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619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docx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清代中后期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第三章清代中后期的哲学思想

由康熙经雍正转人乾隆、嘉庆、道光时代,即清代中后期,考据学成为学术界的主流,朴实的经典考证取代了擅长思辨的清代前期理学。

但是,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自它产生之后,便有它自己的生命,随着时代的推移,它后来发展的路向虽然由主流变为潜流,但是它并没有中断,而是继续在发展。

考据家在从事经典考证的同时,仍然非常关注理学经典与理学理论,并且都进行了严肃而又认真的讨论、重新评估了理学中的人性理论以及社会道德责任等命题,显示了作为考据家的哲学思想特色。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戴震、焦循、阮元、凌廷堪、龚自珍和魏源等。

第一节戴震

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又字慎修,安徽休宁人。

自幼好学善思,读《诗经》至《秦风•小戎》,便能自绘《小戎图》;读《说文解字》,三年而尽通其义。

他博闻强记,于《十三经》古注,也都能全部背诵。

十六七岁时,就具有学问上的深厚根底。

23岁时,因著《考工记》,名扬大江南北。

后因避仇逃至北京,穷困潦倒,备受饥寒之苦。

他携带自己的著作去谒见钱大昕,说经论文竟至终日,被钱大昕誉为“天下奇才”。

刑部侍郎秦蕙田邀请他参加《五礼通考》的编撰工作。

新科进士如纪昀、王鸣盛、王昶、朱筠等也都“观其书,莫不击节叹赏。

于是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交焉”。

戴震虽然名重京师,但仕途却不顺利。

39岁才得中举人,以后六次会试均不第。

50岁以举人身份特召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

52岁时会试再次落第,特准参加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病卒。

戴震学识渊博,长于考证,研究领域遍及音韵、训诂、名物、制度、经籍的考证,对天文、历法、数算、史地也有研究,是清代中后期的著名学者。

戴震的哲学著作主要有:

《法象论》、《孟子字义疏证》、《原善》、《绪言》、《中庸补注》、《大学补注》等。

1997年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戴震全书》。

一、气化即道

戴震继承了张载“太虚即气”的气一元论思想,提出“气化即道”、“气在理先”等基本观点。

他说:

道,犹行也。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易》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

”《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行亦道之通称。

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则赅阴阳,五行各有阴阳也。

(《孟子字义疏证•天道》)

戴震认为行即是道,气的阴阳与水火木金土,构成了世界的种种事物,事物的变易运动,就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同时,戴震又将这个不断运动的气化即道细分为天道与人道两种。

他说:

“大致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谓道;在人物则人伦日用,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气化之不可已,是谓道。

故《易》曰:

‘一阴一阳谓之道’,此言天道也。

《中庸》‘率性之谓道\此言人道也。

”(《绪言》卷上)戴震认为,所谓“天道”,实际上就是气,是宇宙本身。

他借《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分析说:

“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

”(《孟子字义疏证•天道》),这就等于把气化流行分别解释为事物产生以前的初始物质和由阴阳气化而产生人和物以后的两种形态,从而将气与道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是戴震对“形而上”、“形而下”所赋予的新的涵义。

至于“人道’’虽然是泛指人类社会,但是它也“由天道以有人物”,也如气一样的发展变化。

因此,戴震的“气化即道”实际上是坚持了以气作为宇宙本原的气一元论。

正是在坚持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戴震批评程朱理学把“气”、“理”割裂为二,认为理生于气,理是第一性的,阴阳或气是第二性的,理是本原和主宰。

如朱嘉就说:

“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戴震认为,天地只是气,而人生只是物。

理为气之理,理为事之理,它是贯穿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气和事。

他说:

“天地、人物、事为,不闻无可言之理者也,《诗》曰‘有物有则’是也。

物者,指其实体实事之名,则者,称其纯粹中正之名。

实体实事,罔非自然,而归于必然,天地、人物、事为之理得矣。

”(《孟子字义疏证•理》)“有物有则”是说事物有事物的法则。

换言之,理是事物之理,先有事物而后才有事物的法则、秩序,离开事物也就谈不上什么理了,这就从本质上批评了程朱理学提出的“理在气先”、“理在事先”的理学命题。

那么怎样来寻求这个“理”呢?

戴震又提出了“理在事中”、“就事求理”的思想。

二、就事求理

戴震为了进一步说明“理”不是世界的本原,也不是超越阴阳之上的主宰,而是阴阳气化自身的规律,是具体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律,所以戴震认为“理”都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中,而每一事物之中又有“分理”、“条理”的区别。

他说:

“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不紊,谓之条理。

”(同上)在戴震看来,“理”是具体事物的基本属性,而具体的事物又都有它的特殊性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先有物而后才有理,理就是事物之理,离开了具体的事物,也就无所谓理了。

也正因此,要寻求这个“理”,那么就应该“就事求理”。

他说:

就事物言,非事物之外别有理义也。

物有必有则,以其则正其物,如是而已。

就人心而言,非别有理以予之而具于心也。

心之神明,于事物咸足以其不易之则。

(《孟子字义疏证•理》)

戴震在这里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强调理为事物之理,离开具体的事物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理,理不是在人心中,而是在事物之中。

寻求事物之理,不能求诸内心,只能“求诸其物,,。

二是事物之理,可以通过人们的心知,即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孟子字义疏证•权》)。

因此,戴震提倡“就事求理”,实际也就否定了程朱主张“理得于天而具于心”和陆王主张“心即理”的“冥心求理”。

三、理存乎欲

理欲之辨,是戴震的重要哲学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人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理与欲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议题。

程朱理学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人欲出于“气质之性”就是罪恶的渊薮;而理出于“天命之性”即道心、即天理,所以是至善的。

因此,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大理”,所以他们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人性论。

戴震则与程朱理学的人性论相反,他从“人道本于性,而性原于天”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性是善的,理与欲是统一的,从而提出“欲出于性”、“理存于欲”的人性理论。

首先,戴震认为“人欲”就是人的自然情欲。

他说:

好货好色,欲也。

(《戴东原遗墨》,《安徽丛书》,第六期)

有是身,故有声色臭味之欲。

(《孟子字义疏证•才》)

举凡饥寒愁怨,饮食男女,常情隐曲之感,则名之曰人欲。

(《孟子

字义疏证•性》)

在戴震看来,人都有喜怒哀乐、怀生畏死之情;都有对饮食男女的需求;这些都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也都是人的自然情欲。

如果没有这些欲望和要求,那么人也就不存在了。

在戴震看来,“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这就是说人有血气,就有欲望;人有心知,就懂得道理。

人有血气心知,那么理也就存在于人的欲望之中,理与欲合起来就是完整的人性。

其次,既然人的感性情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自然本性,所以人就不能无欲,但是戴震认为不能因此就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有而节之”,使人的肉欲情欲既能得到满足,也应该有正常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理、仁和善。

所以他说:

“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

”(《孟子字义疏证•理》)这也就说明理并不在人欲之外,而是在人欲之中,即戴震所说的“今以情之不爽失为理,是理者存乎欲者也”(《孟子字义疏证•理》)。

再次,戴震为了说明人欲的合理性,又从社会伦理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论证。

他认为,道德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的自然情欲,离开了人的自然情欲,也就没有道德可言。

他说:

“天下之事,使欲得遂,情之得达,斯已矣。

唯人之知,小之能尽美丑之极致,大之能尽是非之极致,然后遂人之欲者,广之能遂人之欲;达己之情者,广之能达人之情。

道德之盛,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斯已矣。

”(《孟子字义疏证•才》)戴震对人欲的充分肯定,其目的是从学理上否定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的本质。

他说: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

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于理,其谁怜之?

在戴震看来,“理”的社会作用,就是压制人的自然情欲,所以社会上的“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而“理”则是社会上尊者、长者、贵者赖以生存的特权,是卑者、幼者、贱者等一切“下人”的桎梏。

如果一个人因违反国家制定的法律而被处死,那么还会得到一些人的同情,如果一个人因违反礼教(理)而死,

那么你就是活该,自作自受,得不到任何社会的同情。

戴震这种对程朱理学的批判,被当时指责为“丑詈程朱,诋侮董韩”。

这也表明,戴震从人性论的角度已完成了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而他的“理存乎欲”的思想,也为“五四”时期所兴起的谴责“礼教吃人”的社会思潮开了先路。

四、由词通道

“由词通道”是戴震进行哲学思考的主要方法,也是戴震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戴震认为圣人所说的道理都记载在儒家的《六经》中,只有读懂《六经》,恢复孔孟之书的本来意思,就可以得“道而读懂《六经》,要恢复孔孟之书的本来意思,就必须在字、词上下一番功夫。

在戴震看来,因为“道”是由词来表达的,而词则由字来组成的,所以研究圣人的思想,不重视语言文字的考证训诂,就不能把握《六经》和孔孟之书的本来意思。

他在《与是仲论学书》一文中说:

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

这就是说,戴震对经书的理解和阐发,实际上来自对语言文字的分析。

如他的重要哲学著作《孟子字义疏证》,就是从《孟子》一书中选出“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十余字,通过对这些字的语义的分析,表达了他自己的哲学观点。

如他对“理”的解释:

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名也。

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亦曰文缕。

理、缕,语之转耳)。

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乐记》曰:

“乐者,通伦理者也。

”郑康成注云:

“理,分也。

”许叔重《说文解字》序曰:

“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

”古人所谓理,未有如后儒之所谓理者矣。

(《孟子字义疏证•理》)

这显然是运用语言学上的“转注”、“假借”对“理”字所作出的解释。

戴震对语言的分析,主要是经验的实证方法。

他一般是借助古代字书如《尔雅》、《说文》、《方言》等为工具,然后举证文献,训释词义,以求得合理的解释。

如《尚书•尧典》中有“光被四表”一语,戴震以前的学者都把“光”字解释成“充实的光”。

戴震则指出,“光”字原为“桄”字,古音是“古旷”两字的反切,“光”与“桄”字音相同,而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说:

“横,古旷反。

”可见“光”就是“横”的通假字,或者说“光”是“桄”的讹写。

而“桄”又是“横”的古字,所以“光被四表”即为“横被四表”,“横被”又可说“广被”,原句有“横于天下”、“横乎四海”的意思。

后来钱大昕在《后汉书•冯异传》、姚鼐在班固《西都赋》、戴受堂在《汉书•王莽传》中也都查得“横被四表”一语,从而证实了戴震所说不诬。

当然,戴震运用语言学方法并不是纯粹为了考证古人解释经典中所存有的错误,而是“由词通道”,即通过语言这一工具来准确阐发经典的所蕴含的意义。

他说:

学者体会古圣贤之言,宜先辨其字之虚实,今人谓之“字”,古人谓之“名’’……以字定名,有指其实体实事之名,有称夫纯美精好之名。

如曰人,曰言,曰行,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也。

曰圣,曰贤,称夫纯美好之名。

曰道,曰性,亦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也。

道有天道、人道,天道,阴阳五行是也。

人道,人伦日用是也。

曰善,曰理,亦称夫纯美精好之名也。

曰中,曰命,在形象,在言语,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也。

在心思之常察,能见于不可易不可逾,亦称夫纯美精好之名也。

(《绪论》上)

由“实体实事”到“纯美精好”,实际上是对“由词通道”的深化。

戴震编撰的《孟子字义疏证》,从形式上看,如同一本字典,但实际上是专讲古代哲学概念范畴的,他于每一个范畴下运用训诂考据的方法加以分疏,重新概念化,赋予新的哲学内涵。

这也就是他所说的“由故训以明理义”的方法。

戴震所提出的“由词通道”的哲学方法论思想,一方面注重由经书细节的理解上升到整体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注重由经书整体的理解来指导经书细节的理解。

这也就表明,戴震的“由词通道”,实际上是强调探索的经典意义应该建立在对经典的客观分析上,即将中国传统哲学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上。

它摆脱了宋明理学那种“摆脱襄诂,直寻义理”的构筑哲学体系的思辨色彩,具有清代中后期哲学研究范式转向的意义。

第二节焦循

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

江苏江都人。

他出生于一个礼义耕种之家,先世拥有比较丰厚的资产。

他的父亲焦葱曾继承了祖上田产八九百亩。

到焦循出世后,家境更坏,所剩良田仅几十亩了,遇到饥荒年,只能以山薯代粮。

乾隆四十四年(1779),焦循17岁,应童子试,取为附学生。

乾隆五十二年(1787),逼于生计,他出外教书。

乾隆六十年(1795)到嘉庆五年(1800)间,应阮元的邀请,一游山东,三赴浙江。

嘉庆六年(1801)秋,中辛酉科举人。

嘉庆七年(1802),入京参加会试不第,从此无意仕禄,归卧北湖。

后因修撰《扬州府志》得酬金筑雕菰楼,深居简出,托足疾十多年不人城,砺节读书,综经研传,潜心著述。

焦循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周易》,对于史学、文字、音韵、地理、水利、医学、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均有研究,在乾嘉之际与钱大昕并列为通儒。

形成了由算学而《易学》,借《易》理而发挥其哲学思想的特征。

焦循著述宏富,代表他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有:

《雕菰楼易学三书》(《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孟子正义》等。

一、实测而知

“实测而知”是焦循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

所谓“实测”,即指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来源于自己的亲身考察。

如他在研究《周易》时说:

夫易,犹天也。

天不可知,以实测而知。

七政恒星,错综不齐,而不出乎三百六十度之经炜;山泽水火,错综不齐,而不出乎三百六十四爻之变化。

本行度而实测之,天以渐而明;本经文而实测之,易亦以渐而明。

非可以虚理尽,非可以外心衡也。

(《雕菰集》卷十六《易图略*叙言》)

这里,焦循虽然是以“实测”来说明他研究《周易》的方法,但是所体现出来的却是他对肚界事物的总体认识。

在焦循看来,宇宙万物虽然“错综不齐”,有很多的变化,但是它终究是客观存在的,并不神秘,可以通过“实测”来了解它、认识它。

焦循认为,世界的本源不是理学家所说的“理”,而是张载所讲的“气”,“一气反复往来”,“阴阳变化,生生不已”(《易通释》卷五),产生宇宙万物。

事物是客观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先已立乎其心”,而必须要有“无我之心”,需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

根据焦循的分析,所谓“实测”,其实是包括“求实”与“贯通”两个方面。

求实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

他说:

事之所在,或天象算数,或山川郡县,或人之功业道德,国之兴衰隆替,以及一物之情状,一事之本末,亦明其事而止,明其事,患于不实。

(《雕菰集》卷十四《与王钦莱论文书》)

在焦循看来,没有求实的态度,是无法获取真知的。

然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事物则是无限的,它不仅需要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去事事实测,而且还需要人们一代一代地继续“身亲实测”,这样才能够得到真知。

他说:

“儒者之学,非身亲而心人之,其说不精,一人之身,不能尽天下之地而尽历之,人人各就其所历之地,精加考可考核……积数十年之久,萃数百人之力,一邑一地,俱有所订焉。

”(《雕菰集》卷十五《豫章沿革考序》)焦循还认为,宇宙万物虽然是“错综不齐”的,但是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贯通、彼此相互联系的,既“相反又相成”,又“相灭相生”(《论语通释•释据》)。

因此,在求实的过程中,还要加以“贯通”。

焦循说:

贯者,通也。

所为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也。

唯事事欲出于己……而与人异。

人与人同而与人异,执一也,非一以贯之也。

《易传》曰: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殊途,一致而百虑。

”(《雕菰集》卷九《一以贯之解》)

这说明,焦循的“实测而知”,一方面需要对事物正反两方面都加以考察,另一方面还需要对事物与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考察。

任何一种孤立地考察事物,或者仅仅注意事物的一方面,都不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只有将求实与贯通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将前人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变化为自己的知识。

焦循提出“实质而知”,强调一切真知来源于实测,强调求实与贯通,已初步认识到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和意义,显示出一些近代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二、一贯与异端

“一贯”与“异端”是焦循哲学思想中的精华。

所谓“一贯”,即“一以贯之”的省称,语出《论语》的《里仁》和《卫灵公》二篇中的“吾道一以贯之”、“予一以贯之”。

根据孔子自述,他的学说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即由他的学生曾参所说的“忠恕”之道。

然而自汉代以来,孔子所强调的“一贯”之说,歧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

魏何晏《论语集解》解释说:

“善有无,事有会,天下殊途而同归。

百虑而一致。

知其元,则众善举矣。

故不待多学以一知之。

”梁皇侃解释说:

“言我所以多识者,我以一善之理贯穿万事,而万事自然可识。

故得知之,故云予一以贯之也。

”宋明理学家又将其视为“穷理”与“致良知”的学圣工夫。

清代孔广森《经学卮言》则说:

“告子贡之一贯与告曾子之一贯语意不同,彼以道之成体言,此以学之用功者言也。

”上述诸家对“一贯”的解释,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未必尽合孔子的原意。

对此,焦循从易学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论证。

他说:

《系辞传》云:

“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韩康伯注《易》云:

“少则得,多则惑。

途虽殊,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

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

”……孔子以“一贯”语曾子,曾子即发明之云:

“忠恕而已矣。

”(《雕菰集》卷九《一以贯之解》)

在焦循看来,曾参以“忠恕”解释“一贯”,是符合孔子思想的。

按照孔子的解释,忠即诚,恕即仁,忠与恕既有其相同的道德功能,又有其各自的行事准则,两者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一以贯之”的精神,所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当然,焦循之所以强调孔子的“一贯”,目的主要是维护儒家学说的纯真,反对后世的各种曲说。

他认为:

“凡后世九流二氏之说,汉魏南北经师门户之争,宋元明朱陆阳明之学,其始缘于不恕,不能舍己克己,善与人同,终遂自小其道,近于异端,使明于圣人一贯之指,何以至此?

”(同上)也正因此,焦循在论证“一贯”的同时,接着又阐明孔子的“异端”之说。

他说:

孟子以杨子为我,墨子兼爱、子莫执中为执一而贼道。

执一由于不忠恕,杨子惟知为己,而不知兼爱,墨子惟知兼爱,而不知为我,子莫但知执中,而不知有当为我、当兼爱之时(事)也。

为杨者必斥墨,为墨者必斥杨。

杨已不能贯墨,墨已不能贯杨。

使杨子思兼爱之说不可废,墨子思为我之说不可废,则恕矣,则不执一矣。

圣人之道,贯乎为我、兼爱、执中者也。

(《论语补疏》卷下“予一以贯之”条)

“异端”一说,见于《论语》的《为政》篇:

“子曰:

‘攻乎异端,斯害已矣。

”’意思是说,抵制那些不正确的议论,它的祸害也就没有再生的市场。

然而关于“异端”的解释,历代不同。

何晏认为“小道为异端”,皇侃认为是有别于“五经正典”的“杂书”为异端,宋代邢舄则提出是“诸子百家之书”为异端,朱熹指出杨墨佛老之流为异端。

然而在孔子时代,还未见形成所谓的“诸子百家”,自然也谈不上有诸子的书籍,但是当时与孔子思想不完全相同的主张、言论未必没有。

至于是否指扬朱、墨子等诸子,也难以判定。

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

“孔子时,佛教未人中国,虽有老子,其说未著,却指那个为异端?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孔广森《经学卮言》说:

“杨墨之属行于战国,春秋时未有攻之者。

”由于孟子曾经批评过杨、墨的“为我”、“兼爱”等思想,所以朱熹不过是引申了孟子的观点而已。

然而焦循却认为“异端者,各为一端,彼此互异。

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

这说明焦循的所谓“异端”,是指事物的两端,无论是执哪一端,都可视为异端。

若按焦循的思路,儒家也仅是两端中的一端,与杨朱、墨子没有什么两样,关键是将两端贯通,即所谓的“圣人之道,贯乎为我、兼爱,执中者也。

”这表明焦循的所谓“圣人之道”,实际上还包括接纳除了儒家之外的诸子思想。

换言之,儒家学说与诸子百家的整合,才能充分体现真正的“圣人之道”。

同时焦循又将“攻”训释为“治”、“错”,亦即“切磨”之意;解释“已”为“止”,意思是互相切磨攻错而不执一,其危害才能自止。

所以焦循又进一步说“异端,犹言两端,攻而摩之,以用其中而已”。

焦循对“一贯”与“异端”的解释,可以说是他对儒家核心学说的一种新的哲学解释。

三、人道与天命

在焦循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他对儒家学说中的“人道”和“天命”等哲学观念的阐发。

首先,他为“道德”一词作了如下的界定:

何为道?

道者,行也。

凡路之可通行者为道,凡事之可通行者为道也。

通而四达不穷者为大道,即为达道。

虽通行而致达则泥者为小道。

其偏僻险仄,孤危高峻不可通行者,非道也。

(《易话上》)

何为德?

德者,得也。

得乎道为德,对失道者而言也。

道有理也,理有义也。

何谓理?

理者,分也。

何为义?

义者,宜也。

其不可行者非道矣,可行矣,乃道之达于四方者,各有分焉,即各有宜焉。

(《同上》)

根据“道德”两字的初始语义,然后引申为儒家的人道观念,是焦循阐发“人道”和“天命”观念的基本思路。

在焦循看来,“道”就是圣人所立的“人之道”,因此它的内容也就必须符合圣人的思想。

于是,焦循以自己最为擅长的易学论证方式,对“人之道”作了一番论证。

他说: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仁配阳,谓由阳交而生阳也•,义配阴,谓由阳易而通阴也。

应乎其间,而不失等杀者,为礼。

仁、义指二五,礼属初四、三上,以其应二五为亨;以其二五而成《既济》为贞,亨、贞皆属乎礼。

以其不成《既济》,变而旁通为有孚,则为信,有孚而不失是,则为知。

知其盈而悔,知其非而悔,知也。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此知所以崇法天也。

’’(《易通释•仁义礼信知》)可见仁、义、礼、信、知是人道的主要内容。

《礼记•丧服四制》也说:

“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不过,从上面焦循的分析来看,他更重视“仁”和“礼”。

仁和礼是儒家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核心,也是儒家塑造自我形象的最高理想境界。

在古代人与人之间,虽存有五伦、九族、亲疏、远近的种种差别,但是人类都应该遵循仁与礼的道德准则是始终不变的。

所以焦循又进一步分析说:

“惟多学乃知天下之性情,名物不可以一端尽之,不可以一己尽之,然后约之以礼。

以礼自约,则始而克己以复礼。

既而善与人同,大而化之。

礼以约己,仁以及人,约己斯不执己,执己斯有以及人。

仁、恕、礼,相为表里,而一贯之道视此。

”(《论语通释•释礼》)在焦循看来,仁是发自内心的道德意识,而礼是以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为基础的行为节度,两者的统一,融为一体,才能组成社会的人伦关系,从而就会形成既有严格的尊卑、亲疏分明的等级秩序,又具有相互和谐,人与人爱的伦理模式,孟子说: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这就是圣人所强调的一以贯之的人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