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792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docx

操作票管理制度doc

操作票管理制度4

操作票制度

1、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的命令执行。

2、电气倒闸操作须由熟悉现场设备,熟悉运行方式和有关规章制度,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有权担任倒闸操作和有权担任监护的人员名单,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书面现场公布

3、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一人担任操作,有监护权的人员担任监护,在进行操作的全过程不准做与操作无关的事。

4、倒闸操作必须填用倒闸操作票,操作票必须票面整洁,任务明确,书写工整,并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

5、在进行倒闸操作时,严格按照基本步骤操作,电气倒闸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1)受令、审令

(2)填票、审票

(3)操作准备

(4)模拟演习

(5)执行操作

(6)复查

(7)汇报记录

6、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所谓“一个操作任务”具体含义如下:

(1)将一种电气运行方式改变为另一种运行方式

(2)将一台电气设备由一种状态(运行、备用、检修)改变到另一种状态

(3)同一母线上的电气设备,一次倒换到另一母线

(4)属于同一主设备的所有辅助设备与主设备同时停送电的操作,如一台主变和所供电的全部出线间隔设备由一种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

7、操作票由当班执行操作的人员填写,填票人按照调度命令,弄清操作目的,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后,再填写操作票,填票人和审票人应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负责。

8、自设安全措施的装、拆,要填写操作票。

9、下列情况可以不用操作票操作

(1)事故处理

(2)单一操作,仅拉、合一台开关,退、投一块压板

(3)压负荷

(4)为了解救触电人或为了避免即将发生的人员触电事故

10、操作票保存一年

11、评价与考核

(1)每值应对上一值已执行的操作票进行评价,值班负责人和部门主管每月进行一次评价,计算合格率,并纳入考核。

(2)操作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①按规定应填写操作票而未填用者(称无票操作)

②操作项目遗漏,操作顺序错误,主设备,开关等编号,以及拉、合、投退等重要词句写错者

③操作任务不明确,安全措施不具体,人员不符合规程的要求,应经审查签名的手续不完全。

④执行不认真,不按规定程序操作

⑤涂改超过三处,致使票面模糊不清者

⑥已执行的操作票遗失者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电气误操作事故主要是指:

误分、误合断路器(开关);误人带电间隔;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刀闸);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开关)等。

其中,后三类因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称为恶性误操作事故。

1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

根据河北省南部电网事故统计分析资料表明,1989年至今共发生5种电气误操作事故43起。

其中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14起;误入带电间隔12起;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7起;误分、误合断路器(开关)6起;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刀闸)4起。

下面对5种电气误操作事故

进行分析。

1.1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14起

1)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9起,其中一张操作票填写多项操作任务的6起,多张操作票同酌操作、地线管理不当、调度误下令各1起。

2)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刀闸5起,其中检修人员误操作、机械闭锁问题各2起;其他人员误操柞1起。

1.2误入带电间隔12起

其中,死亡8人次、重伤3人次、轻伤1人次。

1.3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7起

其中,验电不正确(不验电)5起;走错间隔2起。

1.4误分、误合断路器(开关)6起

其中,判断失误5起;多张操作票同时操作1起。

1.5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刀闸)4起

其中,走错间隔未核对设备编号3起;调度误下令1起。

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可分为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组织措施是有关规程、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技术措施主要是防误闭锁装置的完善。

2.1防止电气误操作的组织措施

为了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对运行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纠正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习惯做法。

对于正常的电气设备倒闸操作,应由操作人按规定填写操作票,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在操作票中,下列项目必须填人:

应拉合的断路器和刀闸,检查断路器和刀闸的位置,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检查负荷分配,装拆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保险器,切换保护回路和检查是否确无电压等。

操作票应填写正确,字迹清楚,操作内容、步骤正确,要用统一术语填写(严禁使用方言上语),设备应用双重编号(即设备名称和编号),操作票统一编号后不得有缺页。

操作票填写完毕后应由审票人审票,签名人员应按规定签全名,不得由他人代签。

操作票上还应填写正确的操作时间。

单人值班时,发令人用电话向值班员传达,值班员填写操作票并复诵无误,在监护人签名处填入发令人名字后,方能进行操作。

执行操作时必须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应先进行模拟操作,后进行实际操作。

由监护人唱票并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操作人复诵并再次校对无误后,监护人发令操作。

监护人未发令,操作人不得操作。

监护人一定要始终

监护好操作人的每一步操作,防止走错间隔误拉、合刀闸,在带电设备上挂接地线。

操作时每操作完一项在操作票上做一个记号"√",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在未弄清问题之前,不准擅自解除防误闭锁装置,更不允许擅自更改操作票,已操作的操作票应注明"己执行"字样,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

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执行统一规定,根据安全规程,对本单位的执行操作票制度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制订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并据此培训有关人员,使两票制度的执行标准化。

另外,对各级调度执行调度操作命令也要实现标准化。

变电所(升压站)倒闸操作一般应正确掌握以下步骤:

1)调度预发命令,正值班员接受操作任务;

)操作人查对模拟图板填写操作票;

3)审票人审票,发现错误应由操作人重新填写;

4)监护人与操作人相互考问和预想;

5)调度正式发布操作命令;

6)模拟操作,监护人逐项唱票,操作人复诵并核对设备编号和状态,操作人操作并逐项勾票;

7)现场操作,监护人逐项唱票,操作人复诵并核对设备编号和状态,操作人操作并逐项勾票;检查设备,并使系统模拟图与设备状态一致;

8)向调度汇报操作任务完成,做好记录,签销操作票;

9)复查评价,总结经验。

枢纽变电所的重要倒闸操作,应有两人同时听取、接受调度命令并进行录音。

线路倒闸操作和调度操作班的操作,也由现场规程规定。

操作监护制度的现场规程应经供电局总工程师批准后颁发执行。

所有的电气倒闸操作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要有考试合格并经工区领导批准公布的操作人和监护人;

现场一次、二次设备要有明显标志,包括设备名称、编号、铭牌、转动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以及区别电气相色的色漆;要有与现场设备状态和运行方式符合的一次系统模拟图,变电操作还应有二次回路原理和展开图;除事故处理外、操作应有确切的调度命令和合格的操作票(或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操作卡);要有统一的、确切的操作术语;要有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设施(包括对号放置接地线的装置)。

2.2防止电气误操作的技术措施

防止误操作的闭锁装置(简称防误装置)是防止误操作,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因此必须在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组织措施的同时.狠抓防止误操作技术措施的落实。

凡有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均应装设防误装置。

已装设的必须投入运行,并落实设备主人.作好维护检修工作。

针对具体的防误装置要制定实施细则和现场运行检修管理制度和规程,加强管理,确保防误装置正常运行。

新(扩)建的发、变电工程,防误装置必须严格做到"三同时"即与具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对已投产尚未装设防误装置的设备,应子以加装。

定购成套高压开关柜时,应选用符合产品标准、"五防"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认可的产品,并在订货合同中加以说明。

防误操作应实现"五防"功能,包括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

防止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防止带接地线(或未拉开接地刀闸)合断路器(开关)和防止误人带电间隔。

所有的运行人员应懂防误操作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并做到会操作、会安装、会维护。

新上岗的运行人员应进行使用防误装置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防误装置的维护、检修工作必须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防误装置的缺陷管理应与主设备的缺陷管理相同,同时列入主设备的检修项目中。

防误装置的停用应有申报手续,不能随便退出运行,停用要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退出运行应由值长或变电所所长批准。

闭锁装置的解锁用具应妥善保管,按规定使用,不许乱用。

运行操作中防误装置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运行值班负责人,查明原团,确认操作无误,经有关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解锁操作。

3防误工作奖惩考核措施

3.1奖励措施

对于能及时纠正和制止误操作,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防误装置管理工作做得好,长期不发生误操作事故的个人或集体,应予以表彰或奖励;对于避免重大事故者,应予以重奖记功。

3.2处罚措施

因设备不符合有关规定而导致误操作事故,有关领导应负直接责任;无票操作或监护人不严格监护、不按操作顺序操作,监护人负主要责任,操作人负直接责任;操作人在无人监护、没有接到监护人的命令擅自进行操作,操作人负主要责任,监护人发现而不制止,监护人负直接责任;走错间隔,监护人负主要责任,操作人负直接责任:

调度命令错误或发令模糊不清,发令人负主要责任,操作人视实际情况定责任。

因领导主观原因,应装而未装防误装置,发生误操作事故的领导者;因检修维护责任,造成防误装置失灵而引起误操作事故的检修人员;因工作不负责任违章操作发生误碰、误动、误拆、误试而导致事故的检修人员;因领导人员错误指挥,下令盲目操作而发生事故的领导者;对已装防误装置擅自解锁导致误操作事故的责任者,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后果,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

4结论

综上所述,只要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认真落实防止电气误操作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辅以必要的奖励与处罚,电气误操作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操作人、监护人、值班长(二次变站长)要对操作票逐项认真审查,共同到模拟图板上,逐项演习,并核对系统正确,再分别各自审查一遍无误并签名。

有计划较复杂的重大操作,还须送交站长(二次变应由工区主任或专责工程师)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