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8223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docx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

手术室专科并发症应急预案

 

手术病人发生电灼伤、烫伤、坠床的应急预案

一、手术前

病人进入手术室,在麻醉和手术开始前,应仔细询问并全面检查病人的皮肤状况,如有破损、红、肿、炎症、化脓等异常情况,巡回护士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描述部位、个数、大小、色泽、形状、程度和等级,并评估手术中可能受压的部位及护理措施。

二、手术中

(1)保护皮肤受压处:

①对于手术时间长、年老、瘦弱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摆放体位应充分保护皮肤受压部位,加强观察。

②发现压疮后,应尽可能去除压力源。

③遵医嘱妥善处理创面,必要时请皮肤科医生会诊,遵医嘱采取有效措施。

(2)电灼伤或烧伤:

①一旦发生应立即告知主刀医师和护士长。

②检查电刀笔、主机、电刀负极板,排除障碍,必要时及时更换。

③轻度烧伤时可遵医嘱涂烧伤膏等药物治疗。

④必要时请烧伤科或皮肤科医生会诊。

(3)客观记录:

①发生压疮和灼伤后,巡回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客观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皮肤损伤情况及处理措施,巡回护士和主刀医师签全名。

②填写压疮或皮肤损伤情况登记表,按规定上报护理部等部门。

③与主管医师、病房护士交接班。

④在手术室安全事故记录本上客观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受伤情况和处理措施,留存手术室备查。

科室召开安全会议分析事件发生原因、经过、以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今后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手术后

术后应随访,追踪病人压疮或皮肤损伤的转归情况。

四、预防坠床

(1)病人进入手术间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保证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手术间内,不允许病人独自留在手术间。

小儿、昏迷病人、麻醉后病人必须采取妥善的固定措施,防止坠床。

(2)发生坠床后应急措施

①迅速判断伤势,取合适体位,立即通知医生及护士长。

②经医师检查后再搬动病人,必要时请专科医师会诊或行X线检查,及时治疗。

③术后随访,追踪病人转归情况。

④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会议记录本上,客观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病人受伤情况和处理措施,留手术室备查。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手术室电灼伤、烫伤患者的应急

处置流程

1.被电灼伤的位置、范围大小、深度、性质等2.检查电刀负极板、电刀笔、主机等

1.立即告知手术医生并暂时停止操作

2.报告护士长

1.轻度烧伤时,遵医嘱涂烧伤膏等药物治疗

2.必要时请烧伤科或皮肤科医师会诊

3.检查电刀负极板、电刀笔、主机,排除故障,

必要时及时更换

将电灼伤的位置、范围大小、深度、性质、处理等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特殊记录处

1.24小时内电话汇报护理部

2.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72小时内书面汇报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手术患者坠床的应急处置流程

 

1.立即判断病人伤势

2.有无不合适的体位

1.报告护士长

2.告知手术医生,麻醉医生

1.经医生检查后再搬动病人(注意有无脊髓损伤)

2.必要时请专科医师会诊或行X线照片检查,及时治疗

做好病人坠床伤及治疗、护理的记录

1.24小时内电话汇报护理部

2.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72小时内书面汇报

术后随访病人,关注病人伤势变化情况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手术患者各类管道脱出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一、各种管道脱出的预防:

1.转运前,确认管道种类、位置,妥善安置各种管道确保转运安全,注意管道勿逆流,尽量靠近病人躯体。

2.发生管道脱出或断裂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护士长,同时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防止给病人带来更多伤害。

3.及时准确交接班,严防遗漏。

4.发生问题后,科室质控组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严格执行。

二、静脉输液脱出:

1.预防措施:

穿刺处固定紧密,接紧三通,延长管连接处,做好入科,出科评估,转运时悬挂输液袋或关闭滴速开关,严防倒置。

2.应急措施:

及时关闭输液开关,检查脱开处或穿刺处,遵循无菌原则是否需更换输液管道,重置针头。

若有渗出肿胀,拔除针头,压住穿刺处,视穿刺部位不同采取不同按压时间。

(高举平台法固定)

三、胸腔引流管连接处断开、脱出:

1.预防措施:

转运时,妥善在床旁固定好胸腔引流瓶,或以钳子夹闭胸腔引流管近心端,连同胸腔引流瓶一同搬运。

2.应急措施:

迅速反折近心端引流管、堵住引流口,遵医嘱立即送回手术室处理。

四、尿管脱出:

1.预防措施:

专人看管,关闭流量开关,防返流,置于病人身体近侧可见处。

避免管道折叠、扭曲、牵拉,防止管道因外力牵拉脱出。

2.应急措施:

检查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查尿道有无渗血损伤。

若球囊破裂且不完整,立即查找,若未发现及时汇报,遵医瞩执行。

五、胃管脱出:

1.预防措施:

连接紧密,固定牢靠,专人负责。

2.应急措施:

2.1遵医嘱,清洁鼻孔,非食道、胃肠道术后病人从另一侧鼻孔重新插入。

2.2其余情况立即报告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在医生干预下积极处理,以免造成吻合口瘘或其它严重并发症。

六、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管脱出:

1.预防措施:

1.1连接紧密,固定牢靠,专人负责,做好抢救准备。

1.2当班麻醉医生备好抢救设备:

氧气面罩、气管插管、喉镜、呼吸球囊。

2.应急措施:

2.1立即协助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依照具体情况迅速给氧,同时重新置管。

2.2对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立即给予呼吸面罩加压给氧。

2.3对于无自主呼吸的病人迅速实施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手术患者导管异常脱落的应急处置流程

安抚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

通知医生根据管道性质紧急处理

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引流口防止气颅

立即夹闭伤口,防止气胸

立即

插管

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开处

用纱布覆盖伤口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接班

加强躁动者的管理

导管异常脱落

配合医生做好

处置工作

胸腔闭式引流脱落

脑室引流管脱落

气管插管脱落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发生脱落

引流管

脱落

 

脑室引流管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手术患者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一、一旦发生用药错误,需立即停药,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更换药液及输液器。

二、通知手术麻醉医师、手术医生和护士,遵医嘱给药并给予相应处理。

三、积极处理因手术用药错误而导致的护理差错,将差错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需抢救,立即实施抢救措施。

四、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及时提供动态病情变化。

五、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六、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七、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医患沟通。

八、保留相关的物品或药品,以便化验检查。

九、事后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及发生原因,组织科室讨论,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24小时内当事人写出事情经过、发生的原因。

十、按不良事件程序上报护理部。

科室根据有关情况写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上呈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手术患者用药错误的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停药,告知相关医生

采取急救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的损害,严密观察,做好记录

通知科主任、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及善后工作

组织讨论

分析整改

发现用药错误差错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术中物品清点数目不全或物件残缺时

的应急预案

一、断针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1.断针的预防

(1)选择相适应的持针器夹持缝针,即粗持针器夹持粗大的缝针,细持针器夹持细小的缝针,血管吻合持针器夹持血管吻合针的原则。

(2)选择合适的缝针,即缝合软硬不同的组织时,选择合适的缝针,比如:

缝合深筋膜、肌腱和肥胖病人的皮下组织时,尽量选择大圆针;缝合甲状腺组织等一些比较薄的组织时,可以选择7x17的小圆针等。

(3)在手术中若发现缝针已变形,禁止使用,严禁用持针器进行矫正,以防人为将缝针折断。

(4)严禁用粗持针器夹持血管吻合针,夹持吻合针时持针器不能扣得太紧,原则上只扣一扣即可,防止因用力过猛将缝针折断。

(5)手术护士认真管理手术缝针,随时清点缝针去向并妥善固定。

2.发生断针的处理,最终目标是必须找到断针并确认其完整性。

①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立即核查断针的完整性,初步确定断针的位置,缝针无论断于手术台上或手术台下,手术护士应立即告知手术医师并请巡回护士应用寻针器共同寻找。

②若断针在手术台上找到,手术护士将缝针对合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后,用无菌袋装好,妥善放于器械车上,以备术后清点核查。

③若断针在手术台下找到,巡同护士将缝针对合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后,袋装好用消毒钳夹住放于消毒弯盘内,以备术后清点。

④倘若在手术台上或台下都未找到,行X线拍片寻找。

二、术中用物清点不清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措施

(l)手术护士巡回护士应严格执行两人4次物品清点原则,认真清点并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由2人查对有无笔误。

护生见习护士(含入科1个月的进修护士)不允许单独清点、添加用物。

(2)手术前核查手术间情况,开台后掉落的器械、纱垫等手术物品,应立即拾起并告知器械护士后放于器械车下层弯盘内。

(3)手术护士应随时注意并妥善保管缝针等细小物品,对手术野用物做到心中有数。

2.处理方法

(1)术中一旦发现有误即刻清点,并告知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协助共同寻找。

(2)仔细寻找术野、手术台面、器械车、手术台四周及地面、敷料、废液桶等位置。

(3)如寻找未见,立即报告护士长,并根据物品性质联系放射科拍片寻找。

(4)最终目标是寻找到缺少的用物,确保不遗留于病人体腔及手术间,防止造成接台手术清点不清。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术中物品清点数目不全或物件残缺时的

应急处置流程

 

1.告知医生缺乏物件的名称、数目、残缺部分的性质、大小,暂不能关闭体腔

2.通知护士长

1.寻找体腔、器械台、地面以及手术间涉及该台手术的所有地方,必要时用X线照片

2.找到物件,取出物件,关闭体腔

汇报缺乏物件的名称、数量、缺乏部分的性质、大小,寻找过程的有关情况

 

医务部与手术小组成员或医疗安全小组成员讨论确定下一步操作方案

根据医务科的讨论决定方案进行操作

巡回护士将病人的姓名、所在科室、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医生、缺乏物件的名称、数目、残缺部分的性质、大小,寻找过程的有关情况,讨论决定方案等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当台手术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签名。

(修订日期:

2020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