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7827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大纲.docx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临床、精神、中西医、影像医学专业本科使用)

 

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系、部)

二O一O年九月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医学机能学实验

英文名称:

MedicalFunctionExperiments

课程编号:

0114A201A课程主任:

王立赞

实验课性质:

独立设课开放实验项目数:

《医学机能实验学》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实验性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生物体正常生理机能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与发病机制,分析和探讨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的规律。

教学上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独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学分:

96/3.5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临床、精神、影像、中西医医学专业本科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实验教学目的: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

通过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医学生初步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熟悉获得医学机能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分析、整理实验结果的能力;验证和巩固医学机能科学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实验前

(1)仔细阅读实验教程,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程序。

(2)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问题,做到充分理解。

(3)预测实验每个步骤应得的结果。

2.实验期间

(1)实验器材的放置力求拿取方便、整齐、清洁、有条不紊。

(2)按照实验步骤,应集中精力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顺序操作,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要注意保护实验动物和标本,节省实验器材和药品。

(3)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并联系所学知识理论进行思考。

如:

(1)发生了什么现象?

(2)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3)这种现象有何意义等。

3.实验结束后

(1)清洗实验器材,并整理清点,若有损坏丢失应立即报告实验技术人员或指导教师。

(2)认真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结合有关理论内容讨论研究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并作出实验结论。

(3)在整理实验记录基础上,按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带课教师评阅。

四、先修课程要求

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病原学等。

五、本课程计划学时:

96学时,3.5学分。

六、选用教材

高等医学院校改革创新教材《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第2版,白波,刘善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七、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

八、考核方法:

考试

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类型

每组人数

基本教学要求

1

1.医学机能实验室概述

2.反射弧的分析与反射时的测定

3.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4

验证性

4~5

1.了解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课目的,掌握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2.观察某些脊髓反射,测定反射时,分析反射弧组成部分的功能。

3.观察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力量的关系及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了解单收缩、复合收缩的产生机制及其意义。

2

1.神经干动作电位

2.ABO血型鉴定

4

验证性

4~5

1.引导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观察动作电位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的测定。

2.学习ABO血型的鉴定方法,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3

离子与药物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4

验证性

4~5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方法,观察影响心脏活动的因素。

4

1.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2.人体体表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3.蟾蜍心电描记

4

验证性

4~5

1.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2.熟悉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性能,描记人体体表心电图,辨认、测量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3.演示心电记录的容积导体原理。

5

1.减压神经放电

2.胸膜腔内压测定

4

验证性

4~5

1.记录家兔减压神经放电;观察血压变化对减压神经放电频率的影响。

2.直接测定胸膜腔内压,观察胸膜腔内压在呼吸周期中的变化。

6

1.家兔肺顺应性的测定

2.声音的传导途径

3.视野测定

4

验证性

4~5

1.测定离体肺顺应性,观察肺顺应性与肺泡表面张力的关系。

2.比较同侧耳的气导和骨导,比较两耳骨传导;了解临床上鉴别传音性耳聋与感音性耳聋的试验方法和原理。

3.利用视野计测定视野,测定正常人的白、红、黄、绿各色视野。

7

1.去大脑僵直

2.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

4

验证性

4~5

1.在兔上、下丘间切断脑干,观察动物肌紧张的变化。

2.经皮层机能定位,观察电刺激兔皮层运动区不同部位所引起的躯体运动。

8

基本技能训练

4

操作性

4~5

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

9

1.药物制剂、剂型、药典、处方

2.戊巴比妥钠LD50的测定

4

验证性

4~5

掌握处方的书写(拉丁文、中文),熟悉临床常用药物剂型及临床应用特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掌握药物LD50测定的方法和计算。

10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

验证性

4~5

学会复制肝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观察血氨升高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和肝脏的解氨毒作用。

11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2.氟哌啶醇诱发僵住症及东莨菪碱的防治作用

3.哌替啶和罗通定的镇痛作用(扭体法)

4

验证性

4~5

观察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分析阿托品与解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原理,掌握用药原则。

学会使用氟哌啶醇制作小鼠急性肌张力障碍(僵住)模型,分析东莨菪碱对锥体外系反应产生防治作用的原理。

掌握疼痛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和镇痛药物的研究评价方法;比较哌替啶和罗通定的镇痛作用。

12

1.普萘洛尔对氯仿-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2.噻吗洛尔对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3.药物对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作用

4

验证性

4~5

掌握采用氯仿-肾上腺素制作心律失常模型的方法,观察普萘洛尔对其诱导的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学习常压缺氧模型的制作方法,观察噻吗洛尔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掌握组胺诱发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模型复制方法,观察异丙嗪和肾上腺素对组胺性哮喘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13

1.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

2.青霉素G钾和G钠快速静注毒性比较

3.硫酸链霉素的毒性反应及氯化钙的对抗作用

4.药物对离体大鼠子宫的影响

4

验证性

4~5

掌握鼠耳肿胀法抗炎实验方法,分析地塞米松的抗炎症性渗出作用原理。

掌握小鼠尾静脉注射方法,分析比较快速静脉注射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对小鼠的毒性。

掌握硫酸链霉素引起小鼠肌肉麻痹作用及氯化钙的对抗作用。

掌握离体子宫平滑肌实验的方法,分析子宫兴奋药、子宫抑制药对子宫平滑肌活动的不同影响。

14

1.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过量反应及其解救

2.水肿

3.缺氧

4

验证性

4~5

观察胰岛素对小鼠血糖的影响,了解胰岛素的过量反应及解救方法。

完成手术操作,观察静脉淤血和淋巴回流障碍在水肿发生中的作用。

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年龄、神经系统机能状态的不同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5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4

综合性

4~5

测定不同条件下的血液凝固时间,观察加速和延缓血液凝固的因素。

16

药物对麻醉动物动脉血压的影响

4

综合性

4~5

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药物对受体的作用。

17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4

综合性

4~5

学会膀胱插管纪录尿量,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8

强心药物对动物衰竭心脏的作用

4

综合性

4~5

掌握化学药物复制实验动物急性心功能衰竭模型的方法及强心药物对动物衰竭心脏的作用。

19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影响

4

综合性

4~5

学习哺乳类动物离体器官灌流的方法。

观察家兔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及药物作用的影响。

20

动脉血压的调节与失血性休克

4

综合性

4~5

完成手术操作和指标检测,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变化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观察失血性休克机能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根据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实验性治疗,讨论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方案。

21

乙酰胆碱的量效关系

4

综合性

4~5

掌握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回肠的作用及阿托品抗乙酰胆碱的作用,了解药物的量效关系。

22

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生与药物治疗

4

综合性

4~5

完成手术操作,学会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的复制,观察急性右心衰竭时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变化;通过实验性治疗,掌握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原则。

23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急性呼吸衰竭

4

综合性

4~5

记录哺乳动物呼吸运动曲线;观察O2、CO2和H+水平等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与急性呼吸衰竭。

24

机能学实验操作考试

4

操作性

4~5

完成要求的操作内容,根据完成情况由监考教师按评分标准当场打分。

实验一医学机能实验室概述、反射弧分析、单收缩与复合收缩

一、医学机能实验室概述

1.实验目的:

了解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课目的,掌握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2.实验内容:

(1)医学机能学实验室守则;

(2)医学机能实验课目的;(3)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基本要求;(4)实验报告的撰写。

3.基本要求:

掌握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二、反射弧分析与反射时的测定

1.实验目的:

观察某些脊髓反射,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分析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完整性与反射活动之间的关系。

2.实验内容:

(1)制备脊蟾蜍;

(2)固定;(3)仪器调试;(4)观察项目:

①反射时测定;②反射弧的分析。

3.基本要求:

学会脊蟾蜍标本制作,分析反射弧组成及功能。

4.思考题

(1)反射孤由哪几部分组成?

分别起什么作用?

(2)反射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3)反射时的长短与哪些体内外因素有关?

三、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1.实验目的:

观察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力量的关系及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了解单收缩、强直收缩的产生机制及其意义。

2.实验内容:

(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装置连接;(3)仪器调试;(4)观察项目:

①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②刺激频率与反应的关系。

3.基本要求:

学会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观察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

4.思考题

(1)什么是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

为什么在阈刺激和最大刺激之间,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3)记录肌肉的复合收缩时,若同时记录肌肉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否会融合?

(4)从刺激神经开始,到肌肉产生收缩,标本发生了哪些生理变化?

按顺序描述其发生的过程和机制。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二神经干动作电位和ABO血型鉴定

一、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1.实验目的:

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观察动作电位的波形、时程、幅值及其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生物电现象的理解。

2.实验内容:

(1)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

(2)连接实验装置(3)调试仪器;(4)观察项目:

①观察双相动作电位;②改变刺激极性,观察刺激伪迹的波形的变化;③夹伤神经干,观察动作电位的波形变化;④观察动作电位的幅值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

3.基本要求:

掌握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观察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波形、时程、幅值及其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生物电现象的理解。

4.思考题

(1)神经干动作电位和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有何区别?

为什么?

(2)为何通常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的上下波形不对称?

在什么情况下可记录到对称的双相动作电位?

(3)用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分别刺激单根神经纤维或神经干,会有何现象发生?

为什么?

(4)何谓刺激伪迹?

在实验中如何辨别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

用什么方法可减小刺激伪迹?

(5)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和生理完整性?

二、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观察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并测定其不应期。

2.实验内容:

(1)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

(2)连接实验装置(3)调试仪器;(4)观察项目:

①观察神经干的不应期:

选择双刺激,并逐步调节双刺激的间隔,可观察神经干的不应期;②测定传导速度:

用两个通道同时记录时,可较准确的测定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③通过相应的按键完成测量、存盘、打印等操作。

3.基本要求:

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观察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加深对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理解。

4.思考题

(1)本实验测得的不应期、传导速度与单根神经纤维是否一样?

为什么?

(2)不同组织的不应期是否相同,有何意义?

(3)若坐骨神经标本足够长,增大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动作电位的波形将有何变化?

为什么?

(4)仅用一对引导电极能否测定传导速度,应注意什么?

三、ABO血型鉴定

1.实验目的:

学习ABO血型的鉴定方法,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认识血型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

2.实验内容:

(1)将已知的标准A型、B型血清各一滴分别滴入双凹玻片的两凹中,注明A、B;

(2)用2﹪碘酒、75﹪酒精棉球依次消毒耳垂或指端皮肤,以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

弃去第一滴血,然后用洁净玻棒的一端蘸血并与A型血清相混匀,再用玻棒另一端蘸血与B型血清相混匀;(3)10分钟后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如无凝集现象,再分别用玻棒混匀,半小时后观察以谨慎判定血型。

3.基本要求:

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和方法,认识血型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

4.思考题

(1)试述ABO血型分型的依据及其与输血的关系。

(2)红细胞凝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血液凝固有何本质的区别?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三离子与药物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1.实验目的: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方法,观察某些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破坏蟾蜍脑与脊髓;

(2)心脏插管;(3)设计要求:

复习各种离子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心脏的神经支配及神经递质和受体阻断剂对心功能的影响等理论知识;

分别观察K+浓度升高、Ca2+浓度降低、Ca2+浓度升高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分别观察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并证明其作用的受体机制;

根据给定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指标;

根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指标完成实验操作;

剪辑整理实验结果。

3.基本要求:

学会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观察某些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4.思考题

(1)正常蛙心搏动曲线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反映了什么?

(2)在每个实验项目中心脏搏动曲线分别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3)蛙心灌流实验中,所做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同,请找出原因。

(4)为何实验中要始终保持灌流液液面高度的恒定?

(5)为什么常用离体蛙心做心脏灌流实验?

而不常用离体哺乳类动物的心脏?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四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人体心电图的描记、蟾蜍心电描记

一、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1.实验目的:

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并通过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观察,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2.实验内容:

(1)手术准备;

(2)连接实验装置;(3)调试仪器;(4)观察项目:

①描记心脏正常收缩曲线;②用中等强度的单个阈上刺激,分别在心缩期的早、中、晚期各给予心室一次刺激,观察心跳曲线的变化;③用同等强度的刺激,分别在心舒期的中、晚期各给予心室一次刺激,观察心跳曲线的变化。

3.基本要求:

掌握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并通过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观察,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4.思考题

(1)解释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产生的原因。

(2)心跳过快或过慢时,对期前收缩及代偿性间歇有何影响?

为什么?

二、人体体表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1.实验目的:

学习人体体表心电图的描记和测量方法,了解正常人体体表心电图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2.实验内容:

(1)将心电图机接好预热;

(2)给受试者安放导联电极;(3)记录心电图;(4)心电图的分析:

①心电图波幅与时间的测量;②心率的测定和心律的分析;③P-R间期和Q-T间期的测量。

3.基本要求:

学会人体体表心电图的描记和测量方法,掌握正常人体体表心电图各波形的生理意义。

4.思考题

(1)正常人体心电图主要包括哪几个波和间期,各有何生理意义。

(2)为什么不同导联引导出来的心电图形有所不同。

(3)心电图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与联系。

三、蟾蜍心电描记

1.实验目的:

说明并演示心电记录的容积导体原理。

2.实验内容:

(1)手术准备;

(2)导联线连接;(3)调试仪器;(4)观察项目:

①观察蟾蜍的在体心电波形;②将心脏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内,观察心电波形有何变化;③将心脏再放回胸腔原位置,观察心电波形的变化;④将心脏心尖向上倒置于胸腔内,观察心电图波形方向的变化;

从蛙腿上取下鳄鱼夹,夹住培养皿的边缘并接触任氏液,再将心脏置于培养皿内,观察屏幕上波形变化情况;

将心脏在培养皿内任意放置,观察心脏位置和方向改变对心电波形的影响。

3.基本要求:

学会蟾蜍心电描记的方法,了解心电记录的容积导体原理。

4.思考题

(1)本实验中观察到的蛙心电波形与人体心电图波形有何不同?

(2)蛙心电波形与蛙心搏动有何关系?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五减压神经放电和胸膜腔内压测定

一、减压神经放电

1.实验目的:

观察家兔在体减压神经传入冲动的发放,进一步理解减压反射的特点、过程及意义。

2.实验内容:

(1)动物准备;

(2)仪器调试;(3)观察项目:

①观察动脉血压,并记录其正常值;②调节监听器增益,使能够听到类似火车开动的声音;③观察减压神经群集放电的节律、波形和振幅;④经耳缘静脉注入1/100000的乙酰胆碱0.3ml,观察减压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

由耳缘静脉注入1/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0.5~1ml,观察减压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

3.基本要求:

学会家兔在体减压神经放电的引导,掌握减压反射的特点、过程及意义。

4.思考题

(1)减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有何关系?

(2)如何证明减压神经是传入或传出神经?

(3)引导得到的电压幅值是多少?

为什么比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的实际值要小?

二、胸膜腔内压测定

1.实验目的:

学习直接测定胸膜腔内压的方法,观察胸膜腔内压在呼吸周期中的变化及影响胸膜腔内压变化的因素。

2.实验内容:

(1)麻醉与手术;

(2)呼吸运动信号输入方法和胸内压信号输入;(3)调试仪器;(4)观察项目:

①平静呼吸时的胸膜腔内压;②憋气时的效应;③气胸时的胸膜腔内压。

3.基本要求:

学会直接测定胸膜腔内压的方法,掌握胸膜腔内压的概念、产生机制及生理意义。

4.思考题

(1)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为何始终低于大气压?

(2)什么情况下胸膜腔内压可以高于大气压?

(3)在胸壁贯穿而形成气胸时,胸膜腔内压和肺内压有何改变,为什么?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六家兔肺顺应性的测定、声音的传导途径、视野测定

一、家兔肺顺应性的测定

1.实验目的:

学习离体肺顺应性的测定方法,理解并观察肺顺应性与肺泡表面张力的关系。

2.实验内容:

(1)实验装置准备;

(2)制备气管-肺标本;(3)观察项目:

①绘制肺压力-容积曲线;②冲洗肺内表面;③绘制冲洗后的肺压力-容积曲线;④比较表面张力。

3.基本要求:

学会离体肺顺应性的测定方法,观察肺顺应性与肺泡表面张力的关系,掌握表面活性物质的概念、成份、作用和意义。

4.思考题

(1)何谓肺顺应性?

肺顺应性有何意义?

(2)比较注气和注生理盐水的肺顺应性,并分析其机制。

(3)形成肺弹性阻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试分析之。

(4)本实验的结果是否能证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为什么?

二、声音的传导途径

1.实验目的:

掌握声音的传导途径,比较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异同点。

了解临床上鉴别传导性耳聋(传音性耳聋)与神经性耳聋(感音性耳聋)的试验方法和原理。

2.实验内容:

(1)任内氏试验——比较同侧耳的气导和骨导;

(2)魏伯氏试验——比较两耳骨传导。

3.基本要求:

学会任内氏试验和魏伯氏试验的方法,掌握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异同。

4.思考题

(1)气导与骨导有何区别?

(2)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的发生与表现有何不同?

(3)用任内氏试验和魏伯氏试验怎样鉴别两种耳聋?

三、视野测定

1.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视野计测定视野的方法,测定正常人的白、红、黄、绿各色视野。

2.实验内容:

(1)熟悉视野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观察项目:

①转动半圆弧架呈水平位,主试者从0°一边的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弧架上的白色视标,当移至受试者刚刚能看到视标时,记下视标所处度数;再将视标移回一些,然后再向前移,重复一次,求平均值,将测定结果标在视野图纸的相应经纬度上。

依同样方法,测出180°边的视野值,并画在视野测定图上;②依次转动半圆弧架,每转动45°重复上项操作,共操作4次,在视野测定图上得出8个点,将8个点依次连接起来,即成白色视野范围;③依同样方法测定红、黄、绿色的视野,用相应颜色的彩笔画在同一视野测定图上;④用同一方法测定另一眼的视野。

3.基本要求:

学会利用视野计测定视野的方法,掌握正常人视野的特点。

4.思考题

(1)何谓视野?

(2)试述正常人视野的特点。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七去大脑僵直和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

一、去大脑僵直

1.实验目的:

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高位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

2.实验内容:

(1)手术操作;

(2)制备去大脑动物;(3)观察项目:

①将去大脑动物侧卧,观察前后肢、头尾及脊柱的变化,有无去大脑僵直现象?

②用双手分别提起家兔的背部和臀部皮肤,则兔能支撑站在兔手术台上,为什么?

③将兔头前后左右转动,观察四肢肌紧张有无变化;④将动物仰卧在兔台上,观察肌紧张的变化。

3.基本要求:

学会制备去大脑动物的方法,掌握高位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机制。

4.思考题

(1)什么是去皮层僵直,其和去大脑僵直有什么不同?

(2)去大脑僵直属于僵直还是僵直?

(3)制备去大脑动物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4)如去大脑僵直现象不明显,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二、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

1.实验目的:

观察刺激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出现的躯体运动,对皮层运动区的功能定位有明确的认识。

2.实验内容:

(1)动物手术;

(2)仪器调试;(3)观察项目:

①用适宜的连续电刺激刺激一侧大脑皮层,观察并记录刺激引起的骨骼肌反应情况;②在大脑皮层局部滴加士的宁,重复刺激上述各部位,比较给药前后的反应有何不同;③在另一侧大脑皮层上重复以上实验。

3.基本要求:

观察刺激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出现的躯体运动,掌握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特征。

4.思考题

(1)开颅时应注意什么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