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0261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docx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和应急救援体系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05〕57号)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尽快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现就“十一五"期间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健全机构,完善预案,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全市安全生产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救援队伍的建设。

2007年全市县(市、区)乡(镇)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机构,2008年建立8支综合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初步完成构建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目标。

  

(二)健全和完善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2007年上半年出台市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化企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2007年完成县乡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高危重点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审查工作,组织开展高危行业应急救援演练。

  (三)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2007年完成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库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

2008年建成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实现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管理.

  三、具体措施

  

(一)明确职责,强化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领导。

市安监局作为市政府综合监管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全市安全生产领域的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监督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的实施;组织开展对各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审查,组织开展和检查指导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督促落实预案责任和防范措施;组织对全市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工作;指导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准确上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及事故统计报表工作;分析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发布相关信息;负责牵头对非煤矿山及地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组织全市安全生产应急培训等工作。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和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建立和完善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通知》(晋安字〔2003〕38号)的要求,市安监局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的日常工作.

  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全市安全生产事故的抢险协调指挥工作。

具体负责全市安全生产领域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市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导协调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和应急救援人员、抢险物资、防护设施和装备的配备情况;负责全市高危行业重大危险源检查及登记建档工作;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计划、购置、储备和维护工作,抢险救援时负责储备物资调用事项的安排工作;检查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演练工作;指导大型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单位签定应急救援协议并实施救援工作.

  各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领导,要结合辖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围绕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职责,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责任,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体制和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增强应急和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二)健全机构,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和机制。

按照全市“十一五"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建设目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把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要尽快落实应急救援管理机构;高危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和组建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不折不扣落实应急管理职责。

已组建的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以改善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兰花集团公司、天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要在2008年前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重点产煤乡镇和中型企业在2008年组建兼职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凡自身无能力组建的企业必须与现有的具有抢险资质的各类救援机构签订有偿服务协议,真正把应急抢险工作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各类应急救援机构,要注意协调理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与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工作关系;要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统一指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合力。

在机构建设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的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强化忧患意识、执行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养成勤勉敬业、雷厉风行、尊重科学、敢打硬仗的作风;加强业务建设,强化教育、培训与训练,提高管理水平和实战能力。

  (三)加强防范,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有关规定,各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门别类制修订本辖区、本部门、和本企业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在2007年底形成市、县、乡、生产经营单位四级的“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应急管理体制.

  各县(市、区)政府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部门管理及行业的特点,制定完善部门应急预案;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总体应急预案和分级应急预案;驻市中央企业、省属企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完善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并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及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要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备案;乡镇政府、县级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各级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审查、演练等作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

通过应急预案的备案、审查和演练,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预防能力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的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通过审查和演练,进一步修订预案的质量,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生产经营单位要积极组织应急演练工作,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建立应急救援小分队,完善应急抢险物资装备.高危行业的企业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可采取多种形式,演练的指挥、装备、分工、过程、措施、记录等要明确,通过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教育职工、充实应急装备,全面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防范能力和处置事故的应对能力。

  (四)依靠科技,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6〕211号)要求,为及时、准确上报全市安全生产信息,加强应急预测预警、信息报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畅通,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接收和显示来自事故现场、救援队伍以及各渠道的信息统一管理,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和信息系统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信息平台。

  1、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市安监局安全监控系统为基础,逐步扩大安全监控范围,对高危企业的生产场所、车间、仓库、操作控制室、配电室、重大危险源等处,实行装备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联网监控,形成市级信息平台。

并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协调指挥系统相衔接.晋城市安全信息调度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全市安全生产信息和安全生产事故信息.

  2、各县(市、区)、市直主管部门要利用现有互联网站增加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平台,并以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为值守应急的基本通信手段,作为全市应急信息传输渠道,公布各级各部门应急联络信息,形成全天候、快速反应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处理和抢险救灾的调度指挥,实现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管理。

  3、建立和存储安全生产事故接报信息、预测预警信息、监测监控信息以及应急指挥过程信息等信息数据库,对分析事故提供依据。

  (五)强化培训,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能力。

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培训使受训对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应急管理知识得到拓展,增强危机意识,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组织的应急救援管理培训,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掌握事故隐患辩识和应急预案编制,提高应急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搞好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是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组队伍的培训,重点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和事故发生的特点,熟练掌握事故隐患辩识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技能,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四是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重点是熟悉企业应急预案,熟练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增强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意识,提高排查事故隐患和事故处置、应急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六)加大支撑,搞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在2007年建立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库,为应急管理和事故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各级各部门要依托大型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研究和工程中心,开展突发性事故灾难预防、处置的研究攻关;鼓励、支持救援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救援技术和装备,提高应急救援装备的科技含量。

三是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方共同支持的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投入机制。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06〕57号)等有关规定,要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的有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

同时要认真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有偿服务的具体实施办法。

四是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防范的投入保障机制。

五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动态,开展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合作,积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学习培训,学习、借鉴国内外事故灾难预防、处置和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有益经验。

  (七)狠抓落实,切实加强事故防范和救援工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一是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与监控,做好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

建立预警制度,加强事故灾难预测预警工作,要定期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要及时进行预警.二是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作用,坚持“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整改的工作机制。

安监部门应组织矿山、危险化学品及其他相关专业救援队伍参与企业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调查、危险源监控以及应急知识培训等工作。

三是以生产经营单位、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加强基层和现场的应急管理工作。

从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建立救援队伍、加大应急投入、完善救援保障、普及应急知识等方面入手,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各环节、各岗位,全面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第一时间的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

四是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做好信息报告等工作.对重特大事故灾难信息、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它灾害和灾难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各级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及时上报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做好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对发生事故的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抢救,控制险情,减少损失。

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科技手段,加强事故发展趋势预测工作,发挥专家的作用,科学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

同时,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组织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有效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力量,调集救援物资与装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各级各部门要对所辖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处置、相关防范工作和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改进工作,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三月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