金属矿以及以花岗石、大理石、硅石、煤为代表的非金属矿等各类矿产资源富集,矿产品位较高。

县内及周边区县硅石资源分布广泛,所属的雅安市铅锌矿保有储量位居全省第三;县境内有30种矿产资源,为壮大发展锌、硅、碳酸钙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旅游资源丰富。

综合型旅游资源主要有: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打造的百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的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尔苏、木雅藏族《还山鸡节》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省级风景名胜区田湾河风光为主的自然景观,以及极具有开发潜力的公益海森林公园等。

4.政策环境优越。

石棉县是少数民族待遇县,可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同时,围绕工业园区产业的打造,市、县制定了积极承接冶金、硅、碳酸钙、磷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转移的一系列金融促进、税收优惠、要素支持等相关发展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措施,安排产业配套资金、技改贴息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软环境。

三、制约条件与挑战

1.发展要素保障制约明显。

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资源就地转化的政策未能落实,水电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土地资源有限,制约工业、旅游业、城镇发展;交通瓶颈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约束明显;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不仅限制金融业发展,对载能等传统加工工业升级换代也形成极大制约。

2.环保节能形势严峻。

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国家对冶金、建材、硅材料、化工等行业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加快了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步伐,竹马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属高载能行业,园区能源二次回收、污染治理及三废的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任务重、压力大。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石棉县位于大渡河上游地区,以及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力度加大,环保成本增加,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的矛盾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缓解。

3.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加剧。

区域经济融合加快,经济发展要素在更大范围配置,周边区域对市场、要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争夺加剧,我县加快发展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4.人才吸纳能力不足。

产业快速发展使石棉县对各种综合性、专业性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高新技术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急需高级人才配备,由于社会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对人才的吸纳能力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支撑能力有限。

此外,职业教育发展总体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缺乏各种层次的技能人才,严重制约了产业优势的充分发挥。

第二章规划准则与总体构想

第一节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省市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以及石棉县自身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期间石棉县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县,科技兴县,三产富县”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把石棉县建成“四川省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山区经济强县”的发展定位,以优化结构和产业联动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为关键,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拓展产业规模,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在扩展产业集聚效应和企业规模效益的基础上,以“农业生态化,工业新型化,服务业可持续化”为方向,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工业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体系,努力促进石棉县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特色发展,突出差异竞争优势。

石棉县农业基础薄弱,以旅游产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正在全面建设,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石棉县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必须以坚持发展特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突出特色农产品和红色文化、库区资源、生态阳光等特色旅游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坚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比例协调。

石棉县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第二产业中工业占GDP比例达到70%,第一产业仍然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再加上受制于地形地貌等制约因素,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整体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

保障石棉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调整三大产业构成,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必须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使第三产业成为石棉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坚持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石棉县尽管工业占GDP比例高,工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突出,但产业层次低,工业产品结构中资源型产业占比偏大,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过小,工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获利能力低,市场占有率低。

石棉县工业发展必须优化工业产业内部结构,壮大载能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改变粗放式的工业生产模式,增加产业链附加值,同时积极布局其他战略新兴产业,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性转变。

坚持区域统筹,打破产业区域限制。

石棉县地处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以及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交界处,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聚散性及区域流动性将逐步加强,区域内产业分工和协作将更为紧密。

石棉县产业发展,必须跳出县域经济范围,立足更广阔的区域,统筹各区域资源要素,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坚持生态方向,保证循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既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发展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产品,要始终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生产模式。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继续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推动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发展目标

一、产业发展主要目标

总目标:

实现经济总量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效应显著,资源效能显著优化,竞争优势明显提升。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十二五”末,全县GDP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6亿元,年均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1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57亿元,年均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3.7亿元,年均增长1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9.7:

73.5:

16.8,到2015年,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3%,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7:

76:

17。

产业集群效益显著。

工业园区锌、硅、电石、碳酸钙和磷化工主导产业集中度达90%以上。

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战略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产业形成以黄果柑、枇杷为主的特色水果、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特色干果、以高山牛羊、草科鸡为主的养殖业的特色农业“农工贸、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生产;二产业形成“1+2”【1】工业战略格局,实现水电与载能、化工、新材料等其他产业结构比例为53:

47;三产业以旅游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业为主导全面兴起,三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资源效能显著提升。

单位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不低于150万元/亩。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高于全省产业园区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基本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二、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从长远发展着眼,石棉县应成为成渝—攀西连接合作区、康藏产业合作示范区与清洁能源基地。

成渝—攀西连接合作区:

石棉县即属于成渝经济区,同时紧邻攀西经济区,雅安市川西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石棉县内部交通网络的完善,为处于成渝—攀西经济区交接地区的石棉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现有的产业基础,通过区域基础设施统筹共建、产业协同发展以及资源共同保护等方面互动,分别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在机械加工、高新技术等行业,与攀西经济区在钢铁工业、磷化工等资源型行业的分工协作。

充分利用石棉县地处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交接地带的优势,建立成渝—攀西连接合作区,既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石棉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的实现。

康藏产业合作示范区:

石棉县与九龙县、康定县、泸定县等康藏地区接壤,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康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藏区拥有丰富的水能、旅游等自然资源,但是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在藏区内部集中进行工业布局不合时宜。

在国家、省关于促进藏区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争取将石棉建设为康藏产业合作示范区。

清洁能源基地:

以水电资源为基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攀西矿产资源与石棉水电资源相结合、机械加工产业与水电产业相结合、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相结合,加大电冶联动,延伸水电产业链条,发展壮大特色载能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第四节空间布局

结合石棉县的地理、产业基础和区位等因素,石棉县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是“一核两园、一带四区”。

一核:

县城(新棉镇)。

是大渡河水电开发服务基地;是旅游接待集散;是物流商贸集散中心;是石棉县服务业的核心功能地域,是服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和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

两园:

竹马产业园和小水产业园。

竹马产业园:

分为以硅、电石、钢铁制品、电极箔为主的竹马组团功能区;以锌加工为代表的冶金、磷化工、碳酸钙、新型建材为主的联合组团功能区以及提供综合服务管理的新康组团功能区。

其中竹马组团为核心区;在竹马、联合两大组团建立物流园区,分为堆场、仓储配送区、产品(原料)检测区、中转区、停车场区等功能区。

小水产业园:

主要发展以锌、磷化工为代表的新场组团以及提供综合管理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小水组团功能区。

一带:

沿大渡河流域、楠桠河流域、松林河流域及田湾河流域、竹马河流域,形成水电开发产业带。

全县已建成水电站249座,装机容量达272.9万千瓦,随着“十二五”大岗山水电站和老鹰岩电站完成建设,水电开发进入中后期,水电产业带基本成熟。

四区:

中部旅游区、西北部旅游区、南部旅游区和东部旅游区。

中部旅游区:

以“历史文化游”为旅游主题,以安顺场古镇为主要依托,包括安顺场彝族乡、先锋藏族乡、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遗址、红军遗址在内的红军文化、太平天国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安顺场古镇红色旅游景区。

西北部旅游区:

以“生态观光和民族风情游”为旅游主题,以田湾乡、草科乡旅游集镇和蟹螺乡集镇为依托,围绕自然风光、天然温泉、龙头石、大岗山水库与尔苏木雅藏族文化,形成蟹螺堡子景区和田湾草科温泉度假区和两大水库旅游区。

南部旅游区:

以栗子坪乡旅游集镇、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为主要依托,以公益海林场孟获草甸为基础,逐步发展成为以“森林生态游”为主题的森林公园,形成包括自然风光、休闲度假、天然温泉在内的栗子坪(公益海-孟获城)景区。

东部旅游区:

以瀑布沟库区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结合库区开发农家乐,发展农业中的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活动,形成库区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区。

第三章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第一节农业产业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特色资源为依托,按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生态”的原则,以三次产业经济互动和城乡经济互动为方向,以园艺化、设施化、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以攀西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都市圈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形成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

二、发展目标

努力建设“中国优质黄果柑第一县”和“世界优质枇杷原产地基地、四川优质核桃基地、中国优质草科鸡养殖基地”,发展优质黄果柑3万亩,优质枇杷2万亩。

发展改造以核桃为主的干果10万亩。

出栏优质草科鸡100万只,到“十二五”末,打造三个超亿元的农业产业项目,培育2-3户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黄果柑、草科鸡、牛羊、干果、蔬菜为主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园区基本建成,实现种植业向基地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集中、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

三、产业布局

根据各个乡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发展基础,以及土地情况,按照以黄果柑、优质枇杷为主的特色水果、以无公害蔬菜、错季节蔬菜、马铃薯、有机魔芋等为主的商品蔬菜、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特色干果、以鹅、长毛兔为主的草食家禽、以及草科鸡、生态野杂猪、高山牛羊等七大农业产业项目,对全县各乡镇农业重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对象合理布局,有利于理清农产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专栏1石棉县“十二五”农业产业布局

特色水果

商品蔬菜

特色干果

草科鸡

草食家禽

商品猪

优质牛羊

新棉镇

安顺乡

回隆乡

草科乡

田湾乡

挖角乡

擦罗乡

先锋乡

新民乡

蟹罗乡

栗子坪乡

美罗乡

丰乐乡

迎政乡

宰羊乡

永和乡

注释:

●表示重点发展项目。

四、重点任务

1.种植基地和养殖产业化项目建设

深入推进土地流转及林权改革,促进土地、林地规模经营,建成10万亩优质高效特色水果基地,打造15万亩干果种植基地,建成2万亩中高山错季节露地栽培蔬菜生产基地和2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发展山葵、中药材、黄草、魔芋林间间种2万亩。

建设专业优质商品猪、肉牛羊、兔育种供种中心、养殖示范场、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特种蜜和优质蜂养殖,积极发展养殖会员户,推进禽畜养殖产业化。

2.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及种养殖业技术服务覆盖面,完善农业科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重点扶持设施农业综合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开展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试验,推广科学合理的温室结构模式、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高效茬口配置模式等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

实施蔬菜、水果、药材基地水利配套工程,利用喷灌、滴灌、大棚等节水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完善微灌节水设施配套,兴建中高山小型蓄水设施,建设节水高效农业。

推广果蔬套种、果药间种、“猪(鸡)-果(菜)-草-牧-渔”等高效、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