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896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docx

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

2014年烈山区国防教育宣传知识

2014年彭岭村委小学国防教育宣传知识

1.历年“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主题

第一个2001年9月15日“关注国防,就是关心自己的家园”  

第二个2002年9月21日“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三个2003年9月20日“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第四个2004年9月18日“勿忘国耻、强我国防”

第五个2005年9月20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心系国防”  

第六个2006年9月16日“弘扬长征精神,共建钢铁长城”  

第七个2007年9月15日“热爱军队、情系国防”  

第八个2008年9月20日“维护国家安全、共筑和谐家园”  

第九个2009年9月19日“赞颂辉煌成就,建设强大国防”

第十个2010年9月18日“富国强军,共筑长城”

第十一个2011年9月17日“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

第十二个2012年9月15日“热爱人民军队共筑钢铁长城”

第十三个2013年9月21日“国家安全与国防义务”

第十四个2014年9月20日“关心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

2.全民国防教育日

为了增强全民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进一步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

“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国“全民国防教育日”。

3.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引导公民对国家安全自觉承担义务与责任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国防教育属于国家行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属并服务于国防,在国家的国防建设活动中,国防教育属于思想活动范畴。

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

5.各地方的国防教育由谁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

6.各地开展国防教育所需经费从哪里开支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根据开展国防教育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保障国防教育所需的经费。

7.在国防教育中社会团体的任务

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

8.国防教育法对企事业组织规定

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9.国防教育法对各地区、各部门领导规定

应当履行组织、领导本地区、本部门开展国防教育的职责。

10.国防教育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防教育要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

11.国防教育法

国家关于实施国防教育活动的法律规范。

是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法律依据和促进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

其内容主要包括:

国防教育的性质、方针、地位和任务,以及进行国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国防教育机构的组成及任务、权限;实施国防建设的途径及方法步骤;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国防教育中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等。

12.国防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国防教育的方针:

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国防教育的原则:

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3.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任务

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普及国防知识:

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14.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

15.高级中学(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的国防教育

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同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16.领土

领土,泛指一国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

我国领土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达21900公里。

17.领海

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从海基线量起12海里的水域是我国的领海,它和陆地领土一样都是我国的领土。

从海基线量起24海里邻接邻海的区域为毗连区,在毗连区内,我国可对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实施管理。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200海里邻接领海的区域是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这一区域有管辖权。

大陆架是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直到大陆边外缘,最多不超过350海里。

沿海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

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已行使主权权利。

属于我国主权和管辖的海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是祖国的海洋国土。

18.领空

领空,是指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为领土的组成部分,受该国的主权管辖,它国不得侵犯。

19.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是指以群体为标志的主体意识和潜在意识,是防御外来侵略、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观念。

强烈的国防观念,不仅是保障国防安全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粘合剂”。

20.国防意识

国防意识,就是人们对国家防卫问题的主观印象和思想认识。

它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决定着人们对待国防的态度,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参与国防的行动。

21.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交通运输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等。

按动员规模可分为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22.国防教育与公民素质

《国防教育法》把国防教育与公民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

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23.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现役;编入民兵组织、预备役部队或者经过预备役登记服预备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按规定接受军事训练;广大公民对义务兵家属承担一定的优抚费和对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及其他预备役人员承担一部分误工补贴。

24.公民共同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职业如何,只要是中华人们共和国公民,都必须牢记并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和权利。

这种国防义务与权利,就是公民共同的义务与权利,也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与权利。

包括:

①保卫祖国的义务与权利。

②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与权利。

③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与权利。

25.公民服预备役的规定

凡18岁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应征服现役的以外,须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

不建立民兵组织的单位,按照规定对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进行预备役登记。

根据需要,可吸收女性公民参加基干民兵。

26.公民的五项国防义务

国防义务是公民应承担的特殊法律义务之一。

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承担的国防义务有以下五项:

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义务、保护国防设施义务、保守国防秘密义务、协助国防活动义务。

27.组织的七项国防义务

根据《国防法》的规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国防义务主要有以下七项:

协助完成兵役工作;接受国防科研生产和军事订货;交通建设应符合国防要求;应当为现役军人和军用车辆、船舶的通行提供优先服务并给予优待;保护国防设施;协助国防活动等。

28.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国防建设是指涉及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的建设,经济建设是指国家涉及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建设,这两者表现了国家不同领域的两种建设。

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国防建设;在国防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也不能脱离国家经济建设的现状去进行国防建设。

它们是互相兼顾、协调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29.我国的兵役制度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义务兵役制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在—定年龄内义务服一定期限兵役的制度;志愿兵役制是指公民自愿服兵役的制度,它有利于在部队长期保留一部分技术骨干,以适应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民兵和预备役都是我国储备兵员的制度,民兵是预备役的基本形式,而预备役的组成不仅包括民兵,还包括退出现役的士兵、军官和文职干部,二者是相互密切配合的。

30.国防动员法

国家在和平时期进行战争动员准备以及战争期间实施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亦称“战争动员法”。

国防动员法有两种基本形式:

①国家制定的单独的动员法律和法规、法令;②在国家法中设置国防动员的有关条款。

其主要内容包括:

a.国防动员法的依据、目的与方针、原则;b.国防动员机构的设置、任务和职责;c.公民在国防动员计划的编制、审批与执行;e.后备力量、财力物力动员方面的任务及要求;f.国防动员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等。

31.拥军优属活动和拥政爱民活动

拥军优属活动是指党政机关、人民群众及社会团体为拥护人民军队、优待革命军人家属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拥政爱民活动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为拥护人民政府和爱护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这对于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和加强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是什么

第一、坚持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下行动。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与国力相适应,在经济振兴中发展,在服从大局中加强,这是和平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第二、坚持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

这是党中央为我国国防建设制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方针。

常备军和国防后备力量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常备军的精干,有赖于后备力量的强大;后备力量的强大又需要常备军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

第三、坚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

33.军事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

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

34.军事航天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

主要包括航天器技术、运载器技术、发射与测控技术等。

35.高能激光武器利用什么来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

利用高能激光束。

36.电子对抗(电子战)主要是削弱破坏敌方什么东西和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主要是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

37.精确制导武器是直接命中概率很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和部导炸弹等武器的统称。

它采用什么制导系统

采用高精确度制导系统,也称高精度制导系统

 

彭岭村委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