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9314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docx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

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系统的门禁设计

项目负责人:

沈玉欣鲁莹马妍

承担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协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

申请日期:

2015年4月15日

 

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五年制

 

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

1.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

表内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填写,但页码要标清楚。

2.《申请书》打印稿报送教务处一式两份并将电子版至jinhongmeibipt.edu.,请自备底稿。

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律打印,按份装订或制成折页,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报送教务处六份。

3.所附活页供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XX、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4.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5.表中不明事宜请与教务处联系。

 

一、简表

项目

基本

情况

项目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类别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申请经费

2.0万元

起止年月

2010年1月-2011年7月

项目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职务

学位

联系

主要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介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

获奖情况

06-10年

深水海管铺设焊接工艺及设备国产化技术研究

国家863

完成焊接设备研制

06-10年

核电厂检修水下焊接实验系统与原理样机

国防

科工委

通过技术鉴定

09-12年

市学术创新团队

智能管道系统负责人

项目组主要成员

姓名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主要教学

科研领域

项目中的分工(写具体)

签章

53

教授

自动化系

检测技术

毕设流程与考核机制制订

43

副教授

自动化系

微机原理

编写流程文件

45

副教授

信息基础

微机原理

建设/编写文件

43

副教授

自动化系

过程控制

涉外毕设规程研究

45

高级讲师

自动化系

微机技术

问卷调查/编写设计文件

33

副教授

机电系

机电工程

问卷调查

39

副教授

机电系

检测技术

问卷调查

33

副教授

电气系

电气工程

问卷调查

37

讲师

机电系

检测技术

问卷调查

32

讲师

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

建设

二、立项依据

1、选题的背景、项目意义及发展前景

1.1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改进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安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解决安全技术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门禁的安全问题。

人们的财产安全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门锁和防盗锁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各种新式的门禁系统应运而生,比如数字密码、射频卡等。

各种门禁方式有其自己的优点,但大多不能同时实现既安全又方便,比如说数字密码锁,锁的密码容易忘记,并且容易被人盗取。

所以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安全的门禁设施,来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门禁系统随之而生。

但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以前的门禁方式在鉴别方式、速度和性能方面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射频卡、数字密码等方式,其安全性不够高。

在新的方式开发的过程中,由于人的身体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人们把目光转移到这上面来,开始了生物识别的门禁系统的开发。

指纹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它是独特的,它的特点是不易伪造,以为它的这些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安全访问。

 

1.2项目意义

 

指纹识别是成熟的生物识别(Biometric)技术,由于人体的身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人们把目光转向了生物识别技术,希望可以籍此技术来应付现行系统安全所面临的的挑战。

要把人体的特证用于身份识别,这些特征必须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研究和经验表明,人的指纹、掌纹、面孔、发音、虹膜、视网膜、骨架等都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生不变,因此就可以据此识别出人的身份。

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发展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目前许多技术都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其中的指纹识别技术更是生物识别技术的热点。

指纹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识别方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因此,指纹识别成为最流行、最方便、最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己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这是由于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两人之间不存在着相同的指纹,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两人之间不存在着相同的指纹,同时指纹样本易于采集,难以伪造,便于开发,实用性强,可以利用多个指纹构成多重口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3发展前景

指纹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本身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相对利润高发展前景广阔。

经专家预计,指纹产品将是未来IT产业新的增长点:

利润率最高、发展潜力最大。

于是,世界顶尖的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全球X围内的高度重视,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如火如荼地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参与指纹识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指纹技术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例如:

指纹考勤、指纹社保、指纹银行、指纹商场、指纹接送幼儿等等生活和工作的新现象已广为人知,指纹技术正在日益刷新着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

2、中外文参考文献

[1.]X丽娜.51单片机系统开发与实践.航空航天大学, 2013.40-50 

[2].X红刚.51单片机自学笔记:

第二版.航空航天大学, 2013.66-84  

[3].程昱.Protel DXP电路设计.清华大学 ,2003. 10-40

[4].李昊.物联网:

指纹识别系统算法及实现.人民邮电 ,2011.50-90 

[5].石东海,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XX电子科技大学 ,2002.100-108 

[6].董传岱.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版. 中国石油大学 ,2009.70-100 

[7].朱建新, 杨小虎. 基于指纹的网络身份认证.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 12:

 14-17 

[8]12864LCD模块使用手册,XX东显电子XX

[9]颜志军.VisualC一数据库开发典型模块与实例精讲.电子工业,2007.78-105  

[10]赵娟,王典洪.指纹图像匹配的算法研究及其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66-69 [11]鲁士文.计算机网络协议和实现技术.清华大学,2000 

[12]夏继强,邢春香.现场总线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航空航天大学,2005 [13]任作新.网络化监督与控制系统.国防工业,2007.55-89 

[14]王平,谢昊飞,肖琼,向敏,陈敏娜.工业以太网技术.科学,2007.100-130 

[15] Y. C. CHEN, L. K. CHEN, M. D. TSAI, et al.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on Medical Image

[16] K. C. FAN, C. W. LIU, Y. K. WANG. A Randomized Approach with Geometric Constraints to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2000, 33:

 1793-1803 

[17] Maio D,Maltoni D.Direct Gray-Scale Minutiae Detection in Fingerprints.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7 

[18] Leec-J,Wang S-D.Fingerprint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Gabor Filters.Electronics Letters 1999 

[19].A.K Jain,L.Hong and S.Pankanti,Biometrics Identification,m.ACM,Page91-98,Feb.2000 

[20]陈玲, 实验室指纹门禁系统的研究.XX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3.12.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1、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指纹识别模块、单片机控制门的硬件实现以及上位机的网络通信和控制部分。

介绍了软件部分的设计,包括单片机、液晶屏、指纹识别模块和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系统测试部分,通过对系统的模型样机的测试表明,系统能够完成基本功能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初步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1.2、解决的主要问题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指纹识别模块的功能。

  

2.编写程序对指纹识别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保证数据的稳定性,除去数据中的干扰成分。

  

3.编写程序,比较分类算法,找出指纹分类最好的特征值,实现指纹的分类。

  

4.设计软件,定义控制信号,将分类出的不同指纹脑,利用单片机,控制指纹识别模块识别指纹是否相同。

2、研究步骤、方法

广泛查阅文献,大量调研单片机指纹识别的研究现状和要求。

了解指纹识别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项目要求以及成本要求,设计硬件方案。

画出原理图,列出原件清单。

软硬件系统联调。

最终产品定型。

整理文档,撰写论文。

3、研究工作进度

1-2周资料搜索,确定题目,完成译文

3-4周了解元件特性,完成开题报告

5-8周完成硬件设计

9-10周完成软件编程

11周-13周完成相应的产品

14周-15周整理软硬件资料编写论文

16周提交论文,准备答辩

4、可行性分析

项目组成员均为各专业的技术骨干,具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实行由点到面的改革模式,遇到问题及时调整;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已有较好的试点工作基础。

 

三、项目的预期效果和成果

1、效果

本项目的实施X围暂定从15级开始的测控专业1个班,学生人数为40人/年,待项目改革成熟后,可推广至其它控制类专业实施。

学生应体会到: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毕设题目,从事工程课题后,无论工程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资料的查阅能力、规X性文件的撰写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均会有所提高。

2、成果

(1)项目引导下的URT设计选题、开题、设计、结题及规X化奖励考核机制等流程一体化工作模式。

(2)控制类专业本科生URT设计。

 

四、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成果的特色:

(1)问卷调查显示,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居创新能力相关因素的首位。

基于项目和任务引导,以工程视角,规XURT设计选题、开题、设计、结题及奖励考核机制等一体化流程工作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实现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内容设置、教师指导以及考核标准等的改革,贯彻了因人而异的学习原则。

(2)本教改项目将大幅提高具有实际工程应用背景课题的比例。

将设计型课题划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以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校企合作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规X校外选题的操作流程,促进更多同学参与到URT项目中。

(3)提高毕设文件撰写的规X性,克服教师指导和学生写作的随意性。

08新版培养计划中增加了“信息检索与科技写作”,重点要求本科毕设相关文件撰写能力的基本培训。

(统计改革前后的规X性文件数量即可以看到效果)。

(4)所有改革成果将以信息服务的形式体现。

成果的创新:

(1)项目和任务引导下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规X化流程工作模式及其标准文件集的创立。

(2)URT设计成绩评定机制创新。

解决工程项目引导下的题目选择、团队总体设计与单兵任务分配的操作原则问题,并形成规X化奖励考核机制。

对于立论新颖、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应给予较好评价和较好成绩。

(3)全国首个控制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专业的建立。

(4)成果适用于所有控制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

 

五、项目经费概算

(教学改革时间超过一年者,做出每年预算额度,为教改经费分年度下拨提供参考)

2013.10-2014.2

调研经费:

300元

标准化文集初稿编撰经费:

200元

小计:

500元

2014.3-2014.7

标准化文集终稿编撰经费:

300元

结题研讨会经费:

300元

小计:

600元

项目经费概算:

1100元

注:

后期维护费用由专业建设经费筹集。

 

教学院(系、部)教学工作委员会意见:

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教学院(系、部)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字:

申报单位公章年月日

 

签章:

年月日

专家组评审意见

 

评审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