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9840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B

【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

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

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A

【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3.【关注人物关系】《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严监生兄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组经典形象。

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严贡生对严监生的态度,并说说其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答案】严监生社会地位比严贡生低,严贡生眼中并无这个弟弟。

严监生一病亡故,严贡生无悲戚之感,并要其另葬,不入祖。

当弟死侄天后,他从中作梗,乘兴讼之机,吞并了胞弟造产的七般,毫无兄弟之情。

讽刺了血缘关系抵挡不住功名富责的诱感、伦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的情节的积累分析并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严监生社会地位比严贡生低,严贡生眼中并无这个弟弟。

严监生一病亡故,严贡生无悲戚之感,并要其另葬,不入祖。

当弟死侄天后,他从中作梗,乘兴讼之机,吞并了胞弟造产的七般,毫无兄弟之情。

讽刺了血缘关系抵挡不住功名富责的诱感、伦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著阅读题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4.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笔画清劲优雅,节奏和谐。

                                

B. 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

C. 楷行两书并用,墨色浓淡相宜。

                         

D. 作品柔美不足,刚劲有余。

(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

正确、流利、美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

(1)D

(2)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仔细观察书法作品,可以确定其为行楷。

它的特点是行笔轻盈,点画灵动,字体匀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

D项“柔美不足”的分析是错误的,从“黄”“空”“江”等字可以看出字体的柔美。

(2)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此题要注意“鹤”“碧”“惟”的结构要安排合理。

故答案为:

(1)D;

(2)略

【点评】

(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欣赏书法作品,一般先观其气势和神采如何,然后欣赏章法与结构,最后是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书写汉字要做到规范、工整和美观。

书写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避免写错别字。

5.汤姆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

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

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古诗领报酬】汤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

汤姆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

已领金额:

________元。

(3)【读美文理语序】正确顺序是(   )

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汤姆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通过文字的传承,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女郎中、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一览众山小的志向、石壕村中的夜啼,因为你而谱写成振聋发聩的诗史

④西湖饮酒的通判、承天夜游的闲人,因为你而塑造出洒脱豪迈的形象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4)【开班会拟标语】九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汤姆参加,汤姆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

【答案】

(1)①;④;③;⑥;⑤;②

(2)壹佰玖拾陆

(3)C

(4)共搭汉语桥,同筑中国梦。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示年龄的词语的掌握。

古稀是七十岁,花甲是六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而立是三十岁,弱冠是二十岁,垂髫是七八岁。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数字大写的掌握。

七言绝句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共有28个字。

数字的大写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

⑶本题考查学生排列顺序的能力。

认真观察这四个句子可知,这四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第一句是晋朝。

第二句是清朝。

第三句是唐朝。

第四句是春秋。

据此可作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时,上下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词性相同。

围绕“走进传统文化”主题,可拟写为共搭汉语桥,同筑中国梦。

 故答案为:

⑴①;④;③;⑥;⑤;②;

⑵壹佰玖拾陆;

⑶C;

⑷共搭汉语桥,同筑中国梦。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示年龄的词语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平时就要注意辨析掌握。

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弱冠之年:

男子20岁;而立之年:

男子30岁;不惑之年:

男子40岁;知命之年:

男子50岁;花甲之年:

男子60岁;古稀之年:

男子70岁。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数字大写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贰、伍、陆、拾、佰”易混淆,“壹、贰、叁、肆、柒、玖”易写错,平时要注意辨析掌握。

⑶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

①句,东晋陶渊明《饮酒》;③句,唐朝杜甫《望岳》、《石壕吏》;④句,宋朝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记承天寺夜游》;②句,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⑷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汤姆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紧扣“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比如“学习汉语,传承文化”等。

6.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

(至少写出两种)

(2)【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3)【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

“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答案】

(1)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

(2)作品推荐:

《野草》

推荐词:

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3)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如何搜集资料。

现在是信息社会,得到信息的机会和渠道很多,比如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等。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综合评价。

比如: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内容概括。

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

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我们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

“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体现鲁迅的奉献精神,“还穿着单裤,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体现鲁迅生活简朴。

故答案为:

(1)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

(2)推荐词:

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3)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点评】

(1)本题考查如何搜集资料。

答题时应注意,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1做卡片。

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

2做笔记。

阅读书报杂志时,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

3剪贴报刊。

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综合评价。

答题时应注意,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根据情节内容,紧扣表现人物身份、语言、性格等词语,联系原著相关内容,写出人物。

(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内容概括。

答题时应注意,材料之间大致存在两种情形:

一是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二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就要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

7.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

(1)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杜牧的“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豆蔻”来代称十三四岁的女子,左思《咏史》中的“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以“弱冠”代指________;地“阴”与“阳”古人常用来区分方位,《愚公移山》中就有“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河南省的洛阳市最初应该位于洛水的________(填方位)。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 《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

C. 《呐喊》《野草》—短篇小说—鲁迅                  

D.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作家

【答案】

(1)成年;北面

(2)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

(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

做此类题,要注意掌握古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如“不惑”,“而立”“黄发”等词语的具体的年龄,可以把这些词语按一定顺序归纳排序,第二空可从“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可以判断是北面。

(2)此题C项《野草》不是短篇小说,是散文诗。

故答案为:

(1)成年;北面

(2)C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

做此类题,要注意根据要求,还要积累的知识作答。

(2)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积累文学名著知识,尤其是注意识记作者及作品,篇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主要人物及情节等。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

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

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íng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

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ín滋润我们心田;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míng

lín

香________

甘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4)在中国,有一位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感动了无数人。

请写出此书的书名。

【答案】

(1)茗;霖

(2)蜕—褪;遐—暇

(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

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

(4)《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

(1)根据“一杯”“香”可知是“香茗”;根据“甘”可知是“甘霖”。

(2)根据“墨迹”可知是“褪去”;根据“闲遐的时候”可知是“闲暇”。

(3)可以用“书信,像……,书信,像……”进行排比。

(4)《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故答案为:

(1)茗;霖;

(2)蜕—褪;遐—暇;

(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

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

(4)《傅雷家书》

【点评】

(1)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联想具体汉字,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2)本题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句意的需要辨析重点字词。

(3)本题考查对排比句式的理解、造句能力。

需要注意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的联想。

(4)本题考查对近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能力。

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说的是《傅雷家书》。

9.填空。

(1)《无言之美》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安徽桐城人,________家、________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西方美学史》等。

(2)________,好风与之俱。

(陶渊明《读(山海经)》)

(3)落日照大旗,________。

 (作者________《后出塞》)

(4)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自居易《琵琶行》)

【答案】

(1)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文艺心理学;谈美

(2)微雨从东来

(3)马鸣风萧萧;杜甫

(4)别有幽愁暗恨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朱光潜是美学家,翻译家,注意“鸣、风、萧、幽、暗”等字的字形,要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

(1)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文艺心理学;谈美。

(2)微雨从东来;(3)马鸣风萧萧;杜甫;(4)别有幽愁暗恨生。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默写。

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①作者:

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②作品内容:

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默写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

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10.山山同学复习古诗文时,按照一定的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归类整理并进行拓展。

现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

古诗文理解的整理

表现手法

古诗文例句

A

对比

①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②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用典

③相顾无相识,________。

(王绩《野望》)

④________,干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C

视觉听觉相结合

⑤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________,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D

托物言志

⑦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⑧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E

以动(声)衬静

⑨万籁此都寂,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⑩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F

白描

⑪________,燕儿舞,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⑫湖上影子,________、湖心亭一点、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请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表现手法。

(填写字母)

⑬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王安石《孤桐》)________

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________

⑮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送崔九》)________

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________

⑰诗人在诗歌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达成“诗言志蹭的目的。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了自己坚信理想抱负定会实现的乐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悠然自得和超脱物外的自在旷达;《赠从弟》(其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借松柏少刚劲,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2)任务二:

文言文字词句的整理

实词

文言现象

例句

通假字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

古今异义

③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

________ 今义:

芳香

④去国怀乡   古义:

________  今义:

国家

词类活用

⑤互相轩邈________(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⑥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名词活用为状语)

一词多义

⑦绝:

哀转久绝 ________

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

⑧诚:

帝感其诚________

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

虚词

⑨下列各句中画线“以”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以其境过清   B.以顺为正者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徒以有先生也

特殊句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⑩________

甚矣。

汝之不惠。

翻译:

你太不聪明了!

省略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

________

【答案】

(1)心却比

;男儿烈

;沉舟侧畔千帆过

;长歌怀采薇

;出师一表真名世

;塞上燕脂凝夜紫

;晓雾将歇

;缥缈孤鸿影

;零落成泥碾作尘

;但余钟磬音

;鸡声茅店月

;正莺儿啼

;蝶儿忙

;惟长堤一痕

;与余舟一芥

;D

;C;B;A;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2)通“缺”,空缺

;通“邀”,邀请

;芳香的草

;国都

;比高

;像狗牙一样

;消失;极;诚心

;真正、确实

;B;倒装句;(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畔、薇、燕、缥、碾、磬、惟、芥、罹”的书写。

⑬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这首诗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天生枝繁叶茂,古都却干直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露越是茁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

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

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有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属于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手法。

⑮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运用桃源人的典故。

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把有钱人和穷人进行对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故答案为:

(1)A.心却比,男儿烈;沉舟侧畔千帆过。

B.长歌怀采薇;出师一表真名世。

C.塞上燕脂凝夜紫;晓雾将歇。

D.缥缈孤鸿影;零落成泥碾作尘。

E.但余钟磬音;鸡声茅店月。

F.正莺儿啼;蝶儿忙;惟长堤一痕;与余舟一芥。

⑬D。

⑭C。

⑮B。

⑯A。

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2)①通“缺”,空缺;②通“邀”,邀请;③芳香的草;④国都;⑤比高;⑥像狗牙一样;⑦消失;极;⑧诚心;真正、确实。

⑨B。

⑩倒装句;(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点评】⑴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能力以及探究古诗文表现手法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有:

象征、侧面描写、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

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然后再根据诗歌内容和主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语的能力以及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另外还考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能力。

文言文词语包括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答题时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词语意思。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掌握这句中句子的特点并能准确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