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308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docx

用天正建筑绘制建筑施工图

§16.2计算机绘制建筑平面图

绘制建筑图是一项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操作来进行提高的技能,现以

为例,介绍使用天正建筑软件绘制建筑图纸的基本步骤。

点击天正图标,打开窗口,5.0及以上版本会遇到一个选择对话框,选择Acad。

dwt模式,进入平面类的图纸绘制状态(其中的另一选项Tch3d。

dwt模式是进行三维建模工作的界面).接下来应该做一些前期的绘图环境的配置,这在开始绘图之前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一、设置新图,并为新图赋名

下拉菜单:

文件→新建;

这时候仍然会遇到选择平面还是三维的对话框,继续点击选择Acad.dwt模式,得到新的完全干净的图形空间.

在使用电脑软件绘制图纸的时候,为了操作方便,通常采用1:

1的比例进行绘制,而所有的出图比例就需要在设置新图时候完成了。

点击天正菜单中“出图比例”按钮,在命令框中出现以下提示(凡楷体字内容均为命令窗口中人机交换的显示信息):

指令:

chscl

请输入出图比例<1:

100>1:

在此处输入200、300、500等数字,可以控制整张图纸的出图比例,系统默认的出图比例为1:

100,以括号内提示信息直接显示,如果回车就代表沿用默认值。

此时如果仍然选用比例1:

100,直接回车即可。

点击右侧天正菜单上部“初始设置"按钮,出现对话框,选择平面门窗式样及标注斜线式样,以及其他相关的设置,它们都将成为本图新的默认形式,全部完成以后点击“确定”。

完成所有设置以后,从下拉菜单:

文件→保存→在对话框的文件名位置输入图形文件名称,同时选择保存的文件夹位置,全部确定以后单击“保存”按钮,新图赋名完成。

二、绘制轴网

绘制建筑平面图一般从建立轴网开始,以此作为墙体的定位.绘制轴网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种是画线偏移法,另一种是对话框定义法。

首先介绍画线偏移法.

指令:

layer↓

获得图层控制弹出式对话框,选择“新建”,获得一排新的高亮的图层条,修改新图层名称为DOTE,这也是使用对话框定义法系统自动生成的轴网的图层名称。

点击DOTE层颜色方块,在新弹出的颜色选择框中选择最上排的红色,点击“确定”,将此层颜色定义为红色。

继续本层的操作,在“线型”栏目单击,再次获得新的弹出对话框,系统默认的线型在此只有实线和虚线两种,单击“载入”,再次弹出的新框中找到线型“dote",点击成为高亮选项以后,点“确定”,这时候在原有的线型选择对话框中出现了第3种单点长画线,选择成为高亮以后按“确定",可以看到DOTE层的线型已经被定义为单点长画线。

选择本层高亮后点击对话框右上方的“当前层”,将其定义为当前层,然后再次点击“确定”回到绘图界面.

使用LINE命令绘制一条水平直线和一条铅垂直线,由于当前层已经定义为轴线层,所以直接得到了红色的单点长画线,线的长度以略长于横竖两个方向总长度为佳。

使用偏移OFFSET命令,依照

中开间和进深数据画出

中轴网。

接下来介绍对话框定义法。

定义图层的整个过程与画线偏移法同,在确定当前层为红色单点长画线的DOTE层后,在右侧的天正菜单中,轴网→直线轴网,点击获得弹出式对话框中按照需要的数据输入开间和进深数据,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得到一个随鼠标移动的轴网,在图纸空间中单击鼠标将其放置完毕,经过修整后同样获得如

的轴网。

三、绘制墙体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双线墙→双线直墙

指令:

dwall

请点取墙的起点(圆弧墙宜逆时针绘制)/F—取参照点/D—单段/〈退出>:

这时用鼠标点取需要作为起点的轴线交点,会看到命令窗口出现新的提示:

墙厚当前值:

左墙120,右墙240。

请点取直线的下一点/A—弧墙/W—墙厚/F-取参照点/U—回退/<结束>:

此时看到的墙厚当前值就是最初在初始设置中定义的左右墙厚,如果没有更改,则系统自动默认为左120右240。

如果需要修改,操作如下:

请点取直线的下一点/A-弧墙/W—墙厚/F—取参照点/U-回退/〈结束>:

W↓

请输入左墙厚〈120>:

120↓

请输入右墙厚<240>:

120↓

墙厚当前值:

左墙120,右墙120。

这样就将墙厚定义为240,并且进入下一循环。

移动鼠标,依次点取墙段轴线的端点位置的交点,可以看到图纸中自动生成了沿此段轴线的双线墙.如果操作失误,可直接在此循环中输入U,回车回退上一个墙段生成的操作。

同时图纸中自动生成灰色的墙层(WALL),通常使用LAYER命令将此层定义为255号颜色.

全部墙线绘制完毕以后,按鼠标右键或者在命令窗口直接回车,结束墙线绘制命令,获得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作图工作量,在平面图左右对称的情况下,一般只画出其中的一半,然后使用镜像命令直接生成另外的部分。

四、柱子插入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柱子单墙

根据需要选择“方柱插入”或“圆柱插入",点击后都会出现相应的弹出式对话框,用于控制柱子形状,同时在对话框中也可自由选择方柱与圆柱的切换.

本例为演示需要设置方柱,插入时输入柱高、柱宽、基点定位数值,点击“确定”。

命令:

fzh

请点取柱子的插入点(轴线交点)或窗口的第一点<退出>:

鼠标单击轴线交点可以插入单个柱子,如果使用窗口选取,则鼠标拉过的窗口范围内所有的轴线交点全部同时插入定义好的柱。

全部柱子插入完成后点击鼠标右键或直接回车退出,获得

五、绘制门窗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门窗

首先用鼠标点击上方的“门”或“窗”,或“高窗”,在此三项中进行切换,选择当前要插入的一项,然后进行后续操作。

以窗为例,如果在通过此墙段各轴线距离正中开窗,点击“中心插入”,看到命令窗口出现:

命令:

wdinc

请点取要插入门窗的墙线<退出〉:

按照提示使用鼠标左键在需要开窗的墙段点击,命令窗口出现:

门窗的宽度(可点取轴线的跨越点)/S—选择已有门窗/<1500〉:

括号内为系统默认宽度1500,输入门窗宽度,回车确认,自动在墙线正中开启了需要的窗,命令窗口进行下一循环,可以进行连续的点取。

同时图纸中自动生成了新的浅蓝色门窗层(WINDOW)和白色的门窗名称层(WINDOW_TEXT).

除了中心插入之后还有一个经常使用的指令“垛宽插入”,点击后在命令窗口看到:

命令:

wdinb

请输入从基点到门窗侧边的距离〈240〉:

这里的基点到侧边的距离是指内侧到洞口之间墙段宽度,输入之后回车。

再点取要插入门窗的墙线(偏向基点一侧)<退出>:

鼠标点取要开窗墙段的内侧墙线,注意此处与前面输入距离的对应.

门窗的宽度(可点取轴线的跨越点)/S—选择已有门窗/<1500>:

定义门窗宽度后回车,进行下一个循环,全部完成后使用鼠标右键或直接回车退出(

)。

六、文本填写

图纸中的文本填写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门窗标注和房间名称等文字填写。

1、门窗标注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门窗→门窗名称

命令:

wdname

请选取要定义名称的平面门窗〈用已有的门窗名称选取〉:

选取所有的C—1后鼠标右键或回车:

新的门窗名称(可点取样板门窗)<改变可见性>:

输入C-1,回车,可以看到所有被选取的窗全部标注为C-1,同理完成其他门窗的标注.

由于在天正菜单中默认的门窗形式有限,所以如果需要改变门窗形式,可以使用WBLOCK指令自行制作门窗的图块在所需要的位置插入(INSERT),同时将门窗标注的字样直接写进该门窗块中,在插入的时候自带标注。

2、文字填写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文字

首先点击“字型参数",在弹出式对话框中定义中文和数字的字型及字高比例等。

完成后点击“文字标注”,在弹出的编辑文字的小横条中键入要标注的汉字,按确定后命令窗口出现:

命令:

wrinput

请给出汉字的插入点(左下角点)〈退出>:

鼠标在图纸上点取汉字的左下角点后命令窗口提示:

字高(小于15为出图实际字高)<500〉:

根据自己的出图比例确定字高,输入后回车。

转角<0>:

由于建筑图纸中汉字始终是正放,所以这里通常都直接回车,得到需要填写的汉字(

).

3、文本编辑

建筑图纸的绘制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已经填写的文本进行修改,此时应该区分已有文字的属性。

从属于块的文字,例如在门窗标注中所生成的门窗名称就从属于门窗块,必须使用天正菜单中文字项里“DDATTE”按钮,然后选取即可进行修改;其他普通的文字不从属于块的就可以使用“DDEDIT”指令进行修改和编辑。

如果文字位置发生偏差,可以使用MOVE命令将目标汉字移至所需位置。

七、楼梯绘制

先按照画墙线的方法补出楼梯端部所缺墙段,如有需要还应开启门窗,然后开始楼梯梯段的平面绘制。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楼梯阳台→两跑楼梯

在弹出的两跑楼梯参数对话框中填入梯段的各项参数,包括踏步宽、梯段宽、栏板宽、各跑步数、总长、总宽、转角,同时做好基点的各项设定。

全部完成以后点击确定,命令窗口出现:

指令:

tstair

请给出两跑楼梯的插入点<退出〉:

鼠标点击选取基点,插入楼梯.使用“单线剖断”指令作出剖切线,如有需要使用TRIM命令修剪,然后使用“箭头绘制"指令作出箭头,标注上下行汉字,完善图形,获得

八、镜像对称

由于建筑图纸中常有对称形态,因此往往只画出其中的一半,要得到完整的图形必须通过镜像指令作出对称部分,获得完整的图形。

在镜像指令执行之前必须进行对文字的设定,将文本镜像设置为可读镜像。

指令:

MIRRTEXT↓

输入MIRRTEXT的新值<0〉:

数值0为可读镜像。

如果此处设定值为1,则在镜像操作以后会获得完全镜像的文字,无法辨认,遇到此种情况时可以使用天正菜单文字一项里的“镜象修复”按钮来进行修复。

指令:

MIRROR↓

选择对象:

W↓(用W窗口方式选择已画出的半个图形)

指定第一个角点:

指定对角点:

选择对象: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

(目标捕捉对称线的上端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

(目标捕捉对称线的下端点)

是否删除源对象?

[是(Y)/否(N)]〈N>:

N↓

用TRIM和ERASE指令修整对称结合处轴线的图形,完成对称作图,获得

九、散水绘制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室外总图→自动散水

指令:

outlna

请在散水一侧的墙线(或搜到的边线)上点一下<退出>:

鼠标点击选取墙线后命令窗口提示:

搜墙线…OK.

散水宽度〈900〉:

输入宽度后回车,自动沿墙边生成散水。

如果此过程出现问题,可以使用OFFSET指令将墙线向外偏移后再修剪(TRIM),同样可以获得散水。

完成后的图样如

十、尺寸及标高标注

尺寸标注分为轴网标注和墙段标注两个主要部分,首先是直接利用天正菜单中的“轴网标注”功能标注轴线及相关的尺寸。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轴网→轴网标注

指令:

dimax

请点取要标注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退出>:

(鼠标点取横断轴线)

起始轴的编号(1AA1AA)〈1〉:

(输入轴号回车)

请点取要标注轴线一侧的横断轴线<退出〉:

可以看到系统自动生成了轴线圈,轴线编号,同时标注了轴间尺寸和轴线总尺寸,同时命令窗口进入下一个循环,点取另一方向的横断轴线完成轴网标注.如果需要对轴线编号进行修改编辑,可以使用菜单中的“单轴变号”与“多轴变号”指令。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尺寸标注→沿直墙注

指令:

dimlwf

请点一下要标注(直墙线)的起始点〈退出〉:

(鼠标点取)

结束点〈退出>:

(鼠标点取)

再点一下尺寸线的位置〈退出>:

(鼠标点取)

请点取不需要标注的轴线<结束点取〉:

(鼠标点取,如无需要直接回车)

此指令功能十分强大,自动生成的连续标注会反映出被选择墙段上的所有洞口及其与轴线的关系,使用这一指令可以完成所需要的内外直墙段的各种细部标注。

由于建筑平面图的总尺寸需要包括墙厚的外包尺寸,而“轴网标注"过程所生成的最外部尺寸为轴线总尺寸,因此在这里还有一步极为重要的步骤。

首先将反映墙厚的尺寸块使用COPY指令拷贝至轴线总尺寸两边,然后,尺寸标注→尺寸工具→标注合并,命令窗口提示如下:

指令:

dmmge

请点取第一个要合并的尺寸标注〈退出〉:

(鼠标点取墙厚尺寸)

再点取第二个要合并的尺寸标注〈退出>:

(鼠标点取轴线总尺寸)

分别点取以后可以看到两个尺寸自动合并,继续合并另一侧,使外部尺寸成为建筑物含外墙厚的总尺寸,修正尺寸标注的各项属性后进行标高标注。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符号标注→标注标高

指令:

eledim

上标注1/右标注2/无引线3/不引出4/请点取标高点〈回车退出〉:

(鼠标点取)

此处的标高为<**。

***>:

(*代表由于鼠标点取位置变化的任意数值,输入标高数值回车)

在平面图中由于不可能严格按照系统坐标在点取时自动生成正确标高,因此通常都是直接利用键盘输入本层的标高来完成的。

全部调整以后所得结果为

十一、图框插入及布图调整

图纸绘制基本完成以后就必须插入图框了,由于在天正中的图形是按实际大小绘制的,因此出图比例实际上是由不同大小的图框插入来实现的。

而前面所进行的尺寸标注等也都是根据设定的出图比例自动调整了大小以满足出图后尺寸比例正常。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布图出图→插入图框

在弹出式对话框中进行图框的选择,如果对各项参数不十分确定,可以通过单击“预演"按钮来查看图框形态以及与所绘制图形大小是否协调,确认后点击“插入”,将图框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如果需要的图标形式和天正默认的图标形式不同,建议在对话框中不选择使用默认的会签栏和图标,而是在放好图框以后使用LINE和PLINE指令手工绘制需要的图标。

注意在手工绘制时先要在窗口上方的图层控制工具栏中下拉选择PUB_TITLE层为高亮,指定系统生成的图框原本的图层为当前层,然后再进行绘制。

良好的图层控制习惯可以帮助操作者更方便地对图纸进行修改编辑。

接下来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对整张图纸的完善修整,包括使用文字标注指令填写图标各项,注写图名,根据需要添加详图索引,如果是底层平面图则需要画出剖切符号和指北针等。

由于在绘制过程中系统生成的墙线只是细实线而出图时墙线应该是粗线,所以要做一定的调节工作.达到目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出图打印时将墙层(WALL)所在的255号颜色(如果没有调整过此项则天正5.0中默认墙层为9号色)设定线宽为粗线宽度,另一种是直接在图纸上进行操作如下:

天正菜单:

旧图编辑→条件接口→墙线加粗

指令:

latoplc

请选取要变粗的墙线(向两侧加粗)〈全选>:

选择对象:

(鼠标选取或直接回车改变所有墙线)

菜单中“墙线加粗"指令是以墙线所在位置为准向两侧加粗,而“向内加粗”指令是保证粗线最外侧为原有墙线位置,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

所有调整完成检查无误以后即完成整张底层平面图的绘制(

)。

§16。

3计算机绘制建筑立面图

天正菜单本身提供了一些立面操作的快捷方式,但由于在绘制平面的时候多已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过修剪添加等工作,导致平面图本身并非纯粹的天正能辨识的图形,所以在实际绘制过程中多以直接的AutoCAD指令进行操作。

现以上节所绘建筑物的①—⑨立面图

为例,介绍使用天正建筑软件绘制建筑立面图的基本步骤。

一、立面图的初始化工作

和平面图一样,立面图也需要进行初始化设置,建立新图,设定相应的出图比例。

同时,为了方便图层管理,一般会根据立面图的外形特征,使用LAYER指令建立图层及其属性关系如表16-2

.

二、制作门窗图块

门窗的形式常常是建筑设计的亮点,几乎每个建筑的立面图中门窗形式都不完尽相同,使用天正软件图库中的门窗立面图块固然是一个办法,但如果需要表达个性化的门窗设计,还是应该使用WBLOCK指令制作独立的门窗图块。

在指令行键入指令WBLOCK后,弹出对话框,选择已画好需要制作成块的图形,在文件名一栏为该图块赋名,选择好存放路径以后点击“确定”,制作成功的图块将在屏幕左上方出现小屏幕预演后迅速消失,存放在指定的目录里。

三、画立面外形轮廓线

设置轴线图层AXIS为当前层,用LINE命令画出定位轴线和立面图的左右对称线(镜像操作之后对称线将擦除).

设置外墙轮廓层WALL为当前层,根据立面方案图和已完成的平面图,用PLINE命令画特粗的地坪线,用LINE命令画出对称立面图的左半个外形轮廓线。

设置细部图线层DETAIL为当前层,用LINE、OFFSET命令画出引条线、窗块插入的基准线等(全部基准线用后将擦除)。

所示。

四、插入窗块、画楼梯等建筑细部

设置楼梯层STAIR为当前层,使用LINE和ARRAY等命令完成楼梯绘制.

设置门窗层D&W为当前层,根据先前作出的窗插入基准线,用INSERT命令依次插入已定义的窗块.然后用ERASE命令擦除所有的基准线.接下来使用LINE等指令绘制出立面各种细部线脚装饰和其他所缺部分,必要时候采用TRIM、OFFSET等指令编辑和修改图形。

所示。

五、作对称图形

使用MIRROR指令作出镜像对称图形,使用ERASE指令擦除对称轴线。

所示。

六、标注尺寸、标高、定位轴线、填写文字

此部分与平面图操作类似,使用天正菜单提供的按钮或者AutoCAD的指令都可以依次完成.

七、填充图形、完善图纸

本例中屋顶图案需要使用HATCH命令填充完成。

由于图案的填充会自动亮出填充范围内的文字和尺寸等内容以使图面清晰,因此填充工作常常放在文字标高等注写完毕之后再进行。

同时,为了使填充的图线在出图的时候方便使用更细的线型以体现层次,通常把图形填充单独设置一层,选用和其他各层不同的颜色。

键入HATCH指令后会出现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选择填充的式样、范围、比例等。

填充范围有两种选取方式:

一种是选择所需要填充部分的所有轮廓线,另一种是点取,在点取的时候只需要将鼠标左键在填充的范围内单击,系统会自动选择此点最靠内的一圈围合线作为填充范围,如果线条没有闭合则会报错。

填充完成,检查全图,确认无误以后即完成整张立面图的绘制

§16.4计算机绘制建筑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的作图过程与立面图类似,均以LINE(直线)、OFFSET(偏移)、TRIM(修剪)、HATCH(填充)等命令为主进行绘图与编辑。

现以上述建筑物的墙身局部剖面图(详图)

为例,简要地说明建筑剖面图的计算机绘图过程如下:

1、仿照平面图、立面图进行初始化处理,命名、存盘,并根据图16—19的特征建立图层及其属性关系如表16-3

2、设置粗线层THICK为当前层,用多义线PLINE命令按照剖切到的线条位置作出各构件断面图的组合,也可以用LINE命令画线,然后用多义线PEDIT命令编辑成分别的连续折线。

油膏嵌缝使用SOLID指令完成,结果如

3、用OFFSET偏移命令取适当间距偏移拷贝出墙身粉刷的厚度线,并用CHANGE指令将其改到细线层上,过程如下:

指令:

CHANGE

选择对象:

(选择刚画出的粉刷厚度线)

指定修改点或[特性(P)]:

P

输入要修改的特性[颜色(C)/标高(E)/图层(LA)/线型(LT)/线型比例(S)/线宽(LW)/厚度(T)]:

LA

输入新图层名(0):

THIN

4、将当前层设置成细线层THIN,使用LINE等基本作图指令完成其余可视细线,并完成剖断线作图(如

)。

5、使用HATCH指令填充材料符号,不同的材料符号选择相应的不同图例来予以填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图例都可以用完全相同的比例进行填充,在每次选择填充的时候都应先调整其比例并进行预演观察效果,在确认比例合适之后再点击确定,如

另外,虽然本例没有出现钢筋混凝土的填充,但由于有部分低版本软件系统提供图库中没有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图例,在此特别说明在遇到此种情况时可以先后选择斜向线条图例和普通混凝土图例进行两次填充组合获得。

使用MIRROR指令作出镜像对称图形,使用ERASE指令擦除对称轴线。

6、标注尺寸、标高、定位轴线、画出详图符号、填写文字,完成全图

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过程与手工绘图的过程大致相同,也是先平面再立面剖面,最后详图,先主要轮廓线后次要轮廓线,先绘制图线再标注说明,等等.其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操作,即使反复修改也只需要在原有图形上进行编辑。

为了绘图更加方便快捷,一般常将平、立、剖及相关详图按比例的相同选择放置进相同的文件,方便对比;而一些相同的图形和文字,完全可以从一个图形复制拷贝到另一个图形上,从而提高作图效率。

此外,熟练地掌握绘图、修改、捕捉(SNAP)等基本操作是计算机绘图达到应用水平的基本保证,使用时候相应功能图标的点击也可以提高作图效率,键盘输入与图标点击的操作配合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捷地完成绘图工作.

本书插图基本均用计算机绘制完成,读者在学习计算机绘图过程中可翻阅、借鉴、参考这些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