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217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课设报告.docx

统计学课设报告

 

 

一、调查方案

1.调查方案设计

图书馆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内的藏书楼,主要担负着知识流动、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是一个为教学,科研提供一切资源的学术机构,在学校培养人才、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调查目的

调查的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是否有造成浪费,了解对不同书籍的满意度,以及电子图书与印刷版书籍的不同使用情况,找出不足,制定出相关的对策,以利于提高图书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提高我们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调查方法

3.1抽样框的设计

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大学生对图书馆利用率的调查。

调查对象定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

因此抽样框定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名册,用以抽选学生。

3.2调查方法的选择

方案一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学生上课课间休息的时间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方案二

采用分层抽样,首先调查对象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然后在经济管理学院各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5人进行调查。

方案一可能会导致各个年级所抽取的人数不平均,导致抽样结果不准确。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采用方案二进行抽样。

4.调查内容

大学生去图书馆的频率;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满意度;大学生对图馆利用和个人成绩的关系;对于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建议等。

(见【附件】)

5.调查对象:

经管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

每个专业发15份问卷。

6.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根据有关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结合我们的调查课题关于图书馆利用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确定了调查目的和方法,其次,我们决定调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个年级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反应调查状况,使调查数据更全面,更真实。

调查的具体内容是大学生去图书馆的频率;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满意度;大学生图书管利用和个人成绩的关系;对于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建议等。

7.调查问卷的发放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层抽样,对在校本科生各个年级男、女生各发放问卷60份;我们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共发放问卷60份:

大一:

(男生)8份(女生)7份

大二:

(男生)7份(女生)8份

大三:

(男生)7份(女生)8份

大四:

(男生)8份(女生)7份

总计:

(男生)30份(女生)30份

2、分析报告内容

(收回的6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50份,男生25份,女生25份,分析结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大学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情况

由条形图不难看出,经常使用电子资源的人极少,大多数的同学对于图书馆的资源状况不是很了解,进一步说明图书馆的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应该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同学熟悉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更方便的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电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注:

图中1表示经常使用2表示偶尔使用3表示很少使用4表示从未使用过)

2.大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方法情况

由饼形图我们不难看出,从整体看,大多数同学们的主要的借阅图书方法是自己随机寻找,另一部分同学通过图书馆分类和图书检索系统来寻找图书,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是同学老师推荐的。

图书馆设计的图书检索系统和图书分类就是为了方便同学们能快捷的找到图书,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大多数同学还是用了最费时费力地方法。

(二)原因和差别分析

1.大学生各个年级每周去图书馆次数的分析

方法:

探索性分析

描述

年级

统计量

标准误

每周平均去图书馆次数

大一

均值

2.6667

.42164

方差

2.667

标准差

1.63299

极小值

1.00

极大值

6.00

范围

5.00

大二

均值

1.8182

.22636

方差

.564

标准差

.75076

极小值

1.00

极大值

3.00

范围

2.00

大三

均值

2.8462

.45073

方差

2.641

标准差

1.62512

极小值

1.00

极大值

5.00

范围

4.00

大四

均值

2.1818

.37703

方差

1.564

标准差

1.25045

极小值

1.00

极大值

5.00

范围

4.00

由探索性分析可以得出大一学生每周去图书馆次数的均值为2.67次,去图书馆次数最大值为6次,最小值为1次,极差为5,标准差为1.6;大二学生均值为1.81次,去图书馆次数最大值为3次,最小值为1次,极差为2,标准差为0.75;大三均值为2.85次,去图书馆次数最大值为5次,最小值为1次,极差为4,标准差为1.6;大四均值为2.18次,去图书馆次数最大值为5次,最小值为1次,极差为4,标准差为1.2。

说明从各年级整体来看,大三学生去图书馆次数最多,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大三学生的专业课相对来说比较多,这也就要求大三学生要抽出较多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还有部分同学需要为考研积蓄知识,因此大三学生去图书馆的次数是最多的;大二学生去图书馆次数的标准差和均值都是最小,因此可以说明大二学生更多的是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学习重心不免有些偏移,所以大部分学生一周去图书馆次数在1-3次之内,不像其他年级的学生波动较大。

由箱线图看,大一学生的箱线图的宽度最宽,说明大一学生去图书馆次数差异最大,其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还没有从高中的紧张学习中过渡出来,而大一课程相对较少,所以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去图书馆学习,一部分学生选择在宿舍上网。

对于大四学生去图书馆次数相对较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大四同学即将毕业,而且课程很少,所以一部分不打算考研的同学就会对学习放松,所以会很少去学习;还有大四学生大部分都会去实习,没有时间在学校学习。

2.大学生各个年级对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的分析

方法:

交叉列联表

年级*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交叉制表

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

合计

经常

偶尔

很少

从未使用过

年级

大一

计数

0

9

5

1

15

年级中的%

.0%

60.0%

33.3%

6.7%

100.0%

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中的%

.0%

37.5%

35.7%

33.3%

30.0%

总数的%

.0%

18.0%

10.0%

2.0%

30.0%

大二

计数

1

5

4

1

11

年级中的%

9.1%

45.5%

36.4%

9.1%

100.0%

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中的%

11.1%

20.8%

28.6%

33.3%

22.0%

总数的%

2.0%

10.0%

8.0%

2.0%

22.0%

大三

计数

6

4

2

1

13

年级中的%

46.2%

30.8%

15.4%

7.7%

100.0%

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中的%

66.7%

16.7%

14.3%

33.3%

26.0%

总数的%

12.0%

8.0%

4.0%

2.0%

26.0%

大四

计数

2

6

3

0

11

年级中的%

18.2%

54.5%

27.3%

.0%

100.0%

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中的%

22.2%

25.0%

21.4%

.0%

22.0%

总数的%

4.0%

12.0%

6.0%

.0%

22.0%

合计

计数

9

24

14

3

50

年级中的%

18.0%

48.0%

28.0%

6.0%

100.0%

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中的%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总数的%

18.0%

48.0%

28.0%

6.0%

100.0%

卡方检验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12.353a

9

.194

似然比

14.241

9

.114

线性和线性组合

3.054

1

.081

有效案例中的N

50

a.12单元格(75.0%)的期望计数少于5。

最小期望计数为.66。

H0:

四个年级对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没有显著差别。

H1:

四个年级对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有显著差别。

由卡方检验显示结果,双测P值为0.194大于0.05。

接受H0,所以得出结论,四个年级对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没有显著差别。

由交叉表可知,四个年级中经常使用电子资源占18%,偶尔使用的占48%,很少使用的占28%,从未使用的占6%.所以可以看出,偶尔使用电子资源的人数最多,虽然大三学生经常使用电子资源的学生明显多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但是整体来看,四个年级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整体偏少,所以可以看出学生对电子资源的使用不太了解或者不够满意,要想让同学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还需要学校提高电子资源的质量和进行这方面的相关宣传。

3.大学生性别不同对每学期借书数量影响的分析

方法:

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

均值方程的t检验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下限

上限

每学期借书数量

假设方差相等

6.177

.016

-2.110

48

.040

-1.04000

.49288

-2.03101

-.04899

假设方差不相等

-2.110

37.263

.042

-1.04000

.49288

-2.03844

-.04156

组统计量

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每学期借书数量

25

2.3600

1.18603

.23721

25

3.4000

2.16025

.43205

H0:

性别不同对每学期借书数量没有显著差别。

H1:

性别不同对每学期借书数量有显著差别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的结果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中:

P值为0.016小于0.05,所以应该用假设方差不相等那一行的数据,然后进行均值方程的t检验,双侧P值为0.042,小于0.05,故结果拒绝H0,即性别不同对每学期借书数量有显著差别。

其中,男生平均每学期借阅2.36本,标准差为0.24;男生平均每学期借阅3.4本,标准差为0.43;由组统计量可以看出,女生平均比男生多借一本图书,女生标准差大于男生的,这也可以看出女生比男生更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但是女生借书数量的差异比较大。

4.大学生在图书馆具体学习情况的分析

方法:

方差分析

ANOVA

平均成绩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489.969

3

163.323

2.885

.046

组内

2604.185

46

56.613

总数

3094.154

49

描述

平均成绩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均值的95%置信区间

极小值

极大值

下限

上限

上自习

31

78.6194

6.69435

1.20234

76.1638

81.0749

64.00

90.00

电子阅览

6

73.5833

9.62505

3.92941

63.4825

83.6842

60.00

85.00

看小说,上网

6

70.0000

9.79796

4.00000

59.7177

80.2823

60.00

85.00

查阅资料

7

73.8857

7.26348

2.74534

67.1681

80.6033

62.00

82.00

总数

50

76.3180

7.94645

1.12380

74.0596

78.5764

60.00

90.00

多重比较

平均成绩

LSD

(I)去图书馆干什么

(J)去图书馆干什么

均值差(I-J)

标准误

显著性

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上自习

电子阅览

5.03602

3.35584

.140

-1.7189

11.7910

看小说,上网

8.61935*

3.35584

.014

1.8644

15.3743

查阅资料

4.73364

3.14861

.140

-1.6042

11.0715

电子阅览

上自习

-5.03602

3.35584

.140

-11.7910

1.7189

看小说,上网

3.58333

4.34407

.414

-5.1608

12.3275

查阅资料

-.30238

4.18605

.943

-8.7285

8.1237

看小说,上网

上自习

-8.61935*

3.35584

.014

-15.3743

-1.8644

电子阅览

-3.58333

4.34407

.414

-12.3275

5.1608

查阅资料

-3.88571

4.18605

.358

-12.3118

4.5404

查阅资料

上自习

-4.73364

3.14861

.140

-11.0715

1.6042

电子阅览

.30238

4.18605

.943

-8.1237

8.7285

看小说,上网

3.88571

4.18605

.358

-4.5404

12.3118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H0:

在图书馆学习状况对学习平均成绩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

H1:

在图书馆学习状况对学习平均成绩的影响有显著差别。

由一图可以看出P值为0.046小于0.05,F值为2.885大于Fα,可以肯定大学生在图书馆学习状况对成绩有显著影响。

从二图可以看出,经常上自习的学生平均成绩为78.62,标准差为6.69,电子阅览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3.58,标准差为9.63,上网看小说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0,标准差为9.80,查阅资料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3.89,标准差为7.26。

成绩好的学生在图书馆一般都是上自习和查资料,而成绩较差的同学来图书馆一般都是上网,看小说,或者用电子资源玩游戏等。

检验1:

H0:

μ1=μ2,H1:

μ1≠μ2。

检验2:

H0:

μ1=μ3,H1:

μ1≠μ3。

检验3:

H0:

μ1=μ4,H1:

μ1≠μ4。

检验4:

H0:

μ3=μ2,H1:

μ3≠μ2。

检验5:

H0:

μ2=μ4,H1:

μ2≠μ4。

检验6:

H0:

μ3=μ4,H1:

μ3≠μ4。

检验1中,P值为0.14,大于0.05,接受H0,不能认为上自习和电子阅览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

检验2中,P值为0.014,小于0.05,接受H1,可以认为上自习和看小说上网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

检验3中,P值为0.14,大于0.05,接受H0,不能认为上自习和查阅资料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

检验4中,P值为0.41,大于0.05,接受H0,不能认为看小说、上网和电子阅览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

检验5中,P值为0.94,大于0.05,接受H0,不能认为看小说、上网和电子阅览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

检验6中,P值为0.36,大于0.05,接受H0,不能认为看小说、上网和查阅资料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

三图可以看出上自习和看小说,上网对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

因此可以说明去图书馆干什么对成绩是有显著影响的。

(三)原因分析

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在图书馆停留时间关系的分析

方法:

回归分析

相关性

平均成绩

每次停留时间

平均成绩

Pearson相关性

1

.924**

显著性(双侧)

.000

N

50

50

每次停留时间

Pearson相关性

.924**

1

显著性(双侧)

.000

N

50

50

**.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模型汇总

模型

R

R方

调整R方

标准估计的误差

1

.924a

.854

.851

3.06353

a.预测变量:

(常量),每次停留时间。

Anovab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1

回归

2643.665

1

2643.665

281.685

.000a

残差

450.489

48

9.385

总计

3094.154

49

a.预测变量:

(常量),每次停留时间。

b.因变量:

平均成绩

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误差

试用版

1

(常量)

59.684

1.082

55.179

.000

每次停留时间

4.805

.286

.924

16.783

.000

a.因变量:

平均成绩

1.散点图可以看出,图书馆停留时间与成绩有线性关系。

2.由图二可知,P值0.000小于0.05,图书馆停留时间与成绩有很大关系。

3.在进行回归分析,r=0.924,说明去图书馆停留时间与成绩是高度相关的;R方=0.854,说明在成绩的取值中,有85.4%可以由成绩与在图书馆停留时间的线性关系来解释,因此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估计误差为3.06,说明由在图书馆停留时间来估计成绩时,平均误差为3.06分;

4.H0:

β1=0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H1:

β1≠0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进行显著性检验,F值为281.69大于Fα,P值为0.000小于0.05,可以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5.H0:

β1=0每次停留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显著。

H1:

β1≠0每次停留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显著。

回归系数的检验,t值大于tα/2,单侧P值为0.000小于0.025,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因此可以确定成绩与图书馆停留时间的线性关系为:

y=59.684+4.805x。

(四)后果分析

1.大学生每周去图书馆次数受其对图书馆整体满意程度影响的分析

描述

图书馆整体满意度

统计量

标准误

每周平均去图书馆次数

十分满意

均值

2.7857

.40841

一般

均值

2.5172

.26083

感觉较差

均值

1.3333

.33333

很不满意

均值

1.2500

.25000

根据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上图书馆满意程度为十分满意的平均去图书馆的次数均值为2.78次,满意程度为一般的平均去图书馆的次数均值为2.52次,满意程度为感觉较差的平均去图书馆的次数均值为1.33次;满意程度为很不满意的平均去图书馆的次数均值为1.25次.可以看出随着对图书馆满意程度的降低,大学生去图书馆的次数呈现下降的趋势。

所以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多关注大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并进行调整,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2.大学生认为图书馆对拓展知识面影响的分析

(注:

1表示一直会去;2表示多数会去;3表示偶尔;4表示从不)

根据饼形图显示结果,大多数的人认为图书馆对拓展知识面影响一般,较少的大学生认为图书馆对拓展知识面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结果,这也直接导致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的结果。

正因为大多数大学生不认为图书馆对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影响,也就得出了条形图的显示结果大多数的人偶尔或从不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来扩充知识。

3.大学生对图书馆不满之处的分析

由饼形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图书馆的座位不足,因此,也能联想到,这就是导致图书馆利用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图书馆图书种类较少也是图书馆的一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不认为图书馆对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希望学校为图书馆进行扩充,以便同学们能更好的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3、总结

本次调查报告是围绕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的情况展开的,在每个细节上,小组成员都经过了仔细的探讨,通过查找大量资料及咨询老师的意见,设置图书馆的利用率调查问卷,掌握学生的切实需求和对图书馆书籍的期望,最后提出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建议。

通过这次统计学课程设计,我们对统计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统计学里面的具体内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且也能比较熟练的使用SPSS进行相关的操作。

我们发现,问卷的设计需要对主题深入的分析,调查的实施也需要很多的技巧。

在问卷设计和进行调查方面,我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调查问卷设计缺陷。

调查问卷主题内容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调查的结果。

调查涉及的问题要考虑所学的分析方法所需要的数据类型编写。

我们组一共有五名同学,可能无法将问题想的非常全面,导致一两个题目没有内在含义。

二、调查结果质量得不到保证。

当被调查人在填写问卷时,不能保证不出现理解误差和记忆性误差,尤其是问道需要思考的问题,被调查者可能为了方便没有认真去考虑就直接回答问卷。

三、调查结果广而不深。

调查问卷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的太多,被调查者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调查问卷内容都比较简短不能深入探讨某些问题和原因。

四、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问卷调查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回收率,否则资料的代表性就会受到影响。

回收率受问卷长度、问题难易程度等因素相关。

在分析数据时同样也有一些小问题。

比如,对数据的类型没有正确的认识,把分类数据与顺序数据搞混;在进行t检验时,忘记先对方差是否相同进行检验,导致选错了,但是最后经过小组的复核,及时把分析结果进行了改正;在探索性分析中,因为软件给出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但是我们刚开始只用了,均值一个数据进行分析,后来发现这是完全不够的,最后又进行了调整。

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增大样本量,在设计问卷的时候应字字斟酌,清楚的知道问卷上每一道题的意义与作用,使问卷做得更好。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还需要对统计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分析技巧,这样才能做出一份完美的统计报告。

4、收获和建议

通过本次课设我们发现学校图书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图书馆的藏书有限。

读者到管率低,一些同学反映有些想看的书在图书馆不能找到,图书馆无馆藏此书。

另外,很多学生并不常去图书馆借书,对书籍的阅读需要很大一部分是自己购买,或者同学之间转借阅读。

2.图书管理混乱。

图书检索系统使用率低,图书馆的书籍都是按分类摆放的,但是由于看书的同学在看完书后不能正确的将图书归位,而且图书管理人员在整理图书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图书摆放混乱,同学们找不到自己想看的书,而且较少使用检索系统,导致图书利用率低

3.学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了解太少。

不少学生对电子资源认识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图书馆资源里面有这么宝贵的资源,导致大量电子资源闲置。

许多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有限,或因对文献检索的操作方法不了解,导致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