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6629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

镁、铝、铜

B.碳单质:

金刚石、石墨、

C.氧化物:

水、氧化铁、过氧化氢溶液

D.混合物:

空气、石油、甲烷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现象,你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Ag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质量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地球淡水资源丰富,用之不尽

D.把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说明瓶内不含氧气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Cu+FeSO4=Fe+CuSO4

B.将NaOH溶液滴入BaCl2溶液中:

2NaOH+BaCl2=Ba(OH)2↓ +2NaCl

C.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混合:

NaCl+KNO3=KCl+NaNO3

D.天然气燃烧:

CH4+2O2

CO2+2H2O

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不能实现的是()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淀粉和葡萄糖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水能区分食盐、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6.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可能产生新物质

D.析出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7.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C.t1℃时,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2℃时a的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8.如下图所示的4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铁丝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B.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倒入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塑料瓶变瘪,说明常温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9.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10.下列应用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11.取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2.48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向其中加入3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样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3g,则原氢氧化钙样品中氢氧化钙的变质程度约为()

A.40.3%

B.66.7%

C.33.3%

D.6.5%

12.“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

下列物品能投放到“不可回收”桶中的是

A.香蕉皮

B.旧报纸

C.易拉罐

D.矿泉水瓶

13.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读数偏小

B.

标签受损

C.

污染药品

D.

液滴飞溅

14.室内装璜所用油漆、胶合板等材料常会产生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分是甲醛(CH2O).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属于氧化物

B.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

D.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甲醛水溶液中H、O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

8

二、多选题

15.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D.

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三、填空题

16.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KNO3、K2SO4、NH4NO3、NH4HCO3等物质,上述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四、实验题

17.实验室常里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装置如下列图A、图B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仔细分析图A的特点,推测所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填“a”、“b”、“c”)

(2)采用c方法制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填“图A”、“图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_________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的性质.利用图A装置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图B装置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晶体跟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它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而溶于水且能跟水反应生成氨水的气体,制取氨气过程中还有氯化钙和水生成.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A”或“B”)的装置,其理由是__________ ;收集氨气只能用_________ 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18.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不含金属元素,C、D、E、F均为无色气体,其中C、E组成元素相同,且E有毒。

D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G是人体中提供能量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_____。

由反应①可知保存A时,应密封、防潮和避免____。

(2)反应④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反应,该反应的名称是__。

(3)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③_____

(4)C和F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H3COOH,则参加反应的C和F的质量比为_____。

六、流程题

19.铁和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其良好的______性。

(2)建造港珠澳大桥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反应来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港珠澳大桥钢管桩涂上高性能涂层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

(4)某工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铜废料进行回收并合理应用:

①将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H2SO4

CuSO4+H2O

②古代“湿法冶金”的原理与图中步骤______(填“Ⅰ”、“Ⅱ”或“Ⅲ”)的反应原理相同。

③利用化学方法从“不溶物A”中提纯铜单质: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七、科学探究题

20.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可能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④“蒸发结晶”中,用到的器材有:

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火柴、玻璃棒、石棉网、酒精灯、______________;

(4)如果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探究二:

除去精盐中可溶性杂质提取纯净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1)甲试剂为氯化钡溶液、乙试剂为碳酸钠溶液,加入这两种试剂顺序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

(2)在白色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结合流程图示推断该精盐中,除NaCl外,一定不含有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3)写出加人试剂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加入适量试剂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得到的NaCl固体的质盘将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多选题

1、

三、填空题

1、

四、实验题

1、

五、推断题

1、

六、流程题

1、

七、科学探究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