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5487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2.1.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2.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3.观察弯曲的岩层、长白山天池、敦煌的雅丹地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黄河入海口的沙洲等地形地貌图片,描述他们的特点,并且猜测他们主要形成原因,填写在记录表中。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又有哪些特点。

2.了解影响地形变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1.了解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及其特点。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香港地质公园弯曲的岩层图、长白山天池图、敦煌的雅丹地貌图、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图、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图等等图片、地形地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出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回顾复习有关地球的知识。

地球上主要分为陆地和海洋,世界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71%,地球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29%。

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

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

大西洋:

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

印度洋:

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

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

地球陆地分成七大陆地部分,被称为七大洲,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与南极洲。

2.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就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等等,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3.教师分别出示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等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体会地球表面的多种多样。

1、4.教师引导: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又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表面的面貌?

生物和人类的活动对地球表面会造成影响吗?

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2单元,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

二、聚焦

1.出示课本21页上面的地球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表面的样子。

2.教师引导:

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又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地球的表面。

3.板书课题:

2.1.地球的表面

三、探索

活动一:

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出示课本21页的世界地形图,教师引导:

这张是世界地形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了解世界的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地球表面的样子。

2.预设:

地球表面并不是平坦光滑的。

它的一部分被水淹没着,成为海洋;另一部分露出水面,形成陆地。

从地图上我们能发现,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盖,在剩下的不到30%的陆地上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而且海洋是彼此连成一片的。

而陆地被海洋隔成几大块,按照面积大小,又分为大块的大陆和小块的岛屿。

全球大陆共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6块大陆。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分为五大类,五大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活动2:

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1)出示中国的地形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预设: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二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间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

东面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

(2)教师小结:

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因此地形地貌复杂。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更多知识。

2.观察图片中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他们的特点

(1)出示课本22页和23页的5幅地形地貌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5幅图片,初步了解这5幅地形地貌的特点,并且对它们的主要形成原因进行猜测,填写课本23页上面的记录表中。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地形地貌记录表。

预设:

地形地貌记录表

图片

观察到的地形特点

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1

弯曲的岩层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2

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形成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风的作用

4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水(降雨)的作用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水的作用

河水流动速度减慢,泥沙沉积

四、研讨

1.教师引导: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地形,了解了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特别突出了解了我国五种最具代表性的地形地貌的特点,并且对他们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猜测。

下面我们针对刚才的学习情况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2.问题1: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地球表面主要由五大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五大地形特点:

高原:

海拔1000米上,幅员辽阔,地面坦荡(但不如平原平坦),或起伏较大,边缘陡峭。

平原:

海拔200米下,幅员辽阔,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一望无际。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相对高度大,坡度陡峭,形成座座山头,延绵的山峰形成的带状山脉。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有座座山头,相对高度不大,坡度较缓,山间多有平坝河谷相间。

盆地:

四周有高山或高原环绕,中间低。

3.问题2:

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地形的因素: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以构造运动为主,还会有地震、火山等比较剧烈的运动,会让地形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水、风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得地形削高填低趋向平坦。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地球表面主要主要有5大地形地貌,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我国五处比较突出的地形地貌,并且对它们的主要形成原因做了猜测。

课后,请大家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更多有关地形地貌的知识。

 

2.2.地球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

2.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3.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4.了解地壳的运动,知道地壳在不断的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5.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了解地壳的组成和运动,知道地壳在不断的运动,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教学难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地壳的组成。

2.知道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

上一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内部构造有关。

那么地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结构。

2.板书课题:

2.2.地球的结构

二、探索

活动1: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1.出示课本24页的地球内部结构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全班交流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补充地壳、地幔、地核的资料

关于地壳、地幔和地核,大家还知道哪些知识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有关知识。

预设:

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g/cm³,体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

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

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

温度非常高,有4000~6800℃。

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

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结构。

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

活动2:

了解地壳的组成。

1.教师引导:

作为地球的表面一个圈层——地壳,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预设: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岩浆岩,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会喷出地表或侵入岩石中并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就是岩浆岩。

岩浆岩包括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出示课本24页玄武岩、浮石、花岗岩的图片。

3.沉积岩,一种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

相机出示课本25页的砾岩、砂岩、页岩图片。

4.变质岩,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岩石因遭受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

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板岩。

相机出示课本25页的大理岩和板岩。

活动3:

了解地壳的运动

1.教师引导:

我们的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

我们又是如何感受到地壳的运动的呢?

预设:

地震和火山喷发会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

2.出示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图片,教师相机介绍地震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壳的运动。

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球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

不同年代的岩石或者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者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结构。

3.出示课本25页地球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示意图,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体会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

活动4:

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1.教师引导: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了地壳的组成以及地壳的运动。

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图。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25页的相关文字,观察相关的图片,初步了解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所需的材料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

红、黄、蓝三种橡皮泥。

4.制作方法:

按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5.学生分小组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

6.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地球结构模型。

7.引导学生切开地球结构模型,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剖面,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三、研讨

教师引导: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结构,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问题1:

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问题2:

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成几个类型?

它们分别是什么?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包括玄武岩、浮石和花岗岩。

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板岩。

问题3: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因此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的,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结构,知道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我们还知道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地球结构的知识。

 

2.3.地震的形成及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懂得地震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3.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方式,讨论交流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以及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4.了解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收集相关的知识制作成宣传海报。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地震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了解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2.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地震又会给地球表面的形态带来哪些改变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3.板书课题: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二、探索

活动一:

了解地震的成因

1.教师引导:

地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来做一个预测,谈一谈自己对地震成因的理解。

预设:

猜测1:

地壳的运动。

猜测2:

地球板块的挤压。

猜测3:

地球板块的拉伸。

猜测4:

海水的运动。

猜测5:

岩浆的运动。

要想了解地震的成因,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探索。

2.出示课本26页到27页模拟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26页到27页的相关文字说明,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材料、方法、注意点。

全班交流

3.模拟实验材料:

分成两半的小盒子、塑料薄膜、水、土、小铲子等等。

4.实验方法: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之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者挤压。

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5.实验注意点:

泥土变干之后,将小盒的两半拉开或者挤压的动作要迅速,不能缓慢,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实验效果。

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

6.指生说一说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时发生的现象。

预设:

盒子的两半迅速拉开时,泥土分裂开来;盒子的两半迅速挤压时,盒子中的泥土被挤成一团。

7.出示课本27页中间的两幅岩层发生弯曲和岩层断裂错动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张图片,并且结合前面的实验现象,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我们的解释。

预设:

地面的震动简称为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有两种:

一种是“构造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产生的地震;另一种是由火山喷发而产生的“火山地震”。

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是由地下岩石发生快速错断引起的。

地下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

一旦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活动2:

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教师引导:

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地震吗?

大家从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过地震的情景吗?

请大家试着描述一下地震的情景。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从电视网络上看到过的情景来描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预设:

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

地震时地动山摇,顷刻间房屋塌陷,道路裂开,几十秒钟一座繁华的都市就变成了一座废墟。

地震发生时桥梁倒塌了,高楼成了一片废墟。

地震时巨大的石块滚落下来,飞速的向山下滚去。

震起的灰尘在天空中飞舞。

地震发生时,很多人哭喊一片,有的人吓呆了。

3.教师相机出示一些有关地震的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感受地震时的可怕情景。

教师引导:

地震是可怕的,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同样是巨大的。

4.出示课本28页的三幅图片,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巨大变化。

图片1、图片2: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地震使地面出现了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图片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时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5.教师相机出示其他的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改变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感受地震的巨大力量和可怕之处。

活动3:

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1.教师引导:

地震是可怕的,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2.学生自由说一说在地震中如何展开自救和互救。

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的时候,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里时,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3.教师小结:

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一定不能慌乱,要冷静的展开自救和互救。

4.出示地震自救口诀:

遇到地震不惊慌,镇静听从老师教。

先后有序慢慢走,不抢不捡好宝宝。

来到操场有秩序,一个一个往外跑。

记住地震小儿歌,一定一定要记牢。

5.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儿歌,进一步了解在地震中如何展开自救和互救。

6.刚刚我们讨论了在地震发生时该如何自救和互救,课后,请大家结合我们本节课学习的有关知识以及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制作一张地震自救与互救宣传海报。

三、研讨

教师引导:

我们刚刚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了地震的成因,讨论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以及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问题1: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

可以为先前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壳相互挤压就会造成岩层的弯曲变形。

问题2: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壳板块之间互相挤压。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强烈的地震能导致山崩地裂、地面沉降与隆升、地表错位,河道堵塞。

这个改变是剧烈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初步了解了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知道了地震发生时的可怕情景,同时了解了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震方面的知识。

 

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火山喷发会改变支地球表面的地形,还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模拟实验,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知道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懂得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火山喷发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

根据前面的学习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并且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

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2.上一课,我们探究了地震的成因及作用,那么火山喷发时是怎样的情景?

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3.板书课题:

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二、探索

活动一:

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1.出示课本29页的火山喷发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了解这幅图片描述的火山喷发的情景和相关知识。

预设:

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时,曾经形成一条长达500米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积,形成数座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2.除了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都会有几次,十几次的火山爆发,全世界至少已经有20座城市被爆发的火山瞬间毁灭,其中最早的记载是约公元前1450年的古希腊,当时繁华的克洛索斯古城被突如其来的桑托林岛火山爆发夷为平地。

3.同学们,有关火山喷发大家还知道哪些?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火山喷发的事例。

预设: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古城掩埋。

1669年,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爆发,死亡人数估计达到10万之多。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爆发,使冰岛人数减少了1/5。

1815年4月,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9.2万人死亡,此次火山爆发还严重影响当时全球的气候,以致这一年被称为没有夏季的一年。

4.教师相机出示一些火山爆发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火山爆发的情景。

5.教师引导:

火山爆发之后会给地表带来巨大的改变,火山爆发又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呢?

6.出示课本30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初步了解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预设:

图片1: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了屹立在四周的山峰。

图片2:

叙尔特赛火山岛,位于冰岛南部,是在1963年至1967年间,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7.除了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的事例。

预设:

镜泊湖,位于牡丹江市的西南面,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是一个狭长型的高山堰塞湖,是由约万年前火山喷发流出的岩浆把牡丹江截断而形成的湖。

兰萨罗特岛位于西班牙,是西班牙热门的旅游小岛,有1900多万年的历史。

早在1700多万年前,这座岛上的上百个火山口持续喷发长达6年之久,形成了一种最接近月球地貌的地面。

位于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