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521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docx

电梯井顶板高支模

 

2

 

2

 

3

 

3

 

4

 

5

 

13

 

 

(A-1A-2A-3)

 

720

 

1-911×1-FH2-711×2-FH3-911×3-EH4.6m×2.4m

 

板板面作为支承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计算结果,在天面层板设置16a号槽钢,数量3

 

条,长度为6m,间距600mm,钢管立杆横向间距6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900mm。

电梯井顶板尺寸为4.6m×2.4m,结构楼板厚150mm。

楼层高度为4.75m,在模板支模安装工程方面属于高支模,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由钢管脚手架作立柱支撑,所使用材料符合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

木模板(或夹板)、木枋、支架系统等组成。

 

2、作业条件

 

(1)在安装模板前要先熟悉图纸,然后根据工程的特点,确定木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支架系统。

 

(2)要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3)要根据图纸的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施工前要先根据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等,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工艺

 

1、要求:

使用钢管作立柱,支撑系统基础架设在16a号槽钢,上、下层立柱采用穿心

 

套接驳,上、下层立柱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0。

支模立柱要设置每1.5米为1道不小于

 

3道的纵横水平拉杆,楼面模板应使用夹板,模板铺设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梁是否牢固,

 

模板面是否清洁,模板安装时允许偏差尺寸,轴线位移3mm,标高+2mm,截面尺寸+2mm,

 

垂直度3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5mm,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

 

2、钢管与槽钢的连接

 

钢管底座直接与槽钢点焊固定,防止钢管偏移。

 

3、模板制作和安装

 

(1)板模:

采用18mm厚直边板做楼板模,楼板第一层龙骨为80mm×80mm木枋,间距

 

350mm;第二层龙骨为80mm×80mm木枋,间距600mm,钢管脚手架横向间距600mm,钢管脚

 

手架纵向间距900mm。

 

(2)楼面模板安装

 

a)先在梁侧板外边弹出水平墨线,然后根据楼板跨度,架设支柱及代龙。

 

b)模板接缝要密贴,表面平整、不松动,安装完工后将模板面清扫干净。

 

c)为方便对模板安装的检查加固,安装支顶系统时需留出施工通道。

 

d)本工程模板采用钢管脚手架。

 

(3)各层模板安装均应符合以下要求:

下层楼板应达到足够的强度或具有足够的支架支撑。

上下层楼板的支柱应尽可能在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

 

4、模板制作安装完成后:

1)要先经施工员及有关技术人员验收符合有关要求后,方

 

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2)在砼捣制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5、模板的拆除

 

(1)梁板模板拆除,应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以7天、28天试块抗

 

压强度为依据,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拆模。

 

(2)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起钉,运至指定场地分类归堆存放。

 

三、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防止钢管侧向位移失稳措施:

钢管之间设置3道纵横拉杆,在柱位置的拉杆两边与

 

柱顶紧,将架体连成一整体,并设置一道剪刀撑使其不能移到。

 

2、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

 

不得空架梁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3、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4、拆楼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5、在施工时要正确、合理使用锯木机等施工机械和用电。

 

6、工序开工前,要向班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使人人明确安全生产纪律和安全操作规

 

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在电梯井孔钢管架支承面槽钢下方脚手架加设一道密竹平桥,并铺设安全网,以

 

免杂物掉落伤人。

 

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应系牢。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围系在身上,以免掉

 

落伤人。

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和拆除高支模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同一垂直面操作。

 

5、工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

 

牢后升降,不得乱扔。

 

6、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

 

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与坠落。

 

7、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

 

8、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

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在拆除模板时,要注意

 

整块板掉下伤人。

 

五、高支模坍塌应急措施

 

1、目的

 

为对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出现支撑体系失稳倾倒、工作面坍塌,人员高空坠落,伤员

 

被困等事故后进行紧急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生命和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制订本应

 

急预案。

 

2、适用范围

 

高支模施工阶段及发生支撑体系失稳倾倒、工作面坍塌,人员高空坠落,伤员被困等事故时的应急求援处理。

 

3、危险性分析

 

3.1支撑体系失稳而倾倒:

 

主要原因有:

支承底座移位,导致支撑体系不均匀沉降而失稳;高支模体系承载构件的承载力不足导致失稳;纵横水平杆、特别是剪刀撑设置不够,造成高支模体系整体刚度不足、整体稳定性差,引起失稳坍塌。

 

3.2技术措施不当

 

高支模支撑体系的计算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或与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不符。

 

3.3施工管理不当

 

施工组织或施工过程主要参与主体的管理混乱。

支撑体系未经验收或验收不符合标准(或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预防措施

 

4.1做好支撑体系的立杆基础槽钢与钢管的焊接,保证支撑体系不发生过大的不

 

均匀沉降;选用的支撑体系承载构件应为合格产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按照专项

 

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支撑体系的施工,保证纵横水平杆及剪刀撑设置合理、数量充足。

 

4.2高支模支撑体系的计算应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若遇特殊情况必须

 

作修改时,项目部要及时通知公司总工程师室,对专项方案及计算书作调整经审批之后方

 

能施工。

 

4.3严格按技术方案进行高支模体系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要准确、验收要认真,

 

验收中提出的整改问题一定要整改完成并经复检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4做好高支模体系的变形监测工作,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巡查,发现异常变形

 

情况,马上报告,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事故应急处理

 

5.1险情发生后,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迅速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发出求救信号。

 

求救的方式可以采用呼喊、口信、通讯工具等一切可能的方式。

 

5.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险情信息后,立即作出下述应急反应:

 

5.2.1发出抢险命令,组织抢险小队和医疗救护小立即进行现场抢险、抢救工作。

 

5.2.2通讯联络小队立即与外部机构联络,向相关的公安、医院、消防、环保等

 

部门联络,请求支援。

 

5.3事故现场应急处理

 

5.3.1警戒隔离:

抢险队员在事故现场周围用警戒桩、警戒线带等物资在现场设

 

置警戒隔离区,非抢险队员不得进入警戒区内,以防止发生连锁事故,为更好地进行抢险

 

救援工作创造条件。

 

5.3.2人员疏散:

抢险队员将事故现场被困人员,及时组织转移到安全地带,并

 

将现场非抢险队人员转移出事故现场。

 

5.3.3人员抢救:

医疗救护队员将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解救出来,并进行现场急

 

救处理。

 

5.3.4控制险情:

抢险队员使用预备的应急物资,对有进一步倾斜、倒塌发展趋

 

势的脚手架进行加固,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5.3.5设置向导:

在事故现场入口及进入现场的主要通道边安排引导人员,以引

 

导救险车辆、人员、物资等迅速准确地进入事故现场。

 

5.3.6记录:

事故发生后,由技术支持小队对事故的发生、发展以及抢险救护等

 

过程情况进行记录,为事后的调查、分析提供资料。

 

楼面模板支撑计算书

 

1.计算参数

 

结构板厚150mm,电梯井井道宽度2.40m,高度4.75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

料为:

夹板底模厚度

2

2

18mm;板材弹性模量E=6000N/mm,枋材弹性模量E=9000N/mm,抗弯强

2

2

0.60m,采用Φ48×3.0mm钢

度fm=13.00N/mm,顺纹抗剪强度fv=1.40N/mm;支撑离墙尺寸

管:

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撑立杆的步距h=1.8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

222

截面积4.24cm,回转半径i=1.59c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抗弯强度f=205.00N/mm,

2

抗剪强度fv=120.00N/mm。

 

2.楼板底模验算

 

(1)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计算宽度(m)板厚(m)系数设计值

 

①底模自重0.30kN/m2×1.0×1.2=0.36kN/m

 

②砼自重24.00kN/m3×1.0×0.15×1.2=4.32kN/m

 

③钢筋荷载1.10kN/m3×1.0×0.15×1.2=0.20kN/m

 

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2.50kN/m2×1.0×1.4=3.50kN/m

 

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q1=8.38kN/m

 

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q2=4.88kN/m

 

(2)楼板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L=350mm,计算跨数5跨。

底模厚度18mm,板模宽度=1000mm

 

223334

W=bh/6=1000×18/6=54000mm,I=bh/12=1000×18/12=486000mm。

 

1)内力及挠度计算

 

a.①+②+③+④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M=-0.105,M1=KMq1L2=-0.105×8.38×3502=-107788N.mm

 

剪力系数KV=0.606,V1=KVq1L=0.606×8.38×350=1777N

 

b.①+②+③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M=-0.105,M2=KMq2L2=-0.105×4.88×3502=-62769N.mm

 

2

2

.

跨中弯矩系数K=0.078,M=KqL=0.078×4.88×350=46628Nmm

M

3M2

 

剪力系数KV=0.606,V2=KVq2L=0.606×4.88×350=1035N

 

 

度系

 

 

K

 

υ

 

=0.644

 

,υ

 

2=K

 

υ

 

q2L4/(100EI)=0.644×(4.88/1.2)

×3504/(100

×6000×486000)=0.13mm

 

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按2.50kN(按作用在边跨跨中计算)

 

计算荷载P=1.4×2.50=3.50kN,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跨中弯矩系数KM=0.200,M4=KM×PL=0.200×3.50×1000×350=245000N.mm

 

支座弯矩系数KM=-0.100,M5=KM×PL=-0.100×3.50×1000×350=-122500N.mm

 

剪力系数KV=0.600,V3=KVP=0.600×3.50=2.10kN

 

 

度系

 

 

K

 

υ

 

=1.456

 

,υ

 

3=K

 

υ

 

PL3/(100EI)=1.456×(3.50/1.4)

×1000×3503/(100

×6000×486000)=0.54mm

 

2)抗弯强度验算

.,+.,+.

M1=-107788NmmM2M5=-185269NmmM3M4=291628Nmm

 

比较M1、M2+M5、M3+M4,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抗弯强度验算的弯矩。

 

Mmax=291628N.mm=0.29kN.m

 

2

σ=Mmax/W=291628/54000=5.40N/mm

 

2

2

满足要求。

楼板底模抗弯强度σ=5.40N/mm<fm=13.00N/mm,

 

3)抗剪强度验算

 

V1=1777N,V2+V3=1035+2100=3135N

 

比较V1、V2+V3,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抗剪强度验算的剪力

 

Vmax=3135N=3.14kN

 

2

τ=3Vmax/(2bh)=3×3135/(2×900×18)=0.29N/mm

 

2

2

满足要求。

楼板底模抗剪强度τ=0.29N/mm<fv=1.40N/mm,

 

4)挠度验算

 

υmax=0.13+0.54=0.67mm

 

[υ]=350/250=1.40mm

 

楼板底模挠度υmax=0.67mm<[υ]=1.4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3)第一层龙骨(次楞)验算

 

钢管横向间距600mm,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350mm,计算跨数3跨

 

第一层龙骨(次楞)采用木枋b=80mm,h=80mm;

223334

W=bh/6=80×80/6=85333mm,I=bh/12=80×80/12=3413333mm。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M=-0.100,q=q1×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计算宽度=8.38×350/1000=2.93kN/m

 

Mmax=KMqL2=-0.100×2.93×6002=-105480N.mm=-0.11kN.m

 

2

σ=Mmax/W=105480/85333=1.24N/mm

 

2

2

满足要求。

第一层龙骨(次楞)抗弯强度σ=1.24N/mm<fm=13.00N/mm,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0.600,Vmax=KVqL=0.600×2.93×600=1055N=1.05kN

 

2

τ=3Vmax/(2bh)=3×1055/(2×80×80)=0.25N/mm

 

2

2

满足要求。

第一层龙骨(次楞)抗剪强度τ=0.25N/mm<fv=1.40N/mm,

 

3)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0.677,q’=q2×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计算宽度

 

=4.88/1.2×350/1000=1.42kN/m=1.42N/mm

 

υmax=Kυq’L4/(100EI)=0.677×1.42×6004/(100×9000×3413333)=0.04mm

 

[υ]=600/250=2.40mm

 

第一层龙骨(次楞)挠度υmax=0.04mm<[υ]=2.4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4)第二层龙骨(主楞)验算

 

钢管纵向间距

 

900mm,计算跨数

 

2跨。

第二层龙骨

 

 

主楞

 

)采用双枋

 

b=80mm,h=80mm;

 

2334W=2×80×80/6=170667mm,I=2×80×80/12=6826667mm

 

1)抗弯承载力验算

 

弯矩系数KM=0.327,P=1.100×2.93×600=1934N=1.93kN

 

Mmax=KMPL=0.327×1934×900=569176N.mm=0.57kN.m

 

2

σ=Mmax/W=569176/170667=3.34N/mm

 

2

m

2

满足要求。

第二层龙骨(主楞)抗弯强度σ=3.34N/mm<f=13.00N/mm,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1.578,Vmax=KVP=1.578×1.93×1000=3046N=3.05kN

 

2

τ=3Vmax/(2bh)=3×3046/(2×2×80×80)=0.36N/mm

 

2

2

满足要求。

第二层龙骨(主楞)抗剪强度τ=0.36N/mm<fv=1.40N/mm,

 

3)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2.806,P=1.100×1.42×600=937N=0.94kN

 

υmax=KυP,L3/(100EI)=2.806×937×9003/(100×9000×6826667)=0.31mm

 

[υ]=900/250=3.60mm

 

第二层龙骨(主楞)挠度υmax=0.31mm<[υ]=3.6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3.支撑强度验算

 

(1)荷载计算

 

每根钢管承载NQK1=6089.00N

 

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

NQK2=0.60×0.90×1.0×1000=540N

 

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QK=NQK1+NQK2=6089+540=6629N

 

钢管重量0.0326kN/m,立杆重量=4.60×0.0326×1000=150N

 

水平拉杆3层,拉杆重量=3×(0.60+0.90)×0.0326×1000=147N

 

扣件单位重量14.60N/个,扣件重量=3×14.6=44N

 

脚手板重量2×0.60×0.90×0.30×1000=324

 

支撑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量+扣件重+脚手板重量

 

=150+147+44+324=664N

 

钢管轴向力N=1.2NGK+NQK=1.2×664+6629=7426N

 

(2)钢管立杆长细比验算

 

LO=h=1.80m=180.00cm,钢管的i=1.59cm,λ=LO/i=180.00/1.59=113.21

 

钢管杆件长细比113.2<150.0,满足要求。

 

(3)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2

=0.496,P=N/(A)=7426/(0.496×424.00)=35.31N/mm

 

钢管立杆稳定性

2

2

满足要求。

35.31N/mm<205N/mm,

 

4.支撑支承面验算

 

钢管脚手架立杆设配套底座200×100mm,支承面采用16a号槽钢,上部荷载为:

 

F=7426/1000=7.43kN

 

料选采用16a号槽钢;

343

H=160mm,b=63mm,tw=6.5mm,t=10.0mm,q=0.17kN/m,w=108300mm,IY=8662000mm,S=63900mm

2222

E=20600N/mm,f=215.00N/mm,fv=120.00N/mm,fy=235N/mm。

 

(1)抗弯强度验算

 

L=0.80m,a=0.20m,N1=N2=N=7.43kN=7430N,γx=1.05;

 

Mx=N[a+(L+a)]+q(L+a)2/2

 

=7.43×[0.20+(0.80+0.20)]+0.17×(0.80+0.20)2/2=9.001kN.m=9001000N.mm;

 

σ=Mx/γxWx=9001000/(1.05×108300)=79.15/mm2;

 

2

2

满足要求。

槽钢梁抗弯强度σ=79.15N/mm<215.00N/mm,

 

(2)抗剪强度验算

 

V=2N+q(L+a)=7.43×2+0.17×(0.80+0.20)=15.03kN

 

2

τ=VS/Ixtw=15030×63900/8662000×6.5=17.06N/mm

 

2

2

满足要求。

槽钢梁抗剪强度τ=17.06N/mm<120.00N/mm,

 

(3)整体稳定验算

 

L1=1000mm=1.00m,t=10.0mm

 

b=(570bt/L1h)×(235/fy)=570×63×10.0/(1000×160)×235/235=2.24>0.6

 

b'=1.07-0.282/b=1.07-0.282/2.24=0.94

 

Mx/

'

Wx=9001000/(0.94

2

b

×108300)=88.42N/mm

 

槽钢梁整体稳定性

2

2

满足要求。

88.42N/mm<215.00N/mm,

 

(4)挠度验算

 

υ1=N1(L+a)3/3EI=7430×(800+200)3/(3×206000×8662000)=1.39mm

 

υ2=N2×L×a2×(3-a/L)/6EI

 

=7430×800×2002×(3-200/800)/(6×206000×8662000)=0.061mm

 

υ3=q(L+a)4/8EI=0.17×(800+200)4/(8×206000×8662000)=0.01mm

 

υmax=υ1+υ2+υ3=1.39+0.061+0.01=1.461mm

 

槽钢梁挠度υmax=1.461mm<[υ]=2.50mm,满足要求。

 

4.计算结果

 

电梯顶楼板底模板18mm,第一层龙骨(次楞)采用单枋b=80mm,h=80mm,间距350mm;第二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