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7829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docx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

三峡大学护理学院宜昌卫生学校

第六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材料之三

《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

护理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护理操作程序,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基护教研室全体教师编写了本册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

本册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是以湖北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为基础,以护理技术、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教材为指导,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编制而成,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本册涵盖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及外科护理的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铺床法、口腔护理、乙醇擦浴法、注射法、导尿、灌肠、氧气吸入法、吸痰法、鼻饲法、隔离技术、尸体料理、心电图检查操作与测量、体位引流、手术人员无菌准备等操作程序共47项,各项操作均采用表格形式,使学生对操作程序一目了然。

每个操作包含培训目标、仪表要求、实验用物、操作步骤及完成时间、考核标准、考核成绩、服务态度和理论要点,内容详实,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既可作为教师讲授和考核之版本,又可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和自我考核。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我们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标识及说明,全部操作规程均为护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会的操作,“*”标识的内容为必须掌握内容,也是强化训练的操作项目。

本操作规程本着紧密结合临床、跟踪护理专业发展的进程,对目前高度关注的护理专业人员职业防护的有关内容给予了补充和完善,将职业防护的方法加入到护理操作程序中对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是目前护理技术操作程序独具特色的操作规程。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若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各位惠予指正。

护理系-护理专业组

2006年7月30日

《助产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

助产专业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特别是助产专科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助产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为确保专业操作的规范性和操作考核的可行性,妇儿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制定了助产专业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

本操作规程主要以现行的高职高专教材为基础,结合部分中职和本科教材内容,参考了《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技术》、《护理学基础》等教材。

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以“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原则编制而成,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及基础护理学等基本操作技能程序共27项。

体现了以下特点:

1.系统性、规范性:

本操作规程参考现行较权威的教学资料,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而制定,操作程序和要领系统、规范。

2.独具特色:

本操作规程目标明确、内容严谨,在原有基础上对项目和内容均给予了补充和完善,紧密结合助产专业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及特点,增加了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技能程序及职业素质考核项目,是目前助产专业独具特色的基本技能操作规程。

3.实用性:

本操作规程选取临床常用项目,各项内容条理清楚、简单明了,方便学生直观学习及操作练习,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实习和临床工作,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4.可操作性:

本操作规程设有详细的分解项目、分值及考核评分标准,便于操作。

由于时间仓促,本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各位惠予指正及师生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

 

              护理系-助产专业组

2006年7月30日

《药学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

一、 制订目的

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药学的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验操作考核标准的制定,为药学中职及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展药学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强化实验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和途径,特制订《药学专业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

(以下简称:

《规程及标准》)

二、制订原则

《规程及标准》是组织实验教学和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应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的总体要求,与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互相衔接,合理制定。

本着坚持强化基础教育,坚持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原则,努力将操作内容及步骤细化、量化。

三、制订方法

本《规程及标准》中所涉及的项目是根据药学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由药学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后而制定的,包括:

基础化学、药理、药分、药化、药剂、中药、药事管理等学科共35个项目的基本操作。

参考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讲义对《规程及标准》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编写,要求每个项目中必须包含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考核标准及实验准备、实验步骤、质量要求等内容。

各项目由相关学科教学教师分别完成,制定初稿后,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讨论后定稿,再交实验管理中心备案汇总后报教务科。

四、实施办法

《规程及标准》将作为药学专业学生除实验教材外的学习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药学专业基本操作技能,教师在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制订完成的《规程及标准》进行实验成绩的评定及考核,实验指导教师应遵照执行。

 

药检系-药学专业组

2006年7月30日

《医学检验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

一、 制订目的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特别是对医学检验专科专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而言,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为达到医学检验专科(包括中专)人材培养计划中培养目标的要求,保证人材质量,进一步规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为熟练而规范的临床应用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制订《医学检验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二、制订原则

《医学检验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是在医学检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人材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坚持“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兼顾人文素质、强化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原则合理制定,使其在实验教学及操作考核中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在制定中注重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的合理衔接,包括注重强化专业英语(特别是用于设备及说明书等的阅读和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临床大量(进口)仪器的使用,适应现代检验工作微量精确、快速高效、简便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三、制订方法

《医学检验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以现行的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第二版)为理论教材配套编写,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临床基础检验学》、《血液学及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等专业课程共30个项目,涵盖了检验工作者必备的临床技能,同时,为适应临床科技发展及增强就业适应能力的需要,结合本校条件,还编入了自动生化技术等内容,供学生提高用。

《医学检验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由本室全体教师根据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结合长期教学经验总结,努力将有关基本技术连贯的操作内容步骤化、量化,按统一要求和格式,讨论后制定;其中,少数因仪器方法学的特殊性而保留了特殊格式。

四、实施办法

本《医学检验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可与相关理论及实验教材配套使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其科学性、规范性、指导性培训学生规范且扎实的基本功;课程结束及实习前强化训练中,利用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进行熟练化训练及基本技能的操作考核。

药检系-医学检验专业组

2006年7月30日

《康复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

为了加强康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为确保专业操作的规范性和操作考核的可行性,康复治疗技术系组织相关教师制定康复专业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

本操作规程主要参考现行的高职高专教材,结合部分中职和本科教材内容,选取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中17个临床常用的操作项目,包括8个现代康复项目和9个传统康复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若干分解项目,每个分解项目以表格形式陈述操作要求、操作用物、操作规程、操作分值、考核标准及备注。

本操作规程体现以下特点:

1.规范性:

本操作规程参考和比较现行的较权威的资料,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的操作程序和动作要领具有较好的规范性。

2.实用性:

本操作规程选取的操作项目均为临床常用的内容,学生掌握了这些项目的操作后在实习和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此外,部分操作项目有禁忌症,本操作规程在备注栏中予以说明。

3.直观性:

本操作规程以表格的形式简单明了、条理清楚地陈述了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方便学生直观地学习操作。

4.层次性:

大、中专康复专业学生对操作技能具有不同的层次要求,本操作规程在备注栏中说明对大、中专学生的不同要求。

5.可行性:

本操作规程每个分解项目设分值10分,并设有对照的考核评分标准,在对学生操作考试时可随机抽取10个分解项目进行考核,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诚然,制定康复专业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仍只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有待师生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

康复治疗技术系

2006年7月30日

 

《口腔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说明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教学和理论课讲授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实验课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逐渐熟悉和掌握操作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学生动手能力的严格训练和达标也是一名未来的合格口腔技师的必备条件。

本册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是根据我校口腔实验室现有条件制定,确保每项操作都可实际开展。

各项操作均用表格形式表述,框架清晰、内容详尽,以期学生能对操作规程一目了然。

其可供教师教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和考核使用,涵盖了口腔医学技术课程体系中各门学科的34项实际操作训练项目:

包括专业基础学科的实验(如蜡牙的雕刻等)、临床学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临床模拟训练(如口腔检查、窝洞制备、开髓法、口腔局部麻醉术、拔牙术等)、工艺技术学科的技能操作练习(如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全口义齿的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制作、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等)。

本册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是在参阅了《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等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口腔医学技术系

2006年7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