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3579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docx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

第十五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讲解内容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题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单选题

 

 

1题1分

多选题

4题4分

 

 

简答题

 

 

1题6分

综合题

5分

6分

 

合计

9分

6分

7分

本章内容的学习需要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四个问题:

1.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教材P338/15.1);

2.教材表15-2(P340/15.2);

3.存货监盘程序(包括表15-4,教材P355);

4.存货计价测试(包括表15-5,教材P357)。

考纲要求与教材变化

1.测试目标:

掌握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

2.能力等级:

“3”。

3.教材变化:

本章教材内容在2012年基础上基本未变。

本章重难点精讲

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流程(教材P338)

(一)计划和安排生产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生产通知单;

2.生产通知单必须进行连续编号控制;

3.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市场需求等信息编写月度生产计划书,由生产计划经理根据日生产计划书签发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4.生产计划部门编制生产通知单须经生产计划经理审批后上报总经理批准才能生效;

5.生产通知单一般是一式多联,分别用于通知仓储部门组织材料发放、生产车间组织产品生产、财务部门组织成本计算,以及生产计划部门按编号归档管理。

(二)发出原材料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车间接到生产通知单后,由车间主任编制日生产加工指令单,经生产经理审批。

2.生产车间各生产小组编制原材料领用申请单,并经车间主任签字批准。

3.仓库管理员根据经审批的原材料领用申请单核发材料,填制预先编号的原材料出库单。

4.原材料出库单一式四联:

一联仓库发料、一联仓库留存、一联车间记录、一联递交财务部作为记账凭证。

5.仓库管理员将原材料领用申请单编号、领用数量、规格等信息输入存货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经仓储经理复核确认后,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材料明细账。

(三)生产产品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通知单及领取原材料后,将生产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生产工人,并将所领取的原材料交给生产工人,据以执行生产任务;

2.生产完成后,质量检验员检查并签发预先连续编号的产成品验收单,生产小组将产成品送交仓库。

3.仓库管理员检查产成品验收单,并清点产成品数量,填写预先编号的产成品入库单。

4.产成品入库单一般一式四联:

一联仓库收货、一联仓库留存、一联生产部核对、一联递交财务部作为记账凭证。

5.经质检经理、生产经理和仓储经理签字确认后,仓库管理员将产成品入库单信息输入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产成品明细账并与采购订购单编号核对。

(四)核算产品成本环节的控制程序

1.生产成本记账员根据原材料出库单,编制原材料领用凭证,与存货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连续编号的生产记录日报表核对材料耗用和流转信息;

2.会计主管对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审核无误后,授权该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过账至生产成本及原材料明细账和总分类账。

3.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对生产成本中各项组成部分进行归集,按照预设的分配公式和方法,自动将当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按比例分配;同时,将完工产品成本在各不同产品类别中分配,由此生成产品成本计算表和生产成本分配表(包括人工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

生产成本记账员编制生产成本结转凭证,经会计主管对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审核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4.每月末,生产成本记账员根据存货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销售订购单数量,编制销售成本结转凭证,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经会计主管对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审核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五)储存产成品环节的控制程序

1.产成品入库时,须经仓库管理员检查产成品验收单,清点产成品数量,并填写预先连续编号的产成品入库单。

2.仓库部门签收产成品后,经质检经理、生产经理和仓储经理签字确认后将实际入库数量通知财务部门。

3.仓库部门根据产成品的品质特征分类存放,并填制标签。

(六)发运产成品环节的控制程序

1.产成品的发运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

2.产成品发运部门应当编制连续编号的产成品发运通知单。

3.产成品发运前应当由发运部门独立检查产成品出库单、销售订购单和产成品发运通知单,确定从仓库提取的产成品附有经批准的销售订购单,并且,所提取产成品的内容与销售订购单一致。

4.装运产成品时必须持有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发运通知单,并据此编制产成品出库单。

5.产成品出库单至少一式四联,一联交仓库部门,一联发运部门留存,一联送交顾客;一联作为给顾客开发票的依据。

6.完成产成品出库工作后,仓库管理员将产成品出库单信息输入存货管理信息系统,经仓储经理复核确认后,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产成品明细账并与产成品发运通知单编号核对。

【例题1·单选题】以下控制活动与其相关认定的对应关系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是()。

A.产成品发运通知单进行连续编号控制,与营业成本的完整性认定最相关

B.生产通知单经过授权审批控制,与存货的完整性、营业成本的完整性认定最相关

C.产成品验收单进行连续编号控制,与存货的完整性、营业成本的完整性认定最相关

D.原材料出库单进行连续编号控制,与存货的完整性、营业成本的完整性认定最相关

【答案】B

【解析】选项B不恰当。

授权审批后的生产通知单与存货的存在、营业成本的发生认定最相关。

第一节总结

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流程(教材P338)。

第二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和审计测试一览表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和审计测试一览表(教材P340)

表15-1

内部控制目标

关键内部控制

常用的控制测试

常用的实质性程序

1.生产业务是根据管理层一般或特定的授权进行的

(存货/存在

营业成本/发生)

对以下三个关键点应履行恰当手续,经过特别审批或一般审批:

(1)生产指令的授权批准;

(2)原材料领料单的授权批准;

(3)员工薪酬的授权批准

检查在凭证中是否包括生产指令、领料单、员工薪酬的授权批准这三个关键点的恰当审批 

【相关说明】注册会计师不执行实质性程序,而是通过控制测试获取审计证据表明生产业务进行了授权。

2.记录的成本为实际发生的而非虚构的

(存货/存在

营业成本/发生)

成本的核算是以经过审核的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为依据的

检查有关成本的记账凭证是否附有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原始凭证

(1)对成本实施分析程序;

(2)将成本明细账与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相核对。

(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的“逆查”方法)

3.所有耗费和物化劳动均已反映在成本中

(存货/完整性

营业成本/完整性)

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均事先编号并已经登记入账

检查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的顺序编号是否完整

(1)对成本实施分析程序;

(2)将生产通知单、领发科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与成本明细账相核对。

(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的“顺查”方法)

4.成本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

(存货/存在、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营业成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

(1)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且前后各期一致;

(2)采用适当的费用分配方法并且前后各期一致;

(3)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流程和账务处理流程;

(4)内部核查

(1)选取样本测试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成本的计算;

(2)测试是否按照规定的成本核算流程和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核算和账务处理

(1)对成本实施分析程序;

(2)抽查成本计算单,检查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3)对重大在产品项目进行计价测试

(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的“逆查”方法、重新计算方法)

5.对存货实施保护措施,保管人员与记录、批准人员相互独立

(存货/存在、完整性)

存货保管人员与记录人员职务相分离

询问和观察存货与记录的接触控制以及相应的批准程序

【相关说明】注册会计师不执行实质性程序,而是通过控制测试获取审计证据表明存货管理过程中的不相容职务是否有效实施了分离控制。

6.账面存货与实际存货定期核对相符

(存货/存在、计价和分摊

营业成本/发生、准确性)

定期进行存货盘点

询问和观察存货盘点程序

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

【相关说明】在存货监盘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已盘点的存货“执行抽盘”,确认存货实物与存货盘点记录是否相符。

【例题2·单选题】以下控制活动中,与营业成本“完整性”认定最相关的是()。

A.定期对存货监盘

B.存货保管人员与存货账面记录人员进行职责分离

C.生产指令、原材料领料单等得到授权批准

D.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均事先编号并已经登记入账

【答案】D

【解析】选项D恰当。

选项A主要与营业成本/发生、准确性认定相关;选项B主要与存货/存在、完整性认定相关;选项C主要与营业成本/发生认定相关。

第二节总结

²

²1.测试“记录的成本为实际发生的而非虚构”的实质性程序(教材P340)。

²

²2.测试“所有耗费和物化劳动均已反映在成本中”的实质性程序(教材P340)。

 

第三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存货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二、存货监盘

三、存货计价测试

一、存货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二)对存货拟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及能够证明的认定

表15-2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被审计单位:

甲公司

项目:

存货

编制:

日期:

2013/01/12

索引号:

ZI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2012/12/31

复核:

日期:

2013/01/16

(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表15-3

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认定

存在

完整性

权利和

义务

计价和

分摊

列报和

披露

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

 

 

 

 

B.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

 

 

 

 

C.记录的存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D.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E.存货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具体审计目标与财务报表相关认定的实质性程序

表15-4

序号

对存货项目实施的主要程序

能够证明的认定

1

存货监盘

存在、完整性、权利和义务

2

期末存货计价测试

计价和分摊

3

存货成本分析程序、重新计算

计价和分摊

4

存货截止测试

存在、完整性

5

存货周转率分析

计价和分摊

二、存货监盘(教材P350)

(一)存货监盘作用

(二)存货监盘计划

(三)存货监盘程序

(四)对存货监盘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存货监盘作用(教材P350)

1.对存货的存在和状况实施程序的要求

2.存货监盘的三环节

3.存货监盘目的

1.对存货的存在和状况实施程序的要求(教材P350第7行)

如果存货对财务报表是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对存货的存在和状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除非不可行);

(2)对期末存货记录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其是否准确反映实际的存货盘点结果。

2.存货监盘的三环节(教材P350第11行)

(1)检查存货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评价存货状况,并对存货盘点结果进行测试;

(2)观察管理层指令的遵守情况,以及用于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程序的实施情况;

(3)获取有关管理层存货盘点程序可靠性的审计证据。

3.存货监盘目的(教材P350第22行)

(1)存货监盘获取审计证据能够证明的认定包括:

存在认定、完整性认定、权利和义务认定。

(2)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以确证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所有存货确实存在,已经反映了被审计单位拥有的全部存货,并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合法财产。

(二)存货监盘计划(教材P350)

1.制定存货监盘计划的基本要求

2.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考虑的相关事项

3.存货监盘计划的内容

1.制定存货监盘计划的基本要求(教材P350倒数第3段)

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程序的基础上,根据下列主要的情况,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对存货监盘做出合理安排:

(1)存货的特点;

(2)存货盘存制度;

(3)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考虑的相关事项(教材P350)

(1)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2)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性质;

(3)对存货盘点是否制定了适当的程序,并下达了正确的指令;

(4)存货盘点的时间安排;

(5)被审计单位是否一贯采用永续盘存制;

(6)存货的存放地点,以确定适当的监盘地点;

(7)是否需要专家协助。

3.存货监盘计划的内容(教材P352倒数第1段)

(1)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2)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3)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

(4)检查存货的范围。

(三)存货监盘程序(教材P353)

1.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1)评价管理层用以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指令和程序,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因素;

(2)观察管理层制定的盘点程序的执行情况。

(3)检查存货;

(4)执行抽盘;

(5)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

(6)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

(7)存货盘点日不是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

(1)评价管理层用以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指令和程序,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这些指令和程序是否包括下列方面:

(教材P353)

①适当控制活动的运用;

②准确认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流动缓慢(呆滞)、过时或毁损的存货项目,以及第三方拥有的存货(如寄存货物);

③在适用的情况下用于估计存货数量的方法,如可能需要估计煤堆的重量;

④对存货在不同存放地点之间的移动以及截止日前后期间出入库的控制。

(2)观察管理层制定的盘点程序的执行情况(教材P353)

①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有关管理层指令和程序是否得到适当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

②尽管盘点存货时最好能保持存货不发生移动,但在某些情况下存货的移动是难以避免的;

③如果在盘点过程中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仍将持续进行,注册会计师应通过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对此设置了相应的控制程序,确保在适当的期间内对存货做出了准确记录;

④获取有关截止性信息(如存货移动的具体情况)的复印件,有助于日后对存货移动的会计处理实施审计程序。

(3)检查存货(教材P354,重点掌握)

①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检查存货,虽然不一定能确定存货的所有权,但有助于确定存货的存在,以及识别过时、毁损或陈旧的存货;

②注册会计师应当把所有过时、毁损或陈旧存货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这既便于进一步追查这些存货的处置情况,也能为测试被审计单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确性提供证据。

(4)执行抽盘(教材P354,精准掌握)

①双向抽盘

②避免被审计单位事先了解监盘范围

③获取存货盘点记录或复印件

④实施抽盘程序时发现差异

①双向抽盘(教材P354,精准掌握)

在对存货盘点结果进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及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盘点记录,以获取有关盘点记录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计证据。

②避免被审计单位事先了解监盘范围

注册会计师应尽可能避免让被审计单位事先了解将抽盘的存货项目。

③获取存货盘点记录或复印件

除记录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盘点结果进行的测试情况外,获取管理层完成的存货盘点记录的复印件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日后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期末存货记录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存货的实际盘点结果。

④实施抽盘程序时发现差异(教材P354,精准掌握)

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抽盘程序时发现差异,很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在准确性或完整性方面存在错误;

b.由于检查的内容通常仅仅是已盘点存货中的一部分,所以在检查中发现的错误很可能意味着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还存在着其他错误;

c.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抽盘差异的原因,并及时提请被审计单位更正;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错误的潜在范围和重大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检查范围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d.针对抽盘差异,注册会计师还可要求被审计单位重新盘点;

e.重新盘点的范围可限于某一特殊领域的存货或特定盘点小组。

【例题3·单选题】在对存货执行抽盘时,以下做法中,恰当的是()。

A.尽量将难以盘点或隐蔽性较大的存货纳入抽盘范围

B.事先就拟抽取测试的存货项目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以提高存货监盘的效率

C.从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存货的完整性

D.如果盘点记录与存货实物存在差异,要求被审计单位更正盘点记录

【答案】A

【解析】选项A恰当,注册会计师对存货抽查的范围通常包括所有盘点工作小组的盘点内容以及难以盘点或隐蔽性较强的存货;选项B不恰当,注册会计师为了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确保审计证据的质量,不应事先将抽查计划告知于被审计单位;选项C不恰当,注册会计师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只能测试存货的存在;选项D不恰当,如果盘点记录与存货实物存在差异,注册会计师要分析原因,由于抽查内容通常仅仅是存货盘点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还有可能扩大抽查范围,不是仅仅更正盘点记录就可以解决问题,况且更正盘点记录后最终还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应项目的数据。

(5)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教材P354,重点掌握)

①存货盘点范围

②对特殊类型存货的监盘

①存货盘点范围

a.确定盘点范围

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存货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观察盘点现场,确定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已经适当整理和排列,并附有盘点标识,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对未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未纳入的原因。

b.对所有权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的范围的确定

对所有权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得其规格、数量等有关资料,确定是否已单独存放、标明,且未被纳入盘点范围;

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取得的所有权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的有关资料,观察这些存货的实际存放情况,确保其未被纳入盘点范围。

即使在被审计单位声明不存在受托代存存货的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在存货监盘时也应当关注是否存在某些存货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迹象,以避免盘点范围不当。

②对特殊类型存货的监盘

【相关说明】请见教材P355表15-4,掌握特殊类型存货监盘的审计程序要求。

(6)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重点掌握)

在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应当:

①次观察盘点现场,以确定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均已盘点。

②取得并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查明已发放的表单是否均已收回,并与存货盘点的汇总记录进行核对。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自己在存货监盘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对被审计单位最终的存货盘点结果汇总记录进行复核,并评估其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实际盘点结果。

(7)存货盘点日不是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重点掌握)

①无论管理层通过年度实地盘点还是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存货数量,由于实际原因,存货的实地盘点均有可能在财务报表日以外的某一天或某几天进行。

②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永续盘存制,管理层可能执行实地盘点或其他测试方法,确定永续盘存记录中的存货数量信息的可靠性。

③当设计审计程序以获取关于盘点日的存货总量与期末存货记录之间的变动是否已被适当记录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考虑的相关事项包括:

a.对永续盘存记录的调整是否适当;

b.被审计单位永续盘存记录的可靠性;

c.从盘点获取的数据与永续盘存记录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

(四)对存货监盘特殊情况的处理(教材P356)

1.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存货监盘不可行时的处理

2.因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无法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时的处理

3.对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的处理

1.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存货监盘不可行时的处理

由存货性质和存放地点等因素造成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存货监盘不可行,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如检查盘点日后出售盘点日之前取得或购买的特定存货的文件记录),以获取有关存货的存在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因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无法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时的处理

(1)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形导致无法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

①注册会计师无法亲临现场,即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其无法到达存货存放地实施存货监盘;

②气候因素,即由于恶劣的天气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或由于恶劣的天气无法观察存货,如木材被积雪覆盖。

(2)如果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无法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注册会计师应当另择日期实施监盘,并对间隔期内发生的交易实施审计程序。

3.对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的处理

如果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对财务报表是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一项或两项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该存货存在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向持有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第三方函证存货的数量和状况;

(2)实施检查;

(3)实施其他审计程序,包括:

①实施或安排其他注册会计师实施对第三方的存货监盘(如可行);

②获取其他注册会计师或服务机构注册会计师针对用以保证存货得到恰当盘点和保管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而出具的报告;

③检查与第三方持有的存货相关的文件记录,如仓储单;

④当存货被作为抵押品时,要求其他机构或人员进行确认。

三、存货计价测试(教材P357)

(一)存货计价测试的必要性

(二)存货计价测试的目的

(三)存货计价实施审计抽样

(四)存货期末计价测试

(一)存货计价测试的必要性(教材P357)

为验证财务报表上存货余额的真实性,必须对存货的计价进行审计,即确定存货实物数量和永续盘存记录中的数量是否经过正确地计价和汇总。

(二)存货计价测试的目的(教材P357)

1.确认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2.重点是对存货单位成本进行测试。

(三)存货计价实施审计抽样(教材P357)

1.选取样本范围:

应从存货数量已经盘点、单价和总金额已经计入存货汇总表的结存存货中选择。

2.选取样本对象:

着重选择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比较频繁的项目,同时考虑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3.测试样本的内容:

(1)首先应对存货价格的组成内容予以审核;

(2)然后按照所了解的计价方法对所选择的存货样本进行计价测试;

(3)测试结果出来后,应与被审计单位账面记录对比,编制对比分析表,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