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7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B.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8.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提纯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9.现有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

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10.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无色的

11.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t1℃时,M、N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t2℃时,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

12.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

13.将50g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B.10.2%C.10.8%D.19.6%

14.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

甲>

B.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5.下列溶液中水不是溶剂的是(  )

A.稀硫酸B.医用酒精C.浓盐酸D.碘酒溶液

二、填空题

16.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如下:

(20℃)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将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100mL水混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8%(填“>”“<”“=”或“无法判断”)。

17.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

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

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

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

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步骤3:

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

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1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下图实验中,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6mL时,试管2中气体体积约为________mL;

电解时往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

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的A、B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则20℃________t℃(填“>

”“<

”或“=”)。

20℃时,对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A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少量水

b.加入少量甲物质

c.升温到40℃

d.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

e.加入少量40℃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

19.某蔬菜工厂欲配制无土栽培植物营养液,所用原料如下:

(NH4)3PO4、KCl、NH4NO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49、74.5、80)。

如图是1000g植物营养液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标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配制1000g该植物营养液需要的(NH4)3PO4和NH4NO3的质量的计算式。

(NH4)3PO4________。

NH4NO3________。

(2)技术人员为了测定某次所配制的营养液是否符合标准,取400g所配营养液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2%的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0.180g白色固体,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植物营养液中磷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2(NH4)3PO4+3BaCl2==Ba3(PO4)2↓+6NH4Cl;

Ba3(PO4)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1]。

20.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填“温度”或“压强”)。

(3)有些厂商开发了茶味汽水,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的口感,用________(填“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其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加强口感。

三、计算题

21.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碘易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项,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

C项,煤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

D项,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项,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

B项,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

C项,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正确;

D项,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项,由图可知,甲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该温度下,在100mL水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有剩余,则为饱和溶液,错误;

B项,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甲有剩余的溶质,而乙没有剩余的溶质,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错误;

C项,因不知甲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若甲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升温将有固体析出,错误;

D项,因在该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乙固体没有剩余,则可能是恰好达到溶解的最大极限,也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正确。

4.【答案】A

【解析】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最简单的方法是加溶质。

5.【答案】C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选项,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是正确的叙述;

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C选项,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是错误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

D选项,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是正确的。

6.【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吸热放热不明显,碳酸钙不溶于水。

7.【答案】C

【解析】A项,理解冰就是固态的水,冰水实际就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错误;

B项,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液体不一定就是混合物,水是最熟悉的液体属于纯净物,错误;

C项,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正确;

D项,泥水形成的是悬浊液,无法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溶剂是溶液的组成,错误。

8.【答案】C

【解析】A项,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溶解度相等,正确;

B项,由图可知: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正确;

C项,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a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而b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与降温前相等;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降温后a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b的溶解度,故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b,故错误;

D项,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提纯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9.【答案】C

【解析】降温后有晶体析出,虽然仍为饱和溶液,但溶质和溶液的质量都减少了。

10.【答案】B

【解析】A项,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错误;

B项,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正确;

C项,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牛奶是由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

豆浆、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均不属于溶液,错误;

D项,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

11.【答案】A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项,t1℃时,M、N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错误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

B项,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正确的叙述;

C项,t2℃时,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项,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是正确的叙述,看是否加入溶质。

12.【答案】B

【解析】A项,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错误;

B项,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正确;

C项,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错误;

D项,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是利用溶解原理洗去可溶性污物,利用悬浊液形成的原理洗去不溶性污物,错误。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A项,从溶解度曲线图看,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乙>

丙,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它们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样溶质析出,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

丙,正确;

B项,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等质量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没说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错误;

C项,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仍然饱和,错误;

D项,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15.【答案】D

【解析】A项,由于稀硫酸实际上是硫酸的水溶液,所以其溶剂为水。

因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项,所谓医用酒精,实际上就是质量分数在70%~75%之间的酒精的水溶液,所以其溶剂为水。

C项,由于常用的浓盐酸,是指质量分数约为37%~38%之间的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所以其溶剂为水。

D项,由于碘酒溶液,是指固体碘的酒精溶液,所以其溶剂为酒精,而不是水。

因此,该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6.【答案】

(1)减小 

(2)>

【解析】

(1)由20℃时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比较氨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至28%不断增大时溶液密度的变化,判断此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的变化规律;

(2)利用向一定量的溶液中加入等质量水可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通过判断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所加入100mL水的质量关系,可推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17.【答案】

(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

(2)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B(或C)中产生的沉淀多,而C(或B)中产生的沉淀少

(3)①A是CuSO4 B(或C)是K2SO4 C(或B)是KCl D是CaCO3

②A是CuSO4D是CaCO3

(1)上述药品只有CaCO3不溶于水,当四支试管中中均看到有固体,可能是因为溶剂少而固体多,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溶剂下达到饱和;

(2)根据信息,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所以可判断A为硫酸铜,而能够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只有碳酸钙,所以可以判断D为碳酸钙,则B和C可能为K2SO4或KCl,由于溶液中混有了硫酸根离子,所以向试管中加氯化钡溶液,B和C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但是硫酸钾中含有的硫酸根多,所以产生的沉淀也多;

(3)①根据

(1)的解答可以知道A为硫酸铜,而D为碳酸钙,步骤3中加入氯化钡,则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硫酸钾假定为B,剩余的C为氯化钾;

②根据

(1)的解答可以知道A为硫酸铜,而D为碳酸钙,而B和C无法断定,根据硫酸盐及氯化物的性质可以利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鉴别,注意为了保证加入的固体全部溶解,应该加入足量的水。

18.【答案】

(1)3 增加水的导电性 

(2)450 (3)<

 c

(1)根据水的组成和电解水的实验可知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6mL时,试管2中气体体积约为3mL,电解时往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增加水的导电性;

(2)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解题,300g×

25%=(300g+x)10%,得到x=450g;

(3)由溶解度曲线和溶解情况可知,则20℃<

t℃;

20℃时,对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A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因为溶液已经饱和,只有改变温度使其进一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才能改变,故一定发生变化的是c,升温到40℃。

19.【答案】

(2)符合标准

【解析】由于在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则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

该元素在该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则根据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为

(1)从图中不难看出,1000g营养液中氮元素是0.240g,磷元素是0.046g,而(NH4)3PO4和NH4NO3都含有氮元素,磷元素只有(NH4)3PO4含有,因此首先根据磷元素的质量求出磷酸铵的质量。

(NH4)3PO4的质量为

(2)根据题意不难得出,生成的磷酸钡沉淀的质量为0.180g,根据元素的质量守恒不难看出,生成的磷酸钡中磷元素的质量应等于400g营养液中磷酸铵所含的磷元素的质量,即可确定该营养液中磷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20.【答案】溶解 温度 增大压强

(1)汽油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可以将油污溶解。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压强和温度,冰镇汽水在没喝之前温度较低,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才会打嗝。

(3)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有利于气体溶解的条件是低温和高压。

21.【答案】

(1)4.4 

(2)11.7% (3)16.3%

(1)纯碱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图示可知:

当加入73g稀盐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即此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解:

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106∶44=x∶4.4g

x=10.6g

117∶44=y∶4.4g

y=11.7g

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2.【答案】

(1)4.4 

(2)80% (3)5.6%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

(2)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100∶44=x∶4.4g,x=10.6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17∶44=y∶4.4g,y=11.7g。

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