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729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docx

关于某某LTE干扰处理

关于LTE干扰处理

一、TD-LTE干扰概述

1.TD-LTE频段分析

目前TD-LTE主要使用三个频段,F、D、E。

2.TD-LTE外干扰分析

1)部干扰

Ø交叉时隙干扰:

上下行时隙干扰

Ø远距离同频干扰:

站A和站B间距>GP传播距离

ØGPS失步:

失步基站与周围基站上下行收发不一致,相互干扰

Ø小区间同频干扰:

同PCI同mod3

Ø设备故障:

RRU故障;天馈故障

2)外部干扰

Ø同频干扰:

杂散干扰,互调干扰,谐波干扰

Ø异频干扰:

阻塞干扰

3)干扰表现

上行底噪≥=105db

ping包延时大于正常小区,或无法ping成功

KPI:

切换、接通、掉线

4)外部干扰分频段分析

TD-LTE频段

容易受到的干扰

F频段

(1880~1900MHz)

1GSM900/GSM1800系统和PHS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

2GSM900系统带来的二阶互调干扰

3GSM1800系统和1.8FDD-LTE系统带来的杂散干扰

4PHS系统、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

5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干扰

D频段

(2575~2635MHz)

1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

2800MTetra系统和CDMA800MHz系统带来的三阶互调干扰

3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

4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干扰

E频段(2320~2370MHz)

1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

2WLANAP带来的杂散和阻塞干扰

3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

4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干扰

1F频点干扰状况

⏹DCS1800阻塞干扰:

16~30dB底噪抬升,UL吞吐量损失严重,甚至无法建立连接

⏹DCS1800杂散干扰:

5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约10%

⏹DCS1800互调干扰:

8~16dB的底噪抬升, UL吞吐量损失超过30%

⏹GSM900谐波干扰:

约5dB的底噪抬升

⏹PHS杂散:

一般情况下轻微干扰,严重时TD-S或TD-L无法建立连接

2E频段干扰状况

⏹E频段和Wifi相隔30MHz,比较近,且Wifi不遵循3GPP协议,射频指标比较差

⏹普通室分系统下,80dB的合路器基本可以消除干扰,两者频率越远,受到的影响越小。

⏹外挂情况下,空间隔离需1m以上

3D频段干扰状况

⏹从频谱状况来说,存有各运营商TD-LTE间的干扰、与雷达间、射频天文、北斗、Wifi以及MMDS、Wimax间的干扰

⏹MMDS和WiMAX对D频段的同频干扰,可使底噪抬升20dB以上,严重时更会导致TD-LTE业务无法建立连接

二、TD-LTE外部处理

1.干扰排查流程

1.提取全网PRB干扰值,筛选存在干扰的小区;

2.根据实时跟踪PRB干扰波形,初步判断干扰类型

3.由于DCS1800M和GSM900M产生的杂散,谐波均为固定频率的干扰,所以可以通过更改LTE小区的中心载频来确定是否为固定频域上的干扰;

4.将怀疑为DCS1800M和GSM900M干扰的小区,对2G站分别进行闭解,并实时跟踪PRB干扰波形,观察是否有变化;

5.对非共址2G站引起的干扰进行天面勘察和现场扫频,观察是否有天线对打,隔离度不够的情况;

6.如果隔离度足够且现场扫频无外部干扰源,则判断为硬件原因。

2.阻塞干扰

阻塞干扰一般为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的较强信号被TD-LTE设备接收导致的,现阶段发现的阻塞干扰主要为中国移动GSM900/1800及距离较近的友商基站系统带来的。

1)特点

1话务相关

小区级平均干扰电平跟干扰源话务关联大,干扰源话务忙时TD-LTE干扰越大

2隔离度低

干扰基站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

当然仅仅通过工参信息无法得知系统间天线隔离度大小,但可以从天线高度和天线水平方位角大致了解天线隔离度。

3PRB前高后低

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PRB10之前有一个明显凸起,凸起的PRB后没有明显的干扰波形。

2)确认方式

通过网管确认阻塞干扰通常采用降低同一基站相同及相邻扇区GSM900/1800基站功率20dB以上,对受干扰TD-LTE小区前后各一段时间如十分钟的PRB进行轮询来完成确认。

如上图中,蓝色曲线为所有基站正常运行时的受干扰TD-LTE小区的PRB干扰波形图,暗红色曲线为相邻两个GSM900小区降低输出功率10dB后,干扰降低了约5dB,然后保持GSM900小区降低功率的同时又降低相邻两个GSM1800小区输出功率10dB,干扰又降低了约3dB,因此可以确认是受到了同一个基站相邻2G小区的阻塞干扰。

3)整治方案

1在受干扰TD-LTE基站上安装相应频段的滤波器。

需要注意的是与A频段TD-SCDMA共模的RRU,安装的滤波器必须兼容2010~2025MHz。

2增加两个系统间的隔离度。

比如升高干扰源基站或受干扰基站的天线高度,使其从水平隔离变为垂直隔离(一般情况下垂直隔离度大于水平隔离度10dB以上,具体可参加附录1中的测试和分析,下文关于垂直隔离度和水平隔离度的对比分析都同样见附录1中的分析)。

3将受干扰的TD-LTERRU更换为抗阻塞能力更强的RRU。

比如更换为2012年之后生产的的TD-LTERRU,其抗阻塞能力按照最新的3GPP规研发生产的,偏离工作频段边缘5MHz外能达到-5dBm的阻塞要求,比之前的TD-LTERRU抗阻塞能力明显增强,所以目前的阻塞干扰站点数量不多。

3.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一般为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的互调信号落在TD-LTE基站接收频段造成的,现阶段发现的互调干扰主要为中国移动GSM900系统下行产生的二阶互调干扰了TD-LTEF频段。

1)特点

1话务相关

小区级平均干扰电平跟2G话务关联大,2G话务忙时TD-LTE干扰越大。

2隔离度低

2G小区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

3PRB多个凸起

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有一个多个干扰凸起,且受干扰的PRB所对应的频率与同一扇区的GSM900小区频点产生的二阶互调&二次谐波所对应的频率相同。

2)确认方式

通过网管确认互调干扰通常采用降低同一基站同扇区GSM900/1800基站功率10dB以上,对受干扰TD-LTE小区前后各一段时间如十分钟的PRB进行轮询来完成确认。

如上图中,蓝色曲线为所有基站正常运行时的受干扰TD-LTE小区的PRB干扰波形图,暗红色曲线为相邻两个GSM900小区降低输出功率10dB后,干扰较大的PRB受到的干扰降低了约7dB,然后保持GSM900小区降低功率的同时又降低相邻两个GSM1800小区输出功率10dB,有干扰较大的PRB波峰受到干扰又提升了约3dB,因此可以确认是受到了同一个基站相邻2G小区的互调干扰。

3)整治方案

1增加两个系统间的隔离度。

将干扰源基站天线与受干扰TD-LTE基站天线由水平隔离改造为垂直隔离,其隔离度一般能提升10dB以上,具体可参见附录1的测试和分析。

2将干扰源基站天线更换为二阶互调抑制度更高的天线

干扰源基站和被干扰基站天线在水平距离达到2米以上,或本就是垂直隔离的情况下,可将干扰源基站天线更换为二阶互调抑制度更高的天线,目前一般更换二阶传输互调指标可达到-100dBm43dBm的天线即可。

 

4.杂散干扰

杂散干扰是一个系统的发射频段外的杂散发射落入到另外一个系统接收频段造成的干扰。

LTE现网中F频段临近DCS1800下行频段(包括移动及联通的DCS1800)和PHS频段。

1)来源

中国移动GSM1800MHz基站——对F频段的TD-LTE基站形成杂散干扰;

中国电信的1.GFDD-LTE基站——对F频段TD-LTE基站形成干扰;

WLANAP的杂散干扰——对E频段(2300~2400MHz)TD-LTE基站

2)特点

1小区级干扰平均干扰电平曲线一般较为平直。

2隔离度低

干扰源基站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

3PRB多个凸起

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频率靠近干扰源发射频段的PRB更容易受到干扰,且干扰电平值呈现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的频谱特性。

3)确认方式

通过网管确认互调干扰通常采用降低同一基站同扇区GSM900/1800基站功率10dB以上,对受干扰TD-LTE小区前后各一段时间如十分钟的PRB进行轮询来完成确认。

如上图中,杂散干扰的站点的PRB干扰图基本不受降功率影响或,

并该小区rb0-rb99所受干扰呈现“左高右低”平滑下降态势,可以确认是受到了其他基站的杂散干扰,需要去现场确认。

4)整治方案

1增加两个系统间的隔离度。

将干扰源基站天线与受干扰TD-LTE基站天线由水平隔离改造为垂直隔离,其隔离度一般能提升10dB以上。

2在干扰源基站加装带通滤波器来降低杂散干扰。

 

5.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一般指当前网络制式之外的干扰源引起的干扰。

1)来源

军区的通信系统

学校及社会考点的信号屏蔽装置

银行ATM机警用信号干扰装置

2)特点

1连片状

干扰在宏观上与离散型干扰不同,呈现连续片状。

在干扰源周边多个扇区同时受到干扰。

离干扰源越近干扰电平值越强。

2时段不明显

小区级干扰时段特征不明显,昼夜持续存在,干扰曲线较平直,当然也有部分外部只是偶尔出现。

3连续多个PRB同时受到干扰

小区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与干扰源同频的连续多个PRB同时受到干扰,且干扰电平值相同或相近。

4干扰强度稳定

3)确认方式

外部干扰通过后台对相邻扇区降功率操作发现PRB频谱变化不大,可以安排外场进行扫频排查。

4)整治方案

1关闭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整治方法:

大部分的外部干扰持续存在,因此可以较顺利的找到干扰源,有的还可以直接协调关闭。

但有些外部干扰至少偶尔出现,追踪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6.部干扰

LTE网干扰指的是其他小区下的LTE终端带来的干扰。

1)来源

同频组网

2)特点

1RB轮询干扰波形图存在多个干扰波峰。

2小区级干扰也呈现忙闲特点,即忙时干扰大,闲时干扰小。

3与同站邻站GSM功率不相干

在降低同基站方向大致相同的GSM900MHz基站功率时,LTE干扰大小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被干扰的PRB(有时甚至变大),而GSM900互调干扰,其干扰的PRB一般固定。

4基站一般位置较高、天线下倾角较小且视野开阔。

3)确认方式

同站点有2G基站的则降低同扇区2G基站输出功率10dB轮询PRB进行对比

降低同扇区2G基站下行输出功率后,还是存在多个大小相近的干扰波峰,只是位置有所改变,就可以判定为LTE网干扰。

4)整治方案

1降低天线挂高

2增加天线下倾角

 

7.混合干扰

混合干扰一般是上述5种干扰混合的干扰,混合种类很多,如下图所示就为一个混合干扰

混合干扰的整治应遵循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原则。

遵循先大后小的原则是由于先处理掉较大种类的干扰,重新评估就能判定是否需要处理其他类的干扰;

需先易后难的原则的原因是有些干扰种类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可以先处理难度小的干扰,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有可能达到干扰整治标准,从而不需要处理其他种类的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