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707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探究1881Word下载.docx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

mobilelibrary;

APP;

functionoptimized;

functionexpanded

  当前,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迅速。

移动图书馆APP以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扩展性强等移动客户端应用特点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体验,因此代表了当前移动图书馆技术最为先进、功能最为强大的一种服务模式[1],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也选择提供这一满足用户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服务模式。

而决定高校图书馆APP寿命的APP用户体验,即APP的功能易用性与完备性如何,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APP具有的功能是否一致?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APP是否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与实践?

基于上述两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网络访问、安装体验等方法,对国内外能代表高校图书馆APP应用最高水平的13所高校图书馆APP应用及功能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APP功能的不足与改进之处,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的优化和拓展对策方案,以期为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的APP服务概况

  笔者依据《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以下简称《报告》),在2015年7月对《报告》中排名前100的高等学校图书馆APP服务现状进行调研。

方法为:

①通过网络访问各图书馆网站;

②查看、记录其开展移动信息服务的情况;

③通过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下载、安装各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APP来体验其服务。

调研后发现: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移动APP建设模式主要有定制开发(包括自主开发和委托外包开发,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都定制开发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APP)与购买商业化产品(如国内的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三大商业化APP系统)两种模式;

《报告》中排名前100的高校图书馆有90所高校图书馆提供了移动图书馆APP服务;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APP建设主要是购买商业化产品,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三大APP系统几乎占据了已开通移动图书馆APP服务馆约96%的份额(超星移动图书馆的有79所;

书生之家的有6所,其中有3所同时也开通了超星;

汇文手机图书馆的有10所,其中有6所同时也开通了超星)。

  同时,笔者通过对国内三大手机APP系统(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和代表了定制开发最高水平的高校APP移动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功能调查和测试后发现:

所调研的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均已具备了“馆藏信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续借预约”、“通知公告”、“新书推荐”、“读者荐购”“在线阅读”与“分享”等最基本功能。

依托APP已经能够实现基本的移动信息服务。

另外,每一款APP系统也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水平开发了如“多媒体阅读”、“文献传递”、“资源导航”、“在线展览”和“空间预约”等特有功能(见表1)。

  2国外高校移动图书馆APP服务

  笔者依据U.SNews全球大学排名,对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前15名中具有代表性的10所大学图书馆进行了网络调查,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除具有如国内高校图书馆APP服务的馆藏查询、新书推荐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如条码识别、资源推送等国内图书馆APP服务所没有的拓展功能(见表2)。

这一结果也说明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APP通过拓展其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大、更深范围的服务而提升了用户的服务体验,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APP开发与服务起到了借鉴作用。

  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APP的拓展功能主要有:

  

(1)条码识别。

条码识别获取图书馆文献和信息资源,不仅帮助使用者,而省去了输入文字的繁琐;

(2)在线展览。

在线展览可以在APP系统中展示学校的资源和内容。

使用者可以随时使用移动终端浏览所展览的内容;

(3)资源推送。

资源推送可以是学校图书馆使用APP平台向所有用户推送图书馆的资源,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订制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用户推送订制的资源。

此功能在10所图书馆中都有使用,说明此功能较普及而且十分重要;

(4)社区。

该社区是根据具有共同爱好或兴趣的用户聚集到一起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模块;

(5)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具有实时的特点,在任意时间点上都需要有馆员为读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

(6)虚拟体验。

虚拟体验功能主要用于体验对现实环境的模拟。

  3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APP不足之处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APP开发与服务还在功能拓展上存在着内容单一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予以重视与完善改进。

如果结合国内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开展现状去仔细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则会发现功能单一只是其所存在的一个表面问题,其深层问题和不足还包括缺少标识性和文化性、缺乏结合用户的细致设计、缺失个性化订制功能等问题。

  3.1缺少标识性和文化性

  如前所述,目前约96%的国内高校图书馆APP服务系统是购买的商业化产品,商业化APP服务系统的构建、设计和研发均由商业公司完成,没有针对具体图书馆设计适合的模式。

国内已有学者提出第三方研发的移动图书馆APP标识和名称以第三方公司品牌标识和名称为主,完全不能体现购买和使用移动图书馆平台的图书馆形象。

以“超星移动图书馆”为例,笔者通过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下载、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后,需在APP的用户列表中选取所在学校并使用借阅证登录后使用。

经测试,如选择其他学校用户,也可以通过取消“登录”信息提示框后进入,但看到的界面都是一致的,仅在界面上方显示不同的学校用户名称而已。

  可见,作为通用型的商业化APP产品,从APP的名称到APP的有关图片和文字均大体一致,只有涉及到某些具体的功能(如读者登录、本馆馆藏检索)时才体现出差异性。

因而,大多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不能符合本校的文化和形象,没有鲜明的标志性和学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

  3.2缺乏结合读者需求深入细致的设计

  通过上述调研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的商业化移动图书馆APP系统主要功能有馆藏信息查询、个人信息查询、续借预约、通知公告、新书推荐、读者荐购及在线阅读等内容,而其实这些功能通过图书馆Web网站早已实现。

换言之,图书馆APP只是对图书馆Web网站功能的简单移植而已。

这也表明目前国内移动图书馆APP的开发者对用户的需求及用户体验研究不足,没有根据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进行功能拓展和优化。

  例如,读者手里有一本老师推荐阅读的书,想检索下图书馆是否有收藏,如果检索功能相同的前提下,因APP一般运行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屏幕较小,显示的信息较少,操作也没有电脑方便,读者往往会选择使用电脑。

但如果移动图书馆APP具有扫描ISBN号二维码直接检索的功能,不再需要输入书名、作者等信息,直接扫描就可以进行检索。

但目前并未发现国内有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具备直接扫描ISBN号二维码进行资源检索的功能。

  3.3缺失个性化订制功能设计

  不同的读者通过移动图书馆APP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服务是不同的,移动图书馆APP应具备个性化订制功能,如能从界面订制、资源订制到使用喜好订制等多方面实现个性化订制功能设计,读者定会获得更良好的“针对性服务”体验。

目前,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及汇文手机图书馆三大APP系统和代表性定制开发高校移动图书馆(主要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APP都没有个性化订制设计与功能,仅在读者登录后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和下载所需电子图书到书架里时呈现出差别和不同,但这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个性化订制。

  4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的APP功能优化与拓展方案

  4.1设计专属标识,融入学校和图书馆特色文化

  高校图书馆可以将各自的馆徽、馆名、馆名题字、颜色、图书馆及学校标识性建筑物场景等嵌入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界面设计中,同时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图书馆的办馆特色、馆藏特色资源等文化内容及元素融入到APP中,使读者在使用APP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APP的专属感、亲切感,提升熟悉度体验,从而提高移动图书馆APP的读者接纳度。

  4.2针对APP的载体特性,设计移动图书馆APP特有功能

  如前所述,APP的载体一般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具有屏幕小、显示信息量少、方便携带、随时使用等特性,可根据相关特性设计移动图书馆APP特有的一些功能。

  如,“一键式”直达功能设计,包括:

(1)“一键续借”,当读者通过APP接收到图书即将超期的推送信息后,需要续借时,读者点击APP中的“确定续借”,即完成续借操作;

(2)“一键预约”,对于不在架上已借出图书,读者可以通过APP一键预约。

当图书归还时,系统通过APP推送信息第一时间通知读者,方便读者第一时间借到;

(3)“一键求助”,对于显示在馆,但是又在架上找不到的图书,读者可以在APP中向书库管理员请求帮助,读者点击APP中的“帮助请求”,即将未借出又不在架上的图书,通过APP直接反馈给图书馆员,便于图书馆及时处理图书遗失或者乱架等异常情况。

如,设计图书的ISBN号扫码匹配功能,使读者随时随地快捷查看图书馆是否入藏,而省去读者输入书名、作者等信息查询的繁琐。

  再如,APP嵌入电子报刊订阅功能,发送APP推送信息及时提醒读者电子报刊更新信息。

还可通过电子期刊版面的导航功能设计,让读者能够轻松在电子报纸不同版面间切换,方便读者直达所需阅读版面。

  4.3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供知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不断设计和开发移动图书馆APP的个性化订制功能,使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如推行:

  

(1)实时交互的参考咨询服务。

读者使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图书馆的身份认证并进行信息捆绑,具有身份的唯一特性,无需读者再进行注册、建立用户信息和核对信息,即使读者不登录,不在线也可以收到离线信息,对于图书馆开展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具有先天便利条件。

对于读者和图书馆馆员,只要移动终端随身,就能进行互动,使读者第一时间获得帮助和信息。

  目前,国内移动APP应用客户端,如大家熟知的淘宝网APP中已嵌套其自开发“阿里旺旺”软件,能够实现基于文本、图片和语音的线上实时交流,及时交互,快速响应和解决用户的问题,其易用性和便捷性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

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和功能。

  

(2)语音搜索。

各种移动设备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但与PC、手提电脑比较,文字录入不够快捷。

目前,谷歌、XX等搜索引擎推出了语音搜索功能,能够进行语音识别,将语音转换为文字,实现关键词搜索。

国内移动App,如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也推出了语音搜索功能,用户只需点击搜索栏中的麦克风图标,然后说话即可进行搜索,免去输入文字的麻烦。

移动图书馆APP也应考虑读者在不便输入文字的情况下使用,实现语音搜索,既方便快捷,提高读者查找、获取资源效率,又能扩大信息服务用户范围,纳入更多的用户。

  (3)嵌入式读者教育。

借鉴MOOC模式,将读者教育内容碎片化,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的硬件优势和软件优势,通过各种文本、语音、视频、动画,将读者教育内容嵌入读者利用APP的各个情景和过程。

读者既可以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在利用APP过程中随时调出,反复学习,从而有效克服传统读者“入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不直观、现场教学破坏图书馆安静氛围的缺点,同时提高读者“入馆教育”普及率,积极发挥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职能。

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移动APP加入了一些微视频内容,可以使读者随时学习和及时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5结语

  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APP服务提供率虽然很高,却基本上都是采用商业化产品,高校图书馆对商业公司提供的移动图书馆APP功能过于依赖,使得移动图书馆APP功能的优化与拓展受到局限。

没有突出各自功能的服务特色和资源优势。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主动结合读者需求,依托移动信息服务和载体的特性,不断思考如何优化和拓展移动图书馆APP功能,并通过移动图书馆APP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知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以推动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APP服务乃至图书馆服务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