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164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docx

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2020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总分:

150.00,做题时间:

180分钟)

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

6,分数:

30.00)

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调整和变化,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按照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与纵向流动功能。

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改善。

在社会流动过程中,人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和自我实现方式做出自由选择,即有意识地使环境变化与社会改革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理想服务。

解析:

2.读书指导法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解析:

3.小先生制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受学生的启发而提出的方法。

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缺乏、经费匮乏,女子教育困难等问题提出的。

即“即知即传”,人人将自己所识的字和所学的文化随时随地地教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陶行知认为小孩也能做大事,“小先生”不仅教别人识字、学文化,还教别人做“小先生”,由此知识不断得到推广。

“小先生制”是贫穷国家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

解析:

4.致良知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致良知”是明朝教育家王守仁的重要观点,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王守仁继承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

“良知”的三大特点是:

(1)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

(2)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3)不会泯灭。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学以去其昏蔽”,进而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这个过程就叫作“致良知”。

解析:

5.自我效能感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1)直接经验;

(2)替代性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的唤起。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解析:

6.社会规范学习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构建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社会规范学习具有情感性、约束性、延迟性等特点。

解析:

二、简答题(总题数:

4,分数:

40.00)

7.简述个体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人的发展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发展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取决于个体自己。

②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改造着环境,也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的能力与素质,这是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主体对同一环境的内化是不同的,如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的学生,有的学生上课认真,有的学生学习困难,有的学生完全对教学环境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可见,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的态度和能动性的发挥状况。

③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

人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个体就能够逐步地、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

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指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实,这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过学习奋进最终达到自觉、自由境界的发展过程的自我概括。

解析:

8.简述书院教育的特点。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书院精神:

“自由讲学”是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

②书院功能:

书院重视藏书,重视培养人才,要求学生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和学问并进。

③书院组织:

有私办、公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书院主持者叫“山长”或“洞主”。

④书院教学:

讲学活动是书院的主要内容,也是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标志。

⑤学生学习:

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

⑥书院制度:

最著名的是《白鹿洞书院揭示》,使学规成为书院教学的总方针。

此外在经费制度、管理方面都做了规定,南宋后期书院已经制度化。

⑦师生关系:

中国教育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尤为突出。

⑧书院发展倾向:

自南宋起书院已经出现了官学化的倾向,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官学化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解析:

9.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目的论”。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而努力。

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个方面的要求:

a.要有健全的身体;b.要有建设的能力;c.要有创造的能力;出要能够合作;e.要服务。

“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现代中国人,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解析:

10.简述杜威教育本质论。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

①教育即生长。

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

杜威批评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与倾向,只是从外部强迫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他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主张。

②教育即生活。

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

因此,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创造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人。

③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

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

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基本教育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2)评价:

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对于促进受教育者参与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当时对传统教育(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但是把获得主观经验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错误的。

解析:

三、论述题(总题数:

4,分数:

80.00)

11.简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学习材料清楚,易于学生学习。

综合课程克服了分科课程的封闭性,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注重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世界,开阔视野,有利于课程的内在联系。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②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③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

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④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

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

⑤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网络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性结合在一起的。

⑥课程法制化。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必然会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前进。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教材建设的政策与法规。

解析:

12.有人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谈谈你的理解。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教学有法:

抓住教育规律,关注教法。

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有着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

例如,我们强调的学生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

教无定法意味着关注情景体验,教学生活化。

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

也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涵、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方法。

不同的学情、环境、条件等,使得我们在差不多相同的教学内容方面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一定相同,对于科学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具体目标的考虑也会有很多区别。

由此引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必定不尽相同。

因此要贵在得法:

围绕方法渗透,教学方法科学化。

贵在得法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

贵在得法指的是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技巧等恰如其分、灵活巧妙地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

例如,数学课堂的引入既可以运用与生活实际相类比的方法,也可以运用数学史小故事、小定理的方法。

这些方法的适当选择和运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可促进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指能使人快乐地学习,轻松地学习,能突出重点、化难为易地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

(3)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教学有法的升华。

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

变无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抛洒辛勤的汗水。

化有定法为新法,更需要我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至此方能达到循法而不拘泥于定法。

解析:

13.简述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实践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的差别。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实践指导思想的差别。

1868年,倒幕派建立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明治政府,为抵御外患、富国强兵,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其指导思想是“文明开化”和“和魂洋才”。

洋务运动时期虽然名义上有清政府的各项政令及总理衙门的管理,但实际上只是李鸿章等人在地方上的各自为政,兴办“洋务”,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但力量分散,难以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威胁。

改革中,政治领导集团并没有彻底的决心和勇气,在改革上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必须改革,另一方面又必须巩固原有的体制,以至于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2)具体实施的差别。

①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1872年颁布《学制令》,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此时洋务运动在政治上则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的腐败日趋严重。

②1879年颁布的《教育令》,将普及初等教育的年限缩短为4年。

1886年颁布的《小学令》,又根据国力承受水平把初等教育受教育年限规定为8年,分两段实施,前4年为寻常小学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后4年为高等小学阶段,实行收费制。

而洋务派虽然也很重视教育改革,设立了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等30多所学校,但是始终没有统一的学制来对教育进行管理,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及其相关联的封建教育制度,改革流于形式,新式学堂没有得到发展。

总的来说,日本通过改革使得封建教育向近代资本主义教育转变。

但明治维新自上而下进行,带有很大的不彻底性,使得日本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中国的洋务运动则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解析:

张老师是个新来的老师,这个学期担任初中班级的老师,她的班级有个让他很头疼学生叫张海,张海幼年父母离异,跟着奶奶生活,学习习惯不好,经常上课开小差,或者睡觉。

并且好高骛远,老师让他做作业,他不做基础题,非去做附加题,张老师多次催促他多做练习,他以“自己笨,学不会”为借口不做。

(分数:

20)

(1).请用学习动机的理论分析材料。

(分数: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等都有密切联系。

张海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习动机理论来分析,张海的家庭没有为他提供一个支持,所处的外界条件不好,他自己又不做基础题,追求高难度的题。

因而他成绩不好是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

家庭因素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程度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张海把不做作业的原因归结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久而久之,会使张海学习积极性降低,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会有无奈的情绪,也很容易成为“坏学生”。

张海若想提高学习成绩,应该努力学习,降低任务难度,做一些基础题。

解析:

(2).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分数: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挑战性与胜任力同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是总成正比的,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对于简单、容易的任务,尽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紧张一些;对于复杂、困难的任务,则要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气氛。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价。

一方面可以调整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不恰当的评定会有消极的作用,如使学生过分关注结果,抑制内在动机等。

因此,在评价时应该注意用评价表示进步的快慢,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加上恰当的评语。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此步骤涉及的三条原理为:

奖励能激发动机,惩罚则不能;滥用外部奖励会破坏内部动机,奖惩影响成就目标的形成;表扬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整个人,态度要真诚,要强调学生的努力。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

(6)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7)适当地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成败归因,有时候,积极比正确更重要,尤其是差生,要引导其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8)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9)注意内外部动机的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10)加强自我效能感。

引起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直接经验训练;间接经验训练;说服教育。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