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8133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docx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

母亲的主要内容简短

1.《母亲》主要内容

前苏联·高尔基《母亲》主要内容:

小说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

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

《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

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

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众生流放。

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

《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母亲》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902年二月初,高尔基按照党的决定,到国外去为党筹划经费,更主要的是要利用他的影响,通过他的宣传,赢得国际上的民主力量对俄国革命的支持。

高尔基经芬兰、瑞士、德国和法国到达美国。

在那里,他住了三个半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典型社会作了实地考察。

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不利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尔基这次欧美之行,就其政治与经济目的来说,均末圆满完成。

高尔基代表布尔什维克党发出的怀要给俄国政府贷款”的呼吁,没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法国向沙皇政府提供了二十亿法郎约援助。

高尔基在美国募集的款项,总数也不过一万美元。

美国资产阶级甚至采用逐出旅馆的手段阻挠高尔基在美国的活动。

但高尔基仍针锋相对地战斗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之中。

他接连写出了九篇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文章。

高尔基在美国期间最重大的收获,是写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母亲》。

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

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众生流放。

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

《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小说在1907—1908年的美国杂志上问世时,已被删节很多。

至于苏联国内的读者,当时只看到过小说的第一部,而且这一部分也很快被当局收缴上去。

但国外的版本与保存下来的俄文片断,即使是以残缺不全的面目流传在国内,也仍象地火一样在人们中间产生了巨大的革命热能。

只是在十月革命后,《母亲》才能完整地出现在俄国读者面前。

《母亲》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主要反映了如下主题:

①反映了沙俄时代俄国工人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符拉索夫就是老一代工人的典型代表。

②再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以及工人阶级的斗争。

以尼古拉、叶戈尔、沙馨卡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革命思想,以巴维尔、安德烈为代表的觉醒了的新一代工人如饥似渴地学习接受,成长为斗争的中坚力量。

③反映了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的过程。

农民雷宾仇恨统治阶级,但又有狭隘的农民意识,个人的自发性反抗屡遭失败。

后来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成长为农民革命的领导人。

他的转变代表着农民的觉醒,表明工人阶级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性和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内容简介:

高尔基在《母亲》中首次运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母亲》是用这一创作方法进行写作的第一部新的文学作品。

为了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作者精心设计了3组人物。

第1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第2组是工农群众,其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和农民雷宾的形象;第3组是敌人,这里有厂主、沙皇宪兵、法庭庭长,检察官等。

在这3组人物中,高尔基突出了巴维尔和母亲这两位主要英雄人物。

小说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他们两人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悟展示出来的。

小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写巴维尔率领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重点写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觉醒。

小说的人物形象体系和结构都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

2.《母亲》高尔基要简短的主要内容

很好的名著,值得一读。

以下是主要内容及思想主题:

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

小说描写了老钳工伊尔·弗拉索夫的一生以及他的儿子的变化,通过这一家的遭遇表现了工人阶级如何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母亲的形象在这部小说里非常重要,母亲的觉醒过程,充分表现了广大群众在党的教育下必然走向革命道路的历史趋势。

《母亲》的发表,极大地鼓舞和教育了广大革命群众,被列宁誉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3.《母亲》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尔基的名字在所有外国作家中,在我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之一。

凡是读过高尔基书的人至少从课本里就知道他的《海燕之歌》、《母亲》。

这位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作家。

前苏联社会主义学的奠基人曾带着神圣的光环被置于神坛。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前苏联发生的那场巨变,霎时在俄国文坛上刮起一股大反高尔基的旋风,大有将他颠倒过来,“翻个个儿”的架势。

以过一段时日,虽然至今对高尔基的评价已发生示同于昔日的变化,但是,他的作品还是赫然出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史中,作为历史存在,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母亲》以巨大的艺术力量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

在作品中反复突出的“真理”、“理性”即马克思主义。

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这一真理。

巴维尔接受马克思主义,团结、教育广大群众,一起进行了摧毁旧世界的斗争,成为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特别是通过过去怯懦、在痛苦生活中逆来顺受的尼洛芙娜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坚强的革命者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

·内容提要·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

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

巴维尔和工人们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勤奋地学习革命理论,懂得了资本家的剥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

随后就在工厂里散发传单,向工人作宣传工作。

他意志坚强,头脑清醒,不但赢得了工人小组成员的爱戴,而且使广大工人群众对他满怀敬慕。

在革命斗争中,巴维尔始终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和群众一起成长。

“沼地戈比”事件是巴维尔第一次领导群众进行的斗争,巴维尔在群众大会上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积极领导这场斗争。

但因当时群众还没有觉醒,巴维尔也缺乏领导斗争的经验,斗争失败了,巴维尔被捕入狱。

通过监狱生活的锻炼,巴维尔进一步提高了觉悟,同时逐渐掌握了斗争的艺术。

因而,出狱后他重视做发动群众的工作。

为了把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提高到自觉的政治斗争,五一游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开路,群众聚集在他的周围。

“像铁屑被磁石吸住了一样”。

当反动派出动大批武装警察镇压群众时,巴维尔坚定勇敢,毫不动摇,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巴维尔因领导五一游行再次被捕,他又将法庭作为战场,同敌人展开斗争。

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高潮。

这时,他已成为有高度觉悟和理论修养的成熟的革命者。

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

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

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

在“沼地戈比”事件以后,母亲为了搭救儿子出狱,接受了散发传单的任务。

五一游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武装警察面前英勇不屈。

这使母亲进一步懂得了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觉地参加革命工作。

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搬到城里,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坚决担负起革命工作,完全献身给共产党。

她常装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贩,带着传单奔走于市镇和乡村。

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及斗争更进一步提高了母亲的觉悟。

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送印有儿子在法庭上的演说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

这时,母亲勇敢地把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

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

“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参考资料:

4.概括莫言的《母亲》短文主要内容

文中描写了一个平凡的农村母亲在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时,仍然有着乐观积极,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精气神,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也会适而生存,从不抱怨的精神。

这种生活态度和思维状态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作者。

赏析:

在极为艰苦的年代,莫言的母亲没有像其他普通家庭的父母,采取今天看来过激,而那时却极为平常的方式对待孩子。

因为饥饿无力,莫言失手将热水瓶打碎,——孩子的不慎,犯下了在那种年代,那种条件下几乎不可饶恕的错误,而母亲并没有打骂和斥责他,只是“从口中发出长长叹息”。

那一声长长的叹息啊,包含了母亲多少的痛惜和无奈,又包含着对子女多少的怜爱与宽容。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但他的母亲却做到了。

相信莫言一定不会领会到母亲当时所有的内心感受,但他一定朦胧地意识到了,所以这件事成了他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

母亲承担着生活的重负,但她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

她的承诺就是她面对苦难时的勇气,“我”认为终将永远伴随着自己永远激励着自己。

母亲教育我要在困难面前勇敢的活下去,贝鲁特老太太深化了这一精神思想,父亲和爷爷又告诫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使文章内涵更深刻。

这些人物相互映衬补充,都为我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体察到人性的复杂与单纯,使我看到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艰难岁月里母亲辛勤劳作的情景给我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

有声色的生活经历给我的思想上带来深远的影响,影响了日后文学形象的塑造,也决定了日后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5.高尔基《母亲》内容概括

老钳工米哈伊尔暴力、凶恶,带着大家的唾弃离世。

他的儿子巴维尔读了许多禁书——含有真理的书——并深刻的理解它的含义、道理,从此献身于解放工人事业的道路。

他交了许多革命朋友,大家都不怕死、勇于献身,母亲也同意并与他们一起加入了党。

巴维尔两次被捕,母亲为了大家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而去偷偷散发传单、报纸、书籍,尤其是听了大家的演讲、巴维尔被判充军后,全身投入党的事业。

她虽然将自己的身份隐藏的很深,但终究纸还是包不住火的,她偷偷送传单的事被发现了,在这危险的紧要关头,母亲不顾危险,给众人边发传单边演说,即便受伤也不在乎。

最后,母亲用沙哑的声音大喊:

“真理是血海也扑不灭的!

”不知是谁哭了起来。

6.莫言《母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

母亲在我记忆中的画面是这样的:

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母亲在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

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4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

2019年,创作的《等待摩西》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参考资料来源:

搜狗百科—莫言

7.母爱作文开头简短,内容丰富,结尾简短,600字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渐渐褪色。

但有些事儿,却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爱。

九月的天总是有些让人捉摸不定。

记得那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正要上学,这时,由于发着高烧无法上班的妈妈,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慢慢地抬起手,递给我一把雨伞,有气无力地说:

“雪菲,今天天气预报说有雨……咳咳……还是带上伞好。

”我抬头望了望蓝天,又瞥了一眼那像一团火球一样的大太阳,心想:

怎么可能下雨呢?

顺手丢下伞,一溜烟儿跑出了门去,只听身后远远的传来了妈妈的咳嗽声和无力的嘱咐声。

上最后一节辅导班的时候,只见大滴大滴的雨点打到窗玻璃上,发出有节奏的“嘀嘀嗒嗒”的声音。

哎呀,糟糕!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不由得后悔起早上没有听妈妈的话把伞带上了。

我这才想到问题的严重性,爸爸在单位加班,妈妈又生病了,都不可能跑来接我呀!

怎么办?

看来只好冒着雨回去了。

想着想着,下课铃声响了,我慢吞吞地收拾好书包。

走到窗口看着,听着,心里不禁埋怨起这倒霉的雨。

眼见着身边的同学有的被家长接走了,有的拿着伞走出了教室,也有的同学索性冲进雨帘,嘴里还喊着:

淋雨的感觉好爽哦!

“于是,我也鼓起勇气冲进了那风雨的世界,硬着头皮去尝尝那“好爽”滋味。

“哇!

雨好大!

”还没冲到校门口,我的全身上下已经淋了透儿,成了个“落汤鸡”。

哇噻!

学校的大门外站满了家长,只见他们手里拿着伞、雨衣,站在那里焦急地向里望着,在众多的学生中寻找着自己的孩子,那场面忽然让我很感动!

唉,走吧!

反正我爸妈是不会来了。

我挤出了“家长墙”,又继续在风雨中飞跑起来,心里却希望着爸妈会突然出现在面前,即使不像那些在校门口的家长一样爱怜的搂着自己的孩子,至少为我擦擦脸上的雨水也好啊……“菲菲!

”——咦,这声音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像是妈妈的声音?

唉,可能是我想得太入神了,产生了错觉吧?

我用力甩了甩湿漉漉的头发,继续吃力地向前跑着。

“菲菲,快别跑了。

这耳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妈妈!

”我忍不住叫了一声,急忙停住脚步,回头一看,只见狂风夹杂着暴雨似乎要吞没了因生病而显得虚弱的妈妈,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向我走来,“雪菲,快拿着伞。

”手里迅速地把雨衣披在了我的身上,望着早已被风雨打透了的妈妈,我只感到妈妈的脸越发的苍白,握住了她那冰凉的手,只觉得心里一热“雨水”流进了嘴里,咸咸的、也是甜甜的……一把伞撑起一片天。

妈妈的爱——这把伞,给了我快乐、幸福的童年。

可谈起“妈妈的关爱”,就不得不说说妈妈学做饭这件事了。

妈妈在有我之前根本就不会做饭,有了我以后,因为爸爸要经常加班,妈妈为了我的健康,再也不敢吃饭凑合了,只得硬着头皮学起了做饭。

从此,只要是跟做饭有关的书哇、电视节目包括会做饭的同事,妈妈都不放过,只见妈妈细嫩的手上多了些刀伤、烫伤,看得我都心疼,可妈妈却从不肯放弃。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妈妈现在不仅会做饭,还经常自创一些非常适合小孩子又很有营养的食品,引得邻居的小孩都爱来我家吃饭。

可这些的背后,妈妈负出了什么只有我最清楚啊!

妈妈的关爱就像是阵阵的凉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候;妈妈的关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急地守候着我;妈妈的关爱是一把花折伞——当我在外面遇见风雨的时候;妈妈的关爱是温暖的港湾……平平淡淡的母爱曾经在报道汶川大地震的新闻中看见过母亲为了儿女牺牲的情景;曾经在各种杂志里阅读到许多关于母爱的励志故事;曾经在作文书上浏览了一些赞美母亲的诗歌。

这些爱无非是轰轰烈烈的爱,潇潇洒洒的爱、付出生命的爱。

我和妈妈之间的爱,虽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我觉得母爱也可以是平平淡淡的。

妈妈和我表面上没有太多的言语,不像某些同学的妈妈嘘寒问暖,大大小小的生活琐事唠叨得一概俱全。

但是,每天早晨,我都会在床头发现一杯热水;每天上午,那些上课带的吃的东西已经装进了书包;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已经是7点了,热气腾腾的晚饭已经摆在了桌上;临睡前,照例是一杯热水和已经焐得暖烘烘的被窝,这一切,我都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这些悄无声息的动作和行为已然化作一缕缕的清亮的水流入我的心田,使我每一次都倍感温暖。

我和妈妈,因为这一股股清亮的水,变得更加亲近起来。

我时常亲昵地称呼她,也常常在晚上外出散步的时候把心事吐露出来,而她则是一个很好的旁听者。

每次倾诉完,我的痛苦都减少了一半,而她又来安慰我,增加我的自信,教我如何处理事情,使我的不痛快扫除得一干二净。

母亲是翅膀,给予我们力量;母亲是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母亲是清泉,给予我们甘露。

让我们去理解母亲,感恩母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