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0193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5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共6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长途光缆(ɡuānɡlǎn)波分复用(WDM)传输(chuánshū)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guīfàn)

DesignStandardforLong-DistanceOpticalFiberCabl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TransmissionSystem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04·北京(běijīnɡ)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长途光缆(ɡuānɡlǎn)波分复用(WDM)传输(chuánshū)系统

工程设计规范(guīfàn)

DesignStandardforLong-DistanceOpticalFiberCabl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TransmissionSystem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pīzhǔn)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施行(shīxíng)日期:

XXXX

 

2004·北京

目次

1.总则(zǒngzé)

2.名词术语

3.系统(xìtǒng)制式及系统设计

3.1波分复用光线路系统(xìtǒng)特性

3.2系统(xìtǒng)组成、分类

3.3光线路(xiànlù)系统主光通道接口

3.4光通路信号光接口

3.5光通道

3.6光监控通路

3.7光纤类型

3.8系统结构、系统通路数量配置及通路信号速率选用

3.9站址设置

3.10公务联络系统设置

3.11光功率均衡

3.12光性能监测

4.网络管理

4.1网络管理分级

4.2网元管理

4.3网元管理系统的保护

5.网络保护

5.1网络拓扑

5.2保护方式的选用

6.供电方式

7.传输性能指标

7.1光信噪比

7.2误码性能

7.3抖动性能

8.安全要求

附录A32/40×2.5Gbit/sWDM系统主通道参数

附录(fùlù)B16×10Gbit/sWDM系统(xìtǒng)主通道参数

附录(fùlù)C32/40×10Gbit/sWDM系统(xìtǒng)主通道参数

附录(fùlù)D80/160×10Gbit/sWDM系统主通道参数

附录E发送端OTU的接口参数

附录F作为再生中继器OTU的接口参数

附录G接收端OTU的接口参数

附录H本规定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1前言(qiányán)

2000年编制(biānzhì)的《长途光缆(ɡuānɡlǎn)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shèjì)暂行规定》YD/T5092-2000已使用(shǐyòng)多年。

近几年,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光波分复用(WDM)终端设备技术要求-16x10Gb/s、32x10Gb/s部分》YD/T1273-2003、《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0x10Gb/s、80x10Gb/s部分》YD/T1274-2003、《波分复用系统(WDM)光安全进程技术要求》YD/T1259-2003等有关规范陆续出台。

为适应我国电信业的发展,依据信息产业部信部规函[2004]508号“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原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负责修订《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本设计规范与《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09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10Gb/sWDM系统有关内容;

——结合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行。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勇、宋力。

 

1.总则

1.0.1《长途(chángtú)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shèj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guīdìng)”)适用于新建及改、扩建(kuòjiàn)承载10Gbit/s速率(sùlǜ)以下SDH信号的单纤单向WDM传输系统的工程设计。

其它WDM光缆传输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0.2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

1.0.3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灵活”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规定。

1.0.4设计中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合理利用原网络设施,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1.0.5工程设计应注意密切结合业务网的需要,保证与业务网各要素间的衔接配合。

1.0.6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商用化装备。

1.0.7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当本规定与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准。

1.0.8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定有困难时,应对不能执行本规定的内容充分论述理由并提出报告呈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2.名词术语

AFRAbsoluteFrequencyReference绝对基准(jīzhǔn)频率

ALSAutomaticLaserShutdown激光器自动(zìdòng)关闭

APRAutomaticPowerReduce自动光功率(gōnglǜ)减少

ASEAmplifiedSpontaneousEmission放大(fàngdà)的自发辐射

BABoosterAmplifier功率(gōnglǜ)放大器

BERBit-ErrorRatio误码率

EDFA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掺饵光纤放大器

EMElementManagement网元管理

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纠错

FWMFourWaveMixing四波混频

HRDSHypotheticalReferenceDigitalSection假设参考数字段

HRPHypotheticalReferencePath假设参考通道

ITU-T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izationSector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

LALineAmplifier线路放大器

LCTLocalCraftTerminal本地维护终端

LTLineTermination线路终结

MPI-SMainPathInterfaceattheTransmitter主通道发送端

MPI-RMainPathInterfaceattheReceiver主通道接收端

MSTMultiplexerSectionTermination复用段终结

NFNoiseFigure噪声系数

OAOpticalAmplifier光放大器

OADM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光分插复用器

OASOpticalAmplifierSpan光放段

ODOpticalDemultiplexer光分波器

OMOpticalmultiplexer光合波器

OPMOpticalPerformanceMonitor光性能监测模块

OSCOpticalSupervisoryChannel光监控通路

OSNROpticalSignaltoNoiseRatio光信噪比

OTOpticalTransponder光转换器

OTUOpticalTransponderUnit光转换器单元(dānyuán)

PAPre-Amplifier前置(qiánzhì)放大器

PTPathTermination通道(tōngdào)终结

REGRegenerator再生(zàishēng)中继器

RARamanAmplifier喇曼放大器

RSRegeneratorSection再生(zàishēng)段

RxOpticalReceiver光接收机

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SNRSignaltoNoiseRatio信噪比

STM-nSynchronousTransportModuleLeveln同步传送模块n级

TxOpticalTransmitter光发送机

T-MUXTransportMultiplexer子速率复用器

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

3.系统制式及系统设计

3.1波分复用光线路系统(xìtǒng)特性

3.1.1波分复用光线路(xiànlù)系统的光通路数量可分为16通路、32/40通路(tōnglù)、80通路(tōnglù)、160通路。

3.1.2波分复用光线路系统的光通路信号类型及速率(sùlǜ),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WDM光通路信号类型及速率

信号类型

信号速率(Kbit/s)

STM-16

2488320

STM-64

9953280

3.1.3波分复用光线路系统光信号传输方向为单纤单向。

3.2系统组成、分类

3.2.1WDM系统由波分复用终端设备和光线路放大设备及光分插复用设备组成。

波分复用终端设备包括合波器、分波器、光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喇曼放大器(可选)、波长转换器(可选)、子速率复用器(可选)。

光线路放大设备包括光线路放大器、喇曼放大器(可选)。

光分插复用设备包括合波器、分波器、光线路放大器(可选)、喇曼放大器(可选)、波长转换器(可选)、子速率复用器(可选)。

3.2.2WDM系统结构可根据波长转换器的运用与否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开放式系统,即SDH信号通过波长转换器接入波分复用系统,其SDH光接口符合G.957/G.691标准,如图3.2.2-1所示;二是集成式系统,即SDH信号不通过波长转换器接入波分复用系统,其SDH光接口符合G.692的要求,如图3.2.2-2所示。

图3.2.2-1开放式WDM系统(xìtǒng)

注:

Tx为具有(jùyǒu)G.957/G.691光口的SDH终端设备。

图3.2.2-2集成式WDM系统(xìtǒng)

注:

Tx、REG分别(fēnbié)为具有G.692光口的SDH终端(zhōnɡduān)、中继设备。

 

3.3光线路系统主光通道接口

3.3.1工程中宜选用带有光放大器的WDM系统,其应用代码应符合表3.3.1-1~3.3.1-7的规定。

表3.3.1-1的应用代码是基于STM-16速率、由16或32/40个光通路组成;表3.3.1-2的应用代码是基于STM-64速率、由32/40个光通路组成,每个通路的速率可以是STM-16、STM-64或几种速率的混合。

80、160波的系统分类如下:

(1)无喇曼放大器、只有常规带外FEC的80、160波WDM系统(50GHz间隔)。

应用代码见表3.3.1-3。

每个通路的速率可以是STM-16、STM-64或几种速率的混合。

(2)具有常规FEC、喇曼放大器的80、160波WDM系统(50GHz间隔)。

应用代码见表3.3.1-4。

每个通路的速率可以是STM-16、STM-64或几种速率的混合。

(3)具有(jùyǒu)常规FEC、喇曼放大器的80波WDM系统(100GHz间隔(jiàngé))。

应用代码见表3.3.1-5。

每个通路(tōnglù)的速率可以是STM-16、STM-64或几种(jǐzhǒnɡ)速率的混合。

(4)具有超强FEC、喇曼放大器的80、160波WDM系统(50GHz间隔(jiàngé))。

应用代码见表3.3.1-6。

每个通路的速率可以是STM-16、STM-64或几种速率的混合。

(5)具有超强FEC、喇曼放大器的80波WDM系统(100GHz间隔)。

应用代码见表3.3.1-7。

每个通路的速率可以是STM-16、STM-64或几种速率的混合。

应用代码的构成方式:

nWx—y.z

其中代码:

n——为波长的最大数量;

W——表示局间传输距离的分类;

L:

表示长距离,V:

表示甚长距离,V’:

为甚长距离特例;

U:

表示超长距离;

x——表示此应用代码中允许的光放段数量(对于不带有在线放大器的系数x=1,此时不表示);

y——为通路信号的比特率(STM-n等级);

z——为光纤类型,2:

表示G.652光纤;5:

表示G.655光纤。

表3.3.1-116波、32/40波WDM系统的应用代码

(基于STM-16基础速率)

应用场合

长距离

甚长距离

波长范围

1530~1565nm

光纤类型

G.652、G.655

G.652、G.655

再生目标距离

~640km

~360km

~545km

光放段数量

8

3

5

光放段间距

~80km

~120km

~100km

16通路

16L8-y.z

16V3-y.z

16V’5-y.z

32通路

32L8-y.z

32V3-y.z

32V’5-y.z

注:

40通路的应用代码可参考32通路的应用代码。

表3.3.1-232/40波WDM系统(xìtǒng)的应用代码

(基于(jīyú)STM-64基础速率)

应用场合

长距离

甚长距离

波长范围

1530~1565nm

光纤类型

G.652、G.655

再生目标距离

~640km

~480km

~300km

~360km

光放段数量

8

6

3

3

光放段间距

~80km

~80km

~100km

~120km

16通路

16L8-64.2/5

16L6-64.2/5

16V’3-64.2/5

16V3-64.2/5

32通路

32L8-64.2/5

32L6-64.2/5

32V’3-64.2/5

32V3-64.2/5

注:

40通路(tōnglù)的应用代码可参考(cānkǎo)32通路的应用代码。

 

表3.3.1-3无喇曼放大器、只有(zhǐyǒu)常规带外FEC的80/160波WDM系统

(50GHz间隔)的应用代码

(采用G.652/G.655光纤、基于STM-64基础速率)

应用场合

长距离

甚长距离

波长范围

1530~1605nm

光纤类型

G.652、G.655

再生目标距离

~640km

~300km

光放段数量

8

3

光放段间距

~80km

~100km

80通路

80L8-64.2/5

80V’3-64.2/5

160通路

160L8-64.2/5

160V’3-64.2/5

表3.3.1-4具有常规FEC、喇曼放大器的80/160波WDM系统

(50GHz间隔)的应用代码

(采用G.652光纤、基于STM-64基础速率)

应用场合

长距离

甚长距离

波长范围

1530~1605nm

光纤类型

G.652

再生目标距离

~1120km

~600km

光放段数量

14

6

光放段间距

~80km

~100km

80通路

80L14-64.2

80V’6-64.2

160通路

160L14-64.2

160V’6-64.2

 

表3.3.1-5具有常规(chángguī)FEC、喇曼放大器的80波WDM系统

(100GHz间隔(jiàngé))的应用(yìngyòng)代码

(采用(cǎiyòng)G.652光纤、基于(jīyú)STM-64基础速率)

应用场合

长距离

甚长距离

波长范围

1530~1605nm

光纤类型

G.652

再生目标距离

~1600km

~800km

光放段数量

20

8

光放段间距

~80km

~100km

80通路

80L20-64.2

80V’8-64.2

 

表3.3.1-6具有超强FEC、喇曼放大器的80/160波WDM系统

(50GHz间隔)的应用代码

(采用G.652光纤、基于STM-64基础速率)

应用场合

长距离

甚长距离

波长范围

1530~1605nm

光纤类型

G.652

再生目标距离

~1440km

~700km

光放段数量

18

7

光放段间距

~80km

~100km

80通路

80L18-64.2

80V’7-64.2

160通路

160L18-64.2

160V’7-64.2

表3.3.1-7具有超强FEC、喇曼放大器的80波WDM系统(xìtǒng)

(100GHz间隔(jiàngé))的应用(yìngyòng)代码

(采用(cǎiyòng)G.652光纤、基于STM-64基础(jīchǔ)速率)

应用场合

长距离

甚长距离

波长范围

1530~1605nm

光纤类型

G.652

再生目标距离

~2000km

~900km

光放段数量

25

9

光放段间距

~80km

~100km

80通路

80L25-64.2

80V’9-64.2

3.3.2WDM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光接口参考点,应符合图3.3.2的规定。

图3.3.2—1集成式波分复用光线路系统光接口参考点

图中的光线路系统的参考点有:

∙S1…Sn分别为光通路1…n发射机的光连接器输出端光纤的参考点,为G.692接口;

∙RM1…RMn分别为OM/OA输入端之前的光纤光连接器的参考点;

∙MPI-S为在OM/OA输出(shūchū)端光连接器之后的光纤的参考点;

∙S’为线路(xiànlù)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器之后的光纤的参考点;

∙R’为线路放大器输入(shūrù)端连接器之前的光纤的参考点;

∙MPI-R为在OA/OD输入(shūrù)端光连接器之前的光纤的参考点

∙SD1…SDn为OA/OD光连接器输出(shūchū)端的参考点;

∙R1…Rn为接收机光连接器输入端的参考点。

图3.3.2—2开放式波分复用光线路系统光接口参考点

图中的光线路系统的参考点有:

∙S1…Sn分别为光通路1…n发送端光转换器的光连接器输出端光纤的参考点,为G.692接口;

∙RM1…RMn分别为OM/OA输入端之前的光纤光连接器的参考点;

∙MPI-S为在OM/OA输出端光连接器之后的光纤的参考点;

∙S’为线路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器之后的光纤的参考点;

∙R’为线路放大器输入端连接器之前的光纤的参考点;

∙MPI-R为在OA/OD输入端光连接器之前的光纤的参考点

∙SD1…SDn为OA/OD光连接器输出端的参考点;

∙R1…Rn为接收端光转换器光连接器输入端的参考点为G.692接口;

∙S为发射机的光连接器输出端光纤的参考点,为G.957接口;

∙R为接收机光连接器输入端的参考点,为G.957接口;

3.3.3WDM光纤数字传输工程的32/40x2.5Gbit/s、16x10Gbit/s、32/40x10Gbit/s、80/160x10Gbit/s通路的WDM系统主光通道接口参数,应分别符合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的规范要求。

3.3.4WDM光纤数字传输工程的应用代码应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合理(hélǐ)选用。

3.4光通路信号(xìnhào)光接口

3.4.1WDM光纤数字传输工程的通路信号光接口(jiēkǒu)应符合表3.4.1的规定(guīdìng),表中字母(zìmǔ)S表示短距离局间传输,L表示长距离局间传输;字母后第一位数字表示STM-N等级,第二位数字“1”表示标称工作波长为1310nm、使用G.652光纤,“2”表示标称工作波长为1550nm、使用G.652光纤。

表3.4.1通路信号光接口分类

应用场合

短距离

长距离

接口标准

G.692

标称中心波长

符合条款3.4.4

光纤类型

G.652

G.652

目标距离

~15km

~80km

STM-16

S-16.1、S-16.2

L-16.2

STM-64

S-64.2

L-64.2

3.4.2WDM光纤数字传输工程的通路信号在S1~Sn、R1~Rn光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E、附录F、附录G。

3.4.3光转换设备的应用

1.WDM光纤数字传输工程的通路信号,对于G.957的发射机可通过光转换器(OTU)实现G.692的发射机,实现方式应符合图3.4.3的规定。

图3.4.3通过光转换器实现G.692的发射机

2.OTU按其在WDM传输(chuánshū)系统的位置分为发送端OTU、作为(zuòwéi)再生中继器的OTU和接收端OTU。

3.发送(fāsònɡ)端OTU、作为(zuòwéi)再生中继器的OTU和接收端OTU均应具有对再生段开销(kāixiāo)字节(B1、J0)进行非介入监视的功能。

4.WDM光纤数字传输工程光转换设备的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E、附录F、附录G。

3.4.4WDM光纤数字传输工程的16通路的各通路信号光接口的标称中心波长和中心频率应符合表3.4.4-1的规定、32通路系统的各通路信号光接口的标称中心波长和中心频率应符合表3.4.4-2或3.4.4-3的规定、40通路系统的各通路信号光接口的标称中心波长和中心频率应符合表3.4.4-4的规定;80通路系统宜采用基于C波段80通路,各通路信号光接口的标称中心波长和中心频率应符合表3.4.4-5的规定,也可采用基于C+L波段80通路的WDM系统,分别采用C波段的40个波长和L波段的40个波长,C波段40个波长为191.80~196.05THz,波长间隔为100GHz;L波段40波长为186.95~190.90THz,波长间隔为100GHz。

160通路系统的各通路信号光接口的标称中心波长和中心频率应符合表3.4.4-5的规定。

16通路的WDM系统每个光通路中心频率间隔为100GHz(中心波长间隔为0.8nm),最大中心频率偏移为+/-20GHz(中心波长偏移0.16nm),该值为寿命终了值。

32/40通路、基于STM-16基础速率的WDM系统每个光通路中心频率间隔为100GHz(中心波长间隔为0.8nm),最大中心频率偏移为+/-20GHz(中心波长偏移0.16nm),该值为寿命终了值。

32/40通路、基于STM-64基础速率的WDM系统每个光通路中心频率间隔为100GHz(中心波长间隔为0.8nm),最大中心频率偏移为+/-12.5GHz(中心波长偏移0.1nm),该值为寿命终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