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7036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校级联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人类是由猿演化而来的,人和动物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使用天然火B.制造和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语言交流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

A.建造房屋B.使用火C.制造彩陶D.种植水稻

3.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1)北京人

(2)河姆渡人

(3)山顶洞人

(4)半坡原始居人

A.

(1)

(2)B.

(2)(3)C.(3)(4)D.

(2)(4)

4.中国古代有一种制度叫禅让制,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A.民主推举B.世代继承C.等级严格D.隔代继承

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A.禹B.启C.桀D.周武王

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

7.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A.陈胜吴广要求夺权

B.人民的要求

C.到渔阳戍边不能安期到达

D.秦王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无法生活

8.某公司准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职员,这顺应了我国古代那一学派的思想()

A.法家B.道家C.儒家D.兵家

9.下列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措施的是()

(1)铸币权收归中央

(2)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3)统一铸造五铢钱

(4)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

A.

(1)

(2)(3)(4)B.

(1)

(2)(3)C.

(2)(3)(4)D.(3)(4)

10.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

A.洛阳B.长安C.西安D.咸阳

11.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得人心

12.历史故事“卧薪尝胆”的故事曾被拍成电视剧在央视放映,它依据的历史典故是()

A.武王伐纣B.分封诸侯C.诸侯争霸D.秦扫六合

13.“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为它做出贡献的人物是()

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

14.我国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15.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今新疆地区最早归属中央的标志是()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D.刺史制度的建立

16.关于《齐民要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农学家贾思勰

B.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它的内容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

D.它是我国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农书

17.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先进

D.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18.下列各项对《史记》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B.作者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C.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记述了华佗使用麻沸散的事例

19.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隶书

20.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二、列举题

21.感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试完成下列各题。

(1)东汉时期我国名医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他被后世称为.

(2)南朝时期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

(3)南朝时期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

22.列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成就

(1)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是学派的创始人。

(3)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_。

三、判断题

23.尧死后传位于舜,舜死后传位于禹,这种以推举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做分封制。

()

24.秦朝时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掌管军事大权。

()

25.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

26.七八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是我国古代原始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

()

四、综合题

27.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要想创新,就要不断的改革创新。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些年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古代也进行了很多次改革。

比如: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合并小都、小邑、小乡、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变法五年,国家富强起来。

南北朝时期,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加以改革,使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秦国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事件?

(2)请举出上述秦国改革的主要内容(至少两项),分析其对该国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南北朝时期魏主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4)请举出魏主改革的内容(至少两项)?

如何看待其改革措施?

28.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关键,同学们都很关心自己的班级,都愿意为自己的班集体出谋划策。

请同学们用所学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思想为我们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最早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原始人类是能人,B项符合题意;ACD不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详解】

据材料“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故选B;ACD属于原始农耕时期居民的成就,排除。

3.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多年前的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他们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人是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他们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4)符合题意;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原始人,不是原始农耕的代表,

(1)(3)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4.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前,尧通过民主推举的方式,把首领让给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A项符合题意;世代继承的是世袭制,B项不符合题意;等级严格的是分封制,C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5.B

【详解】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故选B。

6.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材料反映的是烽火戏诸侯,诸侯率兵前往护卫指的是分封制,答案选D。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7.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王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无法生活,被迫起义。

D项符合题意;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C项不符合题意;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AB不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排除;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根本原因”,结合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结合四个选项的内容,逐一分析,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8.A

【详解】

依据题干“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职员”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法家学派韩非的思想是主张以法治国,题干“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职员”的内容符合法家学派的观点,A项符合题意;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B项不符合题意;儒家学派主张“仁政”,C不符合题意;兵家学派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9.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西汉经济发展迅速,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1)

(2)(3)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4)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0.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地点不是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B

【详解】

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200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与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最终曹军大败袁军。

官渡之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B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的表述不正确。

而淝水之战发生于383年,,前秦虽军队数量远胜对手,但是奴役各族人民,不得人心。

东晋以弱胜强,打败前秦。

前秦失败后北方再次陷入混战分裂局面,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历史典故“卧薪尝胆”反映的史实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与越王勾践有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事件与“卧薪尝胆”无关,排除;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关于“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学生还要知道,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最终打败吴国,实现霸业。

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相关的成语还有“退避三舍”、“问鼎中原”等。

13.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B项符合题意;鉴真是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人物,A项不符合题意;玄奘是唐朝时期,西去印度取经的人物,C项不符合题意;郑和是明朝时期下西洋的人物,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A项符合题意;“纸上谈兵”与秦、赵之间发生的长平之战有关,排除B项;“卧薪尝胆”与吴越争霸、越王勾践有关,排除C项;“围魏救赵”与桂陵之战、孙膑、庞涓有关,排除D项;故选择A。

15.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从此以后,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管辖,新疆地区成为我国的领土的一部分,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是新疆地区最早归属中央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ABC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不是我国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农书,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7.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之统治者的重视,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使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ABD三项的内容都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不符合题意;南方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先进这一说法不正确,不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8.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华佗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史记》中不可能记载这一内容,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9.A

【解析】

【分析】

【详解】

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西周时期出现刻写在青铜器的文字——金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出现更为简单的隶书和楷书。

故本题答案选A。

20.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三项都是外来的宗教,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本题选A。

21.

(1)张仲景医圣

(2)祖冲之(3)蔡伦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2)依据所学可知,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3)依据所学可知,蔡伦是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22.

(1)老子

(2)“仁”儒家(3)“百家争鸣”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他著有《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3.错误把“分封制”改为“禅让制”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尧死后传位于舜,舜死后传位于禹,这种以民主选举,推举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24.错误把“丞相”改为“御史大夫”或把“军事”改为“行政”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实行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丞相”改为“御史大夫”或把“军事”改为“行政”。

25.正确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故本题说法正确。

26.错误把“半坡居民”改为“河姆渡居民”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七八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古代原始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他们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中,过着定居生活,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半坡居民”改为“河姆渡居民”。

27.

(1)商鞅变法

(2)主要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并为以后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措施:

迁都洛阳,汉化政策(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学汉礼等)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如何看待:

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等

【详解】

(1)依据材料“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合并小都、小邑、小乡、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变法五年,国家富强起来”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和经济实力,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2)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采取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并为以后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3)依据材料“南北朝时期,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加以改革,使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民族大融合的局面”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魏主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4)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推行了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28.墨家:

同学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儒家:

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

法家:

建立班规,奖惩分明。

道家:

自习时间应该留给学生。

兵家:

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长补短。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同学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儒家学派主张“仁”,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法家学派主张“以法治国”,要建立班规,奖惩分明;道家学派主张顺其自然,要把自习时间应该留给学生;兵家学派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长补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