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2823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7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docx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省人民政府文件

 

陕政发〔2008〕38号

 

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环保局

等六部门《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2008年~2012年〕》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凌示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环保局、省开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等六部门制订的《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八年八月十八日

 

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2008年—2012年〕

 

省环保局

省开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省建设厅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第一章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现状

第一节省渭河流域概况

第二节当前渭河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三节渭河流域治理现状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如此

第一节规划依据

第二节规划水平年

第三节规划围

第四节指导思想

第五节编制原如此

第三章治理目标、任务和主要工程

第一节治理目标

第二节治理任务与主要工程

第四章项目实施计划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项目投资估算与安排思路

第二节资金筹措原如此与投资构成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章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现状

第一节省渭河流域概况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总面积为13.5万平方公里,流经陕、甘、宁三省区。

其中境流域面积为6.71万平方公里,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50%,包括、凌、、、、、、等7市1区61个县〔市、区〕的全部或局部。

境渭河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却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生产总值、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

渭河流域的开展对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渭河干流全长818公里,境河长502公里,峡以上为上游;峡至为中游;至潼关为下游。

渭河支流众多,泾河、洛河是渭河的两条最大支流。

泾河自长武县进入,于高陵注入渭河,流域总面积为45421平方公里,省为9391平方公里,占20.7%。

洛河发源于定边县,在大荔县注入渭河,流域总面积为26905平方公里,省面积为24552平方公里,占91%。

渭河流域北局部布着以子午岭、劳山、黄龙山为代表的天然林区,降雨丰沛,植被茂盛,为关中经济区的开展修养了优质的水源;流域南局部布着以秦岭为主线庞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秦岭北坡是渭岸众多支流的发源地,水源修养功能十清楚显;流域中部是面积广阔、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的关中平原,区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兴旺。

渭岸关中平原外围西北部的漆水河流域、泾河中游地区、市南部石川河流域、洛河在富县以下的中游地区属黄土高塬沟壑区;市北部的千河流域等属黄土丘陵沟壑区。

这些地区沟壑纵横,植被较差,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第二节当前渭河存在的突出问题

渭河是人民的母亲河,她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三秦文化,而且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渭河也出现了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已成为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的瓶颈制约。

一、水资源短缺

渭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城镇的扩大和人口增加,缺水问题日趋严重。

一方面是上游境外来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990年至2000年渭河入境水量年均减少19.3亿立方米;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导致用水量增加。

据测算,即使在采取强制节水措施的情况下,如不加快建设供水工程,增加新的供水量,2010年缺水量将达到26亿立方米,2020年缺水量将达到28亿立方米,水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渭河流域段因水源不足、水质污染等因素,共有4市41个县城缺水,日缺水量达55万吨左右。

关中地区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利化程度较高,但现有灌区多为径流式引水,灌溉保证率低,加之近年来水锐减,2000年有36%的土地灌溉面积失灌。

由于严重缺水,流域地下水超采量年均达到4亿立方米~6亿立方米,致使地下水补给的河道生态流量大幅减少。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渭河河道地表径流反向侧渗补给地下水,局部严重污染的河段又污染了地下水。

枯水期,渭河境外来水减少,加上发电和灌溉用水,渭河干流除少量南山支流清水汇入外,根本无生态水汇入,下游逐渐增加的水量多为沿途排入的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用水顶峰季节,河道断流,生态用水更加短缺。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是导致渭河污染加剧、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二、水质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关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渭河沿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逐年增多。

通过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大多数排污单位建设了污染治理设施,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局部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加之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标准〔工业达标排放标准为COD100mg/L~450mg/L〕远远高于地表水标准〔COD高于40mg/L即为劣Ⅴ类〕。

所以,即使工业废水全部处理达标排放,对自然河道而言,仍是污染物浓度很高的废水。

伴随着城镇扩速度的加快和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来自渭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水的污染压力逐年增加。

2007年,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仍不足40%,还有60%的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渭河。

即使所有的生活污水全部达标排放,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判断,这些处理后的水仍属劣Ⅴ类水质〔COD60mg/L〕。

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农业产业化开展以与水土流失也对渭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

由此分析,渭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而生态水的严重缺乏使污染得不到有效降解。

枯水期,渭河水几乎全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渭河已成为“关中下水道〞。

自1990年后,渭河干流以下河段均为V类或劣V类水。

渭河干流水质现状见表1—1。

表1—1:

渭河干流重点断面水质现状

序号

地市

断面名称

2007年水质状况

1

林家村

Ⅲ类

2

卧龙寺桥

Ⅲ类

3

虢镇桥

Ⅳ类

4

常兴桥

Ⅲ类

5

兴平

劣Ⅴ类

6

南营

劣Ⅴ类

7

铁路桥

劣Ⅴ类

8

天江人渡

劣Ⅴ类

9

耿镇桥

劣Ⅴ类

10

新丰桥

劣Ⅴ类

11

沙王

劣Ⅴ类

12

树园

劣Ⅴ类

13

吊桥

劣Ⅴ类

注:

本表所列目标以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控制指标

三、生态环境脆弱

渭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速度较慢,森林分布不均衡,生态体系尚不兴旺,尤其是渭河沿线生态体系建设尚未全面启动,与关中经济区和城市群开展极不适应。

近年来,渭河流域境森林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生态系统已呈改善趋势,但仍存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功能脆弱、湿地退化等问题;主干道路两侧、主要河流两岸以与大中城市周围的整体绿化骨架尚未形成,绿化档次低,景观效果差,生态支撑功能不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任务还十分艰巨。

渭北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沟深坡陡,河道比降大,虽然流域坡面植被覆盖有所增加,但陡峭坡面的暴雨侵蚀、岸坡崩塌仍较为剧烈,水土流失的危害依然十分严重。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8万平方公里,目前治理达标的只有1.57万平方公里,进展缓慢。

渭河与支流河道是关中经济区和关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依托和根底,但由于生态水严重缺乏、河道时常干涸等原因,使渭河生物种类大幅度减少;河床无序挖沙、乱倒垃圾现象,以与河道沿线绿化美化不足等问题,与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与流域整体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形成强烈反差。

四、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自1960年水库投运以来,渭河下游淤积日益严重,至2005年已淤积泥沙量达17亿吨〔合13.6亿立方米〕。

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高程抬升了约5米,下游河道比降由建库前的1/5000减缓至近1/10000,溯源淤积已延伸至,临渭区以下河床高出两岸地面2米~4米。

渭河下游河槽萎缩,主槽行洪能力由建库前的5000立方米/秒降至现在的2200立方米/秒左右。

过去40年,渭河下游堤防虽经屡次加高加固,但随着河床的淤积抬升,防洪能力不断降低,经测算,目前堤防仅能抵御12年一遇洪水,与50年一遇的设防标准相差甚远。

随着渭河干流河床的淤高,南岸12条南山支流下段已成为地上悬河,连年引发的小流量、高水位洪水造成了屡次漫溢、决口灾害。

由于渭河干支流堤防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群众集资投劳兴建,工程标准低、质量差、隐患多,约有455公里长的堤防达不到设防高度,占已建成堤防长度的82%。

渭河下游控导工程不完善,河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横河〞、“斜河〞时有呈现,特别是近年来水沙条件变化较大,河势上提下错剧烈,严重危与堤防安全。

此外,库区335米高程以下的移民返迁区防洪能力较低,防洪安全仍然得不到有效保障。

渭河中游堤防断续分布,洪水极易造成决口、溃堤等灾害的发生。

第三节渭河流域治理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由水利部组织编制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要求通过重点治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渭河流域防洪减淤体系,确保重点河段和地区的防洪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渭河干流与支流水质,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近期要把渭河下游防洪减淤作为治理重点,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加大节水和治污力度,把解决渭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淤地坝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还要求原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开展改革委、水利部与流域三省区人民政府,抓紧制订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列入国民经济和开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根据国务院对《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批复要求,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委托省环保局组织编制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06—2010年〕》。

2008年,环境保护部将该规划纳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环发〔2008〕15号〕。

为确保《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的治理任务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顺利实施,如期达到规划目标,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省水利项目实施方案》,分解了规划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建设项目容和规模,落实了各项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设计划和资金筹措方案。

目前,《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确定的治理项目已开始实施。

截至2007年底,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情况如下:

一、水污染防治项目

近年来,编制并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36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122号〕、《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45号〕等相关配套文件,并在省开展改革委建立了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省环保局建立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办公室,负责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协调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

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和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综合措施,渭河流域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5年以来,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主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7年,渭河流域新开工26个污水处理厂,建成4个。

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项目15个,污水配套管网项目10个,垃圾处理项目6个,完成投资32.32亿元,形成日处理污水能力81.8万吨,中水17万吨,垃圾处理能力4800吨/日〔见表1—2〕。

此外,还有30个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与2个配套管网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表1—22007年底已建成污水、垃圾处理与配套管网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总投资

〔万元〕

污水处理项目

污水处理能力81.8万吨/日,中水17万吨/日

148266

1

邓家村污水处理厂

污水16万吨/日,中水6万吨/日

10200

2

北石桥污水处理厂

污水15万吨/日

25866

3

市第三污水处理厂

污水10万吨/日,中水5万吨/日

24098

4

临潼区污水处理厂

6450

5

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9万吨/日

12490

6

仓污水处理厂

污水5万吨/日

6900

7

千阳污水处理厂

1200

8

陇县污水处理厂

1500

9

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6万吨/日

12400

10

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10万吨/日

19484

11

市污水处理工程

6800

12

凌污水处理厂

6190

13

礼泉污水处理厂

2800

14

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中水5万吨/日

9868

15

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中水1万吨/日

2020

配套管网项目

134215

1

市城市排水管网一期改造工程

31800

2

市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

62258

3

市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

新建、改造干管19.9公里,增加3万吨—4万吨污水量

6500

4

市第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

改建、新建污水管道12条,总长度50公里

12368

5

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5163

6

市渭岸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5881

7

市渭岸污水管网工程

2100

8

市仓区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1160

9

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5885

10

凌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

1100

垃圾处理项目

垃圾处理能力4800吨/日

40686

1

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

3000吨/日

15000

2

中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

500吨/日

9156

3

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700吨/日

9780

4

市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

300吨/日

3000

5

华阴市垃圾处理厂

200吨/日

2920

6

千阳县城垃圾处理场

100吨/日

830

造纸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渭河流域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60%以上,是渭河流域最大的工业废水污染源。

2006年至2007年期间,渭河流域淘汰关闭了113家造纸企业,并将污染强度大的22家化学、半化学制浆造纸企业转产为污染强度较小的废纸造纸企业。

同时,督促保存的5家全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建设了正规碱回收装置,20余家无脱墨废纸造纸企业建成了废水“零排放〞工程。

据《省2005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渭河综合污染指数已由2003年的9.042降低到2005年的4.441。

根据环境保护部设在潼关出境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统计,2006年至2007年,渭河潼关出境水主要污染物高锰酸钾指数每年以20%左右的速率在下降。

沣河、涝河等原污染严重的渭河流域局部支流已恢复自然河流生态。

二、灌区节水项目

关中九大灌区世界银行贷款改造项目全面建成。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下达工程投资计划10.09亿元,其中国债资金6.2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3.81亿元。

完成干支渠道衬砌797公里,渠系建筑物改造3585座。

三、生态建设项目

主要包括:

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河道生态建设三个方面。

林业生态建设:

“十五〞期间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森林生态状况大为改观。

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渭河流域共完成退耕造林面积277.3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面积386.48万亩。

渭河流域境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3243万亩增加至34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先的28.4%提高到2004年的29.6%,2007年提高到30.6%。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流域2645万亩天然林全面停止了商品性采伐,90%以上的面积落实了管护措施。

目前,渭河流域生态状况已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转变为“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局面。

水保生态建设:

截至2007年底,国家已安排10条水土保持淤地坝系和2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区建设,同时完成了黄土高原世行贷款二期水保项目。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公里,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河道生态建设:

、、、凌等大中城市,根据城市开展规划,为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穿越城市的渭河干流与大的支流上相继建成了一批河道生态景观工程,林业部门在渭河河道上已建立了两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四、防洪减淤项目

2005年至2007年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防洪项目包括:

〔一〕渭河中游防洪工程。

渭河中游、、凌城市段,新修干流堤防1.5公里,加固干流堤防10.7公里,新修支流河口堤防1.3公里。

完成工程投资0.54亿元,占中游防洪项目总投资的16%。

〔二〕渭河下游防洪工程。

主要包括两大防洪项目:

《渭洛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可研报告》:

完成渭河干流堤防加高培厚4.8公里;河道工程续建4处,续建坝垛11座,长度1.12公里;新建支流河口桥1座。

完成南山支流堤防加高培厚3公里。

《库区返迁移民防洪保安近期工程建设可研报告》:

完成河道工程续建5处,新修坝垛33座,长2.65公里;新建移民围堤跨支流河口桥2座;改建防汛撤退路24.79公里;完成南山支流河道拓宽退建堤防3.1公里;加高培厚堤防3公里,安排拆除或改建支流桥梁2座。

上述两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0.93亿元,占水利部审查核定工程投资额的8.7%。

五、重点水源工程

目前建成的引乾济石调水工程,年可跨流域调水0.52亿立方米;2006年,开工建设引红济石调水工程,该工程年均跨流域调水规模为0.94亿立方米;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展,2008年4月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待批;泾河支流亭口水库、灞河支流家河水库等其他重点水源工程正在进展前期工作。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如此

第一节规划依据

编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已有的治理规划和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国务院批复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环境保护部、开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2年〕》。

编制依据包括:

〔1〕《国务院关于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批复》〔国函〔2005〕99号〕。

〔2〕《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3〕《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环发〔2008〕15号〕。

〔4〕《“好〞的开展假如干重大举措研究报告》。

〔5〕《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122号〕。

〔6〕《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06—2010年〕》。

〔7〕《〈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省水利项目实施方案》。

〔8〕《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9〕《省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

〔10〕《省林业开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11〕《省“十一五〞生态建设专项规划》。

〔12〕《渭洛河下游近期防洪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3〕《库区返迁移民防洪保安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环保局等四部门关于加强渭河流域造纸行业环境管理意见的通知》〔陕政发〔2006〕18号〕。

〔15〕其他规划文件或设计资料。

第二节规划水平年

本次五年规划的现状年为2007年,规划水平年为2012年。

第三节规划围

本次规划将围限定为渭河流域省关中地区,包含了渭河流域在关中地区涉与的全部52个县、市、区和不在渭河流域的市凤县与市的韩城市,共54个县、市、区。

渭河支流北洛河流域涉与的市、市的9个县,局部污染治理项目已纳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

其河道综合治理也应纳入两市的相关规划,统一安排。

第四节指导思想

以《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为框架,以《“好〞的开展假如干重大举措研究报告》提出的渭河治理思路和治理重点为参考,以有关专业规划和治理方案为根底,以国家在新时期的治理思路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注重效果、公众参与〞的原如此,结合流域开展现状合理安排、科学布局,提出渭河治理的各项措施,促进渭河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开展。

第五节编制原如此

〔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优先安排城镇水污染防治项目,促进渭河城市段水质尽快改善;积极推进流域生态建设,改善流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健全水利和防洪设施,促进流域的生产开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

在安排各项水利、环保等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水质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信息化、水环境监测、水保生态监测以与管理法规、制度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

〔三〕远近结合,标本兼治。

分清轻重缓急,分期落实综合治理工程,既要还历史旧账,又不能再欠新账。

既要立足当前,抓好规划期引水工程和污染治理,改善渭河水质和生态环境,又要着眼长远,为规划期后的渭河治理打好根底。

规划实施中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抓好综合治理、减少渭河污染的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产生。

第三章治理目标、任务和主要工程

第一节治理目标

一、渭河水质得到改善

以工程治污和淘汰关停污染企业等措施,削减渭河污染负荷,改善渭河水质。

到2012年,在削减新增量的前提下,使渭河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在2007年27.3万吨的根底上削减15%以上,控制在23.2万吨以。

突出重点支流的污染治理,以支流水质改善带动干流水质的改善。

到2012年,渭河干流消灭黑臭现象;在引汉济渭工程完成、有生态基流保障的前提下,渭河干流消灭劣Ⅴ类水。

城市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到或保持Ⅱ~Ⅲ类水质目标要求。

建成水污染监控体系,形成水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响能力。

渭河干流水质控制目标见表3—1,主要支流水质控制目标见表3—2。

表3—12008—2012年干流水质市〔区〕界控制目标

序号

市〔区〕出入境

2007年水质状况

2012年水质目标

1

入境(峡)

Ⅲ类

Ⅲ类

2

出境

Ⅳ类

Ⅳ类

3

凌出境

Ⅳ类

Ⅳ类

4

出境

劣Ⅴ类

消灭黑臭现象

5

出境

劣Ⅴ类

消灭黑臭现象

6

出境〔潼关吊桥〕

消灭黑臭现象

注:

本表所列目标以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控制指标。

市界断面和水质类别以水质自动监测站所处市界断面与其所测数据为依据。

表3—22008—2012年渭河重点支流水质控制目标

序号

支流名称

责任〔流经〕区域

2007年水质状况

2012年水质目标

备注

1

小韦河

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

劣Ⅴ类(COD在900mg/L左右)

劣Ⅴ类(COD低于300mg/L)

二级支流

2

漆水河

永寿县、乾县、武功县与凌示区

劣Ⅴ类〔COD在400mg/L左右〕

劣Ⅴ类(COD低于200mg/L)

一级支流

3

泾河

长武县、彬县、永寿县、乾县、旬邑县、礼泉县、泾阳县

Ⅳ类

Ⅳ类

一级支流

4

涝河

户县

Ⅴ类

Ⅳ类

一级支流

5

沣河

市长安区、市秦都区

Ⅲ类

Ⅲ类

一级支流

6

灞河

市灞桥区

劣Ⅴ类

Ⅴ类

一级支流

7

新河

户县

劣Ⅴ类〔COD在400mg/L左右〕

劣Ⅴ类〔COD低于300m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