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3061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39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总结.docx

社会心理学总结

第 1 章 绪论

第 1 节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研究核心是人际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

系统研究人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基础的学科;

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特点:

哲学性强

(2)产生阶段特点:

独立——以实证方法为主流研究范式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标志:

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

《社会心理学导论》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标志:

奥尔波特 出版《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

(3)迅速发展阶段特点:

理论众多、研究领域广泛、理论研究与应用结合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强化导向的社会化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

华生、桑代克、斯金纳、多拉德、米勒

(一)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1. 联结

联结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用联结也能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

如,谈虎色变”。

2. 强化:

最核心的概念

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

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3. 模仿

模仿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

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二)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

班杜拉

主要观点

(1)观察学习:

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制作或组织反应(动作复现)——反馈

(2)发展:

首先,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分开。

获得以后未必立即执行有可能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执

行;其次,发展了强化的概念:

提出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的概念

(3)环境——人——行为交互作用的观点:

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

(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所获得的结果。

认知会影响行为,而且行为也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调节作用;行为改变环境,环境也制

约着人的行为;

(四)社会交换理论代表人物:

霍曼斯

主要观点:

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个体得到奖赏越多,就越愉

快,并倾向于增加有关行为或活动;当前活动与过去得到奖赏的活动越相似,人就越易于由于收

 

第 1 页 共 28 页

益期待而发生这种活动。

2、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基本取向:

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

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场论和群体动力学代表人物:

勒温

主要观点:

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他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 E(准物

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P(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和知觉

运动区域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这个心理生活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

(2)认知失调论代表人物:

费斯廷格

主要观点:

1.基本假设:

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理“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失

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2.认知失调的条件

(1)逻辑的违背。

(2)文化价值的冲突。

(3)观念层次的冲突。

(4)新旧经验的矛盾。

3. 认知失调的程度

(1)失调的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

(2)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4. 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3、角色理论

(一)主要概念

1. 角色:

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2.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

心态。

3. 角色创造:

角色创造是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4. 角色偏常

角色偏常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

行为和心态结构。

第 3 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路径

(1)现象揭示研究

现象揭示研究的目的是对一定社会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科学、客观、精确描述。

现象揭示研究是典型的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的研究。

新生入学适应状况研究

(2)关系解释研究

关系解释研究又称相关研究,是考察两个或更多变量(即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一个变量是

否受其他变量影响,影响程度和性质如何,进而用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的研究方法。

新生入学适应状况与哪些因素有关

(3)因果联系证实研究

因果联系证实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通常是为验证设想的因果联系或

 

第 2 页 共 28 页

假说。

因果关系研究通常使用实验法来实现什么导致了部分新生入学适应较差

2、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1)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

方法。

现场实验是指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所以又称自然试验。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宏观,是指民族、国家或整体社会生活环境等大社会背景,有其自身不以人们个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运转机制与规律。

微观,指个人具体、直接的社会相互作用环境,包括人际交往及小群体两方面的背景。

它是

个人的直接社会现实。

第 2 章 社会化——人之所以成之为人的过程

第 1 节 社会化的概念及实质

1、社会化的概念

(一)概念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

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狼孩

二、社会化的特点

1.以遗传素质为基础。

2.个体社会化是通过“代理人”实现的。

3.共同性与个性化的统一。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

特性的过程。

4.社会化贯穿于个体的一生。

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

3、语言社会化的特殊地位语言是人们理解别人和使自己为别人所理解的工具。

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4、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1.社会教化:

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代理人)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2.个体内化:

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

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角色引导机制

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相应角色的要求和

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对于处在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体,共同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使他们的社会

生活具有了一致性。

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

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

2、社会比较机制

1.自我评价的需求:

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自我评价的需求

2.社会比较:

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

较。

 

第 3 页 共 28 页

3.作用:

(1)它是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途径。

(2)社会比较不仅有即时的行为效应,还会导致观念的改变

(3)帮助人们寻求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4)不同性质的社会比较影响社会化的后果:

积极的社会比较成熟动力,使人们整个心理结构

朝着积极的社会化方向发展

三、社会学习机制

1.主要观点:

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

2.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个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的获得不仅依赖于个人接受社会外部强化

的直接经验,还受到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接受强化的影响,即替代性强化。

四、亚社会认同机制

1.亚社会的定义: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

对应于较大的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

2.作用:

亚社会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都是以亚

社会为出发点的。

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

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被意识到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

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

解决的方法——双重适应亚社会适应大社会大社会接纳亚社会

第 3 节 社会化的影响源

1、家庭:

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1. 家庭的重要性:

(1)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生活在家庭中

(2)童年期是人一生中对家庭的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最强烈的时期

(3)家庭是特殊的社会结构:

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马克思)

2.家庭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文化的需求:

(1)父母把自己已经内化的社会文化底蕴传递给子女

(2)父母以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为标准来评价子女的行为

3.家庭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父母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影响子女的人格。

英国心理学家玻尔德的研究表明:

58%品德不良的少年来自缺损的家庭。

双亲不合比双亲不

全对孩子有更坏的影响。

母爱是人格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2、同辈

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

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重要性的原因

(1)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社会化,很少带有强制性质

(2)是非正式群体,是个体自由选择的,在其中平等交往,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3)同辈群体开展活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社会需要如自尊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交往

的需要等

三、学校

1.学校的重要性

 

第 4 页 共 28 页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它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

向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儿童)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

(1)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2)有独特的完整的机构,是社会的雏形

学校是儿童经验中的以成就为基础的某种地位分化制度的第一个社会化代理机构

2.途径

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教育方式,教材,考试与考核以及学生的各种组织实现的,其中教师

的作用尤为重要。

4、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

指人们用来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

2.作用

电视积极作用:

(1)使人们有效的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

(2)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

电视消极作用:

(1)影视中的暴力节目影响儿童的侵犯行为

(2)电视对儿童的学习潜力有消极的影响,缩短了儿童注意力的时间,限制了

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3)电视限制了人们的思考能力

网络的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作用

第四节 成人社会化

1、文化反哺

在急剧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称为“文化

反哺”。

原因:

(1)由于社会变迁加快,各种新事物、新规则层出不穷

(2)成人既有的知识、经验反而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成人了解、接纳新事物,从而影

响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二、再社会化

成年人在初始社会化基础上步人社会,经过进一步角色学习胜任了社会各种角色,但有时原

来已经学习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能适应新情况,个体需要通过吸收新的角色、价值或知识来

建立新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生活目标,这就是再社会化。

1.较大的角色变换需要再社会化。

例如作为移民、出家音、新兵,要学习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规范。

2.社会化不完全或称为顺应不良者,需要用再社会化矫正其原先社会化的不足和对主流文化的

错误偏离。

3 无理性反社会化产生的有害社会进步者需要再社会化,如对惯偷、黑帮、破坏分子等进行改造。

 

第 3 章 社会态度

第 1 节 态度的实质

1、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对象性是指态度是指向特定对象或内容;观念性是指态度是以知识观念为基础的;

评价性是指态度是具有正面和负面指向的心理矢量;

持久性是指主体指向一定对象的态度是相对稳定和一致的。

(2)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

 

第 5 页 共 28 页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

重或轻视等。

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

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2、态度的特点

(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三)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四)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三、态度的维度

(一)指向:

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是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还是否定。

(二)强度:

强度是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三)深度:

深度是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它的测量指标,通常是一种态度得不到支持时所产生的挫折感强度。

(四)向中度:

是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其指标是一种态度同一个人根本信念关联的水平或与价值系统中心的关系。

(五)外显度

是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外显度可以表现在行为的方向上,也可以是

行为方式的表现。

4、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假设

1936 年,美国人盖洛普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成功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

预测投票数

与实际投票数相差不到 1%。

1972、1976 及 1980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盖洛普民意测验所及其他主要新闻机构所做的

民意测验结果也显示,在选举行为上,态度有着高度的预测行为的作用。

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R.T.LaPiere)1934 年进行的一项态度与行为

 

关系研究,对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命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态度与行为是否一致?

(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

(2)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

1.行为本身可否实施(如应急情境中的救人行动)2.态度指向的目标与行为目标是否一致

3.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发生(如拉皮埃尔研究中情境显然制约了态度行为的发生。

4.态度本身的因素:

强度、深度、外显度、向中度等都会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第 6 页 共 28 页

5.态度的可获得性

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大(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

可获得性高)

第 2 节 态度的形成

一、学习经验与态度形成

(一)主要观点

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

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2)态度学习的三种机制

1 联结:

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学生和偏激

2 强化:

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某些态度

3 模仿:

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米德拉斯基的实验)

2、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一)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人在与环境发生相互联系时,总是根据周围世界的客体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及多大程度

上满足需要来对其决定取舍。

一种对象满足机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态度也越积极。

相反,人们就越倾向于形成拒绝或

逃避态度。

(二)自我防御功能

人需要选择有利于自我形象和价值确立的态度来进行自我防御,使自己减少焦虑,并使情绪

冲突转移方向。

(三)价值表现功能

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使人们可以主动表现自己。

主动表明态度、积极参与某个隶属群体、

实际帮助别人等,都是人们选择并表明一定态度的方式。

人们通过这些态度来表明自己的价值。

(四)认识功能

对于周围环境的一切客体,人们都是通过态度来赋予它们对于人们的意义的。

一个特定的对

象,也只有在与我们的既有经验联系到一起,主体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态度时,它与个人之间的关

系才明确,人与其有关的行为才有明确的引导。

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满足需要——肯定态度阻碍目标达成——否定态度

(2)知识

知识影响人们态度的形成,也可以使已经形成的态度发生改变。

对于同自己没有直接关联的

对象,人们有关态度的基本倾向是认知性的。

(3)家庭:

最早的社会化机构

(4)群体参照:

群体参照是指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或行为方式上认同的自己所属或所选择的群体。

首先,隶属群体——需要一致(?

)其次,参照群体——自愿一致(?

(5)文化因素

文化作为人们社会化的大背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态度的形成。

文化背景直接决定着人们对许多事物的态度,乃至整个思维方式。

(6)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态度比异卵双生子之间有更高的相关。

这表明个人的态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 3 节 态度的改变不要当潜艇士兵

 

第 7 页 共 28 页

 

一、态度改变与说服的理论

(一)霍夫兰的劝导模型

外部刺激:

劝导者,劝导信息,情境内部因素:

态度主体自身的特点

 

社会认知

第 1 节 社会认知

1、社会知觉的定义

(一)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

其中主要是指人知觉,即对各种担负社会角色并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或对群体所建立的最初印象或概念。

(2)相关的概念:

社会认知知觉社会推理

2、社会知觉的途径

1. 面部表情:

是个人内心的态度、情感、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

2. 言语活动:

语音、语调、语速以及节奏的变化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等心理特征

3. 体态表现:

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4. 行为方式:

做事待人处世的方式

3、社会认知的内容

(1)对他人的认知

1. 知觉他人的过程

(1)寻找意义:

面对信息,知觉者总是获得一个关于刺激物的有意义的印象。

(2)注重显著性信息

人们在形成印象的时候遵循图像——背景的原则,即直接关注从背景中突出出来的刺激图像,

对于图像所处的背景或环境注意较少。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第 8 页 共 28 页

在社会知觉中,个体往往将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这一个过程就是类别化。

类别化在社会知觉中可以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简化人的认知过程。

(4)运用图式

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可以是语言材料信息,也可以是视觉材料或其他具体材料。

2. 知觉他人的内涵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表情动作是最重要的线索,包括:

面部表情,即面部的情绪表达;身段表情,是体各部分姿态的情绪表达;

言语表情,是言语中声调、快慢、音色随情绪产生的变化。

(2)对他人人格的认知

一是认知者的评价标准;二是行动者三是认知者与行动者的特殊关系。

社会关系模型

(2)自我认知

1.自我知觉理论

符号互动论:

自我知觉的形成包括

(1)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2)个体想象对自己形象的评价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1)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知部分是根据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

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推断出来的

(2)内在的线索是微弱的、模糊的,个体要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上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

的内在状态

2.自我知觉的内容

态度的自我知觉个体可以通过自愿作出的行为来推断自己的态度

情绪的自我知觉

个体对自己情绪的知觉途径包括:

(1)体验的生理唤起水平

(2)认知判断

3 个体对自我信息的易受暗示性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的揭示了自己的特性,这种倾向为“巴

纳姆效应”

4、社会知觉的过程

(1)社会推理的步骤

1.收集信息与选择信息

人们先前的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收集。

但先前的经验容易使人作出错误的判断。

选择信息的时候也容易产生偏差:

(1)根据先前的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

(2)没有注意到信息中偏差

(3)往往只注重了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视了基于多数人统计的信息。

2.整合信息,形成判断:

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人们也不可能运用理性推理模式,导致偏差。

(二)认知启发

1. 表征性启发:

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2. 获得性启发

那些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不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这种认知策略就是获得性

启发。

3 .调整性启发

人们进行判断时,总是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

 

第 9 页 共 28 页

调整性启发。

5、社会知觉的偏差

(1)社会知觉的偏差种类

1.首因效应: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晕轮效应

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当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她的其他

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其所有的特点。

扫帚星效应:

如果一个人外表缺乏吸引力,那么对他/她的其他特征的评价也会更糟。

4.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也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

念变成了现实。

教师期望效应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产生的关键步骤:

第一,知觉者对目标人物抱有一种期望;第二,知觉者按与期望一致的方式行动;

第三,目标人物解释知觉者的这一行动;第四,目标人物用行动对知觉者做出反应;

第五,知觉者解释目标人物的行动与自己最初的期望相一致。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消失的办法:

第一,从知觉者角度看,如果知觉者对目标人物的期望进行“补偿”,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就可能消失。

第二,从被知觉者角度看,如果目标人物积极地尝试消除知觉者的期望,自我实现的预有效

应就可能消失。

(2)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

1.知觉者的情绪状况

知觉者的情绪状况会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因而影响印象的准确性。

心理学家墨莱发现,在女孩刚做过一种吓人的游戏,情绪仍处于恐惧状态时,给她们看一些

别人的表情照片,她们会认为照片的表情也是恐惧的,而没有做恐怖游戏的女孩则没有这种现象。

2.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是指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

用使人将自己具有的特征看成别人也具有。

3.内隐人格理论

内隐人格理论出自心理学家凯利,他认为,每个人对他人都有独特的理解,人们的各种个性品

质相互联系,只要认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

4. 对被知觉者的熟悉与个人情感卷入

随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