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77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月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8.东晋建立前后,曾九次北伐,影响较大的是___祖逖___和桓温领导的两次。

29.范缜所著的___<

<

神灭论>

>

___是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

30.唐代玄奘所著______《大唐西域记》______一书,是研究我国西北.中亚南亚等地历史语言的珍贵史料。

31.公元1271年,_____忽必烈____建立元朝。

32.北宋人_____毕升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3.公元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___南京__迁到北京。

34.公元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

尼布楚条约>

____

35.我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实际上就是___父系公社时期。

36.____司母戊鼎_____鼎重875公斤。

37.周王分封诸侯,卿大夫分封_士__,使其直接统治人民。

38.齐桓公时,任用___管仲____为相,进行改革。

39.李斯主持文字改革,以__小篆___作为规范性文字。

40.汉武帝时,曾两次命张骞出使__西域___,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1.东汉初年,权力逐渐转移到直接听命于皇帝的__尚书台___。

42.司马睿称帝后,以王导为丞相,王氏兄弟执掌大权,故当时有____王与马,共天下_____之说。

43.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曹操父子、____建安七子___和蔡琰等。

44.___《唐律疏议》(或《永微律疏》)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

45.王小波、李顺起义中,提出了____“均贫富”___的口号。

46.元代__驱口__的身份比佃农还低,可以公开买卖。

60.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_____应天__。

47.春秋时期,___齐和晋__国最先实行了赋税改革。

48.刘秀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三公权力,加强了__尚书台的权力_______。

49.__成吉思汗___原名铁木真,他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50.清代著名思想家____戴震___在天理与人欲问题上,批判了程朱理学。

51.1769年,在湖北爆发了王聪儿领导的___白莲教___起义。

52.____徐光启____所著《农政全书》是一部浩大的农业科学著作。

53.____原始群_____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

54.被商族首领汤率兵打败的夏代国君是__夏桀__。

55.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简称____“分土封侯”制__。

56.在诸子百家中,___墨家__一派的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兼爱和非攻。

57.秦代,狱吏___程邈___根据民间已使用的新字体,造隶书。

58.汉武帝时,以__五铢钱____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

59.公元617年,隋太守___李渊___在太原起兵,攻入长安,后建立了唐朝。

60.宋仁宗年间,以___范仲淹___为首的一批官僚进行政治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62.明成祖时,设_____奴尔干_都司,以统治黑龙江下游之地。

63.明代_____徐光启_____所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著作。

64.清实行的地丁合一制度是为改变____丁税____的征收办法的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

1.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达()A.洛阳B.开封C、涿郡D.淮安

2.五代十国时期,将幽云十六州割归契丹的是()A.李克用B.柴荣C.石敬塘D.石守信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宋代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是()A.周敦颐B.二程C.朱熹D.陆九渊

4.元杂剧最负胜名的作家是()A.王实甫B.白朴C.马致远D.关汉卿

5.清代实行闭关政策是在()A.雍正时期B.乾隆时期C.嘉庆时期D.道光时期。

6.我国境内被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兰田人C.金牛山人D.元谋人

7.西周分封诸侯国,都于营丘的是()A.齐B.鲁C.燕D.卫

8.“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韩赵燕B.赵魏秦C.齐魏赵D.赵魏韩

9.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是()A.秦B.魏C.齐D.楚

10.《诗经》中主要为民间歌谣的部分是()A.大雅B.小雅C.国风D.颂

11.商代国都最后定于()A.殷B.朝歌C.罨D.亳

1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东晋和()A.前秦B.前燕C.北魏D.后赵

13.《汉书》的作者是()A.班固B.司马迁C.蔡伦D.王充

14.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A.窦建德B.翟让、李密C.杜伏威D.王薄

15.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女真族B.党项族C.契丹族D.羌族

16.明朝时,东方最大的商港是()A.泉州B.广州C.明州D.登州

17.明朝中后期,最早入侵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A.荷兰人B.英国人C.西班牙人D.葡萄牙人

18.秦末农民起义中,基本上消灭了秦主力军队的一战是()A.大泽乡起义B.昆阳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

19.东汉初年,刘秀重用的是()A.外戚B.宦官C.功臣D.士人

20.西晋末年,爆发的统治集团内部的大斗争是()A.七国之乱B.玄武门之变C.武庚叛乱D.八王之乱

21.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李白、杜甫B.王勃、骆宾王C.白居易、元慎D.韩愈、柳宗元

22.《资治通鉴》一书的体例是()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D.典志体

23.清代军机处建立的时期是()A.雍正时期B.乾隆时期C.嘉庆时期D.康熙时期

24.清代的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是()A.《丛书集成》B.《古今图书集成》C.《四库全书》D.《永乐大典》

25.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A.杂交B.族外婚C.对偶婚D.血缘婚

26.西周实行分封制,都于上丘的国家是()A.鲁B.卫C.宋D.齐

27.匈奴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A.北方草原B.东北平原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

28.张角用来发动农民起义的宗教是()A.太平道B.天师道C.摩尼教D.佛教

29.台湾在三国时称作()A.流球B.朱崖C.詹耳D.夷州

30.公元439年,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企图进一步统一南方的政权是()A.北魏B.前燕C.后赵D.前秦

三、名词解释

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距今约有六十万至二十万年了。

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属于四十个以上的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

北京人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距今约有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了。

北京人四肢进化较快,开始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

P12

甲骨文商代已有文字,现在已发现的文字资料都是商代后期的遗物。

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

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

在少量铜器上亦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

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

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凡遇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

每次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献资料。

甲骨文也叫卜辞。

商代已有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今称为甲骨文。

甲骨卜辞是商朝国家档案,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献资料。

文字特点为象形文字为主。

文字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推动文明的发展。

P46

国人暴动是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山林川泽有所开发。

至厉王时,他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

厉王的这一措施引起人们的不满。

当时,召公劝他不要这样,这样做“民不堪命”。

厉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派人监视对他不满的人。

一旦发现有“谤王”者,立即捉去杀死,以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人”是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的统称,多是平民,身份较高。

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

厉王逃到彘,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共和行政”。

国国国人暴动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厉王时,把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

这一措施引起人们的不满。

厉王不但不听劝告,派人监视对他不满的人。

一旦发现有“谤王”者,立即捉去杀死,“国人”是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的统称,多是平民,身份较高。

暴动给予统治者沉重打击。

P65

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

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

受封者有三种原因:

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

《荀子·

儒效篇》曰:

“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

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

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

这样的层层分封,形成为一座政治宝塔,压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

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

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

封国内也实行分封制。

这种统治呈宝塔状,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

P60

李悝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李悝主张,要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重要官职要选任有才能的人充当,优厚俸禄要奖给有功劳的人。

还主张赏罚严明。

尽地力 

“尽地力”是一种“重农政策”。

此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

善平籴 

在《尽地力之教》中还提出了一项设置“常平仓”的主张。

“尽地力”与“善平籴”两项政策实行之后,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魏国逐渐富强。

制定《法经》 

李悝制定一部法律,叫做《法经》,共分六篇,这部法律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魏国在战国前期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和李悝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李悝改革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时期任用相国李悝于公元前400年左右进行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2)尽地力;

3)善平籴;

4)制定《法经》等。

P85+87

《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诗》也叫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三○五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

《易》也叫做《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

《礼》也叫做《仪礼》、《士礼》或《礼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共有十七篇。

《春秋》也叫做《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

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诗》也叫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

《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

《易》也叫做《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

《礼》也叫做《仪礼》、《士礼》或《礼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

《春秋》也叫做《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P106

《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部分,记述了黄帝至西汉武帝数千年的历史史实。

体例严谨、内容丰富,为两千年正史编撰的规范。

《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

P242-243

三公九卿制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

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

太尉掌军事;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卫尉,掌宫门屯卫;

太仆,掌御用车马;

廷尉,掌刑法;

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

治粟内史,掌财政;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

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

丞相是“百官之长”;

P124-125

九品中正制魏国曹丕时制订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内容就是由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礼正”,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人士,列为九等,可备选用。

这一制度在开始时起到了选贤任能的作用,增强了曹魏集团的实力。

但是后来逐步演变为世族门阀培植自己势力的工具

但是后来逐步演变为世族门阀培植自己势力的工具。

P258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九十余万大军南下,企图消灭东晋。

东晋派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

两军在肥水激战,前秦大败。

苻坚逃回北方。

此后形成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淝水之战328年,前秦统一北方,其帝符坚决定南下灭东晋。

符坚弟符融率前锋二十五万人先行南下,东晋以谢石(谢安之弟)为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迎敌,相拒于淝水。

谢玄决定速战,要求符军于西岸小退,以渡河决战。

符军出于战术考虑,下令退军,但因内部不稳,一旦退却,不可复止,自相践踏,自行溃散。

晋军乘势猛攻,杀符融,大败秦军。

淝水之战的胜利,进一步稳固了东晋在江南的统治,但东晋也无力收复中原,以致南北对峙的局面长其延续下来。

P275-276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

导火线是当时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

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

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

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

景帝因很惶恐,就听信了谗言,捕杀了晁错,乞求刘濞退兵。

刘濞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

叛军至梁国(治今商邱),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

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

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

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

其余六王皆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七国之乱”景帝时,吴王刘濞不满削藩,联合楚、赵等六王,并与匈奴、东越贵族等勾结,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发动了同姓王的联合大叛乱。

景帝以捕杀晁错乞求刘濞退兵,被拒。

景帝被迫以武力镇压叛乱,历时三月,大破叛军。

刘濞兵败被杀,其余六王自杀,吴、楚、赵等七国被废。

七国之乱平定使分裂割据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朝廷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P156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内附,请求和亲。

王昭君自请远嫁匈奴。

此即“昭君出塞”。

此后,汉、匈长期友好相处。

昭君和她的亲属几代人都曾为汉匈和好作出过积极贡献。

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

“昭君出塞“后,汉匈关系密切,促进了匈奴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王昭君成为汉匈的和平使者。

P175

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通余杭(今杭州),由北到南分别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

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作用。

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成三段,北起涿郡(今北京西南)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沟通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P341

《资治通鉴》宋朝司马光著。

编年体书。

《资治通鉴》共294卷,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以事系年,详略得当,史料翔实,考证严谨,体大思精,文笔简洁,以叙事论人为主,兼及政治、经济制度及天文、地理、民族、科技等等,为后人提供了系统完备的可靠资料。

但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

《资治通鉴》宋朝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著。

是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共294卷,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以事系年,以叙事论人为主,兼及政治、经济制度及天文、地理、民族、科技等等,为后人提供了系统完备的可靠资料。

该书对王朝的兴亡或帝王的成败多所评论,虽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据,但其批妄疾恶、倡导明治的精神,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P528

开元之治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开元年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

为巩固封建统治,发展社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继续发展,唐朝进入亟胜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P368

《通典》唐代杜佑所著。

是我国第一部政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

记事上起黄帝,下迄唐代宗时。

对每一个制度的记载都原原本本,比较详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并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纂方法。

通典是一部政书。

中国现存最早的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史书。

唐代杜佑著。

二百卷。

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肃宗、代宗时。

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

内容以唐代最为详尽。

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并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撰方法。

P425

郭守敬元代大科学家。

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数学、地理、机械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曾修成《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良的一部历法。

P532

元行省制元代的地方政府主要设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朝将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组织仿中书省,设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以处理一省的政务,军、民、财无所不统。

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元朝以后,行省的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元行省制元朝地方政府,主要设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书省管。

此外,则设有十个行省,各行省的组织均仿中书省,设丞相(但例不常设)、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以处理一省的政务,举凡民政、财政、军政无不统领。

元朝的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影响很大。

P496-498

郑和下西洋明成祖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从1405年——1433年,郑和受命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20余年,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的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有着伟大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