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38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语文

(清华附中初18级)

考生须

1.试卷共10页,六道大题,满分120分。

检测时间150分钟。

2.答案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定写在答题纸上,再拍照提交。

3.选择题答案在网上提交。

可以先在答题纸上做记录,但一定在网上作答。

4.主观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然后拍照,上传。

一张照片一道题。

5.检测时间只需要做题。

在检测时间结束后,一个小时内完成网上提交即可。

一、基础·运用(共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每个0.5分,共4分)

liào望

diàn定

相fǔ相成

暴风zhòu雨

气氛

模样

拙.劣

襁.褓

2.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逍遥游》和《秋水》出自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庄子》一书。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学记》《礼运》都是其中的篇目。

C.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马说》是其创作的《杂说》四篇中的一篇。

D.《卖炭翁》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都是杜甫,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已出现在眼前。

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

①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做一次最后的冲杀。

②但是,猛地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轰然震耳,溅水成雾。

③它挟带着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

④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恰似长江黄河倒挂。

⑤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地冲将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

A.④③②⑤①B.④②⑤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②④⑤①③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天到了,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由秋风卷起,到处飘零。

B.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生怕打扰艺术家们的创作。

C.音乐节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这带动了当地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D.鲁迅先生思想深邃,他文中的很多名言警句,至今读来仍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5.下面文段中,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2分)

我站在大海边,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旷古以来,大海就是这样旋涨旋落(A)轰鸣不息。

这是一种周而复始(B)永无止境的重复。

单调吗?

是的,但也许大海的魅力就在于此。

它漠然于人世的变迁和生命的代谢,置身于时间之外(C)古往今来,诗人们一个个到这里来讴歌它,又离它而去,从世界上永远消失了,而它却依然故我。

真是“多情反被无情恼(D)

A.,B.、C.。

D.。

6.下面文段中的画线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在高空飞行的飞行员单凭肉眼很难发现和识别地面目标。

但是,老鹰眼睛的视野比人眼广阔得多。

①展翅翱翔于大约三千米左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

人们如果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②就能够大大提高飞行员的视野和视敏度。

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③就有可能将其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④自动追踪、识别、寻找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A.①B.②C.③D.④

7.北京很多老字号门楣上古色古香的名人题匾都是精美的书法作品。

对下面图片所展示的老字号牌匾中的字体,欣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牌匾“瑞蚨祥”以楷书写成,字体方正,笔画厚实丰腴,富有立体感。

B.

牌匾“荣宝斋”以篆书写成,行笔圆转,字型匀净修长,显浑厚庄重。

C.牌匾“内联升”以行书写成,笔断而意连,寓流畅于劲健,风貌独特。

D.牌匾“砂锅居”以隶书写成,结体方扁规整,转折方正,朴拙而古雅。

8.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下面一副对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

生的作品名称和作品中的人物名。

依次填入下面对联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举世如彷徨,,故事新编,尽是可怜;独身向热风,三闲二心,,总求不使。

A.野草南腔北调阿Q相呐喊朝花夕拾死魂灵

B.呐喊朝花夕拾死魂灵野草南腔北调阿Q相

C.野草朝花夕拾阿Q相呐喊南腔北调死魂灵

D.呐喊南腔北调死魂灵野草朝花夕拾阿Q相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古诗词默写

9.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诗句。

(每空1分,共6分)

(1),秋天漠漠向昏黑。

,娇儿恶卧踏里裂。

(2)?

黄衣使者白衫儿。

,回车叱牛牵向北。

(3)《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二)诗歌鉴赏

阅读《石壕吏》,完成第10题。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①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②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③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0.下面关于《石壕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句的“怒”和“苦”分别写出了差役的凶恶和老妇人的无助。

B.②句可以看出当时的兵役十分繁重,并且服役的人多有伤亡。

C.③句写老妇人哀求未果,只能为了保护家人而选择牺牲自己。

D.④句写老妇人和老翁依依惜别,独自前往战场,场面感人至深。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6试题。

(共12分)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仿佛若有光()

(2)便要还家()

(3)处处志之()(4)寻病终()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文中“渔人甚异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其真无马邪()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16.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是。

(用原文回答)(2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18题。

选文一

那七个贩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

“倒也!

倒也!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

“聒噪!

”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

17.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描述的是“①”的情节,策划这件事的英雄好汉是后来位列

梁山第三把金交椅的②(人名),参与这件大事的好汉还有③(人名)。

(3分)

选文二

伤寒没有能夺走保尔的生命。

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

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

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

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

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

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

”保尔用指头敲着窗户,低声说。

母亲吃惊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麻雀……它飞走了,真狡猾。

”他无力地笑了笑。

百花盛开的春天到来了。

保尔开始考虑回基辅的问题。

他已经康复到能够走路了,不过体内还潜伏着别的什么病。

有一天,他在园子里散步,突然感到脊椎一阵剧痛,随即摔倒在地上。

他费了好大劲,才慢慢挪到屋里。

第二天,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摸到他脊椎上有一个深坑,惊讶地叫了一声,问:

“这儿怎么有个坑?

“大夫,这是公路上的石头给崩的。

在罗夫诺城下,一颗三吋炮弹在我背后的公路上炸开了花……”

“那你是怎么走路的?

没什么影响吗?

“没有。

当时我躺了两个来钟头,接着又继续骑马了。

这是头一回发作。

”医生皱着眉头,仔细地检查了那个坑。

“亲爱的,这可是非常讨厌的事情。

脊椎是不喜欢这种震动的。

但愿它以后别再发作了。

穿上衣服吧,柯察金同志。

医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忧虑,同情地看着这个病人。

18.选文二中说“医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忧虑”,结合名著内容说说医生的忧虑是什么。

(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7分)

(一)阅读《草原八月末》,完成19-21题。

(共11分)草原八月末梁衡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

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的迷人。

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

“怕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

”我想总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

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

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

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

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

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

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

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

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

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

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

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

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

停车下地,我又疑似回到了中世纪。

这是桃花源吗?

该有武陵人的问答声;是蓬莱岛吗?

该有浪涛的拍岸声。

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

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

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玻璃缸里的鱼,或阳光下的影。

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④继续向前,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

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

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

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

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

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我奇怪这树与草场之间竟没有一丝的过渡,不见丛生的灌木、蓬蒿,连矮一些的小树也没有,冒出草毯的就是如墙如堵的树,而且整齐得像公园里常修剪的柏树墙。

大自然中向来是以驳杂多彩的色和参差不齐的形为其变幻之美的,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⑤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

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

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云朵的倒影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

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

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

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

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

而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叫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

叫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⑥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

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

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

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

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⑦大矣!

静矣!

净矣!

真矣!

呜呼!

草原八月末。

(选自梁衡《把栏杆拍遍》,有删改)

19.文章第②-⑤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八月末的草原之美,抒发了对草原的感叹。

请仔细阅读相关段落,补全下面表格的内容。

(4分)

游踪

所见景物及其特征

所感

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

烦恼尽消,融于天地

车子缓缓滑行

草一丝不动,牛羊缓缓移动

继续向前

梦幻惊喜

将军泡子

湖水清透,山色鲜红

20.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请以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例,作简要赏析。

(3分)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21.梁衡说:

“如果山水风物是它的外美,那么这些文化就是它的内秀。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二)阅读《生物入侵者》,完成22-24题。

(共6分)生物入侵者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

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在人类早期社会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2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⑤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选自《生物入侵者》)

22.阅读第②段,说说在人类早期,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为什么不会造成严重失衡。

(2分)

23.指出第④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2分)

24.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生物入侵者”带来了哪些不良的后果。

(2分)

五、写作(40分,含书写4分)

25.请以“再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可以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也可以发挥想象。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六、附加题(每题2分,共20分)

2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寒噤(jìn)出轧(zhá)汩汩(gǔ)漩涡(xuán)驰骋(pìn)

B.迂回(yū)雾霭(ǎi)霎时(chà)推搡(sǎng)酝酿(niàng)

C.黧黑(lí)砾石(lì)骨骼(gé)蜷卧(quán)气喘吁吁(xū)

D.翌日(yì)辚辚(lín)巉峻(chán)拾级(shí)皑皑白雪(ái)

27.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铸就告戒敦实蜿蜒衰竭漫溢历历在目熠熠烁烁

B.棱角骤然恭顺蠕动懈怠演绎安营扎寨穿流不息

C.妩媚俯瞰雇佣缭绕浮燥颠簸轻歌曼舞名副其实

D.矗立斑斓嶙峋蔓延敏捷夙愿和颜悦色风云变幻

2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交往,因为他品行高洁,胸中洒落,阳奉阴违,光风霁月。

C.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D.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

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29.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阿来,《壶口瀑布》的作者是梁衡。

B.《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是闻一多,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C.《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常建,是唐代诗人。

《卜算子·咏梅》的作者陆游,是南宋词人。

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30.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2分)

A.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惑。

C.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D.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1.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罄音。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32.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景绘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人巧妙运用“浮云”“落日”作比喻,来表明心意。

天空白云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远处夕阳落下,似乎不忍离开,写出诗人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心情。

D.“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表现梅花开放的寂寞,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黄昏,令人愁情满怀。

3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B.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同“饲”,喂)

C.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

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同“溟”,海)

3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

B.其视下也(代词,指大鹏)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选择)

C.是鸟也(代词,这)亦若是则已矣(代词,这样)

D.执策而临之(代词,指千里马)其翼若垂天之云(主谓之间,无实义)

3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

翻译: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B.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翻译: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翻译: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

(他们)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