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0771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docx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

记录代号:

QB/ZSWJ-B-19-04

使用号:

项目名称:

高边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时间

交底单位

接受单位

主持人

主讲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及主要施工方法

1.1Zk69+890~70+010左侧边坡

坡表分布残坡积含黏性土碎石,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

⑨/3层含黏性土碎石,灰黄、灰色,稍密-中密,厚度约3.3~9.4m,工程性质较好,属普通土(II);◎22/16层强风化砂岩,灰黄色,岩质软,岩体破碎,为软石(IV);023/16层中风化砂岩,灰色,岩质较硬,岩体破碎,为软石(IV);◎12/16层强风化泥岩,灰黄、灰色,岩质软,岩体破碎,为软石(IV);◎13/16层中风化泥岩,青灰、灰色,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为软石(IV)。

层理产状:

①60°∠26°。

节理:

②200°∠89°,平直闭合,8~10条/m;③213°∠74°,弧形,光滑,6~7条/m。

该段路堑长度120m,左侧最大开挖高度约29.3m,可按四级开挖,第一~三级边坡坡高8.0m,第四级开挖到顶,级间设置宽2m的平台,边坡坡率自下至上分别为1:

1.0、1:

1.25、1:

1.25、1:

1.50。

第一二三级边坡采用方形锚杆框格防护,第四级边坡采用TBS生态植被护坡形式;第一级边坡锚杆长度9m,第二、三级边坡锚杆长度12m,锚杆采用A90钻孔,灌注水灰比0.4~0.5的纯水泥浆;锚杆水平间距2.5m。

1.2K74+225~74+345右侧边坡

坡顶分布残坡积含黏性土碎石,坡体可见强风化基岩出露,岩性为砂岩。

⑨/3层含黏性土碎石,灰黄色,稍密~中密,厚度约3.4m,工程性质较好,属普通土(II);◎12/21层强风化砂岩,黄褐、灰白色,岩质软,岩体破碎,为软石(IV);◎13/21层中风化砂岩,灰绿、灰、灰白色,岩质硬,岩体较破碎,为次坚石(V)。

层理产状①:

190°∠70°。

节理:

②97°∠81°,平直,闭合,4~5条/m;③55°∠15°,平直,闭合,4~5条/m。

该段路堑长度120m,右侧最大开挖高度约34.6m,可按5级开挖,第一~四级边坡坡高8.0m,第五级开挖到顶,边坡坡率自下至上分别为1:

0.7、1:

1.0、1:

1.0、1:

1.25、1:

1.25,边坡平台宽度均为2m,碎落台宽度1m。

第一二三四级边坡采用方形锚杆框格防护,第五级边坡采用TBS生态植被护坡形式;第一级边坡锚杆长度9m,第二、三级边坡锚杆长度12m,第四级边坡锚杆长度9m,锚杆采用A90钻孔,灌注水灰比0.4~0.5的纯水泥浆;锚杆水平间距2.5m。

1.3K76+410~76+647右侧边坡

右侧坡顶出露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坡脚分布残坡积含帮性土角砾,下部为中风化砂岩。

⑨/2层含黏性土角砾,灰黄色,工程性质一般,属普通土(II);◎12/21层强风化砂岩,灰白色,岩质软,岩体破碎,为软石(IV);◎13/21层中风化砂岩,灰白色,岩质硬,岩体破碎,为次坚石(V);2/1层构造破碎带,灰黄、灰白色,节理裂隙很发育极发育,岩体破碎,为软石(IV)。

层理产状:

①231。

∠68°。

节理:

②68°∠61°,平直闭合,节理密集:

路堑区发育断层,产状314∠76*,与线位近乎平行,受断层影响,岩体破碎,节理发育。

该段路堑长度120m,右侧最大开挖高度约32.3m,可按四级开挖,第一级边坡高度6m,第二、三级边坡高度8m,第四级开挖到顶,边坡坡率自下至上分别为l:

0.3、1:

0.75、1:

0.75、1:

0.75,边坡平台宽度均为2m,碎落台宽度1m。

第一级边坡采用锚杆挡墙防护,第二三四级边坡采用方形锚杆框格防护;第一、二级边坡锚杆长度6m,第三级边坡锚杆长度9m,第四级边坡锚杆长度9m、12m,锚杆采用A90钻孔,灌注水灰比0.4~0.5的纯水泥浆;锚杆水平间距2.5m。

1.4K77+475~77+720两侧边坡

坡表上覆残坡积含黏性土碎石,厚度大,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凝灰岩。

⑨/1层含碎石粉质黏土,厚度约1-2m,厚度大,工程性质-一般,属普通土(II);➊12/3层强风化凝灰岩,岩质软,岩体破碎,为软石(IV);下部为013/3层中风化凝灰岩,淡紫色,块状构造,岩质较软,岩体完整性--般,为次坚石(V);◎12/21强风化砂岩,灰白色,层状构造,岩质较软,为软石(IV);◎13/21层中风化砂岩,灰白色,层状构造,岩质硬,岩体完整性一般,为次坚石(V);@/1层构造破碎带,灰黄、灰白色,节理裂隙很发育极发育,岩体破碎,为软石(IV)。

层理产状(砂岩)①:

300°∠45°。

路堑区发育断层F25,产状146°∠67°,与线位小角度相交,路堑左坡位于断层上盘,右坡位于位于断层下盘,岩体破碎,节理发育。

路堑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贫乏。

该段路堑长度245m,右侧最大开挖高度约23.8m,可按四级开挖,第一级边坡高度3m,第二、三级边坡高度8m,第四级开挖到顶,边坡坡率自下至上分别为l:

0.25、1:

1.25、1:

1.25、1:

1.25,边坡平台宽度均为2m,碎落台宽度1m。

第一级边坡采用路堑挡墙防护,第二三四级边坡采用TBS生态植被防护。

左侧最大开挖高度约22.8m,可按四级开挖,第一级边坡高度3m,第二、三级边坡高度8m,第四级开挖到顶,边坡坡率自下至上分别为l:

0.25、1:

1.0、1:

1.25、1:

1.25,边坡平台宽度均为2m。

第一级边坡采用路堑挡墙防护,第二级边坡采用锚杆框格防护,第三级边坡采用TBS生态植被防护;第二级边坡锚杆长度9m,锚杆采用A90钻孔,灌注水灰比0.4~0.5的纯水泥浆;锚杆水平间距2.5m。

1.5ZK80+467~80+605左侧边坡

地形地貌:

低丘地貌,植被较茂盛,发育有毛竹及灌木等,自然坡度约25°~40°,天然边坡稳定性较好。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坡表强风化基岩出露,坡顶覆盖残坡积含黏性土碎石,基岩为强~中风化砂岩。

层强风化砂岩,灰紫、青灰色,岩质较软,岩体破碎,为软石(IV):

层中风化砂岩,灰紫、青灰,层状构造,岩质较硬,岩体完整性--般,为次坚石(V)。

层理产状:

①189°∠27°:

节理:

②130°∠66°,密集,平直闭合;③218°∠88°,密集平直闭合。

该段路堑长度138m,左侧最大开挖高度约34.97m,可按五级开挖,第一、二、三、四级边坡高度8m,第五级开挖到顶,边坡坡率自下至上分别为l:

0.75、1:

0.75、1:

1.0、1:

1.25、1:

1.25,边坡平台宽度均为2m。

第一二三四五级边坡采用TBS生态植被防护。

2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边坡开挖主要以爆破形式开挖,局部靠近建构筑物地段采用破碎头机械开挖。

2.1土质路堑

边坡开挖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或铲运机开挖运输,对施工场地狭窄地段无法进入机械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施工。

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路堑挖方采用横向台阶分层开挖,深挖路堑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次序,做到运土、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挖方式,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

边坡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岩体土体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

深挖路段安排先行施工。

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与路基成型协调进行,深挖路堑开挖一阶、防护一阶,与路基成型平行流水作业,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

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床底层上部的填筑施工,其施工方法与路堤基床底层填筑施工相同。

路堑地段的附属工程及时施做,并紧随路基成型尽早完成。

路基相关配套工程与路基同步施工,并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路基本体的整体性和密实性。

2.2石质路堑

(1)深路堑石方开挖

施工机械:

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风钻或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装碴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至填方路堤。

施工方法:

一般路堑采用分段分层深孔爆破开挖,分层厚度不大于7m。

先开挖中间,两边预留保护层,以减少对边坡的扰动,保持边坡良好的成型。

在临近建筑物地段采用松动爆破。

对于开挖断面较小的山脊地段,采用风钻钻孔,小梯段逐层剥离保护层开挖方法;对于开挖断面大、边坡高度大于8m的地段,岩石较硬、整体性好的采用分梯段纵向掘进的方法施工,保证边坡平整及施工流畅。

路堑石质边坡距设计坡面5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采用潜孔钻打眼孔;光爆后,应立即清刷边坡,从开挖线往下分级刷坡,每下挖2~3m时,应对新开挖坡面刷坡。

(2)爆破方法开挖石方程序

爆破影响调查与评估→爆破施工组织设计→培训考核、技术交底→主管部门审批→清理爆破区施工现场的危险石等→炮眼钻孔作业→爆破器材检查测试→炮孔检查合格→布装炸药及安装引爆器材→布设安全警戒岗→堵塞炮孔→撤离施爆警戒区和飞石、震动影响区的人、畜等→爆破作业信号发布及作业→清楚盲炮→解除警戒→测定、检查爆破结果。

(3)石方开挖要求

1)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岩层产状和施工环境等确定开挖方案。

石方爆破开挖路基应以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为主,禁止采用大爆破施工;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及坡脚预加固技术。

2)采用爆破法开挖石方,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线外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以确定合理的爆破设计和保护措施。

3)收集现场数据加以分析,制订最优爆破设计。

4)严格检查爆破所需的各种器材。

各器材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方可使用。

5)所有爆破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6)对起爆顺序和起爆方式要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最佳效果。

现场施工时,起爆网络连接要严格按爆破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

在使用电雷管和导爆索之前要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无质量问题。

7)应加强装药过程的控制,严格按设计控制药量,不能少装或多装;间隔段填筑物要均匀;按岩石粉的自然密度装药,严禁捣实,堵塞的长度按要求安装。

8)爆破前,必须检查起爆网络,确保爆破顺序。

9)爆破施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

测量标定炮孔位置、钻孔、炮孔检查、爆破器材准备、装药、连接爆破网络、布设安全岗哨、炮孔堵塞、爆破覆盖、起爆信号、起爆、消除瞎炮、处理危石、解除警戒、石方清运、爆破效果分析及资料记录。

10)挖方边坡应从开挖线往下分级清刷边坡,每下挖2~3m,应对新开挖边坡进行刷坡。

对于软质岩石边坡可用人工或机械清刷;对于坚硬和次坚硬岩石边坡,可使用炮眼法、裸露药包法爆破清刷边坡,同时应清除危石、松石。

清刷后的石质路堑边坡,坡率不应陡于设计规定。

11)每次爆破完毕后,应及时清运爆破石方;整理完毕应测量路床高程,高出设计高程的要进行铲出,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低于设计高程的要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级配碎石填平、碾压密实。

边坡的修整,即边坡表面的破碎岩石要全部清除掉,按设计要求进行刷坡。

12)石质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时,可设置渗沟进行排导。

渗沟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不宜小于30cm,横坡度不宜小于6%。

3.技术要求及实施方法

3.1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截水沟设置→边坡开挖→坡面防护(分层)→修砌平台截水沟→下一循环。

施工前必须详细复查设计文件中的地质资料、边坡和加固形式、工程数量,并且做好土工试验。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及时施工边坡防护工程、排水工程,以确保路基边坡的稳定。

施工放样必须保证路基的中桩、边桩等标志桩准确无误,边桩放样时必须保证垂直中线,每一梯段(3m~7m)进行一次控制复测工作。

在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先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必须保证刷坡或保护层开挖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扰动。

挖方边坡应从开挖面往下分段修整,每下挖2~3m,对新开挖边坡刷坡,同时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

3.2边坡截、排水沟

为了避免雨水等地表水对边坡的冲刷,造成边坡的进一步不稳定,按设计图纸对边坡进行临时排水沟、坡顶截水沟、平台截水沟等排水措施。

截、排水沟设置在离挖方边坡顶一定的距离,以不影响边坡稳定,截水沟挖出的土放在沟与路堑间修成土台并夯实,台顶有向截水沟的横坡。

截、排水沟每隔10~15米设置伸缩缝,缝宽2厘米,内填浸沥青麻绳。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尤其是地质不良地段、土质松软、渗透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地段。

开挖至每级平台时,在每级平台设平台截水沟,截水沟类型根据现场开挖地质构造及设计图纸选取不同类型截、排水沟。

3.3边坡开挖

边坡开挖主要以爆破形式开挖,局部靠近建构筑物地段采用破碎头机械开挖。

3.3.1土质路堑

边坡开挖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或铲运机开挖运输,对施工场地狭窄地段无法进入机械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施工。

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路堑挖方采用横向台阶分层开挖,深挖路堑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次序,做到运土、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挖方式,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

边坡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岩体土体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

深挖路段安排先行施工。

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与路基成型协调进行,深挖路堑开挖一阶、防护一阶,与路基成型平行流水作业,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

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床底层上部的填筑施工,其施工方法与路堤基床底层填筑施工相同。

路堑地段的附属工程及时施做,并紧随路基成型尽早完成。

路基相关配套工程与路基同步施工,并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路基本体的整体性和密实性。

3.3.2石质路堑

(1)深路堑石方开挖

施工机械:

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风钻或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装碴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至填方路堤。

施工方法:

一般路堑采用分段分层深孔爆破开挖,分层厚度不大于7m。

先开挖中间,两边预留保护层,以减少对边坡的扰动,保持边坡良好的成型。

在临近建筑物地段采用松动爆破。

对于开挖断面较小的山脊地段,采用风钻钻孔,小梯段逐层剥离保护层开挖方法;对于开挖断面大、边坡高度大于8m的地段,岩石较硬、整体性好的采用分梯段纵向掘进的方法施工,保证边坡平整及施工流畅。

路堑石质边坡距设计坡面5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采用潜孔钻打眼孔;光爆后,应立即清刷边坡,从开挖线往下分级刷坡,每下挖2~3m时,应对新开挖坡面刷坡。

(2)爆破方法开挖石方程序

爆破影响调查与评估→爆破施工组织设计→培训考核、技术交底→主管部门审批→清理爆破区施工现场的危险石等→炮眼钻孔作业→爆破器材检查测试→炮孔检查合格→布装炸药及安装引爆器材→布设安全警戒岗→堵塞炮孔→撤离施爆警戒区和飞石、震动影响区的人、畜等→爆破作业信号发布及作业→清楚盲炮→解除警戒→测定、检查爆破结果。

(3)石方开挖要求

1)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岩层产状和施工环境等确定开挖方案。

石方爆破开挖路基应以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为主,禁止采用大爆破施工;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及坡脚预加固技术。

2)采用爆破法开挖石方,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线外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以确定合理的爆破设计和保护措施。

3)收集现场数据加以分析,制订最优爆破设计。

4)严格检查爆破所需的各种器材。

各器材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方可使用。

5)所有爆破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6)对起爆顺序和起爆方式要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最佳效果。

现场施工时,起爆网络连接要严格按爆破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

在使用电雷管和导爆索之前要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无质量问题。

7)应加强装药过程的控制,严格按设计控制药量,不能少装或多装;间隔段填筑物要均匀;按岩石粉的自然密度装药,严禁捣实,堵塞的长度按要求安装。

8)爆破前,必须检查起爆网络,确保爆破顺序。

9)爆破施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

测量标定炮孔位置、钻孔、炮孔检查、爆破器材准备、装药、连接爆破网络、布设安全岗哨、炮孔堵塞、爆破覆盖、起爆信号、起爆、消除瞎炮、处理危石、解除警戒、石方清运、爆破效果分析及资料记录。

10)挖方边坡应从开挖线往下分级清刷边坡,每下挖2~3m,应对新开挖边坡进行刷坡。

对于软质岩石边坡可用人工或机械清刷;对于坚硬和次坚硬岩石边坡,可使用炮眼法、裸露药包法爆破清刷边坡,同时应清除危石、松石。

清刷后的石质路堑边坡,坡率不应陡于设计规定。

11)每次爆破完毕后,应及时清运爆破石方;整理完毕应测量路床高程,高出设计高程的要进行铲出,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低于设计高程的要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级配碎石填平、碾压密实。

边坡的修整,即边坡表面的破碎岩石要全部清除掉,按设计要求进行刷坡。

12)石质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时,可设置渗沟进行排导。

渗沟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不宜小于30cm,横坡度不宜小于6%。

3.3.3爆破参数设计

爆破施工必须严格控制爆破地震波、冲击波、个别飞散物、噪声、粉尘、有毒气体等爆破有害效应,达到国标规定的范围之内,另外根据项目的特点等因素确定爆破方案,根据本工程所属的爆破工程类别、所选择的钻爆方法及现场踏勘实情知道将使用二号岩石乳化炸药、改性铵油炸药,普通瞬发电雷管、毫秒延时电雷管、毫秒延时导爆管雷管、导爆索等火工材料。

爆破方案实施原则如下:

(1)对于开挖数量不多、开挖断面不高(小于4m时),且坡面较陡时,应采用浅孔松动控制爆破施工法。

爆破后粒径达不到要求的岩石,采用施工机械进行二次破碎。

(2)对于开挖数量较多、开挖断面较高(大于4m时),岩体硬度系数较大的爆区,且有足够大的安全距离可做钻机平台时可采用预留爆破加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法施工。

爆破后粒径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岩石,采用机械进行二次破碎。

3.3.3.1深孔松动控制爆破

(1)孔径和孔深

主要爆破区山坡较平缓,可以采用自行式或支架式潜孔钻机进行造孔。

根据炮孔设计位置,修筑潜孔钻机行走便道,用挖掘机清除爆破区覆盖层或强风化岩石后,进行孔位放样,潜孔钻机就位,采用钻头直径为φ100mm潜孔钻机成孔,成孔直径100mm~110mm,孔深由台阶高度和超深确定,L=H+h,m。

(2)超深(h)

钻孔超深可按以下公式确定:

H=(0.15~0.35)W底

式中:

W底——底盘抵抗线,m。

岩石松软时取小值,岩石坚硬时取大值。

本工程中岩石较软建议超深控制在0.8~1.5m内,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予以调整、修改。

(3)底盘抵抗线W底

W底=(30~50)d,m

根据岩石硬度,此取W底=35d=3.5m

(4)孔距与排距

1)孔距

孔距(a)是指同一排深孔中相邻两钻孔中心线间的间距。

孔距按下式计算:

a=mW底

式中m为炮孔密集系数。

密集系数m值通常大于1.0,但是第一排往往由于底盘抵抗线过大,应选用较小的密集系数,以克服底盘的阻力。

此处取m=0.9,则孔距a=3.0m

2)排距

本工程采用等边三角形布孔方式,排距与孔距的关系为:

b=agsin60°=0.866a=2.6m,实际取2.5m

(5)单位炸药消耗量q

根据岩石的可爆性,初选q=0.25kg/m³~0.40kg/m³,在实际施工中,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并根据岩石性质的改变进行调整。

(6)每孔装药量

1)前排孔装药量

Q=q·a·W底·H

式中H——台阶高度,以H=7m计,则

Q=0.30×3.0×3.5×7=22.05kg

2)后排孔装药量

Q=K·q·a·b·H

式中K——考虑受前面各排孔的岩体阻力作用的增加系数,一般取1.1~1.2,本工程取1.1,则

Q=1.1×0.30×3.0×2.5×7=17.325kg

3)单孔装药量验算:

按如下公式进行

Q=q线L实

式中q线为实际线装药密度,乳化炸药为5.5kg/m,L实为装药长度,如单孔深度为8.5m,孔径为90mm,则L实取6m,带入验算得实际单孔装药量为Q=5.5×6=33kg,由此可看出前后排装药量均能满足全部装入炮孔要求。

3.3.3.2浅孔松动控制爆破

(1)炮孔直径d

d=38~42mm

(2)炮孔间距a

炮孔间距根据岩石的性质、地质构造以及炮孔直径而定,一般情况下可取a=1.0~1.5m。

(3)炮孔排距b

取b=0.8a=0.8~1.2m。

(4)炮孔深度L

本次爆破根据实际地形取L=2~3m。

(5)单位炸药消耗量q

根据岩石性质,本次爆破取q=0.25~0.40kg/m³,则最大单孔装药量为:

Q最=q·a·b·L=0.30×1.5×1.2×3=1.62kg

(6)布孔方式

根据路堑断面形式本次爆破浅孔排炮布孔方式与中深孔爆破布孔方式相同,都为梅花形布孔,边坡处为倾斜孔,倾斜角度与设计边坡坡度一致。

3.3.3.3预裂爆破

(1)炮孔直径d

d=105mm

(2)炮孔间距a

炮孔间距根据岩石的性质、地质构造以及炮孔直径而定,一般情况下可取a=1.0~1.5m,本工程拟定取1.0m。

(3)炮孔深度L

预裂孔孔深根据台阶高度确定,为减少底根处理量,预留孔要超深(对于坡底线已开挖到位的地段,孔无需超深,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钻孔深度),本次爆破根据实际地形取L=8m。

(4)单位炸药消耗量q

根据岩石性质,本次爆破取q=0.25~0.40kg/m³。

(5)堵塞长度L2

L2=(0.7~1.0)W底,本工程取3.5m

(6)单孔装药量Q

预留孔采用间隔装药结构,线装药密度取ρ=250g/m,则

Q=ρL=250*4.5=1.125kg

2.3.3.4装药结构

(1)深孔松动控制爆破主爆孔采用连续装药结构,缓冲孔采用间隔装药结构,预裂孔采用间隔装药结构。

(2)浅孔松动控制爆破采用连续装药结构。

3.3.3.5炮孔填塞及覆盖

合理的填塞长度和良好的填塞质量,对改善爆破效果和提高炸药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填塞能降低爆炸气体的损失和尽可能增加钻孔装药量。

良好的填塞质量是尽可能增加爆炸气体在孔内的作用时间和减少空气冲击波、噪声和个别飞散物危害的有效手段。

填塞材料采用炮泥,炮泥采用含水率约为10%的天然黏土。

填塞应采用分层捣实,不得有空隙或间断。

填塞长度(L)按下列公式确定:

L2=(0.7~1.0)W底

深孔松动控制爆破中取L2=3.5m,浅孔松动控制爆破中不得小于1.4m。

为防止个别炮孔因堵塞质量不好而产生飞石,完成装药及堵塞后,每个孔口压一个土袋,然后在外部覆盖一张炮被。

各类型爆破参数取值见下表:

表3.3-1爆破孔参数值表

爆破方式

台阶高度

H:

m

最小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