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2976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docx

中石化化工分析工题库中选择

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A.C1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生成蓝色的CuCl’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氯气有毒

2.要检验某一溶液是否有Cl一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是(C)。

A.AsN03溶液B.』训03溶液和盐酸

C.AgN03溶液和I-IN03D.AsN03溶液和H2S04

3.下列表示中,哪一个是一种卤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C)。

A.7B.2,5C.2,8,7D.2,8,8。

7

4.把足量的氯气通入碘化钾和溴化钾的混合液中,然后蒸干灼烧,最后残留物质

是(A)。

A.KCIB.12和KCIC.Brz和KClD.I,

5.下列物质中,与AsN03溶液混合后,不能产生黄色沉淀的是(C)。

A.碘水B.1(I溶液C.KCl溶液D.I'

6.下列关于茹C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质子数为20B.电子数为20C.中子数为20D.质量数为42

7.如果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质量为1.993x10一Z6kg,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D)。

A.16gB.16C.3.827~10一MkgD.2.657x10—26kg

8.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C.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9.元素周期表周期数是(C)。

A.5B.6C.7D.18

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硫发生反应,且硫作为还原剂的是(D)。

A.CuB.H2C.FeD.()’

11.下列关于s0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s0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B.s02有漂白作用,也有杀菌作用

C.s02溶于水后生成H’S04

D.s0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12.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

.13.下列单质中,属于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B)。

A.硅B.石墨C.锡D.铂

1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O。

,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

8,则z的数值是(B)。

A.1B.2C.3D.4

15.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就是同一种物质

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系物

C.通式相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亚甲基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系物

16.异戊烷和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D)。

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17.某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控制一氯取代时,能生成3种一氯代烷,符合该烃题意的构造式有(B)。

A.1种B.2种C.3种D.4种

18.下列反应中,能够说明烯烃分子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C)。

A.燃烧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氧化反应

19.2一丁烯与1一丁烯的异构因素是(B)。

A.碳链异构B.位置异构

C.顺反异构D.既有碳链异构又有位置异构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炔烃和烯烃由于都含有不饱和键,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B.炔烃和烯烃结构不同,故炔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炔烃和烯烃结构不同,故加成试剂不同

D.烯烃和炔烃的鉴别试剂是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

21.某化合物A,它经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乙酸和丙酮,根据上述事实,可推断A可能

的构造式是(D)。

A.1一戊烯B.2一丁烯

C.2一甲基丙烯D.2一甲基-2-丁烯

22.根据苯分子结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苯分子容易发生取代反应B.苯分子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C.苯分子容易发生加成反应D.苯分子容易发生聚合反应

23.在室温下,下列有机物不能使高锰酸钾和溴的CCl4溶液都褪色的是(D)。

A.甲基环丙烷B.乙烯基乙炔C.1,3一丁二烯D.甲苯

24.按照系统命名法,构造式CH3CH(CH2CH3)CH2CHClCH2CH3的正确名称是(C)。

A.2-7,基-4-氯己烷B.3一氯-5-7,基己烷

C.3一甲基-5-氯庚烷D.3一氯-5-甲基庚烷

25.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B)。

A.氯乙烷B.甲苯C.硝基苯D.氯仿

26.下列有关氟氯烃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氟氯烃是一类含氟和含氯的卤代烃

B.氟氯烃化学性质稳定,有毒

C.氟氯烃大多无色、无臭、无毒

D.在平流层中,氟氯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层的循环反应

27.下列物质中,无色、无臭、无毒、无腐蚀、不燃烧的气体是(C)。

A.CH4B.CHCl3C.CF2C12D.CCl4

28.下列物质中,与CH30H属同系物的是(B)。

A.<卜cH20HB.c心CH(OH)c心

C.CH2=CHCH20HD.CH2(OH)CH2(OH)

29.化合物CH3CH(cH3)OH的系统名称是(D)。

A.1一丙醇B.丙醇C.2一甲基丙醇D.2一丙醇

30.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下列物质中的(A)。

A.甲醇B.乙二醇C.‘丙三醇D.异戊醇

31.被测组分含量(B)的为微量分析。

A.小于0.01%B.1%一0.01%C.大于1%D.大于10%

32.半微量分析时试液体积取(B)。

A.大于10mLB.1~10mLC.O.01~lmLD.小于0.01mL

33.对于法定计量单位,下述说法正确的是(D)。

A.强制实施B.国际单位制为基础

C.可根据企业实际采用D.(A+B)

34.下述物理量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的是(C)。

A.质量与体积B.时间与温度C.长度与电流D.长度与体积

35.红外吸收光谱是(B)。

A.锐线光谱B.分子吸收光谱C.原子吸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

36.按照IUPAC的电化学分析分类方法,电导滴定属于(A)。

A.没有电双层和电极反应

B.有电双层而不考虑电极反应

C.有电极反应并施加恒定激发信号

D.有电极反应并施加可变的小振幅激发信号

37.色谱法有时可以用于制备纯物质,这是因为色谱法可以做到(A)。

A.无损分离B.快速分离C.高效分离D.连续分离

38.将凉水与热水在烧杯中混合,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温度均匀,这种传热方式称为(C)。

A.传导B.自然对流C.强制对流D.热辐射

39.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制盐酸,是属于(B)

A.单组分、化学吸收B.单组分、物理吸收

C.多组分、物理吸收D.多组分、化学吸收

40.鉴定石油产品规格的恩氏蒸馏过程属于(B)。

A.闪蒸B.渐次汽化C.平衡汽化D.精馏

41.一个完整分馏塔的进料口上部称为(A)。

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汽化段

42.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的必要条件是(D)。

A.塔顶液相回流B.塔顶汽相回流C.塔底液相回流D.塔底汽相回流

43.精馏过程的结果是从塔顶到塔底,(D)。

A.轻组分浓度逐渐减小,重组分浓度逐渐减小

B.轻组分浓度逐渐增加,重组分浓度逐渐减小

C.轻组分浓度逐渐增加,重组分浓度逐渐增加

D.轻组分浓度逐渐减小,重组分浓度逐渐增加

44.石脑油的干点用(D)测定。

A.量热计B.密度计C.粘度计D.馏程仪

45.对乙烯样品进行全分析时(B)采样。

A.可用球胆B.一定要用钢瓶C.用玻璃瓶D.用塑料瓶

46.一氯乙烷在乙二醇/环氧乙烷装置中用做(B)。

A.氧化剂B.抑制剂C.还原剂D.吸收剂

47.石油产品含蜡多,凝点(D)。

A.不变化B.愈不确定C.愈低D.愈高

48.在吹膜过程中,提高冷却线高度,薄膜的摩擦系数(A)。

A.增大B.减,JC.增大或减少D.不变化

49.纤维中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符合的程度叫(B)。

A.粘度B.结晶度C.取向度D.雾度

50.某100Q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0V,那么这个电阻的发热功率是(C)W。

A.5.O2B1C4D

51.电流表内部结构是一个毫安表(C)。

A.与一个高电阻的并联B.与一个高电阻的串联

C.与一个小电阻的并联D.与一个小电阻的串联

52.电压表内部结构是一个毫安表(B)。

A.与一个高电阻的并联B.与一个高电阻的串联

C.与一个小电阻的并联D.与一个小电阻的串联

53.测量一个电阻的电压值时,电压表(A)。

A.应调整到最高档,并联电阻连接B.应调整到最高档,串联电阻连接

C.应调整到最低档,并联电阻连接D.应调整到最低档,串联电阻连接

54.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装置,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C)。

A.安全帽B.防护眼镜C.个人剂量计D.工作服

55.制作干电池使用的二氧化锰具有(B)危害。

A.刺激性B.有毒C.腐蚀性D.易燃性

56.复印机会产生(A)。

A.有害气体B.噪音C.高频电磁波D.有害固体

57·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品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时,工人必须使用适当

的(B)。

A.预防药剂B.个人防护用品C.保健品D.指示器

58.点燃煤气灯时,(A)。

A.先关风门,划火,开煤气B.先开煤气,划火,关风门

C.先关风门,开煤气,划火D.可随意操作

59.工业粉尘毒物是直径(A)的固体微粒。

A·大于0.1tnnB.小于O.1tnnC.小于0.01tnnD.0.001tun~0.It.an

60.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A)。

A.毒性B.中毒C.剧毒D.高毒

61.毒物的毒性分为(A)。

A.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5级B.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4级

C.高毒、中等毒、低毒3级D.高毒、低毒2级

62.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A)。

A.就越大B.就越小C.就越难确定D.就越容易预防

63.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B)的物品。

A.7.4x10ZBq/kgB.7.4x104Bq/kgC.7.4x10313q/kzD.7.4Bq/kg

64.氢氧化钠等强碱能和油脂起(C),因而能灼伤动植物机体。

A.酸碱反应B.氧化反应C.皂化反应D.还原反应

6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A)。

A.主标志和副标志B.危险标志和不危险标志

C.大标志和小标志.D.产品标志和性能标志

66.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储存时(C)。

A.只要不混放就可以、B.可以混放

C.不能同库D.可以同库

67.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和(B)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A.商标B.标志C.颜色D.状态

68.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应符合(B)规定。

A.GB/T12463B.GB12463C.GB15603D.BG/T15603

69.进行有关化学液体的操作时,应使用(B)保护面部。

A.太阳镜B.防护面罩C.毛巾D.纱布

70.由两种以上特性值变化性类型或两种以上特性平均值组成的物料是(D)。

A.随机不均匀物料B.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

C.周期非随机不均匀物料D.混合非随机不均匀物料

71.与采取均匀物料相比,采取不均匀物料需要额外注意(D)。

A.不应带进杂质B.避免吸水C.避免氧化D.采取随机采样

72.通过检测样品求得的特性值数据的差异中,包括(C)。

A.采样随机误差和采样系统误差B.实验随机误差和实验系统误差

C.采样误差和实验误差D.采样系统误差和实验随机误差

73.增加采样的重复次数可以缩小(A)。

A.采样随机误差B.采样系统误差

C.采样随机误差和采样系统误差D.两者都不能缩小

74.计算样品的标准差,必须要已知的数据是(A)。

A.样品的测定值B.样品的平均值C.样品数D.样品量

75.应用总体特性平均值单侧下限采样验收方案时,a表示(A)。

A.第一种错判概率B.第二种错判概率

C.样品标准差D.特性平均值

76.总体物料的特性值的标准差为已知时,应用总体特性平均值单侧上限采样验收方案

判定为合格的条件是总体物料的特性平均值(D)。

A.>B.I>C.

77.总体物料的特性值的标准差为未知时,应用总体特性平均值单侧下限采样验收方案

判定为不合格的条件是总体物料的特性平均值与|I}。

之差(A)产l。

A.>B.I>C.

78.应用总体特性平均值双侧限的采样验收方案判定为合格的条件是:

总体物料的特性

平均值与p0之差的绝对值(D)d。

A.>B./>C.

79.总体物料的特性值的标准差为未知时,应用总体不合格品率单侧上限采样验收方案

判定为不合格的条件是总体物料的特性平均值与JI}。

之差(A)U。

A.>B.i>C.

80.用电导率仪测定三级水的电导率时,配备电极常数为(C)的电导池。

A.0.001-0.01cm—IB.0.01-0.1cm—tC.o.1~lcm—jD.1-10cm“

81.高纯水的制备过程中,脱盐主要是除去(C)。

A.悬浮物B.有机物C.各种盐类D.颗粒

82.一级水应用于(A)。

A.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B.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

C.一般化学分析试验D.任何一种试验都可用

83.在水溶液中,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表示(A)。

A.酸性越强B.酸性越弱c.碱性越强D.蚝越大

84.已知NH的Kb=1.8~10~,则NH;的K。

为(C)。

A.1.8x10—5B.1.8x10—9C.5.6x10—10D.5.6x10“

85.欲配制pH=5的缓冲溶液应选用(c)。

A.HCOOH(K。

=5.6x10一’)-HCOONaB.10。

mol/LHCl

C.HAc(K。

1.8x10一’)-NaAcD.NH3(Kb=1.8x10。

)-NH4Cl

86.能用来做基准试剂的是(C)。

A.NaOHB.H2S04C.Na2C03D.HCl

87·标定酸用的基准物如NaHC03、Na2C03、KHC03均在(D)干燥并恒重。

A.90~105~CB.110-115~CC.250~270~CD.270~300~C

88.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不能选用的试剂有(D)。

A·邻苯二甲酸氢钾B.草酸C.标准盐酸溶液D.硼砂

89.标定还原剂的基准物不能选(B)。

A·K2Cr2()7B.As203C.KBr03D.1(I仉

90.标定12常用(B)基准物质。

A·K2Cr2()7B.As203C.KBr03D.KIOa

91.标定EDTA用基准物质碳酸钙的干燥条件是(A)。

A.110~CB.120~CC.130~CD.室温干燥器中

92.标定AgN03标准溶液的基准物NaCl最好选用(C)。

A·分析纯B.化学纯C.基准试剂D.实验试剂

.、.93·用基准物质直接标定标准溶液的浓度后,为了更准确地保证其浓度,采用(D)进行

牲让。

A.直接标定法B.间接标定法

C.用标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法D.比较法

9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C03-属于(D)。

A·酸性物质B.碱性物质C.中性物质D.两性物质

95·EDTA几乎能与周期表中大部分金属离子配合,形成具有(B)元环的稳定的配合物。

A.INB.C./一xD.七

96·pH=4时lgKCaY=10.69,lgaY(Ⅳ)=8.44,则条件稳定常数是(C)。

A·2·25B.19.13C.1_78x102D.1.74x1010

97·在配位反应中,当溶液中有辅助配位剂L存在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称为(B)。

A·羟基络合效应B.配位效应C.酸效应D.共存离子效应

98.下列关于标准电极电位说法错误的是(D)。

A.准电极电位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B·标准电极电位是在298.15K下,压力为101.325kPa下测得的

C.标准电极电位涉及到的有关物质浓度均为1mol/L

D.气体压力不影响标准电极电位

,..99·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说明在某些外在因素影响下,氧化还原电对(C)的氧化还原

能力。

A·理论B.计算C.实际D.可能

100.衡量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的程度用(C)。

A·电极电位B.能斯特方程式C.平衡常数D.滴定突跃

101.通常温度每升高10~C,化学反应速度可提高(B)倍。

A_1~2B.2~3C.3~5D.10

102·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在其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常数。

称为(B)o

A.稳定常数B.溶度积常数C.电离常数D.平衡常数

103.重量分析对沉淀形的溶解度要求(A)。

A.越小越好B.越大越好C.无要求D.易溶

104.为了减少称量误差,提高分析的准确度,重量分析对称量形的要求(D)。

A.化学组成固定B.沉淀纯度要高C.性质稳定D.摩尔质量要大

105.下列关于系统误差论述中错误的是(D)。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106.在滴定分析中,由于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引起的滴定误差属于(A)。

A.方法误差B.偶然误差c.操作误差D.仪器误差

107.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未校准的砝码,会造成(D)。

A.方法误差B.偶然误差C.操作误差D.仪器误差

108.使用试剂不纯会造成(A)。

A.系统误差B.过失误差C.方法误差D.操作误差

109.用分析天平称样时,直接用手拿砝码放在天平上会造成(A)。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方法误差

110.测得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其(B)越小。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相对误差D.绝对误差

111.进行对照实验时,常用(A)和被测样品在同一条件下,用同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

A.标准样品B.计量标准C.工作基准D.方法标准

112.在分析中做空白试验的目的是(B)。

A.提高精密度B.消除系统误差

C.减小偶然误差D.消除过失误差

113.在一般分析中,通常要求测定(B)次。

A.2-3B.3-5C.5-7D.越多越好

114.直接滴定法是用标准溶液(A)滴定被测组分。

A.直接B.间接C.置换D.取代

115.间接滴定法适用于(A)物质的测定。

A.与标准溶液不能直接反应的物质的测定

B.反应物为固体

C.能发生置换反应

D.能发生取代反应

116.置换滴定法中是用标准溶液滴定(C)。

A.被测溶液

B.第二种标准溶液

C.加入的试剂与被测组分反应生成的生成物

D.加入的试剂反应完后剩余部分

117.用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具有准确浓度的溶液称做(B)。

A·一般溶液B.标准溶液C.悬浊液D.电解质

118.缓冲溶液的配制计算是根据(D)进行计算的。

A.缓冲溶液的浓度B.缓冲溶液的组成

C.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D.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

119.NaOH滴定弱酸CH3COOH时,化学计量点时后溶液的pH值取决于(A)。

A_NaOHB.CH3COOH

C.CH3COONaD.CH3COONa-CHCOOH

120.用0.1000mol/LNaOH滴定O.1000mol/LHALe时指示剂应选(B)。

A.甲基橙B.酚酞C.甲基gED.溴酚蓝

121.配制酸标准溶液,通常采用HCl的主要原因是(B)。

A·更便宜B.在常温条件下更稳定

C.更易配制D.更常见

122·在配制NaOH标液时,未赶除C02,则用H2C204标定该标准溶液,用于测定

CH3COOH含量时,其测定结果(C)。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

123·在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混合碱的分析时,如果yl>0,屹:

0则样品含有(A)。

A.NaOHB.NaHC03C.Na2C03D.Na:

C()1+NaHCO~

124.在水溶液中,直接滴定弱酸或弱碱时,要求CK。

或CKh(C)。

A.I>10一。

B.≤lO一6C.≥lO—sD.≤10—8

125·已知某EDTA溶液中,v4-离子的浓度为其总浓度的10%,则v4-离子的酸效应系

数等于(D)。

A.100B.90C.50D.10

126·在酸效应曲线上找出被测金属离子位置,由此作水平线,所得pH值就是单独滴定

该金属离子的(A)。

A.最低允许pH值B.最高允许pH值C.最恰当pn值D.最准确pH值

127.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中,计量点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主要取决于(A)。

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B.EDTA的浓度

C.金属离子本身浓度D.金属指示剂性质

128·以铬黑T为指示剂,缓冲溶液调pH值为10,EDTA滴定至指示剂变色,此时测得

的水的硬度为(B)。

A.钙硬B.总硬C.镁硬D.水硬

129.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电位突跃的大小与(D)。

A.氧化剂电对条件电位有关B.还原剂电对条件电位有关

C.氧化剂电对标准电位有关

D.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有关

130·用O.1000mol/LAgN03滴定0.1000mol/.LCI一溶液,化学计量点的Cl一浓度为(B)mol/L。

已知K,p(AgCl)=1.8x10一10。

A.0.1000B.1.3x10—5C.3.6x10—6

131.测定样品的s暖一,采用重量法,可生成CaS04、srS04、PbS04、BaS04等沉淀,而选择形成BaS04的最主要原因在于(C)。

A.BaSm最廉价B.BaS04最稳定

C.BaS04溶解度最,JD.BaS04处理最方便

132.当聚集速度(B)定向速度时,形成品形沉淀。

A.大于B.小于C.等于D.没关系

133.p=0.27g/LHCl溶液的pn值是(A)。

A.2.13B.2.1C.11.87D.11.8

134.已知AgO的gsp~1.8x10一m,在[Ag’]=0.1mol/L的溶液中,产生AgCl沉淀所需要最小Cl一浓度为(A)mol/L。

A.1.8x10—9B.1.3x10—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