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9553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docx

容易混淆成语组合

容易混淆的成语组合

1.不动声色:

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一点儿也不着急。

也说不露声色。

无动于衷:

衷,内心。

动,动作,触动。

词意指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含贬义。

不动声色与无动于衷的区别在于,不动声色用于形容人的神情、动作,指对某事项外在没有反应,而无动于衷则用于形容人的内心不被打动、内心反应冷淡。

不露声色(bùlùshēngsè):

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用于不让感情流露。

2.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或心神慌乱。

出自《三国志》

失魂落魄:

”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手足无措: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大惊失色:

大惊失色,形容这个人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2.不三不四:

指行为不端,形容人时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贬义

不伦不类:

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

形容人的着装不得体或说话没有道理,颠三倒四。

与众不同。

现也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出自明·吴炳《疗炉羹·絮影》。

3.蹉跎岁月:

形容虚度光阴与岁月。

常被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含贬义。

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4.侃侃而谈:

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古时候用来形容人善于交谈,有风度。

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含褒义。

娓娓而谈:

指人说话时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

指人健谈。

振振有词:

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指人的态度。

5.学富五车:

读书多,学识丰富,学问大。

汗牛充栋(hànniúchōngdòng):

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藏书很多。

不能形容人。

6.息息相关: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指人或事物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

休:

欢乐,吉庆;戚:

悲哀,忧愁。

优喜、祸害彼此相关联。

形容过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①“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

“息息相关”不含。

②“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③“休戚相关”含有褒义色彩,“息息相关”则是中性的。

7.扬汤止沸(yángtāngzhǐfèi):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含贬义。

饮鸩止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鸩:

古代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贬义词

扬汤止沸和“饮鸩止渴”都有“只顾眼前”、“办法不彻底”的意思。

区别在于“扬汤止沸”比喻治标不治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饮鸩止渴”则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严重后果。

以汤止沸:

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

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出自《吕氏春秋·尽数》:

"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

抱薪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抽薪止沸:

(chōuxīnzhǐfèi)意思是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自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釜底抽薪: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选自《三十六计》

8.耸人听闻:

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感到惊异或震动。

骇人听闻:

事件本身听了使人非常吃惊害怕。

贬义

耸人听闻指实际没有,被捏造出来的事,骇人听闻指实际存在,但让人不敢相信的事。

危言耸听: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危言:

使人吃惊的话;耸:

惊动;耸听:

使人听了吃惊。

9.无所不能:

是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指神通广大。

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得或干尽了坏事。

含贬义。

为所欲为:

为:

做。

欲:

指做想做的事。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指贬义)

10.无微不至: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含褒义

无所不至:

做事无法无天。

贬义。

(wúsuǒbùzhì)。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自《论语·阳货》:

“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1.迫不及待:

紧迫,不能等待,比喻心情急迫。

其意思为:

①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采取行动,急迫得不能等待。

②忍耐不住地渴望的。

③未经慎重考虑急忙而猛烈的一时冲动或急躁情绪

刻不容缓:

刻:

片刻;容:

容许;不:

不允许;缓:

延缓,耽搁。

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指事情紧迫,必须立刻去做。

12.因势利导:

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道。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

与顺水推舟区别,顺水推舟是指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

(注意:

讽刺不坚持原则,随声附和的行为,贬义)而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方向加以引导。

13.耳闻目睹:

意为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形容亲身见证,千真万确。

耳濡目染:

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耳濡目染是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

沾湿;染:

沾染。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受好的影响。

强调受到了影响;而耳闻目睹是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形容亲身见证,千真万确。

强调了事情是真实的。

耳熟能详: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褒义词

耳提在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

14.不胫而走:

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胫而走"常误写为"不径而走",应注意。

不翼而飞(词语解释: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15.背道而驰:

彼此相反,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方向走。

南辕北辙:

彼此相反,侧重指人的行为和目的正好相反。

背道而驰和"南辕北辙"、"分道扬镳";都有"彼此相反"的意思。

但"南辕北辙"一般比喻"人的行动和目的恰好相反"。

背道而驰没有此意;"分道扬镳"比喻各自向不同的目标前进。

16.五光十色:

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品种繁多。

五花八门:

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

“五花八门”和“五光十色”都含有花样繁多的意思。

但“五花八门”多形容繁杂的事;偏重于门类的繁多;“五光十色”多形容艳丽的事物;多偏重于色泽的繁多。

17.欢欣鼓舞:

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含褒义。

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

18.绘声绘色:

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本意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

有声有色:

形容说话、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样子。

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19.魂不附体:

灵魂脱离了肉体。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失魂落魄:

魂、魄:

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魂不附体”专形容恐惧万分,“失魂落魄”适用范围较广,除了形容恐惧外,还常常形容紧张、忧虑、神经失常等。

②“魂不附体”多用作补语,而且多以“吓”为中心词。

“失魂落魄”能作定语、状语、谓语、补语。

20.盛气凌人: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今多作贬义。

咄咄逼人:

形容眼神等使人害怕。

形容气势光泽,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咄咄逼人"常误写为"拙拙逼人",应注意。

21.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含贬义

束之高阁:

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含贬义

“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的意思;但束之高阁多指肯定事物的某些价值而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理睬;“置之不理”多指完全否定事物的价值而不理睬。

22.大发雷霆:

比喻暴怒,发泄出强烈的怒气。

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怒不可遏:

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3.神采奕奕:

精力旺盛,容貌焕发。

神采飞扬:

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

24.深谋远虑:

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指计划得很周密。

深思熟虑:

指反复深入细致地考虑。

含褒义。

25.信口雌黄:

随口乱说,指不顾事实,侧重所说之事,违背事实真相(或无法证明与事实相符)。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侧重指说话不假思索,漫无边际。

26.大海捞针:

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称;无从寻觅,含白费力气之意。

海底捞月: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同时也表示一个由下往上的动作。

大海捞针、海底捞月、水中捞月;都有"白费力气"之意。

但大海捞针比喻目标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海底捞月"和"水中捞月"比喻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只是白费力气。

27.惨无人道:

惨,残暴、狠毒。

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惨绝人寰:

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和"惨无人道"的区别;都可形容非常狠毒残暴。

但惨绝人寰的语义重;强调狠毒、残暴的程度;惨绝人寰用来形容理。

惨无人道常用来形容人。

28.趁火打劫:

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贬义

浑水摸鱼:

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浑水摸鱼也是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

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一中一外,趁火打劫有欺骗的倾向,浑水摸鱼比较直接。

30.心满意足:

常指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亦作“心满愿足”。

形容人的心情。

称心如意:

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心满意足和"称心如意";都含有"如意、满意"的意思。

但心满意足侧重在涉及的愿望得到满足。

"称心如意"侧重涉及的人、事、物符合心愿。

31.承前启后:

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

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是一种修辞手法。

32.三五成群:

形容一伙一伙的人,几个人几个人聚在一起。

做谓语、状语。

用于人群的分散。

三五成群就是三个、五个的人在一起。

成群结队:

成:

能够,达到一定数量;结:

系。

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后来也比喻团结一致。

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33.胡思乱想:

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

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胡思乱想应与痴心妄想区别。

胡思乱想是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而痴心妄想(含贬义)是指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34.重整旗鼓:

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

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偃旗息鼓:

作谓语、定语、宾语,偃:

仰卧,引申为倒下。

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

出自《三国志·赵云传》。

原意指放倒军旗,停止击鼓,做出不准备战斗的假象。

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

35.大张旗鼓:

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

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也比喻公开。

雷厉风行:

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

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迅疾。

亦指果断、干净利索。

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雷厉风行和"闻风而动";都有行动迅速的意思。

但雷厉风行还有果断、坚决、严格的意思;"闻风而动"只偏重在迅速、敏捷。

36.眉开眼笑:

形容人极其高兴的样子。

眉飞色舞:

色,脸色。

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眉飞色舞"和"眉开眼笑";都形容人高兴的样子。

但"眉飞色舞"偏重在"得意";"眉开眼笑"偏重于"快乐"。

37.呕心沥血:

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也形容为实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处心积虑:

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挖空心思:

,含义是“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

处心积虑和“挖空心思”都有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意思。

但处心积虑强调“蓄谋已久”;而“挖空心思”则强调“花尽心思”。

38.脱胎换骨:

原谓修炼得道,可脱凡胎成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彻底改变立场。

洗心革面:

指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

39.色厉内荏:

形容人外表眼里而内心懦弱,侧重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外强中干:

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体质、经济能力、国家实力等等。

"色厉内荏"及"外强中干"都有外表强韧、内里空虚、表里不一的意思。

"色厉内荏"专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外强中干"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形容各种事物。

40.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之意。

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也作“岸然道貌”。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

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有时含讽刺意味。

41.一视同仁: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

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加区别;相同对待。

等量齐观:

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42.死灰复燃:

死灰,烧余的灰烬。

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多用于人不用于物。

43.笑容可掬:

掬,两手捧起。

形容笑容满面。

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喜形于色:

形,表现。

色,脸色。

喜悦表现在脸上。

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喜形于色和"笑容可掬";都有"脸上流露出喜悦"的意思;但喜形于色是发自内心而表露在脸上的喜悦;是表里如一的;"笑容可掬"侧重于面部表情;可能表里如一;也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表里不一。

44.喜笑颜开:

颜,脸色;开,舒展。

心里高兴,满脸笑容。

嬉皮笑脸:

形容嬉笑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

贬义。

45.五体投地:

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

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

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46.望梅止渴: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侧重指有空想无行动。

画饼充饥: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

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

但“望梅止渴”表示空等、空想、没有实际行动;而“画饼充饥”往往有聊以替代的画饼的行为。

47.洞若观火:

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了如指掌: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亦作“了若指掌”。

48.标新立异:

谓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

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褒义时指的是很有创新,创意得到认可,脱俗。

贬义时指的是故意做出与众不同,而这种创新却没有被认可。

独树一帜:

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比喻自成一家。

含褒义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可表示“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自有一套”的意思。

区别在于:

标新立异着重于显示特点,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着重于创立新派,自成一家。

独树一帜还能表示另外建立一支独立的军队或另外开创一个新局面的意思;标新立异却不能。

独树一帜多作褒义;标新立异有时是褒义,有时作贬义。

50.翻天覆地:

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②形容闹得很凶。

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

覆,翻,翻过来。

比喻急剧的变化。

51.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

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朝秦暮楚:

比喻人反复无常。

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52.烟消云散:

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

风吹云散,踪迹全消。

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

亦作“风流雨散”。

53.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比喻平静无事。

亦作“风静浪平”。

一帆风顺:

船挂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55.想入非非:

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

贬义。

异想天开:

异:

奇异、离奇。

异想:

不可思议的想法;天开:

上天给以的启示。

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

一般用于贬义,有时也可作中性词用。

如,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

56.后来居上:

后来的人或事物可以胜过先前的。

有赞许意。

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青出于蓝: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57.功亏一篑:

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

亏,缺少。

篑,土筐。

原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功败垂成:

意思是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都含有“以前的努力全白费,最后未完成”的意思。

区别在于:

功亏一篑含有“失败的原因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的意思;功败垂成本身没有这个意思。

前功尽弃:

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58.醉生梦死:

比喻象醉酒和做梦一样,昏昏沉沉,糊涂地过日子。

含贬义,指人的处世态度。

花天酒地: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59.生吞活剥:

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

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

,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含贬义,走过场。

浅尝辄止:

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含贬义,指害怕困难。

浮光掠影:

浮光:

水面上的反光。

掠影:

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都有“观察事物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的意思。

不同在于:

①浮光掠影偏重于“印象不深”;可用于人或事物;“走马观花”偏重在“观察粗略”;只用于人。

②同样用于看书学习;浮光掠影强调马虎、不深入;“走马观花”强调看得匆忙、速度快。

60.川流不息:

河水流动不停。

亦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不能用于形容水流。

络绎不绝:

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车水马龙:

形容"车"像流水,"马"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接踵而至:

(jiēzhǒngérzhì),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61.饥寒交迫:

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

形容无衣无食,又冷又饿,形容生活极端贫苦。

啼饥号寒:

因为饥饿寒冷而啼哭。

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啼饥号寒和饥寒交迫,都表示"挨饿受冻"的意思,但啼饥号寒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的反应为"啼"和"号",是有声的;"饥寒交迫"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是无声的。

62.奄奄一息: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岌岌可危:

意思是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

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岌岌,危险貌。

形容极其危险。

63.历历在目:

历历,清楚分明。

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可用于指眼前情景,也可用于对往事的回忆。

记忆犹新:

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象新近发生的一样。

比喻记忆深刻。

64.家常便饭:

指家中日常的饭食,比喻极为平常的事情,不足为奇。

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熟视无睹:

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司空见惯: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注意: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语,但有很多人仍会把它错用,因为寻常的事情,如果是发生的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这句成语。

如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出来,到黄昏的时候,太阳便在西方落下,这样便不能说“司空见惯”。

有些事情发生的很偶然,而又常常会听到的。

比如在大都市街道上来往的车辆,平常都是很安全。

也有很多时候,会发生意外,不是辗伤了人,便是碰伤了车。

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多了,则用“司空见惯”四字便恰当了。

习以为常:

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都有“看作平常事;不感到奇怪”的意思。

但“司空见惯”偏重指经常看到的事情;习以为常不仅指看到的事;还指自身的言行和故事;适用范围比较广。

65.牢不可破:

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

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

颠,跌。

扑,敲。

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

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溃不成军:

溃:

溃败,散乱。

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

形容惨败。

用于军事。

弃甲曳兵:

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一败涂地:

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

也形容处境十分狼狈或事情坏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一败如水:

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都形容"败得很惨,不可收拾",有时可换用。

区别在于:

一败涂地的"涂地"是"肝脑涂地"的意思,偏重于败得"很惨";而一败如水则偏重于败得"不可收拾"。

一败涂地可以用来形容个人事业,家道的衰败没落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一败如水却不可以。

  

望风披靡:

披靡:

草木随风倒伏。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

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66.出生入死: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多用于概述经历。

赴汤蹈火:

汤,开水。

蹈,踩。

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多用于表达决心。

"赴汤蹈火"和"出生入死"的区别:

虽然都表示"不顾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

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在程度上重于"赴汤蹈火"。

而"赴汤蹈火"偏重在不畏艰险,一般用来表示决心和愿望。

67.面目一新:

改变原样,呈现新貌。

褒义。

面目全非:

非:

不相似。

样子完全不同了。

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含贬义)

68.当仁不让:

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

“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

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众望所归: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称颂老人,是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

69.钩心斗角:

心,宫室的中心。

角,檐角。

原谓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工致,后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亦作“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

含贬义,偏重于指互相欺骗,常与“钩心斗角”连用。

70.苟且偷安:

安于眼前暂时的平稳,不考虑将来的长远之计。

(贬义词)

苟且偷生:

苟且:

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指将就着活下去不顾将来的祸患。

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71.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固若金汤:

金,“金城”的简称,指坚固的城墙。

汤,“汤池”的简称,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意为用金属造的城,用滚开水修的护城河,形容城池坚固不易攻破。

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固若金汤"和"坚如磐石"都可形容"事物的稳固牢靠"。

但固若金汤只用于物,大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