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559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讲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讲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讲计划.docx

《学讲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讲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讲计划.docx

学讲计划

徐州一中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革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教学设计:

“以学定教”,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学习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序、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学习任务,提供有难度、有梯度、有情境的学习资源;要对自主学习目标、内容、程序、方法及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根据学习基础,对学生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深加工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二、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先学后教为前提,以自主合作为主线,以当堂训练堂堂清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彰显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

一年内,全体教师达标,三分之一教师达到优秀。

三、现状问题

1、偏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主要表现为教师以“满堂灌”为主,对学生不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师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顺着教师的思路、设计被动学习。

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很少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

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主体性逐渐丧失,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能力明显不足,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偏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

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真正体现三维性,课堂教学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积极性、习惯、过程和方法考虑很少。

只注重了教师课前的设计,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只关注书而不关注人,普遍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3、偏重习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

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研究不够,信奉“题海”战术,习惯就题论题,教学重点没有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和题目之间的关联上,没有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不到充分的训练,达不到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的目的。

4、教研流于形式,集备效果甚微。

教研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师的教研意愿和参与度不高,即使搞得好的教研组也仅停留在研究教什么的浅层次上,而没有深入到深层次的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上。

教师学习和改变的动力不足,教研及利用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氛围不浓。

四、模式环节

探索实验“先学后教、自主合作、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包含以下八个主要教学环节(以下环节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重组):

1、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或导学任务:

要投影和导学案双管齐下,让学生清楚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目标要明确科学,简单易懂;

3、指导学生自学:

要在学案上和投影上明确学生自学的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时间,若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需若干步骤完成,也可分步有计划地设计、出示自学任务。

要注意培养学生高效率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竞争意识;

4、小组合作探究:

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

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生生交互可以解决的问题;

5、交流展示:

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诸媒体,由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6、当堂训练:

教师发放“堂堂清”训练卷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要注意题量。

若是解决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应让学生准备专门的“堂堂清”练习本。

练习完成后应再一次进行第5和第6环节。

基础性作业原则上应当堂完成,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7、质疑总结:

是深化学习的环节。

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组际竞赛、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

8、小结反思:

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

引导学生概括、小结课堂上学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领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

在以上八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能自己解决或通过相互学习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

各学科还应根据本学科及学生特点灵活使用这一模式,不仅要注重课前的设计,还应注重课堂的生成。

五、课堂评价(详见徐州市“学讲计划”课堂教学达标评价表)

1、评价对象主要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从自主、合作、展示、参与、效果等情况等方面多元评价;

2、教师的评价主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法指导等环节为主,注重教师课前的设计、对课上生成的把握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及激发。

4、明确备课要求

(1)备导学案。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实际,制定层次清晰、任务明确、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2)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侧重于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环节。

(3)强化集体备课。

每周二、三分别进行文、理科集备。

集备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

由教研组长组织集备,完善导学案,交流课堂经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好集备记录。

5、建立反思工程

(1)教务处坚持每周开反思会,交流经验成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对教师给予评价。

(2)教研组坚持人人反思、堂堂反思,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教学的不足。

(3)班主任坚持每天与学生或学习小组座谈。

(4)围绕“学讲计划”开展校级微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必须有一个课题。

6、多层面推出公开课

(1)交流课:

以文理科为单位每周推出交流课,旨在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2)示范课:

各教研组定期推出示范课,旨在突出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并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3)跟踪课:

对改革不到位的教师,考评小组不定期听课,及时给予整改意见,敦促其落实课堂教学改革。

7、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1)建立分级评价体制:

考评小组——教研组——任课教师。

(2)改革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重点围绕学生的参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形式的创新来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3)奖励:

学校正在制定相关奖励措施,对课改推进有力的教研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对举行市级以上公开课、外出送课、课题有突破的教师进行重奖,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定、骨干教师评选中给予倾斜。

(4)建立三级督促机制:

对不符合“学讲计划”方式要求的教师,考评小组将采取“一谈”(谈话指出问题,提供帮助)、“二警”(提醒警告,提出整改措施)、“三停”(停课反省,尽快达标)等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为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根据徐州市教育局《“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精神,结合我校“简约生态课堂”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规范领导

为保障该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各相关业务部门全面推进实施工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教务处牵头组织研训活动,年级处整合学科组落实跟进,督导室督导护航,教科室、校本研发中心调研总结,科学推广。

二、把握核心培训引领

学校将“学讲方式”行动计划文件、解读附件、课堂达标评价表、《中国教育报》有关家长呼吁自主学习的背景材料等,印成专题学习手册,利用寒假一整天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从大会解读文件统一培训,到学科组分组研讨,再到学科组长代表大会发言,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学讲方式”行动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理解“学进去”层面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清晰把握“讲出来”层面“学、讲、练、教”的同伴互助环节。

假期每人写一篇相关论文,新学期学校统一集结,共同学习,形成理论认识的校本资源。

三、循序渐进组织实施

(一)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结构

推进“学讲方式”行动计划的核心问题,首先要调整课堂结构。

在近几年的课堂建设过程中,我校简约生态课堂的基本教学结构由以下五个板块组成:

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②师生互动学习新知③练习跟进巩固新知④课堂小结梳理收获⑤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结合“学讲方式”行动计划的核心要求,本着“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的教学“五步”原则,结合各学科组的学情调研,本学期将我校课堂教学结构调整为如下:

课堂结构

具体环节

大致时间安排

自主先学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0分钟

完成预案初级练习

合作助学

组内互查练习情况

15分钟

探讨预案深度问题

整合意见交流展示

拓展导学

教师筛选典型问题

15分钟

创设情境精讲拓展

引导学生小结反思

检测促学

独立完成预案检测

5分钟

布置作业

精选练习分层作业

说明:

①以上相关环节可结合学科具体特点灵活把握,探索出适合学科发展基本范式。

各环节时间安排根据需要适度调控,原则上学生活动不少于30分钟。

②自主学习视班级层次科学安排,如周恩来班可相应安排课前自学,平行班以课上自学形式为主。

组内要提前下发学习预案。

③关于学习预案,组内要精心编选,教学共享。

预案原则上包括三个层面的信息:

初级自主学习检测题------重点难点探讨题------当堂检测综合题。

④文印室统计各学科预案,将练习资料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期中期末复习适当控制文印量(5套综合卷以上要特别审批方可付印)。

⑤科学控制平时的作业量,保证学生自主发展的时空。

(二)科学发展合作学习小组

推进“学讲方式”行动计划的核心问题之二,在于科学发展合作学习小组。

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层面积极探索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①各班慎重建制合作学习小组。

第二周各班将小组建制分组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提倡各小组有健康响亮的组名,明确组内帮扶目标,原则上注意各小组学习能力的均衡性、组内成员的谐调性、组内领军型学生的安排等。

②合作学习小组的座形自行安排。

视班级的发展及稳定情况,可以是马蹄形,也可以是常规的秧田形。

③量化评价激励“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教务处统一印发合作学习评价表。

原则上各班课代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每周整合各小组该周各科小组合作学习的量化成绩,在班内公示;每月评出星级合作学习小组,年级内宣传表扬;每学期各班评出优秀星级学习小组,校内表彰激励。

持久促进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帮扶、共进的热情,达成“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宗旨。

(三)多层研讨优化教学成效

为实现一年内我校教师“学讲方式”课堂全部达标的计划,教务处等功能处室,结合当前推动“学讲方式”的教研主题,精心设计教研活动,适时跟进师资培训,集结教研资料,形成特色鲜明的教研文化。

1、干部、党员率先开设研讨课。

根据我校“学讲方式”课堂范式,结合学科特点,干部、党员先行一步,从第二周开始在校内开设研讨课,校园网公告开课日程,欢迎老师们听课,为各学科提供研讨的课例。

2、组内常态教研坚持不懈。

本学期间周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各备课组统一进行“学讲方式”主题研讨课活动。

从学科组长开始,组内轮流开设研讨课,第二节课组内集中调研,聚焦课堂结构的转变,重点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成效,剖析问题,解决疑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组内认真填写研讨意见表,及时上交教务处整合汇总。

3、开展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

期中考试后,我校将围绕“学讲方式”课堂建设,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赛课活动,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发展老师。

推出优秀

4教师参加市优质课大赛(市教研室约在下学期期初启动)。

4、外联内研开设观摩课。

邀请名师名家来校上“学讲方式”观摩课,或带领学科组走出学校听课观摩,或在校内赛课基础上,评选出优秀课在全校开设示范课,通过优质课例研究,拓展课堂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开展“学讲方式”课例征文比赛。

围绕“学讲方式”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和收获,开展课堂案例征文比赛,引导教师积极反思、总结、推广“学讲方式”的经验做法,提升课堂教研的水平。

6、课题引领自主合作学习深度发展。

在广泛开展“学讲方式”课堂教改的基础上,进一步调研学情、教情,聚焦教学核心问题,生成课题,引领自主合作学习向深度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善课堂教学生态,根据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并结合我校“做、学、教-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特制定徐州高级中学“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

一、组织全员学习、培训,营造氛围

学校成立以秦晓华同志为组长,姚斌、杜宪刚、鹿晓波同志为副组长的“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课改领导小组。

组织学习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发放学习材料、请专家来传经送宝、送教师外出参加培训。

利用校园网、校报等校园媒体宣传罗杰斯“学生中心”的教育思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等,使广大教师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

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做、学、教-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要在全校范围内统一思想,明确所有的改革都是为唤醒学生的向学意识。

知识是载体,课堂是平台,抓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重中之重。

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积极投入到打造高效课堂实践之中。

二、制定实施“学讲计划”要求,规范行为

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要领会学讲计划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学情调研,制定徐州高级中学“学讲计划”课堂教学模式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主先学(约5分钟):

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使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

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

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发言。

(二)小组讨论(约10分钟):

互相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学习、讨论、矫正,保证全体小组成员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进行巡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出现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更正;组内推选代表准备发言。

互查的要求:

一是组织有序,互相鼓励;二是人人过关,通过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与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三是有时间保证,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

(三)交流展示(约10分钟):

推选代表准备大组发言,将本人或本组的学习所得与大家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提出存在问题,要充分利用黑板、投影等教学媒体。

一般由板演学生先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组内其他同学应关注并可帮助本组展示的同学,若本组内解决不了问题,其他小组同学再作补充点评,与此同时,老师适时点拨、归纳,最后教师对小组的整体展示情况再予以评价,并及时将得分记入评价表。

(四)质疑拓展(约7分钟):

师生对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质疑,寻求正确答案,特别是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要详略得当,控制时间,针对共性问题,点拨要点或详细讲解。

也可进行变式或迁移训练。

(五)检测反馈(约5分钟):

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进行随堂检测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核心知识,突出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检测题.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快速完成后组内交换互批或自批,达成共识。

若发现有共误,应及时纠错,简要讲评,并及时统计各组得分,将得分记入评价表。

教师也可抽批、公布答案或学生回答,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六)小结反思(约3分钟):

由学生或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②还有哪些问题?

③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帮助?

反思学习过程中在接受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过程等方面的表现,以便今后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对得分较高的小组或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布置课后作并作预习指导(预习的内容、方法、要求等)。

三、以活动促进课改,达成共识

通过扶持骨干教师,以点带面,辐射新课改精神;通过青年教师赛课、课堂开放日活动、组织学术沙龙,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和研讨;通过组织和指导教师参加各类各级比赛,围绕“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定期召开教师论坛、小课题研究、随笔展示,在校报、网站开辟相关专栏报道“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进展情况,将我校的课改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开展“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讲计划”健康有效地进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并使全体教师认识到:

1、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能力和学好的潜能

学习内容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感知、领悟、体验、实践才能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成果。

每个学生都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习内容。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教师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激发兴趣,唤醒主动性,调动内驱力才能实现。

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是个渐近的过程,自主学习的程度也需要由浅入深地发展。

2、“以学定教”是教学的原点

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是不一样的,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异步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自主感知、理解、实践。

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提供阶段性分级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指导。

教学设计要学生的新知识是建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态度、价值观都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教学设计、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3、“小组合作”是教学的重要方式

“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最好。

在班级授课制、大班额条件下授课,通过组内讨论、互助、质疑、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对一”教学的可能。

小组合作学习也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掌握学情,把握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并且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4、“讲出来”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讲出来”是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是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能够正确、清晰、条理地讲给别人听。

这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要大力提倡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四、开展三轮过关课活动,人人达标

第一轮过关课(2013年12月-2014年1月):

主要由教师自愿报名,学校把关,约占教师总数的1/5。

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认为已达到“学讲计划”教学要求的自愿报名,由学校评审小组认定,经听课、检测、评议后打分。

合格的过关;不合格的进行再学习、培训、反思,进入第二轮再过关;优秀者进一步打磨一节课,于2014年2月,由学校安排分期分组上示范课,并在录播教室完整录制一节实况课,供全校教师观摩学习。

第二轮过关课(2014年2月-3月上旬):

由学校安排,要求人人过关,学校根据教学进度和课表,用两周时间安排每一位教师上一节过关课,评审小组将按学科分组,进行听课、检测、评议、打分。

验收合格者过关,不合格者再进行学习,培训,观摩,准备第三轮过关课。

第三轮过关课(2014年3月中旬)对第二轮未过关者,经本人申请,由学校认定后,进行听课,检测,评议。

对仍不达标的教师,学校将强制学习、整改直至达标。

确保过关率达到百分之百。

五、开展“学讲计划”活动常态化,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三轮过关课,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和不同学情做微调,通过研讨课、公开课、比赛课和示范课进行反复地打磨,摸索出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树立典范,固化模式、反复打磨,总结经验。

因此,我们根据“学讲计划”提出了几个操作点,使得教师更好操作。

1、课堂教学“四化”,即备课常态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考试课堂化。

无论教学模式是怎样的,都离不开“落实”二字。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反而是要求更高,动作更细,工作更具有前瞻性。

教师必须有时走在学生的前面带路;有时伴在学生的旁身边引导、有时落在学生的后面跟路。

2、课堂教学“四问”和听课评课“四个一”。

每次上完课自问:

①学生获得了什么?

②学生多长时间获得的?

③学生怎样获得的?

④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了吗?

根据这些结果和类似的调查,再做课堂的调整,真正能使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间互相听课和评课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我们要求听课评课遵循“四个一”的原则,即①发现一个亮点;②找到一个不足;③提出一个观点;④重建一个环节。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开设研究课,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试行校园开放日活动。

学校领导小组通过听课、评课、指导,逐步推出“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的领军人物,表扬先进,帮助后进,树标立模,从而带动全校教师更快更好地实施“学讲计划”。

学校定于2014年4月对外开设题为“基于‘做、学、教-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可视化教学”的公开课,对外展示学校课改成果,与兄弟学校加强交流,请专家指导。

为了解决课改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校除了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的课题申报外,还设立“十大”招标课题,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有相关课题,积极申报,认真进行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教育局研究,我校自2013年5月由徐州三中托管,命名为徐州三中实验学校。

成为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以来,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在规范教学管理、狠抓制度落实的同时,开拓思路,锐意进取,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新路。

新的领导班子认为,教改是引领我校走出教学质量低谷、寻求教学质量生机的唯一途径。

2013年12月,教育局全局推动“学讲计划”,如久旱迎来春雨,引领了我校教学之路,唤醒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念和生机。

关于“学讲计划”的实施,我们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一、酝酿和筹备

我校自期中考试后,以教科室为主导,积极推进“自主学习·合作共享·见证成长”的小组教学模式。

2013年12月,教育局推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为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学讲计划”。

我们欣喜地发现,我校先行推出“自主共享成长”的小组教学模式总体上符合教育局“学讲计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同时又能适应我校当前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于是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为,以教育局“学讲计划”为统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在操作细节和侧重点方面、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上进一步完善“自主共享成长”的小组教学模式,多措并举地推进教改工作,我们做过了以下工作:

1、统一思想,反复宣传,全员执行。

我校近年的成绩和生源状况,决定了课改是我们振兴学校的必行之路。

校领导在学情调研的基础上,果断推出课改方案,在中层干部会、年级组会、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反复宣讲,并提出“不要讨论改不改,只要讨论怎样该”的原则,并按照最适合小组教学模式的形式划分小组,安排座位,全力推进,全员执行。

2、思想引领,广泛学习。

本学期邀请教育局基教处课改办公室刘勇主任作了题为《可惜、可喜、可为——徐州三中实验学校课改思考》的报告,分析我校在第一批课改中没有坚持下来的原因,指出课改在试点成功学校的巨大收益,给我们树立了课改的信心。

教科室引领我们课改的方向,制定了《徐州三中实验学校听课学习制度》,要求教师到树人中学听课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期中考试前我校老师到树人中学听课共计361节。

学校安排孟莉主任、朱爱玲老师到上海市张江中学参加“四方问教”研讨会,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