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4605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7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docx

ICU监测表完整版doc资料

ICU监测表(编号)

【科室】【住院号】【住院次数】【体重】kg【】

【性别】男□女□【年龄】岁【床号】【入院日期】201年月日

【出院日期】201年月日【医院感染】是□否□【漏报】是□否□

【转归】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与死亡关系】直接间接无关

【疾病诊断】

【上次入ICU日期】201年月日【入ICU日期】201年月日点

【出ICU】201年月日点【转入科室】【转出至】

【ICU诊断】

【CVC类型】抗感染□非抗感染□PICC□其他□【导管腔】单腔□双腔□三腔□【部位】颈静脉□锁骨下□股静脉□肘上□肘下□【插/拔管日期】

【插管者】急诊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师□【置管地点】手术室□病房□ICU□急诊室□【感染】是/否【感染症状】局部症状/系统症状【感染日期】201年月日

【尿管类型】抗反流□普通□【插/拔管日期】

【插管者】急诊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置管地点】手术室□病房□ICU□急诊室□【感染】是/否【感染症状】局部症状/系统症状【感染日期】201年月日

【气道类型】经鼻插管□经口插管□切开插管□【插/拔管日期】

【插管者】急诊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师□【置管地点】手术室□病房□ICU□急诊室□【感染】是/否【感染症状】局部/系统【感染日期】201年月日

【转出ICU状态】气道□机械通气□CVC□尿管□动脉置管□其他装置□

【转出ICU后48h内状态】气道□机械通气□CVC□尿管□动脉置管□其他装置□

【系统症状/体征】

【局部症状/体征】

【感染性疾病病程】

【感染疾病诊断依据】

 

【易感因素】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血液病□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75岁□免疫功能低下□昏迷□长期卧床□透析□大量抗菌药物□器官移植□切口延迟缝合□其它□

【侵害性操作与感染部位相关的侵害性操作】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人工呼吸机□内窥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液透析□心脏起搏器□异物植入□静脉穿刺□引流□静脉高营养□备皮□胃肠管置管□胸腹腔穿刺□输血□透析□腰穿□颅内穿刺□心包穿刺□介入治疗□其它□

【感染部位】

【感染日期】201年月日【感染诊断】

【病原学检查】无□痰□外周血□颈静脉导管血□中心静脉导管血□股静脉导管血□尿□粪□咽□导管尖□胸水□腹水□骨髓□伤口分泌物□切口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穿刺液□胆汁□引流液□脑脊液□眼分泌物□组织活检□肺泡灌洗液□血□皮肤下段□穿刺点□其他:

【感染部位】【送检日期】年月日

【检验方法】镜检□培养□血清学□【白细胞数】【检验结果】阳性/阴性

【病原体】金葡□铜绿□鲍曼□屎肠□粪肠□奇异□嗜麦芽□肺炎克雷伯菌属肺炎亚种肺炎克雷伯菌□白念□热带□其他:

【药敏】:

鲍曼铜绿克雷奇异大肠

葡萄

粪肠屎肠

嗜麦芽真菌

氨苄西林

青霉素G

青霉素G

亚胺培南

氨苄/舒巴坦

氨苄/舒巴坦

氨苄西林

米诺环素

哌拉/他巴坦

头孢唑啉

氨苄/舒巴坦

舒普深

头孢唑啉

庆大霉素

高浓度庆大

左氧氟沙星

头孢替坦

加替沙星

高浓度链霉素

哌拉/他巴坦

头孢他啶

左旋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莫西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替卡/棒酸

头孢吡肟

红霉素

莫西沙星

复方新诺明

氨曲南

克林霉素

红霉素

美洛培南

亚胺培南

喹奴普汀-达福

克林霉素

5-氟胞嘧啶

丁胺卡那

利柰唑烷

喹奴普汀-达福

两性霉素

庆大霉素

万古霉素

利柰唑烷

氟康唑

妥布霉素

四环素

万古霉素

伊曲康唑

环丙沙星

呋喃坦因

四环素

伏立康唑

左氧氟沙星

氯霉素

呋喃坦因

呋喃坦因

利福平

氯霉素

复方新诺明

亚胺培南

亚胺培南

舒普深

克拉霉素

替考拉宁

美洛培南

苯唑西林

阿莫/棒酸

哌拉西林

厄他培南

四环素

【抗菌药物使用】是□否□【不良反应】有□无□【二重感染】有□无□

【药物名称、途径、用法剂量、起止时间】

【目的】治疗□预防□治疗+预防□无指征□【治疗性用药方式】经验性用药/药敏用药

【预防用药效果】切口感染□其他感染□无感染□【围术期用药】是□否□

【联合用药】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四联以上□【术前用药时间】小时分

【手术名称】【手术开始】201年月日点分【手术结束】201年月日点分【手术医生】【切口个数】

【手术类型】急诊□择期□损伤□【切口类型】无□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污秽—感染□【术前外周血WBC】_____________【使用窥镜】是/否【植入物】是/否【ASA评分】___

【术前口服抗生素肠道准备】有/无【愈合情况】甲/乙/丙【麻醉方式】全麻/复合麻/硬膜外麻/局麻/其它/无【切口感染】是/否【感染类型】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引起感染】是/否【感染日期】201年月日【失血】有/无【失血量】MLS【输血】有/无【输血量】MLS【术后并发症】引流/穿孔/瘘管/切口裂开/脂肪液化/深静脉栓塞

均匀试验表

试验号

列号

1

2

3

4

5

6

7

8

1

1

2

3

4

5

7

9

10

2

2

4

6

8

10

3

7

9

3

3

6

9

1

4

10

5

8

4

4

8

1

5

9

6

3

7

5

5

10

4

9

3

2

1

6

6

6

1

7

2

8

9

10

5

7

7

3

10

6

2

5

8

4

8

8

5

2

10

7

1

6

3

9

9

7

5

3

1

8

4

2

10

10

9

8

7

6

4

2

1

的使用表

因素数

列号

D

2

1

6

3

1

5

6

4

1

3

4

5

5

1

3

4

5

7

6

1

2

3

5

6

8

本次实验才用三因素10水平进行实验,先将三因素的范围分成10个水平,如下表:

vc:

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参数值

65

71

77

83

89

95

101

107

113

120

f:

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参数值

ap:

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参数值

所以本次实验的使用表为:

vc(mm/min)

f(mm/r)

ap(mm)

1

1(65)

5(0.2)

7(0.5)

2

2(71)

10(0.3)

3(0.3)

3

3(77)

4(0.2)

10(0.6)

4

4(83)

9(0.3)

6(0.4)

5

5(89)

3(0.1)

2(0.2)

6

6(95)

8(0.3)

9(0.6)

7

7(101)

2(0.1)

5(0.4)

8

8(107)

7(0.2)

1(0.2)

9

9(113)

1(0.1)

8(0.5)

10

10(120)

6(0.2)

4(0.3)

交直流高压表说明书

由于输入输出端子、测试柱等均有可能带电压,在插拔测试线、电源插座时,会产生电火花,小心电击,避免触电危险,注意人身安全!

 

◆安全要求

请阅读下列安全注意事项,以免人身伤害,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只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只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才可执行维修。

—防止火灾或人身伤害

使用适当的电源线。

只可使用专用并且符合规格的电源线。

正确地连接和断开。

当测试导线与带电端子连接时,请勿随意连接或断开测试导线。

注意所有终端的额定值。

为了防止火灾或电击危险,请注意所有额定值和标记。

在进行连接之前,请阅读使用说明书,以便进一步了解有关额定值的信息。

使用适当的丝。

只可使用符合规定类型和额定值的丝。

避免接触裸露电路和带电金属。

有电时,请勿触摸裸露的接点和部位。

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

请勿在易爆环境中操作。

-安全术语

警告:

警告字句指出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状况或做法。

 

一、介绍…………………………………5

二、技术指标…………………………………6

三、使用说明…………………………………6

四、注意事项…………………………………7

 

一.介绍

SGB-C系列交直流数字高压表是一种通用型高压测量仪表,可用于电力系统、电器、电子设备制造部门测量工频交流高电压和直流高电压。

SGB-C系列交直流数字高压表是由高压测量部分和低压显示仪表构成。

工作时高压部分和低压仪表分开,工作安全可靠。

SGB-C系列交直流数字高压表系便携式结构,整机用铝合金包装箱作机壳,使用、携带十分方便。

二.技术指标

型号

SGB-50C

SGB-100C

SGB-200C

量限

(kV)

AC

50

100

200

DC

70

140

280

准确度

AC

%

%

%

DC

%

%

%

阻抗

R(MΩ)

600

1600

3000

C(pF)

400

200

150

1、允许使用环境条件

温度:

20℃±15℃

相对湿度:

≤80%

2、外形尺寸及重量

型号

SGB-50C

SGB-100C

SGB-200C

外形尺寸(mm)

200⨯200⨯520

200⨯200⨯850

220⨯220⨯1160

重量(kg)

三.使用说明

SGB-C系列交直流数字高压表,由高压分压器和低压显示表构成,用专用电缆连接为一套完整的高压测量装置。

1、接线

SGB-C系列交直流数字高压表上端均压罩为高压端,可直接输入被测高压,下端有专用接地端,供接地使用。

用专用电缆连接高压分压器和低压显示表,并选择相应的电压和量限即可开始测量。

2、工频高电压测量

连接测量线路后,将低压显示表功能开关切换至AC档,选择High档,直接测量工频高压,读数即为kV数。

如测量电压低于20kV时,可将功能开关切换至Low档,以获得更高精度的读数。

3、直流高电压测量

连接测量线路后,将低压显示表功能开关切换至DC档,选择High档,可直接测量直流高压,读数即为kV数。

如测量电压低于20kV时,可将功能开关切换至Low档,以获得更高精度的读数。

4、接地

高压分压器下端装有专用金属接地端,每次使用前都必须将接地端可靠接地。

注意:

使用前必须检查接地。

5、允许误差

SGB-C系列数字高压表按有关规程采用相对误差。

AC

DC

SGB-50C

500V

250V

SGB-100C

1000V

500V

SGB-200C

2000V

1000V

6、低压仪表输入阻抗对高压分压器的影响:

SGB-C系列数字高压表配用低压测量仪表的输入阻抗为10MΩ,当使用其它仪表时,应考虑其输入阻抗的影响。

7、加高压时,高压分压器及高压引线附近不得有杂物。

8、高压分压器标准分压比为K=1000。

 

四.注意事项

1、校准:

每年至少应送上级计量检定部门校准一次。

2、高压分压器显示仪表面板下部的可调电位器是供校准时调整误差使用。

校准时,将面板取出,加压后调整电位器即可。

 

供应商

德国耐驰

TAI

瑞士梅特勒

型号

DMA242C

Q800

DMA/SDTA861e

硬件特点

位移检测

直接测量应变;

位移传感器与加热炉体分开,中间有水域隔离,从而消除炉体温度的变化对LVDT的影响。

应力检测

直接测量应力;

采用压电传感器直接测量施加在样品上的电磁力,准确可靠。

施加力的分辨率高.

轴承

直线刚性轴承,耐用性号.

一体的质量控制流量计和气体自动切换装置

测量控制模式

两种控制模式:

应力控制模式;应变控制模式

两种控制模式在测量过程中能自动智能平滑切换

样品种类

高分子,金属,陶瓷,液体,粉末

夹具定位校准

固定和活动部件通过三维定位装置进行校准,作用力以90o角度施加到样品上,不会产生横向力导致误差。

温度校准

温度校准采用多种金属标样,可准确到0.1℃。

K型热电偶固定在剪切夹具上,直接测量样品温度变化,保证温度高精度。

可以提供DTA信号。

模量校正

耐驰提供所有测量模式下的模量校正.

夹具和测量模式

10种:

单悬臂;双悬臂;三点弯曲;拉伸;剪切;压缩;针刺;高刚度模式;DMA-DEA联用模式;TMA模式;

液体夹具

以上所有模式均可以在液体模式中测量.

性能指标

温度范围

-170—600℃

温度准确度

±1℃(60mm长的样品情况下)

升温速率

ºC/min

频率范围

0...100HZ

频率点

无限

最大力

16N

力分辨率

位移灵敏度

(专利技术,专利号:

DE4309530C2)

位移范围

±

Tanδ灵敏度

Tanδ范围

样品最大尺寸

加样方式

单悬臂;双悬臂;三点弯曲;拉伸;剪切;压缩;针刺;高刚度模式;DMA-DEA联用模式;TMA模式;

测量模式

松弛、蠕变、应力扫描、应变扫描、低导热材料.

拉伸(mm)

20

压缩(mm)

Φ30*5

单悬臂(mm)

16*12*4

双悬臂(mm)

32*12*4

三点弯曲(mm)

60*12*5

剪切(mm)

Φ5*2

粉末夹具

高刚度夹具

唯有耐驰可以提供高刚度的夹具用于测量模量高的陶瓷,金属等样品.

单丝纤维夹具

液体浸泡夹具

可以在任何一种测量模式中使用液体浸泡夹具

液体样品夹具

UV测量模式

湿度测量模式

DMA-DEA联用

软件

多频扫描图、Cole-cole图、主曲线图、艾伦纽斯图、活化能、蠕变、松弛、应力、应变扫描、TMA等多种特殊测量模式

售后服务

培训

耐驰上海实验室拥有4名专职应用培训工程师,提供无限次的免费培训,具体请参阅耐驰中文网页:

netzsch

服务

耐驰中国公司在全国超过15名维修工程师,在上海拥有经验丰富的维修工程师4名负责江浙沪皖的用户技术支持.

维修

8小时响应,48小时到现场

用户群

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所.

特点综述

总结

耐驰仪器特点:

1,炉体下至式,传感器上至的设计理念保证样品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废墟不会污染传感器,轴承等精密部件.

2,方形炉体更利于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均匀性.

3,液氮消耗量是其他仪器的1/5到1/10;

4,液体浸泡夹具可以在任何模式下使用;

5,高刚度夹具可以准确测量陶瓷,金属模量;

6,可以在任何一种测量模式下进行模量校正

7,夹具定位校正可以更准确测量模量;

8,DMA与DEA联用.

9,损耗因子tgδ

10,应变分辨率最高,达到0.5nm;

11,应用于高分子,陶瓷,金属,粉末,液体等.

附件3: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试行)

一、目的

I开展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监测,了解各类型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48小时后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应追踪观察48小时,此间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

月底转出ICU的病人,如48小时后发生感染的,感染日期记在下一月;48小时内发生感染的,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记入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

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资料收集:

每个被监测的ICU病人,每天填写“ICU病人日志”(见表1)。

ICU病人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监测周期不少于3个月,ICU病人监测数量不少于50例。

调查结束后将原始资料上报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

三、资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机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100%

同期住ICU病人总数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2.病人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1000‰

同期住ICU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3.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1000‰

同期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液感染人数

4.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病率(‰)=----------------------------×1000‰

同期动静脉插管病人日数

使用呼机机病人中肺部感染人数

5.与呼机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1000‰

同期使用呼机机病人日数

6.感染率的比较

为了比较各种ICU的感染率,必须考虑住在ICU的病人病情。

只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正后,才能具备相同的基础进行比较。

每周按照“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2)”对病人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记入“ICU月报表”中,然后计算ICU病人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病人总分值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病人总数

ICU感染率

调正率=──────────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7.器械使用率:

ICU内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的病人较多,因此对其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肺部感染也作相应的监测。

某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在确定感染危险因素的强度中具有重要作用。

病人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比例即器械使用率,通常定义为单位累计住院天数(如1000个住院日)中使用器械的天数。

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动静脉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使用呼吸机日数

呼吸机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总器械应用日数

总器械应用率(‰)=──────────×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8.危险因素相关感染率:

以住院日数和器械使用日数计算感染率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1000

累计病人尿道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流感染人数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1000

累计病人动静脉插管日数

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炎人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1000

累计病人使用呼吸机日数

9.病例感染率:

以处于危险因素中ICU病人数计算感染率

感染病人数(或感染例次数)

病例感染率(%)=─────────────×100

处在相关危险因素中的病人数

(如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病人)

10.平均住院时间:

 

ICU病人总住院日数

平均住院时间=

当月新进ICU病人数+(当月第1天病人数-下月第1天病人数)/2

四、监测资料的总结报告及反馈

在计算出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后,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被监测部门反馈,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附:

表1ICU病人日志

ICU科别:

内、外、妇、儿、五官、混合、其他(需注明)

监测月份:

年月日报告日期:

年月日

ICU病人数:

本月第1天病人数(a)_____下月第1天病人数(b)____

日期

“新住进”

病人数(c)

住在

病人数(d)

留置导尿管

病人数(e)

动静脉插

管病人数(f)

使用呼吸

机病人数(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