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4267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事理论论文1500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docx

军事理论论文1500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

军事理论论文1500中国梦相关的军事理论论文范文30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是我们对对未来的一种憧憬。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梦相关的军事论文3000字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论文3000字范文篇一:

《中国梦的深刻意义》

  摘要:

中国梦的话题再一次被重新拾起,是在党的闭幕之际,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阐述了他对中国梦的理解,无论是宏观叙事的“伟大梦想”,还是每个人心中的小小梦想,二者之间紧密关联。

中国梦一直未曾走远,中国梦的意义非凡。

  关键词:

中国梦;深刻;意义

  一、什么是中国梦

  在商业社会环境异化的今天,“梦想”本身也变得稀缺了。

什么是中国梦?

如何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中国梦如何实现?

  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

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是13亿人共同的梦。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匹夫有责且责无旁贷。

它不仅关乎中国的发展和繁荣,也将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要把握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把握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遵循,把握好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努力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

  事实上,中国梦几度彷徨。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应有地位,有尊严,不挨打,不受列强欺负。

相对于历史而言,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梦想之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什么

  中国梦,也是中华民族这个民族的一种理想,对未来的一种憧憬。

而且这个梦能激发这个民族去奋斗,能激发这个民族的活力和凝聚力。

仔细分析可以清晰理顺中国梦的三个层面:

  首先,中国梦涵盖民族之梦、家庭之梦和个人之梦。

民族之梦和个人之梦要分开,要防止因为过度强调民族之梦而忽视家庭和个人之梦。

个人之梦、家庭之梦汇集起来就是整个民族之梦。

  其次,中国梦是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的,即作为中华民族,这13亿人口,我们是谁?

我们的特征是什么?

是谁的传人?

  再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又是相对于历史而言的。

在农业文明时代,1820年以前的30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西方国家开始文艺复兴、科技进步,这个时候的中国却依然坚守陈旧僵化的体制,没有创新、没有活力,特别是缺失了商业经济的发展,缺失了工业文明,中国至此落后。

  中国梦的历史变迁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复兴在一定层面上又是相对于历史而言的,那么,中国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仁人志士用革命的方式实现了建国梦,拉开了中国梦这一宏大叙事的帷幕,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梦发生改变,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让国家富强起来。

但在起初的30年里却走了一些弯路,中国梦被遗忘,实现梦想的路径也发生了重大偏差。

  1949年,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GDP只占世界总量的5%;1978年,人口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多,GDP占比更是降到了1%,人均180美元,排世界倒数第二。

这30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前十年为24%,中间十年大概是8%,“文化大革命”十年只有4%左右。

这30年,知识、教育、科技几乎不起作用,这个民族根本没办法和世界其他国家竞争。

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没有从一个革命的党转为执政党,党的工作没有从革命转向建设。

  复兴意味着民族尊严和民族地位的提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真正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之路,标志性的步骤就是小平同志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把实现现代化具体到20世纪末人均收入翻两番、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上。

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那么,从邓小平时代到目前,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走到了哪个阶段?

  中国走上了人间正道,从全世界最穷最落后的基础开始迈向复兴,创造了奇迹。

有两个衡量指标:

  一是2011年达到人均收入5414美元,从世界排名倒数第二上升到了89位;二是世界经济总量占比从1%上升到了11%,十几亿人的烂摊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

30年前曾经认为中国无法解决10多亿人的吃饭问题,而现在却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的确是天翻地覆的奇迹。

  然而,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这30多年在实现强国富民之梦的时候,更注重强国的一面,而富民少一些;尽管设想共同富裕,但最后收入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中国的发展程度也还是发展中国家。

从收入水平来看,2011年世界人均GDP是将近1万美元,中国人均收入5414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还不富裕,中国人均收入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经济总量应该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20%。

  从城乡结构来看,目前中国还有49%的农村人口,即便来到城市的常住人口也很多都没有自己的房子;另外,和发达国家、包括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在生活方式、富裕程度等等方面,中国还差得很远……

  三、中国梦的深刻意义

  中国梦将面临怎样的内外环境

  首先是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改变。

从经济上讲,中国的出口在持续减速,原来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环境的变化,因而贸易摩擦事件不断;在国际关系上,中国威胁论的呼声越来越高:

头号强国美国对待中国一直是有心结的:

一是美国担心中国在21世纪可能会影响到其国际地位;二是意识形态领域,21世纪美国的全球三大任务是防止极端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防止极端共产主义死灰复燃、防止极端宗教和极端恐怖主义。

美国很多学者持有这样的观点:

他们定格中国与美国是文明的冲突,基督文明对儒家文明。

  除了美国以外,中国的周边局势也变得复杂,比如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俄罗斯都处在比较紧张的格局中。

  其次,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基数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处在产业需要向孟加拉国、越南等国家转移的阶段;另一方面,资源、土地、环境都遇到了瓶颈,同时不得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困局。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未来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梦?

  中国梦点燃希望

  1.中国梦要给人们一种希望,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

首先,一个民族只有有希望,人民每天对美好的未来有一股劲,才有精气神干事,才不致落入一个失败的民族。

  第二,有了希望之后,要解决道路问题,即达到这个希望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后的路要做调整:

比如要转变发展方式、比如外部关系与安全格局、比如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要走的路,不是一时的路,是长远的路,要看到10年、50年、100年之后甚至更远。

  中国梦的关键是富民,国家强盛百姓富裕,这是强国。

实现老百姓的梦想,政府最主要是提供两方面的制度保证:

一是给这个国家所有人在其进入社会时同等能力的制度。

即用公平的教育制度,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不让低收入在代际之间继承。

二是提供一个能让底层人向上流动的制度。

即通过公平的教育制度,掌握了能力,之后,底层人想干事,能干成。

其实,改革最关键的,就是让人们都去干事。

把底层人向上流动的路建立起来,政府的负担也就轻了,医疗、保险、养老等制度只需要承担极少数人,社会就实现了安定和谐。

  2.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的中国梦。

把中国梦不断引向深入,要在突出思想内涵、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励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心共筑中国梦。

从哪里着手推进最为理想呢?

  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工作者,我立志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主席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阐述精神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把社会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设好国家。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既要体现阶级性,又要体现大众性。

只有开放包容,才能让千千万万的民众浩浩荡荡汇入实现中国梦的队伍,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

如果封闭狭隘,只能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最终只会落得个向隅而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相关的军事论文3000字范文篇二:

《中国梦与中国海权》

  摘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由传统的内向型经济结构,转为依赖海洋战略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已由陆地转移至海上。

本文就目前我国经济转型期所处的海上安全环境和强大的海权与中国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没有强大的海权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并对中国海权的产生和海洋战略的制定以及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海权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中国梦;中国海权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

时隔仅9天,12月8日在广州战区考察调研时继中国梦之后又首次提出“强军梦”。

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主席提出的振奋国人的中国梦和强军梦。

为当今乃至今后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梦,就是强国梦。

强国就必须强军,军不强最多是一个富国,而永远成不了一个强国。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梦中蕴涵着强军梦,中国梦为强军梦提供了物质基础,强军梦为中国梦提供了安全保障。

没有强军梦就没有强国梦。

  纵览当今我国周边和国际局势,我国领土安全所受到的挑战主要来至海上,可以说强军梦就是海洋强国梦,而海洋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海权;尤其是我国经济转型后海洋强国建设已迫在眉睫,没有海洋强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也是不现实的,也是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强国必然的选择,所以中国海权强大与否就成为未来强国强军的关键所在。

  一、依赖海洋战略通道的外向型经济急需海上安全的保障

  中国经济已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到今天仅三十多年的时间,这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经济生活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现如今我国已经是粮食和石油进口大国,我们的商品进出口已规模巨大,“我国对国际能源的资源型商品的依赖程度增加。

我国原油、铁矿砂、氧化铝、铜矿石等进口依存度已经高达40%~90%。

”,马六甲海峡每天67%的船只都来往于中国,中国已被称作“世界工厂”,国家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曾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透露,“外贸出口直接吸纳就业人员超过1亿。

其中,纺织品贸易直接吸纳就业人员约2000万,间接就业人员约1亿”。

中国对外经济依赖度接近70%,中国已经抛弃了数千年“传统内向型农耕经济结构”,变成了“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

可以想象,一旦海上运输停止,中国国内有多少企事业将无所事事或倒闭?

继而将发生多大程度的经济崩溃和社会政治动乱?

这样的形势和趋势已经摆在面前,没有制海权的中国一旦处于战争状态,所面临的险境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千年中华民族从未有过的“国家海上生命线”问题破天荒地出现了。

  外向型经济急需海上安全的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从传统内向型农耕经济结构向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转变,国家安全观念将有一个性质的变化,国家安全必然从本土扩展到本土以外地区。

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一旦海上通道遭到封锁或与敌方交战,一旦丧失海上生命线,就会岌岌可危。

应该得出的结论应是中国正在成为海洋国家,中国的国防必然地要从传统的陆权主义走向现代海权主义,从而由内陆国家向海洋国家转变,成为一个海权国家。

这是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中国目前外向型经济安全面临新挑战。

首先,海洋权益争议使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难以得到有效拓展。

随着海洋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我国的海域划界和海洋主权不断受到挑战。

钓鱼岛、南海岛礁主权屡被侵犯,个别国家无视国际法和我国主权,肆意占领我国海洋领土、非法抓扣我国渔船,进行石油开采、渔业开发、旅游开发等经济活动,并在国际上大打舆论战。

其次,我国的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受到美、日等国的严重威胁。

如不解决上述问题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说我国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一旦生成,必然召唤强大的海权。

没有强大的海权中国经济就丧失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二、中国海权的诞生

  海权的定义及马汉论海权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

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而海洋开发利用的能力也是获得海权的重要指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海权的获得并不是单一海上力量所能决定的。

海权是以海军力量为基础的,但不仅仅是依靠海军力量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

所以,海权的获得和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军事、经济、外交等多种力量交汇才能实现的目标。

  19世纪美国战略学家马汉认为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他在海权论中指出: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

  中国海权随中国主权同生,而中国意识到并力求捍卫、强化中国海权的努力却起步不久。

中国目前的海权实践远没有达到追求”海洋权力”的阶段,而只是处在捍卫其合法的海洋权利的阶段。

比如中国统一台湾和中国海区及其他属于中国主权范围的岛屿,这是中国海权实践的重要内容,但这只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及其相关海洋权利,建设对这些地区的海上利益的海上保护力量的实践,而不是追求霸权意义的海洋权力的实践。

  海权诞生的条件

  海权是怎么发生的?

中国的海权意识比西方晚了两千多年。

海权诞生的第一个要素是面对海洋、且要有出海口,新疆塔克拉玛干内陆沙漠里不会产生海权意识,沙漠里只有骆驼,不会有海权思想。

像内陆的日耳曼民族、清王朝都不会产生。

但面对海洋未必一定会产生海权意识或海权实践,像古代中国,那么长的海岸线,足有18000公里也没有促使海权思想和实践的出现,因为中国的海岸地理形态不同于环形的地中海形态,由于同周边海洋国家距离遥远和古代航海技术简陋、加之文明发展的不对称,古代中国无法同周边海洋地区建立起规模巨大的对等交流,因而本质上属于内陆世界的国家,大海同高山一样成了隔绝外部世界的天然屏障。

  所以要使海权得以发生的第二个要素是,生存必须依赖于对外贸易,不做生意的民族不会有海权。

但做生意未必一定产生海权,像我们有晋商、徽商,他们那里没有产生海权。

这两个要素同海权的关系是“有之未必然,无之则必然。

”也就是说,具备这两个条件不一定产生海权,没有这两个条件一定不会产生海权。

  我们发现只有在中国东南福建的海商那里,才有海权意识和海权实践的发生,这就涉及产生海权的第三个要素:

对外贸易必须经过海洋,而不是陆路,如西北的丝绸之路等等,这样就出现了“海上交通线”、“海上生命线”的保护问题。

第四是必须是霍布斯时代,而非洛克时代或康德的永久和平状态,也就是人类还没有走出崇尚暴力的时代。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关系”,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

那么同样地,自然状态下的国与国关系也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主宰着这个时代。

吴思在《潜规则》一书,认为世间的第一法则是力量最强者说了算。

这是制定规则的规则,是一条元规则。

所以,只要战争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就一定存在国家用军事力量保护海上生命线的问题。

  三、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海权

  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是拥有强大海权的基础

  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消化、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海权观念淡漠是近代中国在与世界交往中吃亏的重要原因。

中国地形的特点是西边是喜马拉雅山、昆仑山,东部整个被大海包围着。

在以蒸汽动力为基础的远程航海出现之前,征服大海远比征服中国困难,因此大海也成了古代中国天然的保护屏障。

中国拥有184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和沿海岛屿,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海洋国家。

但是几千年来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却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民族。

大陆民族的主要特征就是面向土地,背靠海洋,只见土地不见海洋。

  北京市1999年建成的中华世纪坛,从建筑的艺术上来看堪称经典,其主广场用960块花岗岩铺砌而成,象征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

广场东西两侧的流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

令我们纠结的是,这个跨世纪的纪念地标中却找不到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踪影,毫无疑问,国人的意识中长久地缺失了海洋;几百年传颂的“雄鸡”版图更是我们这个民族海洋意识淡漠的写照。

19世纪是一个海权产生的时代,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近代科技进步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观念:

地球正在日益变小,变成一个狭小的村庄。

过去地理造成的阻隔,今日已不复存在。

世界各国正以海洋为纽带结成一体,海洋日益成为所有近代国家发展的生命线。

如果说历史上中华民族海洋意识淡漠还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今天我们这个民族再不从历史的教训中唤醒海洋意识我们必将再次丧失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建立完善的海洋战略及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是拥有强大海权的关键

  海洋战略是指导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保障国家海洋利益安全的总体方略,是国家战略在海洋事务中的运用和体现,是一个集指导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安全保障等于一身的战略体现。

  中国目前面临的海洋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及时制定国家的海洋战略予以积极应对。

中国和平发展的海洋战略应该是我国和平发展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发展战略、地缘战略。

这一战略应该包括:

捍卫国家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协调与周边海洋国家的关系,建设维护国家海洋战略利益和维护地区海上和平与安全的强大海上力量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多方面的内容。

为确保国家海洋战略的实现,强大的海权至关重要。

  中国很晚才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

建国以后,海军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但是由于受防御战略的制约以及经济的原因,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70年代的西沙之战,面对南越的几艘不大的军舰,南海舰队仅以500吨级的猎潜艇应战。

虽然凭着海军战士的勇敢和机智,最终收复了西沙的大部分岛屿,但海战中依然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场面。

  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爆发后,世界明白海军才是现代战争的主角。

全球化的进程也促进了中国对海权的渴求,要维护国家安全,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将强大的海军与海权画等号,认为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便可成为海权强国的观点,在中国社会中有着一定的民意基础。

中国民众在航母问题上的立场就是鲜明的体现,许多企业家和民众都愿意为建设航母慷慨解囊,这是值得敬佩的爱国主义精神。

但是,如作冷静思考可以发现,在相当多的人看来,强大的海军无疑是海权的重要乃至核心要素。

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强大的海军其实并不是海权的全部。

  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随时代的演进,海权的构成要素也经历了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的演变过程。

在此过程中,除海军这一重要要素外,经济基础尤其是资本扩张能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战略运筹、海洋观念等都是海权背后不可或缺的支撑性要素。

  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与更新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决定海权能否长久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

  通过考察西方海权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根源在于资本原始掠夺没有转化为国内生产,进而无法与荷兰的新兴商业资本竞争,而荷兰海上霸权为英国所取代的根源在于其商业资本不是英国工业资本的对手。

美国取代英国同样在于其资本扩张优势。

  世界历史还表明,技术与制度创新能力、产业主导能力也是决定海权盛衰的重要支撑性要素。

在历史上,海上霸权国都分别主导了各自时代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它们不仅是世界海军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经济领先产业的主导国。

一个海权国家要成就海洋强国梦想,不仅需要足够强大的海军,而且还必须是世界科技的创新国,必须主导世界经济的领先产业。

  此外,主导国际制度,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也是现代海权的重要构成要素,英国历史上长期主导的海洋自由航行,美国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海洋通道安全的制度安排,都是其成为海权强国的重要支撑要素。

因此,必须认识到,徒有强大的海军,而缺乏其他要素的配合,并不能成为海权强国。

这一逻辑仍然可以从中国自身找到反例,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拥有亚洲一流的海军,却仍难逃失败命运的悲剧证明,仅仅依靠海军而缺乏经济、技术和制度支撑,海权便会成为弱不禁风的摆设。

因此我们认为,拥有强大海军并不意味一定拥有了海权,但是,没有强大海军肯定不会拥有海权。

  海权不等同于霸权。

今天我们提出中国海权与历史上一些帝国海权不同。

自古以来,战争胁迫是获得海权最基本的手段。

今天的中国,在创造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神话的同时,正以和谐海洋为旗帜,以强大的海上力量为支撑,走出一条崭新的海权之路。

从微观角度讲,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海洋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燃油价格的升降不仅受原油的影响,还受海上通道和输送费用的影响;而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等问题都与外贸、海洋通道、海上产业开发紧密相连。

这些相关都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消费、收入等。

从宏观角度讲,海洋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包括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都和海洋紧密相关。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严肃的战略问题:

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海权?

或者说,面对经典海权理论,我们将重新做出怎样的阐释?

我们相信,中国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将是重新拥有自己的海权。

  中国海权的发展固然不会以历史上英美的全球性海洋霸权为坐标,但中国不论选择何种类型与限度的海权,都有许多课要补,许多本领要学,许多素质要打造,这对于中国而言绝对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禁海则亡,开海则强”,30多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我们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开洋看世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